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其它小说>盲尺>第10章 第二视野(十)

  罗文的目光由街口第一栋建筑依次看过来,最后停在面前的时钟酒店,它位于这条繁华街道的最末端,之后,被一道耸立的高墙截断,无路可走。

  失去夜色晕染出的诡秘与暧昧,这栋建筑给他的感觉,连系前面那些规模各异的高楼大厦,它如同为众前者,画上了一个灰白色句号。

  就像死者唐伟那样,无论生前被多少光环围绕,死后不过是一具躺在解剖台上的尸体。

  酒店旁边是一个停车场,看其规模,绝对不逊于前面任何一家高端消费场所设立的临时停车场。

  罗文看着同样歪着头模仿他观察模样的郑福昌,道:“你在看什么?”

  郑福昌看着空荡荡的停车场,道:“可能因为这里发生了命案,今天他们家的生意很冷清。”

  他反问道:“你又在看什么?都看了好一会儿了。”

  罗文沉默片刻,道:“我在看一个‘句号’,属于唐伟的句号。”

  说罢,他头也不回的进了时钟酒店。

  句号?

  郑福昌的眼睛和嘴巴瞪张成了三个“句号”,臭混球又卖关子!

  上午十点整,酒店走廊里静悄悄的,罗文与保护现场的警员打过招呼,他取出鞋套与手套,低头想了想,他将手套放回口袋,只穿了鞋套踏入房间,浓重的发霉与塑胶味道扑入鼻腔。

  带回去的记录册显示,唐伟与徐彤登记的都是假名字,来这里行乐的估计没几个人会用自己真名,加上根本不需要核对证件,所以对于某些动机不纯的人来说,更为方便——

  比如,本案的凶手或者是串谋者,以及献祭者。

  罗文站在浴室门口,目光停留在墙壁上做出标记的空气清新剂所处位置,静静思考。

  浴室吊顶设计属于早些年风格,略高,目测距离地面约2.4米左右,证物所在约2米左右。

  罗文上前仔细观察,证物是外在作用力一次性扣压成型,其中并无再次固定的作用力痕迹。

  承痕客体表面平滑,手指触摸上去感觉有些粘腻,有细微颗粒感,应该是长期无人使用去污粉清洁所致。

  “上次你说——”郑福昌组织了一下语言,道:“你说凶手留下线索是想替徐彤洗脱嫌疑,理据呢?”

  罗文思考片刻,道:“理据就是那个感应型空气清新剂,还记得我们刚来到现场时候,我说这里的气味异常么?”

  郑福昌道:“当时我没多想,只是听了你的提醒做的撤离决定,现在想想,那时这里好像没有一个命案现场该有的血腥气味。”

  “没错。”罗文冷笑道:“你不觉得凶手留下那件证物起到的作用,就像是个警告前方有危险请注意的提示牌么?一旦办案警员吸入到麻醉剂,后果以及影响会极其恶劣。”

  郑福昌道:“依你的意思,这名凶手还挺好心?”

  罗文纠正道:“是嘲笑与讽刺。”

  他仔细回想案发时候来到这里的情景,当时因有热水溢出冲刷过地面血迹的原因,造成他无法针对死者给出第一死因判断。

  在全身只有一个受创伤口,以及死者全身皮肤呈现青白色的前提下,连他都被蒙蔽,以为唐伟是失血性休克引发的死亡——

  对于罗文来说,这是个耻辱。

  “老郑……老郑?”

  从刚才听罗文释义凶手留下证物的目的,是嘲笑与讽刺的时候,郑福昌便陷入沉思,他想起到李默家勘察时看到的那些门栏上的信件——

  那些像一条条对他吐着舌头的信件,也像是在嘲弄讽刺他这个刑侦大队长!

  “本案针对的……罗文,你说凶手犯案的目的,是不是在针对警方?”

  针对警方?

  罗文没有给出回答,而是就刚才郑福昌所问关于凶手想要洗脱徐彤嫌疑的说法,做出了解释——

  “徐彤身高只有1.60米,假设她能够抬手够得着安放,证物后方的吸盘也不会呈现正面吸附在墙壁上的现象,最多属于吸附痕迹下方着力重,上方着力轻,也就是平衡不饱和现象。除非徐彤搬来凳子站在上面,但当时唐伟也在,徐彤会这么做的可能性极小。痕检组给出的鉴定为,证物属于一次性扣压成型,这说明了什么?”

  郑福昌道:“说明凶手身高起码高于徐彤,还侧面给出假设,凶手可能是男性。”

  趁郑福昌思考空当,罗文做了一个将空气清新剂粘在墙上关键位置的假设性动作,刚好与痕迹的位置相符。

  “我的身高与李默的尸长差不多。”

  看到郑福昌的阴沉脸,罗文岔开话题道:“关于这个说法我解释完了,你想知道我昨晚为何会去后巷观察流浪狗么?”

  郑福昌道:“因为本案现场的第二证物,那枚犬类瞳孔?”

  罗文走到门口摘下鞋套,回眸道:“边走边说。”

  回程路上,郑福昌看着窗外快速后退的那些建筑,他想起罗文说的“句号”,道:“你别说,这么看着,那家时钟酒店还真的就像一个句号,唐伟人生的句号!”

  罗文道:“这或许就是凶手想展现在人前的视野,属于他的视野,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他想让其他人也拥有与之相同的视野,第二视野。用我们习惯性的口头语也可以解释为,将思维带入视野。”

  嘴里叼上一支烟,郑福昌含糊道:“思维带入视野?操!心理学?什么第二视野?”

  犬类能够看到的事物,无论从广角或者景深程度都与人类有很大区别,尤其针对黑暗中移动的事物,这一点,罗文在昨晚的观察中已然得出结论。

  简单解释几句,罗文纠正郑福昌道:“不是心理学,是犯罪心理学,两者间的含义不一样。”

  看到经过一个红绿灯车头又转去医院方向,他靠向椅背,道:“你准备如何针对徐彤下手?”

  郑福昌握紧方向盘,沉默片刻,道:“必要的时候,我会对徐彤……”

  话停在这里,他的电话响了,看了一眼来电号码,看守徐彤的值班警员打来的。

  难道徐彤又出事了?!

  车身有些不稳,罗文拿过电话接听,说是徐彤已然醒转,她要求见李默一面,便将所有案情交代清楚。

  回复来电警员自己与郑福昌正要驱车前往医院,罗文挂断电话,道:“你刚刚想说必要的时候,会对徐彤用刑讯手段?你别忘了,她有自杀前科,并且医生也说过她不能再受刺激。到了那里,你小心一点,再有问题的话……”

  没有道出的话语,仅在罗文与郑福昌心中回荡。

  如果徐彤也死了,本案的相关证据将会立刻申报,也就意味着这个卷宗最终的结果,便会被定性为一起简单的三角恋情杀——

  这,只是个程序。

  不,是演变成了真正的程序。

  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人类的求知欲,假如真相是人为的呢?

  那么它将失去一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