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异能>渣仙的情劫>第78章 

  掀起你的马甲来3

  “莫时倾!”急怒之下, 元武帝咬牙切齿地一拳砸在龙案上,跟着又痛得提起手来直抖。

  显然,左家早料到了今日这个局面, 早在他登基之前, 便谋求着在官场急流勇退。

  不,左大人, 莫时倾还没有这份眼光,手笔和魄力, 谋划这个局面的人, 应该是莫时倾背后的那个男人:曲随离。

  早在谷肇寨, 莫时倾带着曲随离前来跟他摊牌, 谈结盟之时, 他就发现了, 曲随离虽然是莫时倾的赘婿,但很多事,往往是曲随离说了算。

  在后来莫曲夫夫辅佐他上位的过程,他更加确定了这个看法。在登基之前, 他的行事方针策略是曲随离制定的, 他所经历的好几次危险, 也是在曲随离的指点下避开的。只是在他登基之后,曲随离基本不再给他进言了。

  原来, 曲随离早防着他, 早就在把莫家左家的人分期分批撤离宜永!

  这个曲随离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在皇权争夺中,有如此精准的眼光?

  元武帝重新下令,直接废黜掉莫时倾的君后身份, 押回宜永, 永世幽禁。另行任命的驻边将领, 带着二万羽林军,前往北境,接管废后所率的边军,退回荣国国境之后。

  然而,元武帝派出去的羽林军有去无回,用一场收编,表达了莫君后跟元武帝分庭抗礼的决心。

  于是元武帝截断了边军的粮草供应,开始调征各地荣军,讨伐叛军。只是他想不到,这是一场持久战,好在主战场并不是荣国境内。

  莫君后所率领的北地边军,成为了夹在荣国与安国之间的第三方势力。不过,这股势力,只占据了少量荣国土地,把大量兵力都投入跟安国的战斗中,攻城拔寨,稳扎稳打,一步步,蚕噬安国领地。

  一年以后,安国明弘帝抗不住了,派了大臣想招安。那个大臣在叛军营地传回一个惊人的消息:叛军大头领乃是安国明弘帝的十五子曲随离;荣国元武帝的已废君后莫时倾只是二头领。

  叛军提出接受招安的条件:让明弘帝禅位于曲随离。

  “你怎么了?”近些年来,随离时常问时倾这个问题,他有感觉,觉得他们起兵不久,时倾的情绪便渐渐陷入沉闷之中,这让他心疼不已,但又找不到原因,让他充满的无力感。

  时倾穿着铠甲,忽然身子一软,像泄了气似的,一头倒在营帐里毡毯上。随离以为时倾身体上舒服,赶紧上去扶他,却见时倾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自己,便又问了一句:“你怎么了?”

  这一回,时倾没有像往常那样,用一句「没什么」来敷衍唐塞,说道:“随离,你记不记得,在南州给五郎下葬的时候,你说过一句话。”

  “什么话?”

  “要为活着的人,多打算一些。”

  “这话有什么不对吗?”

  时倾说道:“起事以来,看着死了那么多兵卒,我就在想,我们该不该为了自己出一口气,挑起战争,裹挟着十几万兵卒出生入死?他们也是有家人,有亲人,有兄弟姐妹,父母妻儿的。随离,我们不应该为他们多想想吗?”

  随离是多精明的一个人,一听时倾的话,便懂了,问道:“这么久以来,你的心事便是这个?”

  时倾叹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方道:“我知道,你一直想杀回安国,给你母亲和舅舅讨个公道。我不能阻止你。可是,随离,你真的想坐上那个位置吗?”

  “为什么不?”

  随离说得太过理所当然,时倾看着他,有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

  如果逼明弘帝禅位真是随离的目标,可想而知,招安没得谈,只有一直打下去,打到一方灭到另一方为止。谁灭掉谁,目前来看,明弘帝倾一国之力,胜算多很多。时倾并不怕战败,也不怕死,他只是觉得,如果一定要跟安国死磕到最后,那他带出来的这些荣国兵卒又算什么呢?

  他没有给予他们想要的升官进爵,荣华富贵,却把他们带上了一条背叛自己国家的死路。纵然他们打赢了明弘帝,对这些荣国兵卒而言,有什么意义?

  两个人四目相对,良久,时倾才用自嘲的语气说道:“我还以为,你不是那种恋栈权位之人。”

  “那是你们荣国的权位,对我没用。”

  时倾再次懂了:一直以来,随离在幕后运筹帷幄,帮助苗鹏煊登上大位,却从来没有表现出对权位的渴求,甚至都不求当官,只因为,那是荣国的权位。

  对随离来说,哪怕他在荣国做再高的高官,乃至封王拜相,都是没用的,不足以平息他心头的愤懑,他必须要回到安国,把安国搅个天翻地覆。

  时倾又叹了一口气,本来不想说话了,但想着他手下的兵卒,还是心生怜惜,道:“你一定要做安国的皇帝?”

  “嗯,一定。”随离的语气是坚定的,毫不迟疑。明弘帝之所以会杀了他母亲,他舅舅,还想把他送去做质子,就是为了断绝他对皇位的念想。随离心头憋着一口气:你不想我坐上那个位子,我偏上坐上那个位子给你看!

  时倾便不再说什么了,他明白,这是随离一生的执念,付出再多的代价,也要去完成,他劝不了。

  倒是随离看见时倾三番两次,欲言又止,问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时倾本来都不想再多说了,听随离如此问,终究还是抱着一丝丝微弱的希望,说道:“我就想提醒你,为活着的人,多想想,多打算一些。如果我们不接受招安,非要把这场仗打到底,你的六位谋士,还能剩下几位?”

  荣国的兵卒在随离心中只是达到目标的工具,不足以让随离心生怜惜,那就用舅舅为随离苦心培养的六位谋士来劝说,时倾看得出来,随离对这剩下的六位谋士,是很爱惜的。

  随离看着时倾,若有所思。

  明弘帝听到派出去的招安大臣传回消息,说十五皇子没有死,成为了那股匪军的大首领,扬言要他禅位之时,气得直拍龙案,又喘又咳:“逆子!逆子!朕……”朕当初就不该生下他来!

  可惜,曲随离的母族早在二十多年前便杀光了,委实找不到人来杀来出气。

  明弘帝明白这个儿子对自己的仇恨,他对这个儿子也没多少感情。

  看来招安是不可能的了,接下来要趁着儿子的队伍和地盘还不够壮大之时,他要倾全国之力,把这股匪军扑杀掉。而且,儿子还跟荣国的废君后搞到了一块儿,荣国皇帝岂能安心被戴绿帽子?就剿灭两国边境上的这股匪军一事,两国颇可合作。

  就在明弘帝紧锣密鼓地跟大臣们商议,如何调动军队前往剿匪之时,招安大臣又传回来一个消息,说十五皇子修改了招安条件,只提了两条,其一,让明弘帝下旨,为他母亲和舅舅一家平反昭雪,为母亲追封封号,让舅舅配享太庙,永受曲氏子孙的祭祀和香火供奉;其二,给他麾下的兵卒发放足额遣散钱。做到这两条,十五皇子便远遁海外,永不回返。

  安国的疆土本来不大,又一向积弱积贫,国力薄弱,兵寡将少,不然也不会在十几年前跟日渐衰弱的荣国打仗还打败了,不得不派个皇子过去做质子,以达成和议。

  安国动不起刀兵,只要能够不动刀兵,一切都可以商量,这也是明弘帝肯派出大臣招安的初衷。接下来明弘帝跟儿子进行了几轮讨价还价,半年之后,终于达成了招安协议。

  听到达成了招安协议,兵卒们都不禁欢呼起来,他们很快便能拿着一笔钱,很快便能返回荣国跟家人们团聚了。

  看到手下兵卒们由衷地高兴,显然在他们心里,战意淡薄,更多的是想家。

  这样的军队,如果硬要拖出去打仗,战力发挥不出来,再加上他们本就是较弱的一方,死磕到底,胜负可想而知。

  虽然这个结局,没有实现随离心中多年盼望的设想,但好歹也为母亲和舅舅平反昭雪了,得到了追封和配享,亦算稍稍出了口闷气。

  应该为活着的人多打算。

  随离向时倾道:“还是你懂得带兵,最了解将士们的心思,你说得对,我是不该拿他们当复仇泄愤的工具。”

  起事这么久,直到这一刻,时倾才终于放松了心情,他不想说话,站在营帐前,眺望远方,静静地欣赏着兵卒们的欢笑,心里充满了情愫,温暖和幸福。

  身边这个男人,考虑再三,愿意听从他的劝告,放弃筹谋多时的复仇计划,退让一步,这是这个男人给予他的最崇高的尊重和最深挚的爱恋。

  随离说道:“以后去了海外,我就只有你了。”

  “你那六位谋士不跟你一起出海?”

  “不了。”随离看见一队亲兵,带着一队身着官服的官员,走向他的营帐,想是安国派来跟他办理交接的官员。时倾也看见了,推了他一下,随离站着没动,继续说道:“他们都是我舅舅培养出来的人才,跟我去海外流浪,太委屈他们了。我已经答应他们,让他们留下,随他们各展本事,在中州闯出一番功业来,不枉他们这辈子的勤学苦练。”

  没有那六个谋士碍眼,不用担心海船打挤,时倾嗯了一声,朗声笑道:“放心,到了海外,哥罩着你。”

  前来匪军营地的安国官员,手里举着圣旨,看见随时两人进来,高呼:“曲随离听旨!”

  随离直挺挺站着不动,倒是时倾赶紧拉着随离跪下,既然接受了招安,心头再仇视,表面上还是得对皇帝表示一下敬畏。

  官员宣旨道:“奉天……”

  时倾的眼角余光感觉到身边有人影闪动,官员宣旨,相当于代表皇帝说话,怎么会有人敢随意走动?时倾心头刚生诧异,猛地觉得背心挨了重重一击,传来一阵锥心的刺痛,喉头涌起一股腥甜,一张嘴喷出一大口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