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综红楼]功德无量>第49章 李纨二六 李纨。

  迎春便在贾府住下了,每日与姊妹们一处笑说玩闹,或是看着黛玉绣嫁妆,仍然是和未出嫁之前一般的温柔和婉。

  过了一旬左右,那孙绍祖上门来接迎春回家,虽没个软话,倒也给了迎春些脸面。贾母只道他这样的人不可再逼,只打点了一些礼物,送迎春回家了。

  而后也不时常回家里的,贾母打发人去瞧也少有见得了面的,奶母周嬷嬷倒是时常递话出来想要贾母接迎春回家,只是哪里有这个规矩呢?由仪这边也被她打发小丫头递了话,只说:“不必担心,自有打算。”

  由仪听着这话也能略猜测出迎春的打算,最后也只能叹了口气,叹声:“各安天命吧。”

  再过两个月就听到了迎春身怀有孕的消息,只是贾母再打发人接迎春回来,却见迎春整个人瘦了两圈,这一回却是明目张胆的,面上竟然有些青紫了。

  贾母怜惜愈浓之余也恨迎春自己立不起来,渐渐就不爱过问迎春的事情了。

  迎春自己对这些都有数,正一心等着放大招呢。

  到时候贾母就是她最大的一张底牌。

  且说贾府这边拟定了开春儿二月里给宝玉和黛玉成婚,过了黛玉花朝节的生日,便是二人成大礼之日。

  因宝玉没个读书做官的志向,二人婚后仍居住在大观园中,贾母坐主请元妃的谕将潇湘馆和怡红院合二为一,让小夫妻两个带着仆奴下人居住。

  而迎春那边,也闹出了大事故来。

  原来是孙绍祖在寻花问柳时被人下了药,如今瘫倒在床上,嘴歪眼斜,说不出话来。大夫给他下了诊断,说见不到来年的春光了。

  又有大夫诊断迎春腹中是个哥儿,孙绍祖的大儿子怕迎春仗着荣府和孩子与他争家产,就想出了馊主意:说迎春侍候孙绍祖不勤,要代父休妻。

  迎春也给他气笑了,当下摆出自己的底牌,只说自己是贵妃之妹,孙家如此行事,会引来天家侧目。

  更有贾兰亲自上门给迎春撑腰,最后几番商谈,只说迎春与孙绍祖合离。

  迎春自然带着自己的嫁妆出来,又仗着府中的孩子分了孙家三千白银和一处宅邸,只说日后孙家一切都与她和她的孩子无关了。

  那孙家大少爷见能用三千白银和一套宅子摆平了这个公府出身的继母和未来的“嫡弟”,虽有些心疼,却也在迎春百般诱哄威逼下点了头。

  不过分给迎春的宅子也是那种年久失修、许久没人居住的了。宅子虽然不小,地段却不怎样,已被孙家废弃许多年了,如今也难为他还能找出来给迎春。

  于是迎春就带着三千两银子和自己的嫁妆出了孙家,回家里贾赦和邢夫人却摆明了立场不欢迎她。贾母也不大欢喜,却也开口留她住下,算成全了祖孙一场。

  王夫人更是嘴上的客套话,她如今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和夫家闹了一大长的侄女儿会不会耽误宫里的娘娘。

  迎春将孙家的那三千两换成了一处店铺,因地段不错,租赁出去价格也不低,每年也有一点固定收入。由仪给的那一处则打算在租约到期之后自留下做些胭脂水粉的小生意。

  一面又将从孙家分出来的银钱剩下的那些取一部分出来整顿宅邸,挂上了“贾府”的牌匾,最后剩下的就都用来买田地了。

  她是管过家的,也一心觉得就是庄田最为稳妥了。

  但这些事情处理完了之后,她却挺着大肚子搬到了京郊的庄子上居住。都说远的香近的臭,贾母见她不在身边,想到她一个人挺着肚子怪可怜的,竟然又升起怜惜之情来,时常命人带着东西去看她,也常常接她入京来小住。

  就这样,四个月之后,迎春平安诞下了一双儿女,各个身体健康,是为龙凤胎。

  这可就惊呆了一票人了,毕竟龙凤胎像来少见,乃是吉瑞,甚至缙朝记载上就曾经有村妇因为诞下龙凤胎而得封敕命的。虽然只是八品,却也算是咸鱼翻身了。

  贾府忙将此时报给了元妃,元妃又报给了皇帝,皇帝当即御笔封了迎春六品敕命,从此外人便要称迎春为:贾娘子了。虽然只是敕命,却也极为荣耀。

  孙府那边怕极了迎春仗着这个来跟他们争家产,那大少爷实在不是个聪明人,竟然巴巴送了一千两银子过来,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毕竟他这样行事,若是个有坏心的,日后便可仗着这一双儿女辖制住他,将孙府当成钱袋子了。

  索性迎春也不在意,只婉拒了银钱,并将当日的契书拿出来给孙大少爷看。

  孙家老夫人虽然有心想要亲近龙凤胎,奈何她大孙子六亲不认,始终就没让她出了孙家的门。

  王夫人见元妃因这个在皇帝面前得了脸也很是欢喜,命人寻了好些好东西给迎春,又有元妃在宫中赐下的赏赐,让迎春又发了一大笔。

  迎春之后就带着两个孩子在修缮好的府邸中住下了,身体养好之后就一心操持胭脂铺子的生意,她本身眼光就高,卖出去的自然也都是好东西,于是生意也不错。至少即便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进项积蓄,光靠这个铺子,养活她和两个孩子并三四个下人也不成问题。

  眼见球末冬初,贾府又是另外一桩喜事:黛玉有了身孕了。

  大夫请脉后说胎像极为稳妥,好生安养,可待日后无虞。

  黛玉身边又被她家里带来的两个嬷嬷和嬷嬷们培养出来的丫头把持的妥妥贴贴的固若金汤,别说府里没人往她那里动手,就说有人起了坏心思,也绝对到不了黛玉面前。

  王夫人和贾母对此都颇为惊喜,各样好东西流水儿似的往黛玉房中送去,又请了擅长孕科的太医给黛玉把脉,宫里的元妃听弟弟要有了后代也极为开心,几次三番叮嘱王夫人要厚待黛玉,又赐下不少赏赐。

  这边黛玉慢慢安胎,由仪仍然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宝钗前年搬出去住了,如今郡君府的牌匾已经立住了,小侄子也是个极聪明的,她就安心打理生意、教养侄儿,薛蝌邢岫烟夫妇却成了她的左膀右臂,薛家的生意蒸蒸日上。

  探春和惜春仍然一日三次地往由仪处报道,由仪看着探春是好事将近的样子,惜春的面相也和前世的蓁蓁愈发相似了。

  转年春日,南安王太妃认探春做义女,朝廷御旨封她:敏德郡主,和亲南越。

  贾母、王夫人听了如何暂且不说,只说赵姨娘听了又喜又悲——喜的是探春一步登天,悲的是探春从此离得远了,一则难以相见,二则也沾不得光了。

  宝玉、贾环均是十分伤心。宝玉犹可,贾环更甚,甚至不顾王夫人和探春抱头大哭,一心想着日后定然平步青云,好给姐姐做个依靠。

  探春成了郡主,和贾家也就没大关系了。南安王府给探春出了一份丰厚的嫁妆算作代他们郡主和亲的补偿,朝廷也按例给探春备了嫁妆,宫中赐下了嬷嬷、女官,教导探春礼仪各事。

  以探春之心性手段,想要收服几个人自然不难,何况有由仪在后头出谋划策地帮忙,等嫁期临近的时候,她身边的几个人已经是:一颗红心向郡主,郡主说什么是什么。

  郡主和亲,百官送嫁。

  太子亲自送探春上船,由仪作为郡主亲属站在案上,看着探春那随风飘扬的大红绣金凤斗篷,看着贾母和王夫人又悲又喜的样子,心中轻叹一声。

  这贾家二房日后能保存下来,也是全靠这个远嫁番邦的郡主了吧。

  探春的郡主身份让荣府的下人在外头挺胸抬头了好长一段时间,荣府一时又成了京中焦点,众人拥捧。

  初秋的天气,黛玉平安诞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姑娘,去了皱巴巴的样子,就生的粉雕玉琢的极为可爱。

  王夫人纵然失望不是个孙儿,念着先开花后结果,也算欢喜。何况那小丫头天生一副笑模样,无论谁抱都“咯咯”地笑,王夫人见了两面就喜爱极了,从此将什么孙儿孙女的事给抛到脑后。

  贾母就不必说了,宝玉、黛玉那都是她的心头肉,对这个小丫头那更是疼爱到了心坎儿上,早早放出话来,等她百年之后,她的私房得有这名唤“芷欢”的小丫头一份。

  于是一个年就过得喜滋滋的,转年开春儿,二月会试,贾兰下了场,红榜三十一,无惊无险。

  因试前染了一场风寒,贾兰的发挥不算极好,这个名次也是意料之中的。庄澈安对此颇为无奈,不过回头同样的考题,让贾兰再写了一篇赋论,庄澈安细细看来就极为欢喜了,只道:“若殿试发挥不差的话,二甲可于前列。”

  贾母和王夫人、贾政都欢喜极了,认为这一年里是喜事连连,好生嘉奖了贾兰一番。听由仪说要带着贾兰出去上香、踏青也散心,便欣然应允了,派了车架护卫送娘俩儿去京郊文昌寺去。

  四月殿试,位列二甲第七。

  庄澈安命贾兰默了文章给他看,最后沉吟良久,长叹一声。

  ——是圣人在给太子攒班底了。

  于是贾兰再请求外放,走太子的门路,自然是极为简单的了。很快就被放到了一处颇为富庶的地方做父母官。官衔虽小,地方却好,做几年官,即便不功不过,回来也能生个几级。

  贾府连着放了好几日的鞭炮,贾母又嘱咐王熙凤给贾兰好生准备盘缠、衣裳等外放用得到的。又问由仪的意思,听她说要随着贾兰出去做官,也欣然点头应了。

  ——她是体恤这个孙媳妇就一个贾兰,如今贾兰要出去,孙媳妇想要随着也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由仪这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东西运了许多到京中其余宅院中就不是她们知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