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游戏竞技>轮回之魔神>第五十七章 称霸南方之噩耗

更新时间2010-8-4 0:49:06 字数:4462

 1838年11月6日

  当向英得到鲍向义军投诚的消息后,当场气的吐血。连日来,他主持洞庭水师于太平及刑天联合水军作战,早已经精神疲惫,若不是一股忠君爱国的信念撑着,他恐怕早就倒下了。

  毕竟他是三军统帅,所考虑的事情,要比普通将领多的多。而石达开和蒋明就没有这个顾虑,他们一心就是要冲破洞庭水师的封锁。

  当夜,向英虽然气的吐血,然而,他的主帅营帐,依然点了一夜的灯。。

  第二天,清晨。

  向英向湖南下达了坚壁清野的命令,可是这个命令刚刚在湖南北部执行到了一半,那些执行命令的大部分将领就在鲍武的劝降之下,投靠了义军阵营。

  当向英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场昏厥了过去。当他醒来后,大骂鲍武背信忘义,他向英待他不薄,他却豺狼行径,为天下人所不耻。

  为此,他特意书信了一封信,表面上是教给鲍武,背地里却命人“意外”的送给李义。

  信中的内容,大多数是向英往日里对鲍武如何信任,如何厚待,我这么信任你,你却背叛了我。但是我相信你不是自愿的,有机会我一定会来救你的云云。

  总之,心中充满了挑拨离间的味道。

  当这封信送到金辰手上的时候,金辰只是粗略一看,就命人将这封信件转交给鲍武。

  鲍武看完这封信之后,终于断了最后一份恩情。并亲自向李义请命,收复湖南北部诸地。

  李义在请示了金辰后,得到任命。于是任命鲍武为中都尉,湖北大都尉,并授权他在收复湖南后,可在地方招募一师,有教导团训练之后,归其麾下指挥。

  鲍武接到任命后,心中大喜。虽然,他刚刚加入到义军阵营。然,他对义军当中的官职任命,还是有些了解。虽然目前所谓的湖北大都尉还只是个虚职,但是总有一日,这个虚职会变成实职!

  1838年11月15日

  义军王通部正式进入广西!义军刚进入广西,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沿途的鞑子守将从远处看见义军的旗帜,纷纷将鞑子的龙旗斩断,挂上了刑天军的干戚旗。

  若有顽固着,必被广西民众推翻。而广西总督在听到义军来犯的消息之后,当夜就带着随从百人,向贵州的方向逃去。他非常清楚,虽然广西还有数万绿营和一些地方团练,无奈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是广西本土部队,而广西又是闹起义最严重的地方,说句不好的话,他当广西总督,那是将脑袋挂在刀刃上,稍微不慎,就有脑袋分离的危险。

  1838年11月29日

  当广西光复的消息传达到温州指挥参谋部的时候,金辰已经稳如泰山。

  眼下义军大举进攻,步步争锋,大肆扩张领地!最怕的就是锋芒被人挡住!

  不过,拿下两广之后,已经完全没有了这个顾忌。

  如今湖南有了鲍武这个熟悉地方环境的人帮助,拿下湖南亦是时间问题。

  更何况,金辰还得到消息。向英颁发坚壁清野的命令后,在湖南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和愤怒。

  本来鞑子就不得民心,如今又要实行坚壁清野的谋略。而这个谋略的关键点,无疑是考验百姓对鞑子王朝的忠诚度。向英本来的意思,就是用银两将百姓家中的粮食全部都买过来,实在不行,抢也要抢光。

  如此,让整个湖南北湖数百万百姓都没有粮食吃,若义军攻占了这里,就势必运输出大量的粮食以稳定地方,这将给他赢得从新部署兵力的机会。

  然而,向英实在高估了鞑子兵的“清高”和鞑子王朝在百姓心中的“印象”。

  于是,整个湖南北部的百姓们并被无数面目狰狞的鞑子兵破门而入,见东西就拿,若是百姓家有清秀的女子,还会被奸污,甚至稍微有些语气激动和抵抗,一家子就被灭了口。

  这可惹恼了湖南汉子。

  这楚地汉人,本来就民风彪悍,自古以来,就是华夏兵员素质较高的地段之一。

  一时间,湖南北部的地方,还没有被义军的兵锋所指,便有无数农家汉子揭竿起义,加入到了义军阵营。

  这却让向英坚壁清野的谋略起了反作用,不但没有伤敌,反而将他的名声搞臭,就连本来可以撤下来的数万精兵,也被拖累,最后能逃回湖北的,还不到一半。

  可以说,眼下义军形势大好,整个南方纳入刑天军势力范围,那已经是必然之事。

  1838年12月7日

  从杭州传来了噩耗,曾国突然做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样子,率领三万湘军和数万旗军在绍兴府三十里外的平地摆开阵势,一副大举入侵的模样。

  金仁见此,冷静应对,率领第一师和第二师约五万人,亦在绍兴府百里外的平地摆开阵势。

  双方大有决战的意思!

  很快,双方就展开了激战。

  先是鞑子方面派出了数千兵力,分散出数股,排出散列的阵型,五人一组,如同蜜蜂般杂乱无章的冲进义军阵地。

  如果有人认为这数千散兵是来送死的,那就错了。金仁于曾国的交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数千兵力不过是诱饵,无非是用来掩护后方大部队前进而已。

  为此,金仁只是冷笑而已。他有三万火枪手,数十门轻重火炮,还有二万步兵充当两翼。

  曾全若是只有这点本事,他早就败亡了!

  果不起然!

  这数千小股兵马转眼间就被轮射了几次,死了大半。

  “嗖嗖嗖。。”

  淮军大股步兵掩护着弓箭手终于杀了上来,密密麻麻的箭镞如同蝗虫一般,铺天盖地的射向义军阵地。

  “啊!!”

  惨叫声,彼此起伏,离的比较近的数百义军便被这一轮箭雨钉死在了地上。

  “轰!”

  金仁大手一挥,数十门火炮发出怒吼,那些炮弹如同天女散花一般,散落在密集的弓箭手队列中。

  “啊!!!”

  大片大片的弓箭手和守护的步兵被迎面而来的“天女散花”击中,炸死炸伤,这种从明朝传下来的炮弹在义军的兵工厂里源源不断的被产出,用来对付鞑子。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金仁却感到了怪异之处。

  按理说,曾国是知道义军火炮厉害的,往日要是这样一轮火炮激射下来,他早就撤退了。

  可今日,竟然不退反进?

  就在金仁内心疑惑之时。

  忽然!

  “轰!”

  一阵火炮齐射!几十枚炮弹从鞑子后方炸响,猛然从天空划过,撞击在义军炮兵阵地之中。

  “糟糕!”

  “快快传令,让炮兵转移到二号炮击点!”

  金仁刚刚下达了命令,前线又起了变化!

  只见双方激战的阵地上,突然出现了身着鞑子战袍,却手持火枪的鞑子火枪步兵列队!

  这只火枪部队,分成三个营,人数过万,列成三个步兵方阵,向中央地段杀来!

  “砰砰砰!”

  一阵烟雾弥漫,却是鞑子的火枪手和义军王牌第一师团的火枪手开始互相射击!

  鞑子的火枪手很明显学习了义军的战法,亦是三轮齐射制。很显然,鞑子的火枪手虽然训练有素,但在战场表现上,却远远不如义军火枪手从容。

  所以,无论是人数上,还是质量上,义军火枪手都远远盖过了鞑子火枪手。

  然而,鞑子火枪手们有鞑子弓箭手作为辅助,一时间也难分胜负。到是双方的肉搏部队展开了生死较量!

  更加让金仁担忧的是,曾国还有一支千人的骑兵部队没有投入战场。

  “噔噔。。。”

  就在双方全面交火不久,一支千人骑兵大队突然从义军左翼出现,在义军战士们毫无防备之下,插入战线之中!

  一时间,左翼的义军开始出现崩溃的先兆,整个阵线开始节节败退。很快,第一师团的侧翼就完全暴露在鞑子铁骑之下。

  “冲!”

  鞑子骑兵在伤亡了百骑左右后,终于杀进了第一师团侧翼,即将冲入方阵之中。

  关键时刻,义军老兵第一师团副统领中都尉曾全望向左翼被突围的方向,朝传令兵大吼一声“第三团,第四团,列方形之阵!”

  “第三团,第四团,列方形之阵!”

  当传令兵将命令传给旗手,旗手立刻举起第三团和第四团向其方向挥舞旗帜。

  旗手挥舞旗帜,不过数息的时间,第三团和第四团沿途的观望手,立刻将旗语传达下去,直到传给了第三团和第四团的传令兵。

  很快,一种外实中空,四方列队的阵型猛然出现在第一师团的左翼。

  当鞑子骑兵冲杀进变形的方阵后,立刻遭到了打击。

  当鞑子骑兵冲进方阵,将阻挡他们脆弱的几层人墙击垮后,猛然冲入了中空的方阵之中。而这个时候,他们的战马正是换气减速的刹那!可惜,义军士兵们不会给他们再次启动的机会,早已经在方阵之内列队多时的数百名火枪手立刻上前,挥舞着冰冷的刺刀,猛然刺进马腹!

  “嘶。。”

  战马的哀嚎声响起,然后在疼痛中倒下。这些倒下的战马立刻变成了暂碍物,将其他的鞑子骑兵拦下!

  接着,又是几阵刺杀和枪声响起,鞑子骑兵纷纷倒下。

  顿时,战马临死前的哀嚎,便成了义军士兵们耳中最美妙的声音。

  最终,第一师团的士兵依靠着训练有素,百战余生的从容和镇定扼杀了鞑子骑兵的冲击。

  可左翼的第二师团步兵,却因为被鞑子骑兵冲击,严密的阵型出现了破绽,被鞑子步兵牢牢的抓住,一顿痛快,奋勇猛进,已经被杀的挤成了薄薄的一条线,眼看就要崩溃了。

  关键时刻,金仁亲自率领三百亲兵,从后方支援,堪堪抵挡住了败势。

  而当第二师团的左翼步兵们看见他们的统帅亲自前来援助后,士气大振,竟然在困境中不顾一切的奋力博杀,一时间于鞑子步兵绞杀成一团,暂时稳定了局势。

  待左翼稳定之后,王牌第一师团终于开始发威。即便是鞑子的火炮时不时的光顾第一师的阵地,也依然掩盖不住鞑子火枪手们的重大伤亡。

  没多久,义军的火炮亦开始发威,纷纷炸响。率先向鞑子的火炮阵地开火,在一阵尘烟的轰炸中,几门鞑子火炮被炸的四分五裂。

  曾国见此,那里还不明白大势已去。于是便敲响撤退的擂鼓,率先离去。

  他这次离去相当的干脆,他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将杭州府境内的所有粮仓、物资以及节金银财宝统统带走,连带着十余万的强抓的壮丁,亦是先前分期运送到了对岸。

  这曾国一撤,义军自然是收复了杭州府诸地,又何来噩耗呢?

  原来,金仁在率三百亲兵支援前线的时候,不幸被不知道哪里来的流弹击中腹部。本来这只是小伤,只要及时救治,也不是了不起的大伤。

  可问题是,当时的情况危急,若是金仁不去增援,而是停止脚步救治,那必然动摇军心。

  更何况,他已经接近左翼,若是这个时候在去救治,那不是明摆着告诉鞑子和义军战士们,他们的敌人或者是主帅有问题吗?

  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是出了问题,势必引起左翼义军士兵们的极大恐慌,要是左翼崩溃了,鞑子的士兵必将呈两翼包抄的局势,甚至绕到王牌第一师团的身后,断其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故而,当时的金仁根本没有来得及想,就硬是带领三百亲兵顶了上去。

  事后,当金辰接到金仁腹部中弹,失血过多,昏迷不醒的消息之后。当下,便有些惊慌失措,连夜骑马前去绍兴府。

  一路上,他表面上面无表情,镇定自若,可心里却乱成了一锅粥。金仁在他心底里的地位,不仅仅只是兄长那么简单。更难得的的是,金仁在浙江一带的民众之中,享有极大的威望。

  而且,金仁又是他的族兄,为人又懂得君臣之道,能文能武。甚至可以说,若是没有金仁,也许刑天军也走不到今天!

  如果说,金辰是义军的核心,那么金仁就是义军的神经枢纽。金辰之所以对世族大家没有赶尽杀绝,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金仁的影响。

  同时,义军如何处理地方世家大族的问题,一直都是金仁在办理,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效。

  甚至可以说,金仁就是义军中的第二号人物,很多时候,可以直接影响金辰的决策。

  这一次金辰颁发诛邪令,金仁在义军中明言抗议过。为此,两兄弟还闹的很不愉快。

  金仁是个比较传统的文人,他认为诛邪令太过残暴,有违圣贤之道,会让天下文人疏离义军。而要天下大治,是离不开文人的支持。

  而方天儒之所以站在义军这边,很多程度上是因为强迫,而非自愿。金辰若要取鞑子而代之,还需遵从圣贤之道,以仁为主,以兵为辅方是王道。

  可金辰认为,鞑子残暴,豺狼禽兽也,不可姑息。鞑子杀我汉人亿万许,如今我执权柄,若不为死去的先祖讨回骨血,死后又有何面目去见祖先?

  总之,两个人一直存在矛盾,义军内部也有很多声音,即便如此,兄弟两人的感情也一直很好。。。

  所以,当金辰收到金仁受伤的消息后,又怎能不暗自神伤。。。

  起点中文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