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游戏竞技>何处与归>第 94 章

  为了一碗正宗入味的羊肉汤日行千里,即使苏拥有正版SUV700的时候也没有干过这样的事,如今做来自然是开心惬意。

  可惜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跑出来打断,这天安东尼开心地说:“苏,大宗师到了。”

  苏只能提前结束假期放弃未完成的美食地图前往地下城。

  

  他们的要求苏已经答应了,双方相谈甚欢,问题的关键反而在于大宗师以前没有试过完全用坚硬的青石造房子,不过未知正意味着挑战,即使是被人类同化得很厉害的大宗师所在的矮人族,对于创造的本能的热爱却是一致的。

  说清楚了要求剩下的她也不懂,苏很快离开了地下城,正在思考明天去哪儿吃什么这个严肃的问题的时候安静很久的水晶球响了。

  基多的话很简单,“快来我家,有重要的客人。”

  重要的客人怎么就这么喜欢凑一起来呢?苏很疑惑,不过她也只是怨念了一下,还是乖乖跑去了,没有了法杖和魔晶石,她只能坐家里的传送阵过去。

  走进小屋的时候她看见的是几个用斗篷把全身上下包得严严实实的人,不过以苏长年积累下来的看美人儿的眼光,她可以很肯定地说这些都是美人儿,奇怪,什么时候基多跟自己可以多一个共同爱好和追求了?

  “各位,这就是苏了。”基多介绍。

  为首的人开口,“你确定这人可靠吗?”他带着口音的通用语里有浓浓的怀疑,似乎太年轻了。

  “我以性命担保。”基多郑重道。

  客人们斗篷里的表情很震惊,稍一犹豫,他们先后脱掉了斗篷。

  苏睁大了眼,“精灵!”她的猜测没有错,这些人甚至比她想象的更美,尖尖的耳朵偏阴柔的脸精致的五官吹弹可破的皮肤加上纤巧的身形,精灵族的确是上天的偏爱,个个都是大美人儿。

  为首的人看她一眼,“我们已经久未行走于世,没想到还有人记得我们。”就这个层面而言,苏的确博学。

  怎么能不记得呢?精灵啊,活生生的精灵啊,要不是还不熟,苏一定会跳上去摸摸那对尖耳朵,太感动了,这么多美人儿~她觉得很奇怪,虽然站在基多旁边的那位男性美人儿看上去是主事,不过她还是注意到了站在角落里的那个女性精灵,虽然她的五官相对于其他的精灵来说只能算是非常平凡普通,可是她的眼神偏冷峻,苍白的嘴唇和苍白的脸色加上站在角落仍然无法掩饰的强大气场,无疑在像苏诠释着什么叫女王般的气势!连王后都没有这样的气场,这样的人难道不该是一切的主宰吗?

  她抬起头迎上了苏的眼神,给了她一个笑容。

  笑容虽然和煦仍然不掩高贵,女王啊女王,苏华丽丽地萌了。

  难得苏这么喜欢美人儿的人能够注意到长相算普通的人,不过她的眼光倒真是一如既往的犀利,基多咳嗽一声,“苏,这位是精灵族的长老——桑切尔,他们有事情想请你帮忙。”

  “什么帮忙?”桑切尔摇头,“是交易!”

  “愿闻其详。”交易就交易,我是很随便的,您没必要给我看您精致的下巴,抬这么高也不嫌累,苏腹诽。

  “这是精灵森林的特产,幻灭弓,这是水果房子的种子,这些是精灵族特产的植物,这是空间戒指的制造方法。”桑切尔拿出一大堆东西。

  前面几样苏还能勉强保持镇定,最后一样的名字被报出来的时候她难掩震惊,不过她还是很快冷静下来,这么大的价码,不知道是多难的事情,而且这哪里是交易,一开始就把底透得干干净净,身为一个商人她当然不会这样,只是非常慎重地问,“需要我为你们做什么?”

  “我们精灵族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魔弓手了。”桑切尔不甘不愿地指出。

  “嗯?”苏不解,自己是魔弓手没错,不过魔弓手和普通的弓箭手的区别仅在于魔弓手用的是魔弓魔箭而弓箭手用的是普通的弓箭,魔弓和魔箭都可以在商店里买到,那么剩下的就是魔弓手需要有魔力,不然连弓都拉不开,再加上辅助魔法类似鹰眼术等的运用才造成了魔弓手特殊的杀伤力,“如果要学做魔弓手的话为什么不找基多老师?”想来只能是因为没有魔力的关系了,不过她很奇怪,传说中精灵族不是盛产魔弓手的吗?

  桑切尔从鼻子里发出“哼”的声音。

  不过看他表情苏知道自己猜对了,他们的确是要学魔法。

  “我们不能学冥想。”桑切尔简短地说。

  “不能学冥想?为什么?”苏很奇怪,她还是第一次听说还有这样的限制。

  “你没看过光明圣典吗?第一句话就说了,人类是神唯一承认的种族。”桑切尔还是不甘不愿的。

  “那又怎么样?人类的神当然会说人类才是地位最高的种族。”苏觉得这个很正常。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人才能学习魔法,我们的族人虽然能够感觉到魔法元素的存在却始终无法吸收更做不到融合,可是根据基多说的情况你有一个弟子也是这样的情况却学会了冥想。”这才是他们来找她的根本原因。

  只有人才能学魔法?这才是神对其他种族的限制?苏还是疑惑,就她所知的就不止人会魔法,“可是魔宠和魔兽都会魔法啊!”

  “竟然拿我们跟魔兽比!”桑切尔大怒。

  这时角落里的女精灵看了他一眼,桑切尔立刻安份下来。

  女王果然是女王,苏默默地在心里摇小旗子。

  “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它们只会几个固定的魔法,这不能算学习。”桑切尔不耐烦地解释。

  看来学习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且苏也意识到了,笨笨是龙,他跟普通的魔宠大概不具有什么可比性,“我可以教,但是我不能保证你们一定能学会,而且这需要时间。”她说的话仍然很谨慎。

  “不是教我们,是教我们族里的孩子们,不止是魔法,他们需要学习的科目还包括如何说标准的通用语,至于你特殊的冥想方式,你可以慢慢教。”桑切尔含糊地说了通用语的问题,“这些是我们送你的见面礼。”

  还真是大手笔,苏立刻写了一张契约,“您看怎么样?”她直接把契约递给了女子,显然她才是头,完全不管桑切尔愤愤的眼神。

  

  --------

  以前看《魔戒》最萌的就是女王陛下跟甘道夫了,其他都是路人甲我连名字都记不住。

  周末两天考了两天试考得心力憔悴啊啊啊啊啊啊啊

与正文无关

  地震实录

  在这一天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任何如所有书里写到的灾难前会有的异象,天色很正常,也没见着任何所谓的征兆。

  下午的课停了,我如往常一样在床上进行我漫长的午睡,睡梦中突然感觉到剧烈的摇动,心里只闪过一个念头——室友又在摇床了。但是很快我反应过来这并不是普通的摇床,人也惊醒了过来,因为爬下上铺所引起的震动无论如何都不会造成现在这样的左右摇晃。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大脑工作缓慢,隔壁床的室友肯定地说出了我心中的揣测,“是地震!”她倒不是第一次遇到过地震,大叫,“大家快躲厕所!”

  搜遍整个大脑储存,我也只以为摇晃会过去,没想到左右摇晃越来越剧烈,紧紧抓住上铺的横栏也没有带给我更多的安全感,架子上的东西开始往下掉,我伸手去摸手机,生平第一次感觉死亡与我如此接近。我所在的寝室位于一栋十一层的公寓的四楼,上面有任何坍塌都不会有命在。当时想着的是想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跟家人说最后一句话。

  摇晃的一分钟左右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度日如年,在摇晃停顿了一下的时候,我立刻套上衣服爬下上铺,我们寝室里所有人都开始往外奔。楼梯上虽然人人死命往下跑幸而没有出现人人拥堵的情况,疯狂往下跑的时候上面有水泥块状物体砸在外面的天台上发出剧烈的声响,无疑为我们的逃难行为增加了恐惧。

  跑出公寓的时候可以看到外面围聚的人们,看到天空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室友们都聚到了一起,这时候再打量周围的人们,才发现我们虽然还穿着拖鞋已经算是外表正常的人口了,因为有很多女生都是直接穿着睡衣跑下来的,拖鞋那是比比皆是,还有些男生女生裹着被子就下来的,少数部分连穿拖鞋的时间也没有,是直接赤脚跑下来的。

  熟悉的人们聚到一起,似乎是要给彼此勇气。

  因为之前想说遗言的关系,我跑的时候顺便把抓在手里的手机也带下来了,打家里的电话无论如何都打不通,一遍一遍地发短信总是提示没有成功,当然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之中有一条是发成功了的,虽然不过是引起了家人更多的恐慌。救护车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给衣衫不整的人们增加了恐惧感。

  三点多的时候收到北京的同学问候的短信,惊讶于对方信息灵通的同时却仍然发不出短信,在尝试了不知道多少次打电话发短信失败的时候我试验性地开始用手机上网,其实心里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因为总觉得既然连通讯都中断了没道理还能上网的,事实证明我错了,手机可以正常上网,打开手机报立刻看到最新的一条置顶的新闻——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

  7.8级是什么概念?我并不清楚,问了一下周围的人,某个人给了一句很清楚的话,“唐山大地震就是7.8级!”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会是这种级别的巨型灾难,手机报上下一条新闻似乎也证实了我的这个想法——温家宝总理正坐专机赶往灾区。已经到达需要总理出动的程度了。

  不过眼下这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因为我们突然发现,出来得这样匆忙,没有人带了包,而在又饿又渴的现在,我们没有一个人带了钱。

  幸运的是我看到了一个熟人,说了渴了对方爽快地借出五十块钱,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全身上下只有五十块钱内心却觉得非常非常的富裕的感觉。

  避开公寓楼我们开始寻找看上去安全一点的地点,却突然发现原来要在一个城市里找到一片没有遮挡的天空是如此困难,那些看上去雄伟的高楼此时看上去格外的狰狞和恐怖。

  在某个位于一楼的棋牌室外面小心地看着电视里的新闻,成都的余震大概有五点几级,可是事先却没有任何通知,电视里放的是灾难发生时候大家狼狈逃生的景象,记者随着车在马路上拍摄时路上满是行人。

  地震局的发言人报出一串长长的受到影响的城市,显然这次地震的影响面也是从未有过的广。

  六点多终于被获准进入公寓拿一点东西准备在空地通宵,不过进去之前工作人员们就在喊着“进去之后快点出来!”这句话无疑加快了我们拿东西的速度,匆忙拿了席子和一件大衣再加放着银行卡的包我立刻又冲下了楼。

  晚上还有余震,听随向学校疏散的指示,我跟室友到了她们外国语的集合地点——主楼中前面的广场,这倒是块难得的空地,上面没有电线围绕。

  显然每个人在进去寝室拿东西的时候都受到了同样的提醒,所以只带了少量的东西,把三床席子铺在一起,超过八个女生蜷缩在上面过夜,没有被子,随着时间的过去天越来越冷,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周围吵闹纷繁,挣扎至近一点才勉强睡了一会儿。有胆大的人们躲在一楼的横沿下,一有震动立刻往外跑。跑进跑出也有几次,显然他们对这栋还在中苏关系良好时盖的建筑很有信心。

  老师们说晚上会有两次较大的余震,不过跟地只隔着一层薄薄的席子的我没有感觉到,凌晨四点左右天开始下雨,伞也不抵用了,只好收起来,因为第二次余震据说在四点左右,以为已经过去的大家开始涌向公寓,结果大门关着,老师们无论如何不同意让我们进去。

  这时候不得不佩服那些有先见之明的准备了帐篷的人们,前半夜发出去给另一个室友的短信终于有了回音,我们过去投奔她,起码她那儿有被子,事实是她那儿除了被子还有一个自己搭的简易的顶棚,所有人默默听着收音里播报的情况,手机报里明明白白说了,八点多的时候统计的死亡人数是8500多,躺在广场上的时候拿到了成都商报发的只有半张大小的特刊,我们离震心汶川只有92公里,汶川至今还没有人进去,北川伤亡惨重。

  死亡的八千多人口有七千多都是出自北川,附近有人不解,“为什么死的人都是北川的?”

  好吧我想我大概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去年五一的时候我去过北川玩,我们到的是小寨子沟,当天晚上下了场雨,结果第二天旅馆老板就通知我们,路上塌方被堵了,我们就被困在了山里,更可怕的是那里完全没有手机信号。

  一路上的山石我虽然不认识但是也可以看出来,似乎不是普通的牢固的石头,塌方,泥石流都是可怕的事情,至于后来网上指责的怎么没有政府大楼出问题倒是指责错了,学校的人口密度最集中,发生地震的时候正是2点半这样的上课时间,死亡人数最多当然记者会优先报道,这也不全是豆腐渣工程的问题,事实上一般的山区房子要做到防7级以上的地震,尤其是在根本很少发生地震的四川似乎有点苛求。

  广播里说温家宝总理已经到达了都江堰,都江堰有所学校塌了报的人数又叫人唏嘘。

  天色渐渐亮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以为危险已经过去。

  当时的我们不会想到一切远未真正结束,六点多被获准进入寝室却还是要求尽快出来,还有余震,航空公司的订票电话和114始终没有打通,辅导员和学院的书记都不同意我回家的寝室。偏偏还有一大堆余震在等着。

  家在成都的室友匆匆回家,我和另外一个室友出去打算买顶帐篷,因为雨一直都没有停,像昨天晚上那样的打地铺已经是不行了,一楼的空间始终是有限,再者也不够安全。

  大老远走到好又多没有开门,继续去了沃尔玛也吃了个闭门羹,一大堆超市今天都没有营业,一路都是关着的店铺,走到九点多的时候整个人已经很累了,因为昨天晚上只睡了一个小时都不到,回到寝室虽然知道仍然不安全仍然躺在床上睡着了。

  下午睡了一会儿快三点的时候拖着装着被子枕头席子的行李箱走下楼,还没走多远就看到下面一大堆人又开始跑起来,早上也不是第一次逃难了,我们立刻拉着行李箱跟上,逃到马路中间没有遮挡的地方有了点安全感再跟着众人一起抬头看,十一层高极宽的公寓楼肉眼可见的摇晃了一下。事后知道这是一次6.1级的余震。

  拖着箱子坐在主楼西的屋檐底下的时候满是茫然,里面哪怕是走廊上的位置也早就被人占了,可是雨却是越下越大了。终于打通了好又多的电话,说是有帐篷,把东西存到认识的老师办公室里,我们立刻赶往好又多超市,生怕对方已经卖完。

  结果帐篷倒不是卖完了,只是都被支援去灾区了。

  支援去灾区我们当然没有什么话可说,好在公寓的阿姨说今天晚上可以睡寝室,有事的话她们会通知,于是这天晚上我们就在寝室睡了。

  知道我一向雷打不醒的德性,穿着衣服缩进被窝我立刻睡了过去,室友担惊受怕了一夜,十一点四十的时候有一次剧烈的余震,爬下床的时候发现已经没事了也没很多人往外跑稍微犹豫了一下又爬上去继续睡,一路睡到七点过。

  再次看到天亮的时候心里不是不庆幸的,因为每一天都是赚来的一天。

  上网报了平安再看最新消息,死亡人数零点统计已经近一万,温总理在都江堰伤了手,这次中国真的打出了中国速度。

  看凤凰的新闻有一条名字很有感触——昨天的缅甸,今天的中国,后天的世界。

  的确是后天的世界,虽然不是《后天》里的大冰灾,就后果而言大约也相差无几,受灾的地区被报道的越来越多,卧龙以上一代也遭灾了,所有靠近汶川的地方都不得幸免,连成都都有这样的影响那里的山区可想而知。

  卧龙某次去四姑娘山玩的时候也有经过,上山都是没有护栏的单行道,我们那次下山时遇到了两起车祸,还是十分正常的晴好天气,出第一起车祸的时候两辆客车迎面相撞,停留的地方却根本没有手机信号,足足被堵了两个多小时,环境实在称不上是安全。不幸中的大幸大概是那里的人口密度不是非常高。

  即使到了我正在写这篇文的十四号,我们这里仍然远称不上安全,吃完晚饭走回来的时候看到马路中间有个大男人拿着手机正嚎啕大哭,以头抢地,大约是得到了家人的不幸消息,一个同学的女同学据说家里现在只剩下她一个活人了,没有联系到在灾区的家人都不知道急成什么样子了,上次带着我们一起去小寨子沟玩的北川同学不顾危险跑回去就为了确定家人的确是安全的。也有认识的成都的网友跑去绵阳送东西救援,群里国外的朋友也在捐款,献血献到血库满,捐款捐到帐号爆,没有人可以说我们不够团结,也没有人可以说我们不够爱国。网上那些居心叵测的言论统统滚蛋。

  12号晚上上厕所的时候听到一个人大吼,“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该吃吃,该喝喝,何必想太多?”

  那些该过去的还远未过去,那些将到来的终将到来。

  地震让我们明白原来活着是那样不容易的事情,生命也从来不是理所应当的拥有。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