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杨戬]谁说不能谈恋爱>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这件事说起来,是本宫的错。”

  西王母将他领进后山,一路经过层层叠叠的花树,在一间素雅的竹屋前止步。

  这片山域没有四季更迭,入眼的永远是葱翠的颜色。然而此刻,他眼里收不进半点色彩。整个世界,在听到妹妹出事的一瞬间,全然灰暗下来。

  看着妹妹素日里住的地方——被褥叠得整整齐齐,屋子里所有的摆放井然有序,墙上挂着一柄长剑,桌面上的杯子里,还有半杯茶水。

  竹屋干净整洁,一切就如主人还在一样。

  他有些站不稳,扶着桌面,才勉强没在西王母面前失态。

  “婵儿素日喜静,一心又只有修炼,所以本宫将她送到这里。一来是这里足够安静,她可以静下心,二来是这里足够安全,打她主意的神仙们,都要顾忌着本宫,不敢踏进半步。”西王母拿下墙上挂着的剑,置于杨戬面前,继续道,“她一向有不符合年纪的沉稳懂事,久而久之,本宫便忽略了,她不过才十几岁而已。这些年,本宫教她法术,却忘了给她应有的注意与关心。”

  “不,”杨戬闭着眼睛,摇头道,“当年娘娘肯对抗天庭救下我们,又收留照顾小妹这么多年,已经仁至义尽了。杨戬就算为娘娘一辈子做牛做马,也还不了您的恩情。”

  西王母苦笑道:“本宫若为她尽了半份心,也不会不知道,原来她一直被别的女仙欺负着。”

  杨戬身子一僵,缓缓抬头。

  “本宫与北海龙王的王妃交好,她产下小女儿后,便将小龙公主送到这里修习术法。龙公主自幼在这里长大,早把这里当了半个家,她在本宫面前一向乖巧嘴甜,十分讨喜。后来本宫将婵儿带回宫,她也表现的很喜欢婵儿,本宫便想着让她们一起住,婵儿总归会把这里当成家的。”

  “女孩子间难免会有些磕磕绊绊,起初本宫并没有在意。直到那晚,婵儿来找本宫,怎么也要离开。本宫一探才知,原来她们吵了架,而龙公主骄纵惯了,一气之下竟然以内力重伤了她。”

  小妹一向乖巧懂事,轻易不与人吵嘴。即便是数年前,还未家破人亡时,她也是家里最听话的孩子。

  杨戬只一思忖,便将她们为何能吵起来猜出个七八分——无非就是,龙公主戳了小妹的痛处。

  而小妹的痛处,大概只有去世的父亲与兄长,还有被囚禁的母亲。

  她看杨戬眼睛里有水光一闪即逝,其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却还是死死忍着不出声,忍不住想起了出事的杨婵。

  他们兄妹,在忍辱负重这方面,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又想到他兄妹二人的悲惨身世,西王母心疼道:“在那之后,本宫责罚了龙公主,又将婵儿送来这里。本以为女孩子间的吵吵闹闹过段日子便好了,没想到,龙公主竟因为本宫的责罚,记了婵儿的仇。从那以后,她经常偷偷跑来这里,来寻婵儿的麻烦。而婵儿却为了不让本宫发愁,忍了那么多年。”

  “这些……娘娘又是如何得知的?”

  西王母坐下来,将手边的剑拔出剑鞘,示意杨戬看——

  剑身几乎被血锈住,在血的暗色纹路中,又散发着隐隐的黑气——

  妖气!

  “是公主她亲口说的。”西王母道,“前些日子,公主在这里出了事。当本宫发现公主的时候,她被剑气所伤,全身上下几乎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肉。但她只是重伤,却未死。后来本宫请了医仙来治疗,才知道,她是被锁住了一口气。她清醒后,除了疯疯癫癫地重复说那些她做过的坏事,什么也不记得了。”

  “娘娘认为,龙公主的伤……出自小妹之手?”杨戬看了看手中的剑,笃定地摇头,“不,绝对不可能。这剑上有如此浓厚的妖气,定然不是小妹……”

  “本宫当然知道,一定不是婵儿做的。先不论这些妖气,就但看修为,龙公主比她强的也不是一星半点。”西王母接过他手里的剑,叹道,“但她来找我请罪,说是事情因她而起,若北海龙王与王妃追究起来,就把她送过去。而后无论我怎么问,她都再不开口。”

  “本宫知道,若是将她送去北海龙宫,绝无生还可能。实在是没有办法,本宫私心之下,便派青鸟将她送了出去。本想派青鸟送她去西岐找你,但是在半路上,突然有人劫走了婵儿,还给本宫留书,叫本宫勿要再管她的事。”

  “这一切太令我琢磨不透,思前想后,只能问问你,有没有结下仇家,奈你不得,来找婵儿报复。”

  “仇家……”他如今任职西岐,殷商的人,哪个都是他的仇家。

  他疲惫地扯出一个笑:“无论如何,还是多谢娘娘挂心了。小妹的事,我会想办法。”

  “本宫已经派了青鸟,即便找到天涯海角,也要将她带回来。二郎,你且宽心。”

  “谢娘娘……”

  “话说回来,你之前说要求本宫的,是什么事?”

  杨戬的手无意中攥紧,半晌,他微阖上眼眸,笑道:“不是大事,只是想问问娘娘,凤凰……如今天地间仅有的那一只凤凰,她的地位,该是很高贵的吧?”

  “你问的是,凤凰元君?”西王母奇道,“你怎么突然好奇起她来了?”

  “想起一些陈年旧事。”

  杨戬顿了顿,回忆起了什么,原本像沾了山间阴霭的眉头,瞬间就如云开雾散般化开,当的上春风和煦。

  “当年在华山,承蒙凤君出手相救,挡下大金乌的金轮,我与婵儿才能活着赶到娘娘这里。但……于她而言,举手之劳的事,我猜她应该早就忘了。”

  “原来还有这么一茬。”西王母想了想,道,“凤君的父亲母亲皆是为救天下苍生而死,留她一介孤女,被女娲娘娘抱回娲皇宫抚养长大,后来她又拜了元始天尊为师。若论地位,定然是高贵的。”

  “玉帝王母也会给她三分面子么?”

  “若是看在女娲娘娘与元始天尊的面子上,定然是会的。”西王母笑着打趣道,“毕竟若是论护短,天下无谁可出这二位尊神之左右。”

  杨戬象征性地扯了扯嘴角,又回到那副看不出情绪的样子:“娘娘,您能否,让我把这把剑带走?”

  西王母愣了愣,将剑递给他。

  “截教的三霄如今在西岐城外,九曲黄河阵尚未破解。二郎此次不可久留,便先行离开了。”他屈膝行礼道,“等仗打完,救出母亲后,二郎会带母亲与小妹,一齐来向娘娘道谢。”

  西王母扶起他:“长公主昔年于本宫有恩,如今帮助她的孩子,是本宫应做的。只是本宫无能,竟让婵儿在眼皮底下出了事。”

  杨戬动了动唇,还是将客套的话咽了回去。

  无论他们怎么麻烦西王母,小妹都在这里出了事,他怎么能不怪?

  怪那个冷血无情的舅舅赶尽杀绝;

  怪龙公主骄纵跋扈,小妹太懂事;

  怪自己无能,不仅救不出母亲,保护不了亲生妹妹,还屡次让喜欢的人深陷险境。

  他沉默着离开西王母行宫,挺直脊背,行尸走肉般地走出数里。

  不知走了多久,他周遭的树木终于不再葱翠,枯枝断桠横在他前边的路上,挡住了他的去路。

  他神游的魂魄仿佛也一同被堵住了去路,一股脑的重新钻回他的身体里。

  想到不知身在何处的阿扶,又想到不知死活的小妹。他膝盖一软,重重地跪了下去。而后晕眩与麻木争先恐后地从他的头颅漫向四肢,喉咙间突然涌上腥甜。

  他的手狠狠按住胸口,猛地咳出一口血。

  身体脱力般倒了下去。

  一瞬间,他想卸下肩上所有的担子,就这么随父兄一起去了。

  念头一旦生出来,便再难消下去。

  在这里,他给了自己一个放任的机会。

  意识昏昏沉沉,身体就像在海面漂浮一般。四周传来莲香,隐约还有清脆的鸟鸣。

  莲香……

  鸟鸣……

  不对!寒冬腊月,哪还有莲花?哪还有鸟鸣?

  他倏然睁开眼睛,右手结印,打在额间天眼上,大喝道:“破!”

  周遭景象就像水波纹般,缓缓荡开。枯败的树枝退去,与之相反的,是比西王母行宫更为生机盎然的绿意。

  天眼眨了眨,确定这里不是妖魔之地,但他还是警惕地祭出三尖两刃刀,严阵以待。

  “二郎!”熟悉的声音响在他身后,但他的身体就像被定在原地,腿僵的好似石头,转不过去。

  日前这个声音的主人还在对他撒娇,让他看看她。

  他若是早知道,那一别竟然再不得见,一定不会让她走。

  他没转身,喉结慢慢滚动,声音苦涩道:“阿扶……”

  “二郎,”她几步跑过来,从背后环住他,将脸颊贴在他的背上,搂着他的手用力收紧,“你终于来找我了,这里太无聊,我都要闷死了!”

  他握着刀的手收紧又放开,如此反复,最终似是败了一样,无声地叹了口气:“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里?这是我家啊。”她松开抱着他的手,绕到他面前,拉住他的手臂,道,“这里便是我的家,四季如春,有吃不完的食物,看不完的风景,而且,永远不会受战争波及。二郎,你留下来吧,从此再也不与我分开。”她笑着拉他,要将他带向远处。

  谁知他脚步不动,只是定定地看着她,仿佛要把她的模样刻进眼睛里。

  她狐疑地问道:“二郎,你怎么了?”

  下一刻,他抽出被她牵住的手,单手将她箍进了怀里。

  力道之大,让她喘不过气。她下意识挣扎,又重复了一遍问题:“二郎,你到底怎么了?”

  “别动,让我抱一抱。”他紧紧抱住她,将脸埋在她颈间,“阿扶,我好想你。”

  闻言,怀里的人挣扎渐渐变小,最后迟疑地回抱住他。

  “唉。”良久,他才轻声道:“无论你是什么人做出的幻象,我都要谢谢你。”他感受到怀里的人瞬间僵住,继续道,“阿扶根本就不知道,我还有这么个小名,她从来没有这么叫过我。而且,以她的脾性,她也不会如此对我说话。”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放开了她,无奈地笑道:“你扮得像,却也不像。我猜,你该是她身边的人吧?”

  “阿扶”摇了摇头,垂下眸子,向后退去。

  每走一步,她的身影就淡一分,七步以后,她的身影消失在他面前。

  果然是幻象么?

  但这幻象,他的天眼居然都看不出来。

  与此同时,周遭的景象又是一番变化——从生机盎然的绿色林子,倏然变成一座磅礴宏伟的宫殿。

  这叫他结结实实地愣住了。

  空旷无人的宫殿里响起了渐行渐近的脚步声,他向脚步声的源头看去,却见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

  他定睛一看,后背忍不住起了一身冷汗:“参见女娲娘娘!”

  朝他走过来的女人雍容尔雅,带着浑然天成的尊神气度,她周身威压强到他抬不起头来,方才人首蛇身的模样一映入到他的天眼中,他便立刻认出了来者。

  女娲满意地点了点头,似是无心似是有意道:“本座养了扶绪几百年,本以为是这个世上最了解她的。没想到,本座做出的幻象,居然叫你给一眼识破了。”

  杨戬不知她是何意,皱眉未答。

  “扶绪她年纪小,又被大家捧在手心里宠着长大,从来没有她得不到的东西。”女娲远远地朝他打出一团华光,将他轻轻托起站稳,迫使他看向自己,接着道,“她初到凡间,对凡间的一切都抱着研究的心思。初尝情爱便陷进去,也不足为奇。只是等她玩心收了,还是不是如今这样子,可就未知了。”

  “娘娘的意思是……”

  “本座的意思是,她涉世未深,什么都不懂,若她对你说了什么,你可一定,不要放在心上。”她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近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出这番话。

  看着女娲深不可测的眼睛,他突然就明白了,为何女娲会见他。

  ***

  西岐,丞相府。

  “劳烦通报一下,我找杨戬。”大门前站着一身着浅绿衣衫的女子,她的年纪不大,眉清目秀,声音仿若黄鹂鸣柳,清脆好听。

  她的不远处站着一个身材高大挺拔的男人,身着一袭银灰色的劲装,一头银发被玉冠束在脑后,整个人凌厉又俊美。

  门僮多看了他几眼,急忙应了,转身朝院子里跑。

  没跑两步,咣当撞上一个人。

  “哎呦!”门僮踉跄几步,眼看着要摔个狗啃泥,幸而被来人手疾眼快地扯住胳膊拉了回来。

  “怎么如此慌张?闻仲遣人来下战书了?”来人说着,伸长脖子朝外看。

  “李、李少爷……”门僮正了正衣服,指着门外道,“有位姑娘,指名道姓来找杨公子。”

  “找师兄?”哪吒咂咂舌,沉吟片刻,揽住门僮肩膀,道,“走,我与你出门看看。”

  “敢问姑娘是……”

  哪吒第一眼看到的却不是这姑娘,而是那灰袍男子。他不动声色地打量那人几眼,只觉得莫名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

  绿衣姑娘却反问道:“杨戬他不在么?”

  “是,师兄他不在。”

  “那你可知,他去了哪里?”

  哪吒挠挠头:“这个我也不清楚,他走了几天了,没留下丁点消息,我也好奇着呢。”

  她愁眉苦脸地转过身,看向灰袍男子:“他不在,怎么办?”

  男子正要说话,余光一瞥,不知看见了什么,神色一变,当即道:“先和我走吧,过几日再回来找他。”

  “也好。”姑娘答。

  她又回身对哪吒道:“劳烦公子,等杨戬回来后,告诉他,杨婵来找他了。”

  杨婵,杨婵,杨……

  哪吒琢磨琢磨,恍然大悟:“你也姓杨?你是他的……”

  “妹妹。”杨婵笑笑,行了一礼,转身朝灰袍男子走去。

  “哎哎!妹妹,你可以留在这里等他回来的!”哪吒看他们几步走远,高声喊道。

  听见他的喊声,杨婵回过头,对他笑着摆了摆手。

  这一笑,还真像杨师兄。

  哪吒摩蹭着下巴,推了推门僮:“兄弟,你看那男人,觉不觉得眼熟?”

  门僮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却发现早就看不见他们的影子了。他正要回答,面色突然变得迷茫:“李少爷,我、我好像,记不太清他的样子了。”

  哪吒面色一凛,问另一个门僮:“你觉得呢?”

  “我也,记不清了。”

  听了两个门僮的话,他深深拧起眉头。半晌,他猛地一拍自己的头——坏了!他也记不清了!

  “聿潜,你怎么了,这么急?”杨婵看着他急匆匆地赶路,奇怪地问道。

  “我见到一个老熟人。”聿潜拉着她,几个起落间出了城门。一路西行,直到探入密林深处,他才停下脚步。

  一身着素白衣衫的女子从一棵巨大的树后走出,朝他行了一礼:“娲皇宫一别,别来无恙。”

  聿潜挡在杨婵身前,回了一礼:“不知彩云仙子千里迢迢来人间寻我,所为何事?”

  彩云就好似没见到杨婵一般,将目光从聿潜身上移开,手指捏诀,祭出一把花纹古朴,沉重老旧的斧子。

  她双手拿得仍旧颇为吃力,聿潜见状,上前一步帮她托住,问道:“这个,若我没看错,是盘古开天神斧?”

  彩云道:“的确是,你接着。”

  聿潜单手接过,只略看了看,不解地问道:“这是何意?”

  “聿潜,娘娘想以姨母的身份,求你去办一件事。”

  “什么事?”

  “你带着这个,去天庭的天牢,把扶绪救出来。”

  聿潜眼皮一撩,淡淡地笑了:“让我去救她?姨母怕不是糊涂了。”

  “娘娘说,若你把扶绪救出来,”彩云满是郑重的神色,“她会带你去一个地方,找你想要的答案。”

  聿潜默了半晌,转过身,对身后的姑娘道:“我要去一个地方,你……”

  “我同你一道去,不行吗?”

  他愣了一瞬,笑道:“当然可以。”

  他再回身时,彩云早已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码字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不就是个“白富美看上个穷小子,她妈妈不同意,私自找了穷小子让他离开”的故事嘛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