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异能>如何当一名网红星际探险家>第二百三十一章 :发病情况一言不合就……

  “实在抱歉。”姜祎成立刻道歉道,但实际上却是半故意地对造成简佚更大得刺激,“但因为您是当事人,这些事情我觉得您应该得知道……”

  简佚没有说话,只是更加用力地攥紧了手里的夹子,因为使劲儿压迫了伤口,只有一点点血从伤口里渗出来,在草稿纸上洇湿了因子。姜祎成看到他闭上了眼睛,似乎正在逐渐沉浸于痛苦之中。

  “您没事儿吧?”姜祎成小心地拍了拍他的肩。

  “我……没、没事儿……”简佚松开了草稿纸的夹子,用流着血的手捂住自己的脸,“亮……太亮了……可怕……看到太多……看不到了……必须离开……”

  姜祎成没料到他的反应如此之大,跟刚才提到集团时仅仅一瞬间的失态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不过简佚说出来的内容,倒是让她颇为好奇,到底是什么事件出现在他的过度应激反应里,既能“看到太多”又能“看不到了”?

  不过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她并没有在简佚精神不正常的时候再追问刺激他——姜祎成只是试图可控地触发他的应激反应,以此达到拉近心理距离的目的,而不是故意想要他体验更多的折磨。

  因此她只是后退了一步,思考着是不是需要叫云如旌来。虽然之前林辰乐的手被玻璃杯割伤,是简佚用“古代”的方式对他的伤口进行了消毒,但是要是当她在场的时候允许简佚用那种办法处理自己的伤口,怕不是会被他的“保姆”责怪。

  然而当姜祎成仅仅是做出后退动作时,却被简佚直接伸手抓住了她的手腕。

  “别走……”他的手离开后,露出来的半边右脸看上去却仍然很正常,并没有想象中多么痛苦的表情,甚至还是很平静地闭着眼睛,只是眼角渗出了一点泪痕,“看不到了……太亮……带我走吧……求求您……”

  这让姜祎成不禁觉得,他现在的状态显然不是应激那么简单,像是陷入了某种创伤性再体验①——很可能就是对于那些顾问在他身上进行的非法实验的再体验。

  这应该……不算是她的问题吧?姜祎成忍不住迅速地在内心里撇清了自己的责任,而后不得不想到,即使简佚发病不能算到她的头上,任由甚至是诱导一个真诚地把她当作朋友的人发病,同样是丧良心的行为。

  她想着应该尽快把情况告诉云如旌,但又怕自己强行挣开会加重简佚的症状,只好先安慰地用另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背:“好,我带您走——别害怕,我肯定会带您走的。”

  “好多声音……好多人……看不到……”简佚抓着姜祎成的手腕,既没有拉近也没有推离,声音除了不成句之外甚至还称得上平和,“亮……看到太多……太亮了……必须离开……”

  “好的、好的,咱们离开……”姜祎成尝试继续对他进行安慰——如果这是一种创伤性再体验,那么他自己就可以从这种状态恢复,而在这个时候叫来云如旌,反而可能更严重地刺激到他。

  她尝试移动那只被简佚抓着的手,却不是抽离而是向着他的方向移过去,果然没有遭到抵触。姜祎成任由简佚的右手抓着她的右手,而平缓地把手放到了他右面的脸颊上,小心地擦掉了他眼角的泪痕。这一动作刻意地放缓了,以免让他产生任何有威胁性的联想。

  “您睁开眼,这里不亮,很安全。”姜祎成轻声说道,“您在自己的家里,这里非常安全。”

  “安全……不……很可怕……这里不安全……”简佚松开她的手腕,用手指去抓放在他脸上的手,“空间太大……没有位置……看不到了……很多颜色……”

  空间太大,却没有位置;看不到,却有很多颜色。姜祎成不知道那些集团顾问到底是对他做了什么,才能形成这样缺乏逻辑的联想——缺乏逻辑,似乎是典型的“精神病人”症状?

  然而简佚的“精神病”已经好了——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姜祎成突然想到了,他是在“蓝珀”康复的,那么如果能让他此时联想到“蓝珀”的事情,是不是会对他从再体验的场景中脱离有点儿帮助?

  “我带您离开,您想去哪儿?去蓝珀么,咱们回到蓝珀好不好?”姜祎成轻柔地抚摸着他的脸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期呆在室内,简佚这副身体的皮肤苍白而轻薄,碰一下就有点泛红了。

  “蓝珀……我要回去……回到蓝珀……”这个刺激是有效的,简佚终于说出了一句有基本结构的话,“回不去了……没法离开……没法回去……”

  他突然抽泣了一声,紧接着就流出了眼泪,还拉着姜祎成的手去抹自己的眼睛。

  手指上沾到温热的眼泪,姜祎成犹豫一下儿却没有抽开手。她知道简佚的这种反应,说明他现在已经非常相信自己,于是便两只手一起捧着他的脸,用拇指去擦他的眼泪。

  她对简佚向来是怜悯的,只是她之前也觉得这位发现了“蓝珀”并在那里生活了十五年的探险家不需要她的怜悯。而现在简佚真正地在她面前发病了,姜祎成才有些意识到,原来当一个精神健康的正常人相比于那些病人而言是多么幸福。她确实无法现象自己会因为一点小事儿而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最脆弱的一面,这种事情让她感觉到失去尊严,但是对于简佚而言却是随时都需要防备的隐患——他在没有“精神病”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躲开人群过着前现代式的生活,除了追求脱离现代社会逻辑的平静之外,想必也有为了避免在别人面前发病的原因吧?

  “没事儿的,您肯定还能回到蓝珀。”姜祎成轻声说道,“您是我的朋友,我一定会想办法帮您的……”

  当她用双手捧着简佚的脸时,姜祎成不禁不合时宜地想到,她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长时间地正面注视一个人的面容。这样的近距离对视是在社交礼仪中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对于很多野生动物的本能而言,长时间直视眼睛代表着攻击的前兆。但是就像“微笑”的表情从表达恐惧和退让演化到表达愉悦一样,在人类社会中长时间对视除了挑衅之外,也衍生出了正面的含义。正如人们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②”,当注视着一个人的眼睛时,人们会产生能够透过眼睛注视到他们的意识当中的错觉。

  但是如果仅仅能看到人们的眼睛,真的就能看到他们的内心深处么?至少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不可能的,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在地府为了掩饰情感表达而锁定自己虚拟形象的表情了。就像现在,姜祎成直视着简佚的眼睛,却只是看到他除了流泪之外,面部肌肉活动所展现的表情却十分平静。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他对于和星际开发集团有关的东西都有恐怖症,仅凭面部表情也看不出来他到底是悲伤还是恐惧,亦或者只是对于无法回到“蓝珀”而感到遗憾?

  看着简佚在她面前,几乎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她流泪,姜祎成不得不联想到这是否有可能跟地府里锁定面部表情的通道有关。他可能是曾经在地府工作的时间太长了,在类脑体公司研发部当研发员,完全有可能是过了几十年没有现实世界身体的生活。习惯了想抑制住表情的时候就可以抑制住,以至于他在现实中甚至都可以这样抑制自己?这恐怕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至少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

  “您如果想哭的话,为什么不哭出来呢?”姜祎成安慰地引导他道,“没有必要抑制自己的表情,这里没有其他人。”她接着以略小的音量说道,其实也是说给她自己,“实话说,我并没有能力阻止他们对蓝珀进行开发,您也没有那个能力吧。可是无论如何,您都有表达悲伤的权利。”

  “表达悲伤……只想回去……”简佚低声说了两个没有主语的破碎句子,而后突然就低下头,把脸埋在姜祎成肩上真的哭了起来。

  ————————————

  注释:

  ①创伤性再体验:是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的核心症状之一,指发生严重的创伤事件后患者反复发生的创伤事件病理性重现。

  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原本这种常用名言应该用不着注释,但是我手欠查了一下发现这句话还真是出处不明。中文搜索全都是来源于《孟子》的结果,但看了就知道是牵强附会。因为本人只能正常使用中文和英文,所以只简单搜了英文结果。存在两种对应的翻译(只看结构,冠词和复数等忽略):①Eyes are windows to the soul:几乎所有的名言网站都传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但是没有看到原文。②Eyes are windows of the soul:可以找到明确使用“of”的原文是在达芬奇的《Paragone of Poetry and Painting》中“the eye,which is called the window of the soul”,很明显也是引用,可能是化用或者单纯的意英互译问题导致跟常见的“to”用法不一样。由此可见至少在15世纪以前这句话就成为罗曼语族的常用名言了。一些名言网站认为最早表达类似意思的是《圣经》马太福音6:22-23“The eye is the lamp of the body”。

  至于为什么要为了这个简单的句子写一堆,是因为类似的“一篇业余文章污染整个中文互联网”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给正常人查阅资料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心灵的窗户”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例子,但是也有影响相当不好的例子,如关于“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是我”那句话出自毛选的错误信息,就已经误导过大量的同志(这句话来自一篇怀念文章里的热评,句子本身有水平与是谁说的无关)。在自媒体时代这已经不仅是简单的命题作文编名言问题,而是存在大量的低水平写手进行不规范引用(即抄袭还不抄全)和自媒体爬虫式洗稿,使得低质量信息无限复制难以回溯其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