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从贾赦开始改造>第025章

  若非贾敬打着继续去玄真观修道的主意, 怎么会想把爵位让早已经分出宁国府的贾瑾来袭?

  论起来贾瑾确实是宁府正经的嫡系子孙,跟贾珍都是贾瑾的嫡脉曾孙,但贾珍出身嫡长一脉,而贾瑾论起来, 再怎么是嫡系, 对于贾珍这一脉而言, 也属于旁支。

  就跟贾赦和贾政一样, 贾赦是嫡长子, 永远都比身为嫡次子的贾政身份尊贵,是一样的道理。

  贾敬的话被打断, 又被贾赦戳破了心思, 脸色就有些僵硬。

  “恩侯……”

  贾赦抬起手,让贾敬不必再说, “你要去观里修道我也管不着, 但你想把爵位给瑾哥儿的话, 还是趁早歇了这个心思,这个爵位瑾哥儿不会要。”

  贾敬脸色有些不好看, “你怎么知道瑾哥儿不会要?”这毕竟是爵位,就算权势比不得公侯,但在京城这个地界, 身上有爵位比没爵位, 区别还是很大的。

  “敬堂哥当知道去岁我府里请了顾先生来教府中的哥儿读书, 顾先生膝下有一女,正值妙龄, 顾先生看中了瑾哥儿为婿,希望他跟宁府断的干干净净,若不然你以为瑾哥儿为何突然要从宁府里搬出来住?”

  贾瑾搬出来住的事, 贾敬也知道,虽然当时他不在府里,但贾瑾毕竟是亡父带回来养着的,就算要搬出去,也要跟他知会一声,他当时想着瑾哥儿也大了,想搬出去很正常,毕竟贾瑾的父亲当年也是到了合适的年纪就搬了出去。

  因此贾敬并未当回事,却不知贾瑾搬出去的事,还另有内情。

  贾敬虽然没有袭爵,但毕竟是考了进士的人,很清楚在荣府教几个小公子读书的顾先生于文治之道,有着堪比大儒的名望。

  同样他也深知如顾旌臣这般人物,是不喜跟勋贵相交过密的,若有意择定了贾瑾为婿,让贾瑾彻底跟宁府断了关系,实在不难理解。

  毕竟宁府如今的名声如何,贾敬不是不知。

  他若执意把爵位让贾瑾袭了,无异于毁了贾瑾的好姻缘和他日后的前程,这简直是结仇。

  看着贾敬变幻的脸色,贾赦扬眉,道,“敬堂哥你若执意要去修道,我自然也管不住你,但这桩姻缘是瑾哥儿付出了很多才得来的,我绝不会让你毁了他。”

  贾敬苦笑,“我若知道瑾哥儿有这般好运道,又怎么会想把爵位给他袭了?”

  他也是看在贾瑾一个人无依无靠,现在他这一脉仅存的贾珍又没了,而贾蓉还尚小,贾瑾是宁府嫡枝一脉里,难得的聪明人,他才想着把爵位给贾瑾,一来可以拉拢贾瑾,二来贾瑾不是个忘恩负义的,往后也能照拂一下贾蓉母子。

  谁能料想,贾瑾有这样的好运道,得了顾先生青眼?

  “爵位瑾哥儿是不能袭的,敬堂哥还是想想别的法子吧,依我之见,这爵位倒不如请皇上开恩给蓉儿袭了,一来珍哥儿的死也跟皇家有关,二来趁着皇上现在心情好,没准还能不降等给蓉儿袭了爵位。我这也是猜测,到底如何选择,敬堂哥你自己看着办吧。”

  贾赦这番话倒是没有半点弄虚作假,只不过他也玩儿了一点心眼。

  他知道贾敬不想袭爵,这点从当初他直接把爵位让给儿子贾珍袭了便知。

  如今贾敬依然不想袭爵,一来他当初把爵位让给了儿子现在收不回来,二来他还想着去玄真观出家修道。

  现在只剩下两条路摆在贾敬的面前,一条听贾赦的建议,请皇上开恩,把爵位让襁褓中的蓉哥儿袭承。第二条是他自己想别的法子,就看贾敬怎么选。

  若是听贾赦的,蓉哥儿这个嫡孙成了宁府的袭爵人,固然好,但问题是蓉哥儿现在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根本不可能理事,把宁府的大权交给外人肯定是不合适的,更有可能危害到蓉哥儿,贾敬还没冷心冷肺到看着他这一脉彻底绝嗣的地步。

  因此,蓉哥儿还没长大前,他这个祖父就不得不待在宁府接管大权,等到蓉哥儿长成,起码十四五岁,贾敬才能脱身,而到那个时候……贾敬半只脚都要入土了。

  贾敬倒是可以从旁支里挑一个后辈认作义子,但这跟宁府嫡枝完全没有干系,更可能彻底得罪死周尚书,贾敬思来想去,似乎也只能听从贾赦的建议,请皇上开恩把爵位给蓉哥儿袭了。

  既然做了决定,贾敬便直接告辞。

  目送贾敬离去的背影,贾赦暗自思量,他这样耍心眼儿把贾敬留下,也不知是好是坏。

  不过事到如今,不管好坏,该做的他都已经做了。

  贾敬回府后,宁府倒是安安静静。

  过了几日,圣旨到了宁府,爵位果然给蓉哥儿袭了,因为贾珍的死让皇上狠狠打压了忠顺王,皇上这会儿对宁府的好感度还是很高的,一个三品的威烈将军,又不是跟贾赦一样的国公之位,原位给贾蓉袭了,根本不叫事,甚至他这样开恩,还能叫宁府感恩戴德,何乐而不为?

  贾珍之妻周氏完全没想到爵位会被她儿子袭了,她虽然对贾珍没什么感情,但她都已经嫁给了贾珍,不管贾珍是个什么德行,她也只能认了,贾珍一死,周氏万念俱灰,若不是为了儿子,她早就没了求生的指望。

  毕竟蓉哥儿还这样小,周氏又听闻贾敬有意把爵位给搬出去的那位堂弟贾瑾袭了,到时候这宁府哪里还有她和蓉哥儿母子的容身之地?光是想一想,都很让周氏绝望。

  贾敬意在让蓉哥儿袭爵的事,周氏半点不知情,这会儿馅饼到了嘴里,依然还在发懵。

  而贾赦听闻贾敬留在了宁府接管大权,没有再提起去玄真观修道的事,也大松了口气。

  虽然贾敬一心想修道,但他的本事却是毋庸置疑的,有贾敬管着宁府,在蓉哥儿成长起来之前东府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这样一想,贾赦竟然觉得贾珍死得其所。

  宁府的事儿尘埃落定。

  刚入二月,顾旌臣便挑了贾赦休沐在家的一日上正院请辞。

  “可是府上有不周之处?”顾旌臣一家在荣府住了大半年,忽然要请辞,贾赦不由忧心,莫不是谁惹了顾先生不高兴?

  顾旌臣闻言便知是贾赦想岔了,微笑摇头,“恩侯误会了,小女已到及笄之龄,及笄之礼总不能在别人家办,加上府中旧宅已经修缮妥当,故而过来请辞,”顿了顿,补充道,“当然,我还是府上几位小公子的先生,只不过日后,几位小公子需按照我的规矩来顾府读书,还请国公爷见谅。”

  一听顾旌臣的解释,贾赦才想起来顾旌臣之女顾茵兰今年已经十五,转而他又想起一件拖了很久没提的事。

  贾瑾和顾茵兰的婚事。

  听了贾赦的话,顾旌臣面上神色不变,“待小女及笄,国公爷尽可前来为贾瑾求亲。”

  得了准话,贾赦忙笑着应下,又问了顾府读书的规矩。

  “我门下学生,往日都是来我府上读书,吃住都在顾府,十日方可回家休息两日,如此往复。”

  贾赦从未听过这样的说法,倒像是书院的规矩。

  不过对此,贾赦也没有提出质疑,顾先生门下从未出过庸才,想来传道受业解惑都有顾先生自己的一套方式,他想让府中晚辈成才,就不能娇惯。

  “原来如此,我会让孩子们遵守顾先生的规矩。”贾赦保证道。

  顾旌臣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在荣府住了这么长时间,他早就看出贾赦的秉性,因此也知道荣府跟寻常勋贵家有些不同寻常之处。

  而不同的地方,都跟贾赦有关。

  贾赦过去那些事迹,顾旌臣也有所耳闻,但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

  总而言之,跟荣府相交,有益无害。

  因此他完全不介意把女儿嫁给贾瑾,一来贾瑾即便出身宁府,但他算起来已经是贾家旁支,又已经从宁府分出去,只要搬出去住,跟宁府断开关系很容易。二来贾瑾还是姓贾,又是贾赦颇为看好的族中晚辈,这样也能跟贾赦扯上关系。

  重要的是,女儿很中意贾瑾。

  贾瑾确实是他见过的后生晚辈里比较优秀的那批,但比贾瑾跟优秀,身世更干净的,不是没有。

  但女儿却喜欢贾瑾,兼之贾瑾自身并不差,顾旌臣觉得有他照拂,贾瑾往后也是前程似锦,即便不入仕,也没什么妨碍,他若是在意那些官爵,也不会至今都没有当官。

  ……

  顾旌臣从荣府搬出去后,贾瑾也随后搬回了修缮好的旧宅。

  荣府的几位公子也在贾赦说了顾先生的规矩之后,收拾了行礼去顾府住。

  待顾府办了及笄礼,张氏便按照贾赦一早的吩咐,请了媒婆去顾府为贾瑾求娶顾先生之女。

  因两府之间早有默契,媒婆并未受到刁难,顾府也收下了聘礼。

  贾瑾因父母早亡,婚事既然请了贾赦出面,张氏便尽职尽责的承担了一应事务。

  直到九月大婚,才算完。

  贾瑾成婚后,特特来拜见了贾赦夫妇,十分感激贾赦的照拂。

  这之后,贾瑾也经常带着妻子去顾府小住,他并不讲究那些俗礼,因此又叫顾先生高看一眼,与读书上没少指点贾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