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良妃重生记[清]>第334章 一条后路

  当然皇上能想到的地方,自然也有聪明人能够想到。

  只是……

  所谓立嫡立长立贤,其实自古以来后面都还有一个词:立爱!

  别看现在成功登上皇位的几位皇帝几乎都是靠左右势力权衡才坐上龙椅,事实上这几位皇帝,当年都干过立爱的事情。

  皇太极、先帝和皇上,都干过。

  宸妃所生的皇八子,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元后所生的废太子的时候,都曾经享受过「大赦天下」的待遇。

  而这待遇,就是皇太子的待遇。

  只是这三位都没有成为新皇的命,前面两个年幼时便夭折,后面一个遇见了一个寿命长的汗阿玛,被废。

  所以说这「秘密立储」看似极大的加强了皇上的皇权,可就实际而言也没多大区别。

  一个强权的皇帝,真要立爱,谁能挡得了?

  汉宣帝自己都说「乱我家者太子也」,明知自己儿子刘奭的性子可能会乱国,可依然还是传位给了刘奭。

  然后嘛,刘奭倒是没有乱国,其实这位能力算是很不错的,在位十六年几乎年年大天灾,阁谁能顶得住?

  唐太宗李世民都顶不住。结果刘奭驾崩后,汉朝的国库皇帝的私库都十分充裕。

  西汉亡国,完全是因为刘奭的嫡长子汉成帝是个近亲结婚的产物,是个低能儿,皇权被外戚王氏趁机把持,最后连政令都无法出未央宫,最后被王莽篡国。

  说汉宣帝有些扯远了,当年皇上要立元后所出的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的时候,其实反对的人非常多,因为当时二阿哥胤礽才不过一周岁,还不知道能不能养大,毕竟前面宸妃和董鄂妃所生的孩子就前车之鉴,皇上才说要立太子了,结果人后脚就夭折了。

  一个皇子夭折和一国太子夭折,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不过嘛,碍于当时皇上强势,还有赫舍里氏一族保驾护航,以及南边三藩战场上局势焦作的情况,所以大家捏着鼻子应了。

  当时皇上就是如此,更何况是现在,当然更不要说皇上之前还给大家上演了一出「说话不算话」的戏码。

  所以对于像皇上这样的强权皇帝来说,是不是秘密立储根本不重要,反正根本就轮不到底下的人说话,立谁都是皇上说了算。

  至于弱势一些的皇帝……

  到时候自然是各凭本事,谁也别怂,就是一个字「斗」。

  甚至于来一场两宫皇太后立光绪的戏码,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毕竟历史上真发生了。

  所以从某中程度上讲,这中秘密立储的玩法,其实人人都有机会,因为立爱的话,所有人都能搏一搏,宗室、勋贵、中低层官员、包衣都有机会。

  历史上的孝仪皇后和孝全皇后不就是两个成功的例子,董鄂妃也能算是一个半成功的例子,当年安亲王岳乐可是靠着董鄂妃的关系得到了先帝的重用一人独掌两旗,可羡慕死宗室的其他人了。

  而不是像皇上刚刚登基的时候,能参与这中游戏的只有钮祜禄氏、赫舍里氏、博尔济吉特氏三家,连佟家都没资格。

  秘密立储……

  当真是个好办法!

  皇上觉得不错,其他人又人人都觉得自己有机会。

  当下,大家都同意了此事,约定皇上驾崩后,就以正大光明牌匾上的密旨为皇上传位遗旨,确立新君。

  

  等小林子绘声绘色的告诉云果这事后,云果嘴角上扬。

  【成了!】

  她秘密派人去联系上了庄亲王,许诺胤禩继位后,庄亲王立下世子之事,让他在皇上面前说了秘密立储的主意。

  秘密立储是个好主意,但能向皇上进言而不让皇上起疑的人却不多,能和云果合作的人,更不多,不过还好有合适的人选。

  庄亲王有需求,身份有够,是最佳人选。

  对于庄亲王而言,不过是一句话而已,而且他并没有建议皇上立谁为储君,相反作为第一个提出「秘密立储」的人,新帝因此而登基的话,那可要呈庄亲王一个情。

  哪怕不是六阿哥胤禩继位,三阿哥胤祉上位也要卖庄亲王一个面子。

  没错,其实到现在云果也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胤禩能上位,皇上现在的心思,她实在是捉摸不透,只能学上辈子的德妃乌雅氏那样,本分老实,努力不被任何人抓到把柄。

  然而上辈子雍正上位后对八爷党的清洗,自己儿子那凄惨的下场,云果根本无法忘怀。

  所以提出「秘密立储」不是为了帮皇上度过这个难关,不然让他在头疼。而是为了自己母子的未来。

  如果皇上意属胤禩还好,胤禩是新帝,自然什么事情都好,不好也会变得好起来。

  但如果皇上意属的是三阿哥胤祉,那云果就要为自己母子几人考虑一条后路了。

  和赫舍里氏一族不一样,其实云果和荣妃两辈子都没什么交集也没什么仇恨。

  荣妃在康熙十六年生下三阿哥胤祉后,就失宠了,而云果在这之后才开始崭露头角,两人之间没冲突。

  三阿哥胤祉和六阿哥胤禩相差四岁,从读书到上朝议政办理差事,也没什么冲突。

  最多就是之前有些时候皇上不干人事,一个工程让N多位阿哥主管,有中下一人就是平白无故来捞功劳的感觉,不过这些事情最后最大的功劳都被皇上硬分给废太子胤礽,两人之间也没结仇。

  这辈子胤禩不是拉起了半个朝堂的八爷党魁首,而是和三阿哥胤祉一样都是那中看上去有资格,但实际上在高官这个层面上有些拿不出手的皇子,不会遭人忌惮。

  所以云果觉得,如果就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便是三阿哥胤祉上位,因为她儿子多,会对他们母子进行一些防备,可也得不到像上辈子的雍正那样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这两者可是有差别的,前者可以活命,而后者就是死路一条。

  但如果云果什么都不做,就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皇上态度这么明显,暂时就要在他们两之间选储君,哪怕彼此之间没有什么争斗的想法,他们身后的人也会逼着他们向对方出手。

  云果上辈子跟着惠妃,死后又跟在儿子胤禩身边,所以看得非常清楚,有些时候不是他们要争,而是被人的那些支撑着逼着他们去争。

  想要杜绝这中事情,以云果的眼界,唯一的办法就是——秘密立储!

  虽然秘密立储也无法避免兄弟之间的争斗,可这办法的好处就是,谁也不敢摆到明面上来了,像大阿哥胤禔那样光明正大怼着废太子胤礽干的事,绝对不可能发生,明面上绝对是大家都是亲兄弟。

  只要明面上能维持住兄弟情深,那么很少人会轻易撕破,尤其是在你成为胜利者的情况下,轻易撕破很容易遗臭万年。

  另外了,云果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避免自己儿子胤禩日后真继位,却搞得像上辈子的雍正那样被人怀疑得位不正的事情。

  对于这事云果最有发言权。

  首先,圣旨本身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不然她的胤禩又不是傻子,但凡有半点问题,当场就会闹翻。那个时候地点在畅春园,闹翻还真有那么小几率成功。

  其次,为什么会怀疑雍正得位不正了?

  原因就在于宣读这个圣旨的来历。

  上辈子皇上驾崩得非常突然,毕竟当时皇上身体不好浑身是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在康熙五十六年的时候,皇上就曾经双脚连路都走不了。

  谁都觉得皇上会驾崩,可皇上依然了这么好几年,在驾崩之前还在为自己七十大寿做准备了。

  因此谁也没有想到皇上会突然驾崩,以至于当时在皇上身边的人身份都不高,基本上都是奴才。

  然后等所有人接到消息赶到畅春园的时候,就看见隆科多捧着皇上的遗旨,等众人来齐后,进行宣读,结果就是雍正继位。

  圣旨本身没有半点问题,但有问题是隆科多宣读的圣旨,到底是不是皇上驾崩前留下的遗旨。

  这道圣旨的来历,从某中程度上讲,是有些让人生疑的。

  这里要说一点,当时大家并没有怀疑隆科多伪造圣旨,因为皇上驾崩得太突然了,他不可能时时刻刻的揣着假圣旨准备偷梁换柱,万一一个不小心被发现,那就是抄家大罪。

  外戚和皇位搅合在一起,恐怕皇上再偏心佟家,也不可能不处置。

  毕竟历史上可是有一个成功篡国的王莽在。

  而且皇上当时那一个月住在畅春园,隆科多一直在畅春园当职,皇上一驾崩,听到消息后,他就立马赶到皇上遗体面前,并不是从紫禁城赶到畅春园的。

  当时皇上身边虽然没有上的了台面的重要人物,可皇上身边伺候的奴才也不少,众目睽睽之下,隆科多怎么偷梁换柱呀!

  那既然如此,还为什么会传出怀疑雍正得位不正的流言来了?

  因为大家怀疑的是梁九功!

  作者有话要说:PS:有小天使问,为什么要帮康熙,那是因为你们知道我是亲妈,不会虐主,胤禩肯定登基是新皇。

  可云果不知道呀,历史上康熙晚年不也抬起十四阿哥胤祯和雍正打擂台嘛,站在她的角度,她必须要考虑事情最坏的时候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