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异能>如何当一名网红星际探险家>第一百五十一章 :复古文化保护整个宇……

  姜祎成还没听说过有人不想去地府的呢。

  或者说她以前也在各种娱乐新闻里看到过,有个别人工作到了年限可以去地府了却不想去,连续在现实世界生活了七八十年①才因为身体得老年病或者器官衰竭而死亡。时间更长的甚至可以达到一百年,那基本上等于是看着火星殖民基地发展起来的程度,而小行星带的空间站自建立起到现在都没有一百年。

  但是这种案例是极少数了,而且姜祎成并不相信他们是真的不想去地府——非得忍受现实世界的艰难不去地府,不过是想搞个大事情上新闻而已,哗众取宠罢了。

  可是她眼前这位监测员看起来却不像是那种人。尤其是他明明有博士头衔,却来做这种跟地球时代环卫工差不多内容的工作,给人得第一感觉就像是不想好好工作就混混日子,到了最低年限便进地府的。

  现在人活着,说的不好听就跟玩儿游戏一样。这辈子出生的条件不理想,感觉没什么玩儿头了就凑合过个三十年,然后去地府享乐放松够了,再开下一把。绝大多数人都是这种状态,区别只是有的人完全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而有的人尚且还有些热情罢了。像是姜祎成这样儿为了还债被迫努力工作,又或者像白沅那样儿走运一上来就混得好从而把自己的工作当事业经营的,这都是极少数了。

  在姜祎成看来,只有一种人是真心不想回地府,那就是活在现实世界也能随时进地府的人。就像星际开发集团的CEO杜雅琳那样儿,她想什么时候去地府就能什么时候去,偶尔回到现实世界处理个公务,甚至连回来都不用,完全可以在地府就把那些事儿解决了。毕竟身为集团CEO,绝大多数事务也不用亲力亲为。

  而眼前这位朴博士,明显距离那种“去地府自由”的档次还很远。

  不过她并没有问对方为什么不愿意早点儿去地府。追求特立独行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人类自我表达的方式,刨根问底就没意思了。

  倒是林辰乐作为从来没在地府长期生活过的“新人”,对地府并没有太多的概念,而对这位朴博士问道:“您为什么不想去地府?”

  “地府啊,那都是虚的。”朴博士把手套从口袋里抽出来,捋了一把,“‘虚拟’世界终究是虚拟的,跟现实没法儿比呀。现实世界再无聊乏味,这也是现实世界。”

  “嗯,这倒也是。”姜祎成顺着他应了一句。

  这种道理谁都明白,人类在现实世界的活动才创造生产力,太阳系文明的根基就在于此。地府那都是在计算机里,搞得再花哨,也没法突破计算机本身的限制。

  就从最基本的物理学研究来讲,超级计算机里是可以对各种现象进行模拟,但真要研究空间曲率之类的,却还是得在现实世界的真空实验室中进行实验。而没有关于空间曲率的这些研究,发明和改进曲率驱动引擎就无从说起了,这些可是从前远航设计院存在的基础。推导到对于其他行业也是如此②。

  只是大家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却还存在另外一个事实,就是正确的道路不一定是令人舒服的。甚至在现代人类社会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那都是让人感到不适的。

  在地府生活过之后,人就会对现实世界感到不适,会觉得每天的工作都只是在不同层面上的重复劳动,而现实世界由真实物质构成的消费品也和地府有颇大的差距。因此就算知道现实世界才是“现实”,绝大多数人也会宁愿生活在“虚幻”中。

  和姜祎成不想讨论这个问题不同,林辰乐此时却充分表现了他的好奇心:“地府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在那儿生活丰富多彩嘛。在现实世界工作,在地府休息,这样儿不是挺好?”

  “哎……”朴博士不赞同地摇了摇头,“虚拟的终究是虚拟的,沉溺于虚假的快乐之中可没什么好处,那玩意儿只会让人上瘾。”

  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熟悉呢?在地球时代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的时候,当时的那些老人们也是这么说网络游戏的。而在地府商业化了之后,这些人反而为了找回自己的青春,而对那个虚拟世界最为沉迷。

  姜祎成忍不住问道:“对了,朴博士,您是什么方面的博士?”

  她原以为这位朴博士是什么研究人类历史又或者地球生态学的传统专家,至少多少也沾点儿地球至上主义。

  但朴博士却回答道:“聚变合成学。”

  这个答案让姜祎成颇为意外。聚变合成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利用可控核聚变工业合成稀有元素的,这即使不能说是一门非常新的学问,至少也得是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之后才产生的领域了,而且现在也算是工业界的小热门,完全不愁工作岗位。

  然而他一个曾经在聚变合成学这么新兴热门领域的博士,竟然会到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体验基地当监测员,这其中的逻辑让姜祎成实在不能理解。

  “聚变合成对于现实世界的贡献不也是很大么,您怎么又转行儿到环保领域了?”姜祎成问道。

  朴博士又是不赞同地摇了摇头:“聚变合成是在工业上很有用,但是随意制造元素,未必就是人类应有的生存之道。我们在地球上都没活明白呢,现在就有人想要靠黑洞发电和聚变合成结合,移民到太阳系外了,如此滥用技术久而久之,必将污染整个宇宙的环境。”

  姜祎成忍不住想到,就人类的这点儿活动,也就是微型黑洞的杀伤力大一点儿,但连跟木星的重量级都没法比,连污染太阳系环境都不可能的,还能污染整个宇宙?

  就算现在人类每天往太阳系外面随机发射一个木星质量的曲率引擎,连续发射上个2186年,也不可能对银河系猎户座旋臂③的恒星分布产生什么影响。就更别提要想造出来一个木星质量的曲率引擎,恐怕得穷尽人类现在能够掌握的所有材料了。

  不过姜祎成表面上只是说道:“这么看来,您是复古运动的铁杆儿支持者呀。”

  复古运动是在地月经济圈颇有影响力的亚文化流派,提倡让地球环境回归现代社会之前的自然。这一亚文化主要兴起于新月集团的职工当中,他要是支持这个倒并不令人意外。

  “也谈不上‘支持’,只是想回到以前简单的生活方式罢了。”朴博士笑着回答道。

  “您是地球时代出生的?”林辰乐又接着问了一句。

  “呃,不是。”朴博士轻咳了一声,“我是在谷神星空间站建成那年出生的,算是第一批法律意义上的谷神星人。”

  这也就是说,他当时是在谷神星空间站上体外培育出来的“新人”。像谷神星空间站这样儿的大型工业空间站,标配都得有模拟重力系统,不会影响新生人类在体外培育及出生之后的生长发育。

  不过这么一算,谷神星空间站也就是大概三十年前建成的,那他其实还处于第一世,压根儿没有过长期居住于地府的经历啊?

  姜祎成在心里叹气,他是没体验过地府的好,才有心思在这儿扯什么虚拟和现实。而且这位朴博士连地球时代都没见过,还想怎么“回”到以前的生活呢?他自己的“以前”,难道不是在谷神星空间站上拉开窗户就看到乌漆嘛黑的宇宙么?

  难道说在谷神星空间站拉开窗户看到一片漆黑,就比在地府里畅游当年祖国的名山大川更“真实”么?

  对了,他这个谷神星人甚至都没有“祖国”。作为新月集团为了满足小行星带开发需求而产生的新人,他们在受教育的时候肯定也没有专门被灌入什么有关于文化根基的意识形态。

  这么想着,姜祎成免不了产生了某种优越感,要论复古的正统那必然得是“公元人”。

  林辰乐倒对此没什么感觉,只是礼尚往来地提了一句:“哦,我是在火星基地出生的,后来到地球来上了大学。”

  “这么说来您还是火星经济圈的?”朴博士挑了挑眉。作为地月经济圈的人,对所谓的火星公民还是有些忌讳。他又对姜祎成问道:“您也是么?”

  “我是地球人。”姜祎成笑着回答道,却又补充了两句,“不管是哪个经济圈什么集团的人,咱不都是太阳系公民么?是太阳系公民就得爱护母星的环境,都一样的。”

  ————————————

  注释:

  ①从前文可知,人离开地府重新“出生”时就具有工作能力,因此可推断“出生”时身体的生理年龄大约二十岁左右,生活七八十年后生理年龄大约九十至一百岁。

  ②具体推导请参考劳动价值论,大学马原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③这是太阳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