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异能>渣仙的情劫>第19章 

  相许 扛子之臀与子飞天

  时倾已经在王府生活了十五年,后宅和外院都跑遍了,王府里还有什么景色他没有见过?

  “会有什么不一样的风景?”嘴里问着,时倾还是借着随离的一拉之力,站了起来。

  当时倾站起之后,随离似乎是怕时倾站不稳当,异常熟络地一手扣着他的腰,一手扶着他的臂。

  站在亭子顶上,俯视着亭子下方,只见王府隐在夜色之下,影影绰绰,斑驳鬼崇,白天里的飞檐翘壁,在深蓝的夜空里,投下漆黑的影子,雄壮而又深沉,整座王府,仿佛隐藏着无数巨兽,似要冲天,似要噬人,又似在沉睡。

  这样的王府夜色,时倾一时倒看得有些怔忡了:夜色下的王府,有种惊心动魄,令人窒息的异样静谧。

  随离含笑说道:“你站得高,才能看到这幅景色。站得越高,能看到的景色便越多,要不要试试?”

  “怎么试?”他们已经站在亭顶上了,难道要站到王府最高的宫殿屋顶上去?那样对安若王爷不大尊敬吧?说不定人家此刻正在下面宫殿里睡觉呢。

  在时倾问出「怎么试」之时,他感觉随离环着自己腰上的手臂一紧,跟着,人拔地而起。而他眼前,王府的景致迅速变小,而不再是大团大团的漆黑影子,王府的大致轮廓越来越清晰,再然后,连整个和岐州都可以尽收眼底。

  朦朦胧胧的月光下,和岐州一马平川,阡陌纵横,而安若王府,只是这幅美丽画卷的组成部分。时倾不由得赞叹道:“真美!”只怕世上没有几个人,能在这样的高度,欣赏到这样的景色。

  随离在时倾耳边,淡淡笑道:“若王府举事不成,这里必将尸横遍野,血流满地。呵,那样的景色,其实也很美,就看你会不会欣赏。”

  凡人百八十年的寿命,在活过上亿年的随离眼里,跟蜉蝣无异。他停在高渺的天际,俯看众生用生命和鲜血,化作颜料和画笔,在葱绿的大地上,氲氤出一点夺目的鲜红,确实是一种常人无法看见的另类美丽。

  若是王府举事失败,肯定逃不过一场血腥杀戮。可是谁会欣赏那样残酷的场面?所以,他要阻止王府起事,一定要成功!

  时倾刚要说话,忽然又醒悟到,自己这是身在不知多高的半空中,而且……而且……脚下面是空的!

  难道随离带着自己飞到天上去了?

  脚下是空的,让人万分不踏实,这要是摔下去,不得粉身碎骨?时倾感觉心都要蹦出来了,本能地叫道:“快下去。”

  跟着,时倾便看见整个和岐州朝自己飞快地迎面扑来,他这是要脸朝下着地?他害怕得不由闭上了眼睛。

  就在时倾以为自己会摔成一滩肉酱时,感觉自己的脚触到了实地,踩出一声脆响,听声音,是瓦片碎了。

  睁开眼,时倾发现他们仍站在亭顶上,好像从未离开过。时倾抚着狂跳的心口,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吐出一口气来:“吓死我了。”

  随离仍旧只是笑笑,波澜不惊地指了指亭下:“现在,你再看看王府的夜色,有什么感觉?”

  “尚可。”在半空中以无比开阔的视野,欣赏过和岐州的美丽夜色之后,现在站在亭子上,只能看见被雕梁画幢遮挡分割的漆黑暗影,让人觉得深沉窘窄,时倾只能用「尚可」来回答。

  等时倾的呼吸心跳稍稍平缓之后,随离放开了揽在他腰上的手,说道:“王爷,世子爷,小世子就是这亭子,这是他们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王府的其他人,包括你,都在这亭子里,只是别人跪着,你站着。”

  时倾明白,随离说的「站在亭子里」,所指既是现实情况,也是一种精神境界上的高度。别人跪着,因为他们已经臣服,他站着,只因他还未臣服。

  随离看见时倾拿手大力揉着腰肢,脸上微有痛色,问道:“你腰痛?”

  “你刚才带我飞上天,搂了我腰,有点疼。”

  “搂了腰,便会腰疼?”随离一时没反应过来,戏谑道:“难不成,我这手臂上有毒,或是有刺?”

  被随离一番开解,时倾的心情已经好了许多,被随离逗笑了,道:“你搂着我腰飞上去,脚下面是空的,身上的重量都落在腰上,腰才会疼。”

  随离这才恍然。天界的神仙,能扛过雷劈,身体的每一部位都坚硬如金刚石,柔韧如蜘蛛丝,可拉可压。没想到时倾只是一具凡胎肉-体,脆弱得腰肢都承受不住身体的重量。

  他慨然道:“下次再带你飞天,我把你扛在肩上,这样你腰就不会痛了,屁股也受得住。”

  把人扛在肩上?那不就是俗称的骑马马肩?一般只有父兄才会把年幼的儿女弟妹扛在肩上玩耍,哪有把个成年男子扛在肩上的?

  时倾都不敢想像,那会是幅什么画面……就算随离敢扛,他都不敢坐啊,亏随离能说得那么自然。

  提到飞天,时倾想到了什么,抬头看向天空,自然,除了遥远的星星,什么都没有看到,他暗暗想:随离到底带着他,飞了多高?能让他把和岐州的风景尽收眼底?

  大约是抬头望天,望得有点久,以至于脖子仰得有点僵,收回目光之时,时倾只觉头脑一晕,身体一侧,脚下不稳,一头便朝亭下摔去。

  在天旋地转之中,时倾惊呼着摔进了一个柔软的怀抱之中。

  随离一把接住时倾,扶他站好,提醒道:“你身子弱,小心些。”凡人的身体,跟豆腐渣似的,真是羸弱不堪。

  时倾看看随离,又看看亭子,再看看那高不可测的天空,想:随离在那么近的距离,可以后发先至接住自己,又可以带着自己飞上那么高的天空中,他其实是可以轻而易举,带着自己离开王府的吧?

  什么法术低微,还得再练百八十年,才能定定定?他其实就是不想出手帮他吧?

  想通此节,时倾心里不免闪过一丝不快。不过,时倾转念又想:如果能帮,随离自会出手相助。不肯出手,也许是有什么难处,何必勉强?

  时倾很快丢开了这丝不快,继续跟随离说笑交谈。不过,时倾也明白,想逃离王府,想阻止王府起事,还得靠自己,随离除了鼓励自己外,并帮不上什么忙。后面,倒没有再向随离提出过什么请求。

  其实,时倾很好奇,随离住在哪里,或者藏身在哪里。他撩起袖子,给随离看自己手腕上的红痣,问他:“你是不是住在红痣里面?”

  随离哈哈大笑,笑而不答。那红痣不是痣,是他摁进时倾手腕里的天泽珠。

  时倾又问:“那它是不是可以召唤你出来?”

  “算是吧。”

  时倾打蛇随棍上,赶紧说道:“那我一召唤,你就得出来哦。”在王府孤立无援,一个人的坚持太难了,如果能经常把随离召唤出来说说话,放松放松心情,他就能更好地坚持下去了。

  “那个……我还要跟着师父修炼,不能随便外出。”

  时倾:“……”他才不信随离的「修炼」,不过不想点破罢了。

  远处传来更声,竟已是五更了,不知不觉,天都快天了。

  尽管才跟随离见过两次,两人相处,加起来还不足两个时辰,时倾无端端地,对随离生出股依依不舍之感,说:“我要回去睡了。”睡不睡无所谓,关键怕元恺睡觉醒来一摸,他不在床上,就不好了。

  “嗯,我也该回去了。”随离跟着时倾一路走回曲廊,在他掐了法诀,正准备对小厮施用术法之时,时倾状似无意地问:“慢着,我有句话,一直想问。”

  随离的唇角仿佛勾着一个永不消逝的温暖微笑:“什么话?”

  “你总说,咱们是故人,究竟是怎样的故人?”这个问题,就像「母亲到底有没有把他托付给元恺」那个问题一样,憋在心底很久了,一个想问不敢问,另一个找不到机会问。

  “对我来说,认识你,是我最大的幸运。对你来说,认识我,是你噩梦的开始。”

  这是什么样的关系?时倾只听得心肝一颤。

  正如时倾猜想的那样,第二天,元恺拿了一份由几位清客相公拟写的信函稿纸,让时倾照着,一字不增,一字不减,抄出来就行了。

  时倾写的信,一则粗浅干巴,难以感人;二则,楚英睿怕时倾在信文里夹了什么旁人看不懂的机锋,不敢用时倾写的信。

  时倾看清客相公们写的信函,先是以「自己」的口吻,讲述「自己」听母亲回忆柴家遭受的不幸,透出一股悲愤之情,以引起柴门弟子的同情。

  其次写了「自己」母子在安若王府避难,甚是感谢安若王爷出手相救的高义。不过,这一段写得很简约,三四句话便带过去了。

  因为安若王爷遭圣上忌惮,偏又老而不死,成了官场禁讳,若是写得太多,未免有为安若王府歌功颂德之嫌。若是完全不提,又会显得「自己」天性凉薄。

  跟着写了「自己」的近况,已经开蒙读书,在王府夫子的教导下,明事理,知是非。母亲想起从前子濯先生曾有收徒之语,「自己」在和岐州这个小地方,也听到了子濯先生的大名,对先生的品格,学识,不胜仰慕。这里一大段马屁用少年人的仰慕语气拍出来,极有真情实感。

  最后,希望能劳动子濯先生大驾,在「自己」十八岁生辰之日,前来安若王府践行当年诺言,把「自己」收归门下。这一段写得不多,却是点睛之笔,希望子濯先生能够重信守诺,不辞辛劳,奔波一趟。

  说实话,时倾对拟出这封信函的几个清客相公相当佩服,单他自己,是写不出这么情辞恳切,面面俱到的信函来的。

  关键信函还写得不卑不亢,既没有落难小孩向长辈请求救助的卑微,也没有搬出自家祖辈恩情,挟恩图报的卑劣,十分符合时倾的身份,以文观人,还能让看信之人对写信之人高看几分,留下良好印象。

  世子爷亲自拿着时倾抄的信笺,翻来覆去检查了几遍,确认没有猫腻之后,才叫下人送去凤景城,交给邹凡尘。

  对那封信,世子爷的着眼点,跟时倾不同,在楚英睿看来,通篇都是虚头巴脑的客套话,只有「重信守诺」四个字,才是落到实处的利害关键点。

  这信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邹凡尘来收时倾为徒,践行当年的许诺。

  对于一个声名渐隆,隐隐然将要成为儒学后继大儒的人来说,邹凡尘必须要带头践行儒学所教导世人的立身处世的各种行为规范,为世人做出表率。

  「信」是儒学里非常重视强调的一个方面,五常八德都有提及。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爆出邹凡尘背弃了当年的亲口许诺,无疑会对他的声望造成不可挽回的打击。品行有了瑕疵,他这辈子别说成为大儒,今后还得在儒生们的口水里过活。

  整封信函里,「重信守诺」只提到一次,懂的人,自然懂。如果着重强调这个词,反而会落下要挟的口实。

  因此,世子爷楚英睿料定了:邹凡尘一定会来。接下来,他要布置的是如何收服邹凡尘。

  抄完了信,时倾也是满怀希望地盼着邹凡尘能来王府,把自己收归门下,带自己离开王府。

  又一日,时倾接到小厮的传话,说柴卓氏约他晌午后在二门花厅见面说话。

  王府的人都知道,柴氏母子每隔三五天便要在二门花厅见面说话的。

  时倾得了信,晌午过后,便去了二门花厅。母子俩个每每凑到一起,母慈子孝,唠唠叨叨的,总觉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天色黑了下来。

  柴卓氏看来是早有准备,等到天快黑的时候,不用吩咐,便有大厨房的人端了饭菜送过来。

  母子两个,一个住在后宅,一个住在外院,想要聚在一起吃个饭,便只能在二门花厅了。

  时倾看母亲吩咐准备的菜式颇为丰盛,有好几样是自己幼时喜欢吃的,甚至还叫了酒。

  时倾心疼母亲,小声埋怨道:“这不年不节的,母亲叫这么多酒菜做什么?”

  这么多菜式,显然超过了自己母子的份例,必是母亲另使了钱的。

  埋怨归埋怨,时倾赶紧把自己兜里的钱都掏出来递给母亲。柴卓氏待要推拒,时倾道:“我已经搬去了嘉彧居,跟小世子住一起,一应使用花费,都是小世子的份例,并没有需要花钱的地方,母亲只管拿着这些钱使用便是。”

  这是时倾当面跟母亲提及自己搬去嘉彧居,跟元恺同住的事,以为母亲会问什么,或说什么,不想柴卓氏没有一丝反应,只默默地收了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