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差一个粘合剂,徐墨就带着刘真往街上的杂货铺走去。

  “大人,你们来得可巧了,这儿还剩最后一支了。”老板见着客人,眉开眼笑的。

  “生意那么好?”刘真说。

  老板脸上跟开了花似的:“可不?这段日子家家都要做灯,不是我自夸,这城里哪家比得上我家东西?已经有人跟我预约明年的货了!还有啊,今年中秋压轴大戏你们可知道?”

  “听说是人偶戏。”徐墨隐约有些印象。县里的各种大型活动自然是都会报备一份到他这里。很多活动都是例行公事走个流程,徐墨看完也就不会太在意。灯会的压轴大戏也是每年都有的,或是唱戏、或是歌舞,今年的人偶戏倒是有点新奇,所以徐墨还是有点印象。

  老板意味深长地接道:“《霓裳羽衣曲》。”

  徐墨心中“咯噔”了下,又是《霓裳羽衣曲》?

  “咱家的很多材料都被小宋买走了,他为了这戏可是忙活了整整一年了,这人偶、衣服什么的都是新做的。上次见他时还说只做了一半,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老板很热情地介绍着。

  徐墨心里只有一个疑问:“老板,您可知为何是《霓裳羽衣曲》?”

  老板两眼一瞪:“我哪知?要不您直接找小宋问问呗。他家就在这儿后边一条巷子里。”

  刘真把那一支粘合剂塞进了包袱中,跟着徐墨离开了店铺。

  “刘大哥不回去?”徐墨问。

  刘真把包袱甩到了背后,咧嘴笑道:“不急,徐大人是在查什么案子吗?可要我帮忙?”

  这徐墨还没答话呢,刘真就感觉一阵阴风直窜入自己的里衣中,浑身一个哆嗦。

  “怎么了?”徐墨见刘真停下了脚步,回头问。

  刘真晃了晃脑袋,又装作没事般地道:“夜里有点凉啊。”

  徐墨的眼却没有看刘真,而是瞥向了身边的空气。别人看不到,但在徐墨眼里,那儿确确实实站着一个人影。

  那人影朝徐墨耸了耸肩,特别无辜地看着他。

  徐墨不由叹了口气,没理他,回头很客气地对刘真说:“我并不是在查案子,就不劳烦刘大哥了。”

  不过这话还未完,横里就冲出一个身影,狠狠撞了一下徐墨,跑得一溜烟儿就没影了。

  不待徐墨反应过来,刘真已经追着那人影而去,不消多时,手里拽了个什么东西走了回来。

  “……”那东西正是徐墨腰间的一贯钱。

  刘真盈盈走来,晃了晃手中的钱,递给了徐墨:“大人,还是带着我吧,总有点用。”

  徐墨略微尴尬地接下了钱,也不知该如何拒绝,只能岔开话问:“那人呢?”

  “那小子溜得快,被他跑掉了。不过大人放心,下次见到,定把他抓到你面前。”刘真又是一笑,很自然地走到了徐墨身边。

  徐墨有些无奈,而更让他无奈的是,沈衣已经一言不发地消失了。真不知他又闹什么别扭?徐墨内心叹道,也就暂时让他去了。

  按着杂货店老板的话,他们找到了小宋的家。

  外面看来和普通的房子没什么区别。

  大门是敞开着的,徐墨敲了敲门,不见有人应,便轻轻走了进去。

  刚进屋,门左边是灶头,右边摆着一张四方形的小桌和两张长凳。

  再往里,是一条黑黑的过道。视野里一片黑暗,徐墨只得伸手摸着墙壁前行着。

  黑暗中只听前方传来“咚,咚,咚”的声响,接着是布料撕裂的声音,以及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悉索响声。金属划过金属的“刺啦”一声,如划在心间似的,让徐墨不由颤了下,他下意识握紧了拳头,手心沁满了汗。

  十来步路的过道,却仿佛走了半个时辰。一向不信鬼神的徐墨,在亲身接触了之前几个奇异的事件后,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是非常讨厌黑暗。

  眼前终于有灯光了,那昏暗的还在不停抖动的小火苗在徐墨眼中却如同明日一般。

  “有人。”身后传来刘真的声音。

  徐墨的心终于定了定,有人就好办。

  走出过道是一个很大的空间。屋子的四壁都是大架子,架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人偶,在微弱的烛光下那一双双眼似是发着灵异的光芒,齐齐射向了这两个不速之客。

  徐墨一阵毛骨悚然,但马上就定了定神,不停告诉自己说,那只是人偶罢了。

  屋子深处的角落有些微微的响动,声响便自那儿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