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给秦始皇直播胡亥玩死大秦(历史同人)>第71章 “百代都行秦政法!”

  吕不韦还没想出个脱困名堂来,冷不丁得知此事,心念一动。

  居然这般善良吗?

  赶紧见缝插针:“臣多谢公子不杀之恩。”

  又泣涕交加,一副被长公子此举打动,好似被他的人格魅力收服。

  “若臣侥幸能活……”吕不韦微微抬起下颔,露出湿嗒嗒的胡须,他犹豫一下,谨慎地瞥一眼天幕,缓缓吐出气来:“臣对天幕起誓,必定好生辅佐政公子,绝无二心。否则——”

  “天打雷劈!九族死无葬身之地!后祀无人!”

  天幕发着莹莹亮光,没有任何回应。

  但在场诸人都肃穆起脸色,吕不韦说出这番话后更是用尽全身气力,身体一软,瘫在地上,大汗淋漓到整个人都像是从水中捞出来那般。

  有些人重誓不假,可也有人会不信鬼神,发誓张口就来。吕不韦以前没发过誓,也没认真思考过自己是哪一种,但此时此刻——头顶是有真神的!

  对着真神发誓,若不遵守誓言,肯定会被惩戒吧?

  吕不韦感受到王和公子的目光同时落在他身上,也不多说什么求饶的话,静静等着二人宣判。

  他只在心里祈祷,希望自己的才能还有些用处,能够配合誓言救自己一命。

  秦庄襄王冷声道:“那就看政儿愿不愿意留你了。”

  长公子政垂着眼,微微思索片刻,走向吕不韦,将他扶起。

  “吕公全心全意为我秦国谋划,功劳深厚,政怎忍心令吕公身死。”

  ——吾继位时方十三岁,本就不能亲政,如此年纪,不论谁是托孤大臣,都会造成主弱臣强之景。没有吕不韦,也有其他人,倒不如让吕不韦去对付其他人,吾耐心蛰伏,静等冠礼。

  “政公子!臣实在……臣实在无以为报!愿粉身碎骨以侍之!”

  ——为了保命也只能赌一把了,幸好政公子仁善,想来也好糊弄,哄着他让出些许权力便是。我只说好生辅佐,又没说尽心尽力辅佐。何况,若将秦国上上下下打理好,让他安心当个大国君王,不也是辅佐?

  想到这儿,吕不韦心里就不自觉松懈下来。

  两人双手相握,一个耐心地将另一方扶起,一个好似热泪盈眶到想要纳头便拜。

  吕不韦开口,继续表忠心:“政公子,臣……”

  头顶,天幕——

  【秦王政十二年,吕不韦依旧不甘心,在河南还暗中与六国使者来往,秦王政去信一封,训斥吕不韦——】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畏罪,饮酖而死。】

  【随即,秦王政又对外宣布:今后,谁敢像嫪毐和吕不韦那样专横,就没收他的家人充作奴隶。】

  吕不韦:“!!!”

  等等,政公子不是为人善良吗!

  不好!发誓早了!

  他骤然看向长公子,长公子微微垂眸,若有所思。

  ——我就说,我应当不是那种人。

  然后,长公子似乎察觉到他的视线,抬起眼,对他露出一个“和善”的微笑。

  吕不韦:“……”

  失策。

  一个巨商,慌不择路下把自己卖了。说出去谁能信?

  *

  天幕上,王权上最后一双手应声而碎。

  自此,王权尽归一人,

  四海八荒,君临天下。

  【秦王政十七年,灭韩国,虏韩王安。】

  【秦王政十九年,虏赵王迁,赵公子嘉逃奔代郡,自立为代王。】

  【秦王政二十二年,灭魏国,虏魏王假。】

  【秦王政二十三年,虏楚王负刍,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王,反于淮南。】

  【秦王政二十四年,破楚都寿春,昌平君。】

  【秦王政二十五年,灭燕国,虏燕王喜。】

  【同年,灭赵国,虏代王嘉。】

  【同年,灭楚国。】

  【秦王政二十六年,灭齐国,虏齐王建。】

  【少年秦王的身影一天天拔高,舆图上属于其他国家的土地一片片暗下去,又一片片亮起,是黑亮。】

  【是尚黑秦国的黑!】

  【六国灭,四海一,秦王政尊为皇帝,改命为制、令为诏,自称始皇帝。】

  【废分封,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自此——】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这就是秦始皇。”

  “这就是秦始皇的功绩。”

  唐朝,武德年间。

  天策上将李世民眼瞳里清晰倒映着那副秦土舆图,心底有个角落猝不及防开始起火,而后,熊熊燃烧。

  “君子当提三尺剑以定四海!”

  而四海属何地?乃始皇定!

  ……

  隋朝。

  隋文帝杨坚格外怅然。

  “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使天下一统,平周八百年纷争,历代以来,秦国数次被攻破函谷关这个东大门,若非秦国还有其他防线撑着,只怕几近灭国。”

  “秦国一代又一代明君看守、开拓的家业,却在一统天下,最鼎盛之时……”

  杨坚突然想起来,第一名盘点开头,有奇异流光飞驰天际。

  随后——

  “碰!”

  撞成满天彩花,“花瓣”若流星雨下。

  “就像那秦朝,在最鼎盛之时,被胡亥‘碰’一下,裂个粉碎。”

  【土地的一统,只是大一统的开始。】

  【数百年来,诸国分制,尽管诸多思想家追求“天下归一”“天下定一”“天下尊一”,尽管民众苦求战争结束,再无国战,但,当这个统一真正来临时,秦王朝这个新生的朝代,这个首次完成大一统,使“诸地一君”的朝廷,对于如何治理这样的国家,毫无头绪。】

  【此乃开天辟地之伟业,无有古政供他们参考。】

  【他们只能自己摸索着前进,完成从零到一的转变。】

  【直到——】

  【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国所有人:“!!!”

  秦朝所有人:“!!!”

  “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庄襄王几乎是尖叫出声。

  他猛然跳起来,一把抱住长公子政,小臂肌肉绷紧,将其高高举起。

  “政儿!”

  “好儿子!”

  “父的好儿子!”

  长公子政瞳孔微微扩大,风从他耳畔呼啸而过,心跳彻底镇静不下来了。

  百代都行秦政法?

  这是日后,我之功绩?

  *

  “咚——”

  “咚——”

  “咚——”

  吕不韦抬手捂着自己心口,双眼隐隐浮现水光。

  那是何等伟业啊!

  千古流传,万世不朽!

  他看向长公子政。

  水光与日光交晃,几乎看不清少年轮廓,吕不韦的视线依旧停留在他身上。

  “政公子。”

  他俯身而拜。

  “此等千秋大业,请莫要丢下吕不韦。”

  如果一个人以为自己和对方差距并不大,自然会产生不服气的想法,想要较量一二,认为自己可以压过对方。

  但当他意识到自己与对方是天差地别时,便再也无法生出反抗心思,只能拜服。

  ——吾吕不韦,彻底服了。

  【制度上面,始皇帝力排众议,废除诸侯,改周分封之制为秦之郡县制,从政治上融化诸国民的差异,统民心于一国。】

  郡县制度当然不是始皇帝首创,当时诸国除齐国外都行“郡县”,哪怕是齐国,也是设“都”,齐国“都”与六国“郡”职责相等。

  但“郡”和“郡”也不是完全一样。

  比如,那时候分秦式的郡和楚式的郡。

  秦郡无直辖之地,统辖所有辖境下的县,且郡守不直接管理县下事,

  楚郡则是以大县统属小县成郡,不过是冠以郡名而已。

  而始皇帝所用郡县制度,自然是秦式郡。

  ——这些差别,也包含在天幕的播放中。

  【秦之郡县制度,往后两千年间,皆用此法。】

  【或许有所差异,有的朝代改郡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有的朝代实行省府县三级制,但论其本质,都是“中央——郡县”制度。】

  【历史长河证明,秦之郡县制,最适合国家统治。】

  【无论秦汉的一统,还是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无论隋唐的统一,还是五代辽宋夏金的割据。无论是元是明是清,是汉人是夷人,只要在九州立国,必行郡县。】

  秦,始皇帝时期。

  李斯偏了偏头,望向诸位同僚,心中翻涌的情绪涌向喉咙,令他难得不谨慎地扬声笑道:“如何?依你们看法,秦是该行郡县,还是该行分封?”

  这些大臣此前都是分封制得簇拥者。毕竟分封制不仅分封诸侯,还支持世卿世禄,但如果实施郡县制度,郡县官吏便是不世袭,只食俸禄。

  臣子想要用世卿世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君王不会乐意。

  ——你们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就是在损害朕的利益吗?

  像李斯这种完全跟着皇帝走,背叛阶级,只求个人晋升的人,还是少数。

  但此时此刻,以丞相王绾为首,支持分封制的官员得知郡县制度竟然于千百年后都一直在沿用,脸颊不仅烧热起来。

  事实证明!秦法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秦二世胡亥这个脑子有坑的玩意儿!

  李斯还不放过他们,整个人意气风发——

  “当时你们是怎么说来着?”

  “分封更加方便?”

  百官默默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

  李斯:“不学古人,不能长久?”

  说了这句话的博士淳于越抬起袖子捂住脸。

  李斯:“还抱怨跟着陛下,不能封侯。封侯也不能封土。”

  王翦瞪大眼睛:“我那是——”

  李斯:“你就跟我说,你想不想像以前的王侯那样,有封土、有赋税、有军队?”

  王翦:“……”

  那确实,谁不想呢?

  李斯大声说话,也不知道是在说给谁听。

  “但是斯就不一样!斯虽未被封侯,可就算哪一日陛下封侯于斯,斯也心甘情愿实施郡县制——斯只一心忠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