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其它小说>谎言之诚+番外 (五)>第二七三章 解谜。

  纪询的脚,停在窗帘之外。

  风很大,但窗帘没有被彻底吹起,因为两扇窗帘被夹子夹在了一起,这多少有助于抵挡狂风,也让这遮掩真相的帷幕,还在它应该存在的地方。

  纪询不急着伸手掀窗帘。

  他站着,想了想,说:“从哪里开始说好呢……”

  外头是风雨,周围是紧闭门窗的住户,想来一点点小小的声音,不至于被左右窃听。

  “船上的事情对于推理小说来讲,称得上要素颇丰。暴风雪山庄,童谣杀人,密室,还有看起来不知道是不是随机杀人的投毒。

  或者说,太丰富了一点。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第一个凶案是密室。那个密室的形成太简单了,根本不需要进行论述,那需要研究的,就是‘为什么要有密室’。

  结合第二个案子,似乎可以很明白的察觉,凶手是在通过布置一些雷同的现场,来制造童谣杀人的恐怖气氛,进而让大家产生恐慌,从而使得第三次谋杀顺利实施。

  没错,凶手一开始就预见了第三次凶杀。“鬼故事”广为流传,船员知道,柳先生们知道,连普通的老板们都在女人们的分享下知道。因而,它一定会在讨论时被提及。而在接连死掉两个人,又找不到凶手的情况下,慌乱的人们乍然得知凶手是依照的‘鬼故事’来杀人,里头又有毒杀的部分,当然会害怕的不敢吃正常的饭菜,转而寻求密封好的速食包装,可这恰恰好进入了凶手的瓮中,我说得对吗?

  ——凶手早早为他们,准备好了毒泡面。”

  周围只有风声,没有凶手的声音。

  可是窗帘底下,分明多出了一双脚。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凶手的双脚。

  凶手——房间的主人——静静地站在里边,听纪询说话。

  风太大了,雨一直往身上扑,有点冷。

  纪询裹了裹外衣,整理思维,继续开口。

  他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在说话,虽然他的‘朋友’,太过沉默:

  “此时林老板已经死了,只剩下蒋老板和吴老板。

  凶手想要尽可能的一次x_ing杀死两个仇人,才会选择用小剂量的毒药,那样发作的比较慢,前后脚用餐的人不会因为前一个的猝死而不敢吃自己的泡面。

  那么毒泡面是什么时候到死者手中的?

  林老板死亡之后,大家都丧失了单独行动的空间,桶装泡面的体积很大,很难在同伴的眼皮底下进行调换。而在那之前,蒋老板和吴老板又一直呆在房间里,同样不具备调换条件。

  至于前一天晚上,虽然大家吃了不知名的致幻药剂而昏昏沉沉,但只要房间门反锁,即使有万能钥匙也没办法打开套房。而且致幻的前提是吃了食物,假如蒋老板和吴老板没吃呢?我想凶手一定不会冒这种会惊动人的风险。

  综上所述,泡面肯定在那个夜晚之前就放入了。养尊处优的老板们如非必要不会去吃泡面,凶手并不担心这些有毒食品被提前摄入影响他的凶杀顺序。

  可那时候船上处处有监控。

  能不引人注目的走进房间的,就只有本来就担当更换套房物品的保洁人员——

  如今,被困在船舱之上的这些人里并没有保洁,由此可以推理出两种情况。一、凶手和保洁是共犯。二、凶手用了某种手法,利用了不知情的保洁。”

  说到这里,纪询顿一顿。

  一个人的独角戏未免太无聊,纪询试图和‘朋友’产生一些互动。

  “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比如关于保洁?”

  窗帘簌簌飞舞,那似乎是‘朋友’的笑容。当风止住,窗帘落下,宛如朋友的笑容也跟着落下,而后,沉闷的声音,从里头传来。

  “保洁是无辜的。”

  “真是……感谢啊。”纪询意外。

  凶手帮侦探排除了错误答案,当然叫人意外。

  但如果站在朋友的角度来考虑,也许这只是节省大家时间的一种寻常做法。

  “嗯——想来也是。如果保洁是共犯,那其他老板的泡面生产r.ì期完全可以做到一致。”纪询点点头,往下说,“回到手法。不知情的保洁放置泡面的顺序是不可预测的,而基于四十年前旧事展开报复的你想要杀的是特定人士。看上去,这很难完成,但在你共犯们的帮助下,只要逆转一下思维,很简单就可以办到。

  你的共犯们,是那群失去眼睛的女人,她们出没在除了内部老板们以外的每个上船老板的房间里。随时进出,不会引发任何怀疑。

  你只要让保洁拿去的那批次泡面全都有毒,再让这些女人们穿梭于无辜老板的房间,把那些毒泡面扔掉,换成无毒的,就可以了。

  而船员和柳先生的房间都没有放泡面,这从用餐时他们是统一分发的泡面可以得知,也就不会有危险。

  人们总是下意识的去关注案件发生的地方,而忽视别的,在总数里做减法反而更隐蔽不是吗?”

  纪询做了个轻巧的结论,又继续往下说:

  “第三个案件到这里就已经全部清楚了,从中可以得知,凶手必定是能够经手船上物资配给的船员,否则是没有办法把整箱的毒泡面带上来的。

  再说回第二案吧。

  囊括了凶手的船员们,在第二案发生时,都置身于林老板的案发现场,没有作案时间,即是说,他一定有一个共犯,或者制造了某种机关。

  我去看过现场,那里的环境很简单。

  甲板,血迹,失踪的人。

  比起手法,第二案最令我困惑的其实是动机。

  当我意识到,凶手是要报复特定的人时,我就在想,一个没有利用大部分人被致幻的时机滥杀无辜的凶手,为什么要选择一个二楼的上船老板作为谋杀的第二环?

  死去的老板姓倪,不过四十来岁,并不是船上的人。

  那他会是船上人员的后人吗?或者什么相关人士吗?

  我没能在对方的行李里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但我在房间的镜子里,看见了我自己。

  还穿着老板衣服,戴着银面具的自己。

  我,岂不是一个老板?

  但我,分明又不是一个老板。”

  风,伴着纪询诡异的叙述,再度发出怪响。

  窗帘像蝠翼一样扑到那双脚上。

  漆黑粗壮的双脚,像树根一样,牢牢抓着地面。

  “我,是通过中途替代了一位身材相仿的老板混上船的,因为大家都带着面具,谁也不知道是谁。

  我开始猜想,这个失踪的倪老板根本就不是倪老板。

  那不过是一个带上面具以后体貌没什么特征的中年男士,最后一次出现在早上8点20分左右,听从柳先生的话各自散去回到房中,之后就再没有人见过他。

  帮厨和厨师长的证言里,搜查时也没有他。

  他是被人假扮的,真正的他应该在密闭的船舱底下!

  凶手用船上船下不畅通的信息差,凭空制造了一个失踪者,再利用甲板上的血迹和“重物入水”的声音,令大家产生了第二案有人死亡的假象。

  这三个条件里,扮演很简单,凶手自己就能做到,船员们陆续到达中堂的时间和老板们错开,他完全可以先扮演倪老板,再扮演自己。

  血迹也很简单,第一个案子中,凶手杀死林老板后特意割掉对方的舌头——这看上去是为了让气氛更诡谲,实际上,林老板的血可以收集起来提前布置现场。接着加入一些柠檬酸钠一类的抗凝血剂,就能使案发现场的血液保持新鲜,这些非常易得,食品添加剂里就有。

  最后是入水声,这是关键。

  它发生的时间,决定了这个j.īng_心布置的现场何时被人发现。

  那如何控制这个时间呢?

  可以想见,凶手在期望借由“鬼故事”使得第三案顺利发生时,必然也期望着借由第二案洗掉自己的部分嫌疑。

  因此,它最好的发生时间,当然是在船员们都聚集在柳老板身边时,凶手拥有足够的不在场证明。”

  没有人配合的解谜多少有点寂寞。

  但是透过窗帘,看见那一动不动的双脚的时候,纪询又得到了一些安慰。

  无论是作为凶手,还是作为朋友,隔着一幅窗帘,对方都在认真听他的描述。

  “说到这里,第一案需要有一个密室的所有理由,也终于昭然了。

  密室,意味着门反锁,意味着柳先生等人需要破门而入。那扇门破开并不容易,柳先生需要工具,需要持之以恒的施加破坏,这就给了凶手在进入房间前有一定的行动空间及时间。

  以反锁为标志,凶手趁所有人关注着门,启动了那个延迟装置,在一段时间后,就会有东西坠入海里。

  它无需存在于倪老板的房间,任何的地点都可以,只需要“入水声”即可。

  整个计划里,凶手选择倪老板为假扮目标,并不是他最开始就计划好的,因为船上的巡逻是由柳先生安排,他若是去的时机不对,血迹就会被搜查的人提前发现。

  所以他选择了自己搜查的房间。

  当他和搜查的伙伴离开时,悄悄把血倒在了甲板上。那个血滴呈现的是在大约一米处滴落,除了被人刺中肾脏外,也可以是有人把垂于腰侧的瓶口倒在地上。

  没人会记得早上带着面具的老板们是谁,柳先生都是在现场查过档案后才知道对方姓倪。

  而搜查倪老板房间的两个人——”

  纪询停住。

  谜底马上就要揭开了,他看着那双脚。那双脚,还是这样的稳如磐石。

  那双脚的主人,也在等待着这一刻吗?

  “帮厨,以及厨师长。

  再加上,这个凶手能够看到有个疑似警察的人跳下一楼,而帮厨与这位疑似警察不住在同一排,所以只剩下一个选择了,你知道船上不存在你的共犯幽灵,所以在柳先生用阿汤钓鱼的时候,你才那么积极,抢在所有人之前,试图谋取柳先生的信赖……”

  纪询终于伸手,掀起窗帘。

  窗帘的夹子,不知什么时候,被摘去了。

  原本在狂风中无论如何猎猎作响,都不愿屈服的窗帘,在纪询手下,温顺如同羔羊。

  他掀起窗帘,如掀起真相的舞台的最后帷幕,黑暗向上攀涌,吞吐出一个粗壮的,高大的身影。

  他如塔一样站在帷幕之后。

  他是,厨师长,Ben!

  “也许,”纪询看着人,含在口腔里的字眼,滚过舌尖,磨过牙齿,最后飘入狂风之中,飘摇存在,“我应该叫你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