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从贾赦开始改造>第022章

  作者有话要说:

  卡文,不知道自己写了啥,如果有什么逻辑问题,请务必告诉我_(:з」∠)_

  ————————

  后面几百字修了一下,有些小改动,建议看过的宝贝重新看一遍^_^“如此说来,顾先生知道了你的心思,不但没有让你绝了念想,还愿意把女儿嫁给你?”贾赦大感意外,虽然他认识顾旌臣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但他却很清楚顾旌臣只是看着温文尔雅,如果你真以为他那么好说话,那可就打错了算盘。

  顾旌臣收学生的标准堪称严苛,由此可知,要得到顾旌臣的认可,成为他的女婿,有多难。

  此番顾旌臣上京,是带了家眷一起的,贾赦也知道顾旌臣膝下有两子一女,女儿跟长子顾威是一胎双生的双胞胎,今年也是十四,芳华正茂,也确实到了定亲的年纪。

  只是让贾赦没料到的是,顾旌臣居然看中了贾瑾。

  顾旌臣疼女儿便是贾赦都略有耳闻,贾瑾究竟凭的什么,入了顾旌臣的眼?

  要知道,贾家东府的乱象,顾旌臣这么精明的人,绝不可能看不出来,何况他还在荣府住了好几个月,如此情形,向来疼爱女儿的顾旌臣,怎么会同意把女儿嫁给贾瑾?

  贾赦实在是想不通。

  “顾先生说,我们这一支从我父亲这辈就该从宁府搬出来的,只因我幼时父母早亡,我一个小儿不能自力更生,便只能寄人篱下,但而今既然要成家,就不能住在别人家里……”贾瑾说到此处,渐渐没了声音。

  贾赦却恍然大悟,怪不得东府这般乱象,顾旌臣还愿意把女儿嫁给贾瑾,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但若仅仅是因为这个,顾旌臣大可不必把女儿许给贾瑾,他完全可以挑个更好的女婿,为何偏偏挑中了贾瑾呢?

  心中虽有百般疑问,贾赦毕竟也不是贾瑾的父亲,管不到那么多。

  “顾先生的意思是要你从宁府分出去?”贾赦将心中的疑惑压下,问道。

  贾瑾见贾赦没有追问,便松了口气,点点头,“其实就算先生不提,我也打算早日从宁府里搬出来住。”自从伯祖父故去,贾瑾就没少听到府里的下人议论他。

  说他是宁府的正经嫡孙,实际上说话还不如宁府一个管事的有用。

  贾赦没问贾瑾为何要从宁府搬出来,宁府如今的境况,不问也知道贾瑾如今的地位怕还不如一个在贾珍跟前的脸的下人,同为贾家嫡系子弟,却还不如贾珍跟前一个小厮地位高,谁心里舒坦?

  “既然如此,你就挑个日子从东府搬出去吧,等你搬出去之后,我再去替你提亲。”

  贾瑾来求贾赦帮忙,求的就是请贾赦出面帮他向顾旌臣家提亲。

  送走了满脸感动的贾瑾,贾赦想起东府的乱象,不禁叹息。

  东府贾瑾这一支,其实从贾瑾祖父贾代佑开始就已经分了家,只不过贾代佑英年早逝,其妻没几年也亡故,留下刚十三四岁的独子贾敢,贾代化虽然有三个弟弟,但只有贾代佑才是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亲弟弟留下的唯一血脉,贾代化当然不能不管,便做主接来了宁府养着。

  贾敢虽养在宁府,但父亲分家所得的财产却都保留着,贾敢早早娶妻从宁府搬了回去,但不料孩子刚出世,就在一次外出打猎的时候从马上摔了下来,虽保住了命,双腿却落了残疾,贾敢本欲科举入仕,落了残疾自然科举无望,整日郁郁寡欢,不上一年便没了。

  贾敢离世第二年,其妻也病亡,留下年仅两三岁的贾瑾。

  三岁小儿能顶什么用?当时还在世的贾代化只好做主把贾瑾接回宁国府,养了七八年,贾瑾九岁的时候,贾代化也没了,贾敬接掌宁府后,贾瑾的日子便一日不如一日。

  如今贾代化也故去七八年,贾瑾也长成了翩翩少年,但也跟宁府彻底离心。

  贾赦确实有心把东府的乱象拨乱反正,但当家做主的贾敬都不配合,贾赦又能怎么办?

  没两日,贾赦便得了消息,贾瑾禀明了贾敬夫妻,搬回了自家,也就是当初贾代佑分家之后住的宅邸,离宁荣街很近,不过一条街的距离。

  又过了几天,贾瑾来荣府见贾赦,说他家宅子多年没有人住,需要时间修缮,想暂住荣府一段时间,请贾赦应允。

  宅子还没修缮不能住人,贾瑾还偏偏坚持搬出去,搬出去之后又来荣府求收留,这不是打东府的脸吗?

  贾赦不觉得贾瑾是个这么没有分寸的人,除非是有人授意。

  想到顾旌臣,贾赦不禁一叹。

  这是要让贾瑾彻底跟宁府断了往来?

  贾赦挺看好贾瑾这个晚辈,自然不会拒绝,至于东府会怎么想,贾赦全然不在意。

  想着贾瑚如今还未成亲,东院就住了贾瑚一个人确实空荡,贾赦便问了贾瑚之后,让贾瑾跟贾瑚一道住在东院,等他家宅子修缮好,再搬出去。

  因家里宅子还没修缮好,提亲的事,自然要往后推。

  转眼到了八月,初三日是贾母的寿辰,因不是整寿,只在家里摆了一日家宴,为让贾母高兴,贾赦跟贾政商量过后请了京里最好的戏班子来唱戏,这一日倒也欢乐。

  贾母寿辰过后没两日,林如海终于回京,在家休整了一日后,隔天就带着贾敏上了荣府。

  听闻林如海和妹妹前来,贾赦便在书房里见林如海,而贾敏自然是被接去了后院见贾母。

  “如海刚回京,不在家里陪着妹妹安胎,怎得还带着妹妹上咱家来了?”贾赦让下人奉茶,不由笑着问道。

  这几个月林如海不在京中,贾赦即便是亲兄长,也不能时时去林府探望,只能叮嘱张氏得空去林家陪贾敏说话,因此贾赦倒也知道贾敏的近况。

  “如海回京就听说嫂子经常探望敏敏,这几个月也多亏了嫂子探望,敏敏才没有多思多虑,如海是特意来道谢的。”林如海道。

  贾赦摇摇头,“都是小事,何须言谢?”

  林如海闻言便也没有坚持道谢,转而说起另一件事,“其实今日前来,如海还有一件要事请教兄长。”

  贾赦闻言挑眉,“妹夫有话不妨直言。”

  “我这次扶灵回乡途中,遇到了一件怪事,每每想起都心中不安,昨晚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来问问大哥。”林如海皱着眉道。

  这话说得叫贾赦好奇起来,“什么怪事?”

  “我们林家原籍苏州,此次扶灵回乡途径镇江,突然下了大雨,我们就在镇江停留了数日。”

  贾赦挑眉,看来问题就出在停留的那段日子里。

  见林如海陷入沉思,他也没有出言打断,静静的等了一会儿,林如海呼出一口气,面色沉郁的揉了揉额角,“因雨下得很大,我几乎都待在投宿的客栈没有外出,雨越下越大,直到第三日才渐渐小了,我让陪同的管事吩咐休整,等雨停了就立刻启程。”

  贾赦听到这里,也没觉得哪里有古怪,但见林如海神情越来越古怪,便压下了心头的疑虑。

  “在镇江停留的第五日,天气放晴,我便吩咐立刻启程,不料午后又开始下雨,那里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只有一个破庙,我们只能进了这个破庙。”

  贾赦面色不改,但听到这里,已经开始觉得,他是不是在听什么神怪话本?

  这走向实在奇怪。

  “那破庙里有个道士,见了我就突然变了脸,嘴里不知嘀咕了些什么,突然喷出一口血,然后疯了一样冲了出去,我瞧着外面雨大,担心他出事就让护卫去追,护卫回来之后说,那道士不见了。”

  贾赦闻言眉头皱起,“如海可听到那道士嘀咕了什么?”

  “并未,”林如海苦笑,“没把人追回来,我便也只能作罢,转头便把这事儿忘了,说来也是奇怪,遇到那道士之后,我们回苏州的途中一路平顺,但我到苏州的当天夜里,就从梦中惊醒。”

  看着林如海沉凝的脸色,贾赦默然。

  他这妹夫素来不信鬼神之说,跟他那胞弟一个样,如今竟然被噩梦搅得心神不宁,可见是真的乱了心神。

  贾赦想了想,宽慰道,“噩梦而已,妹夫许是压力过大,稍稍宽心一些,许就不会做噩梦了。”

  林如海闻言再次苦笑,“我起初也觉得是我压力过大,或是舟车劳顿没休息好,安葬父亲前还休息了好几日,之后一直无事。”

  起初?贾赦扬眉,看来还有后续。

  “安葬好父亲之后,我想着敏敏有孕,便打算早些赶回京城,不料我回京途中,每晚都从噩梦中惊醒。”林如海的神情说不出的苦闷。

  从苏州回到京城,即便是乘船,也得大半个月,每晚都做噩梦,可见不是压力大。

  贾赦端茶喝了一口,若有所思的道,“如海可介意将噩梦里发生的事说与我听?”

  “我也不知梦中发生了什么事。”林如海苦笑道。

  贾赦闻言一愣,“不知?这从何说起?”

  “每晚我被惊醒,再想梦中发生了什么,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但能把他每晚都惊醒,可见这噩梦并不简单。

  贾赦皱起眉,“莫非是上天示警?”

  “若是上天示警,为何我不记得梦中发生了什么?”林如海明显不同意这个说法。

  贾赦能感觉到林如海的心绪不平静,他沉吟道,“或许你梦中发生的事,影响太大,上天有意示警,但却不能泄露天机,是以,你才不记得梦中发生了什么。”

  这解释合情合理。

  林如海想辩驳,但内心却觉得贾赦说的可能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