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蛟蛟,好冷呀~”

  鹿灵低俯在小蛟蛟身上,紧揪着他尚未完全长出的角角。

  “马上就要到了,小鹿你再忍忍。”

  小蛟蛟尽量飞的高高的,避开雷电雨云,朝着鹿灵安慰。

  鹿灵轻“嗯”一声,看向地面汹涌的水势,蹙眉说道,

  “嗯,等会你去试试能不能拓宽河道,堵住山谷洪流。”

  小蛟蛟说了声好,随后问向鹿灵,

  “百鬼们在哪?我看不见。”

  鹿灵扫了眼扛着物资在洪水里拼命游动的群鬼,心下升起几分感动,

  “他们速度也不慢,跟着我们呢。”

  落地之后,村民见蛟龙身上还载着一位衣着华贵的蒙面仙人,顿时不敢随便嘘声,齐声恳求两人出手相助。

  他们诧异的瞧着仙女挥手就变出许多粮食。

  但尽管饥肠辘辘,饿的发昏也绝不敢在仙人面前造次,就是一个劲的给仙人磕头,望仙人怜悯。

  “这些粮食由你们各村管事长辈或者村长拿去按需分发,莫要不公平。”

  鹿灵伫立在茅草雨棚下,她的发丝恢复了雪白晶莹,仙气飘飘,空灵的嗓音中威严丝毫不少,

  “其余壮丁去搬运山石,龙蛟疏通河道后会以身体挡住泄洪口,你们要尽快堵住山谷,不日后才能下山活命。”

  “老身谨遵仙人之命!敢问仙人尊号,我等枫山一脉一千六百口,不敢忘仙人大恩! ”

  “恳望仙人告知。”

  跪在最前头的两位老村长喜出望外,朝着鹿灵匍匐下身,诚心求问。

  一份诚心是真,但凡人势利也是真。

  泱泱众神、佛、仙,这些凡人往往是谁灵验就祭拜谁,就成为某位仙神的善男信女,但神也好,佛也罢,看的是机缘亦是天命。

  鹿灵犹豫了下....神号她没有,神封她有。

  她只为愿力并不需要凡间香火,可有香火也不是坏事吧,给他们留个念想。

  鹿灵的眸光从被暴雨浇淋的村民身上扫过,嗓音清冷,

  “吾乃白泽宫帝姬,莫要再耽误,速去办吧,另外将感染瘟疫的人都带来。”

  村民们立刻忙活的起来,为了避免仙人淋雨将草棚重新加固,搬来还能坐的座椅板凳,仔细擦干净才敢放到仙人面前。

  有几个妇人将之前藏着掖着留给孩子果腹的山果拿了出来,不敢看仙人脸色,毕恭毕敬的摆在桌上。

  虽然知道仙人不会吃但也是她们的一份心意。

  到了傍晚,风雨渐停,阴云散开。

  披着晚霞的红日照耀着巍峨的群山,这抹斜红烧红了天边,落入滔滔无情洪水。

  同时也喷洒在围在山顶众人的身上,村民们临时支了锅灶,好半响才用湿柴点着了火。

  虽然大家都被呛得不行,但那一张张饱受磨难的面庞上却显露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脸庞脏兮兮的孩童们吸着鼻子,捂着饥肠辘辘的肚子,围在锅灶前的吞咽口水,一个个都馋的不像话。

  第一碗出锅的米汤,村民们默契的对视一眼,纷纷望向高处正在为不辞辛劳为村民看病的仙人。

  整个下午,数个时辰,仙人忙的一刻也不曾停歇。

  鹿灵这次来只带了清热解毒的药,但这里各式各样的伤者实在是太多。

  摔伤手臂的壮年,高烧不退的孕妇,感染伤寒昏迷不醒的老人,许多人的病情都很棘手。

  她只好让百鬼去附近采药,这四周都是蜿蜒的山脉,尚有许多山体没有被淹没,药材不会少。

  杵着拐杖的白发老人,脚步蹒跚的走向鹿灵所在的茅草棚。

  他端着唯一只没有豁口的瓷碗,在走到鹿灵跟前的四方桌时,朝着她虔诚的跪了下来,将瓷碗小心翼翼的放在桌面,

  “仙人,您劳累了,先喝口米汤润润嗓子。”

  鹿灵此时正在看一个孩童被木刺戳瞎的眼睛,回头看老村长的时候,朝他摇摇头。

  她这会儿功夫说了太多的话,因此柔和的嗓音微微发哑,

  “不必,你们吃吧。”

  老人满是岁月褶皱的脸上带着浓浓的感激。

  在站起身的浑浊的双目通红,落下几滴悲伤不已的老泪。

  他不敢再惊扰仙人,端起米汤便要转身。

  鹿灵有些于心不忍的,多看了眼他岣嵝的背影,轻声开口,

  “积善之家必有庆余,老人家不必过于忧心。”

  老村长双眸猛震,继而再次转过身想朝鹿灵下跪,求她多说一些,鹿灵却朝他摆摆手,示意他别跪了,

  “家族的繁荣靠德行承载,老人家你福德深厚绵泽子孙,他们自会化险为夷,平安顺遂。”

  这是这位原本住在山下的老村长最想知晓的事,是让他肝肠寸断不得时时不得心安的事。

  他发现出了大水就带着壮汉连夜上山通知山上的村落。

  谁知道这场洪水会如此迅疾,竟连下山的机会都没给她,不多时就将山下淹没。

  他刚刚就想着,他是活下来了,但他可怜的家人却是生死未卜,忍不住双眼酸涩难堪。

  “老朽感谢仙人指点,仙人之恩无以为报,往后残年,老朽愿日日为仙人焚香颂经。”

  老族长见仙人不让他跪,他便杵着拐杖朝着仙人深深的鞠了一躬。

  这心啊安了大半,腰背也没刚刚那么岣嵝苍老了。

  红河山脉上落难的村民们眼下是安全获救了,然而在皇城之中却掀起了一场嗜血无情的杀戮。

  玄虎街,示众行刑场。

  光是一日,满脸横肉的屠夫就砍下数百人头,尸体堆积如山。

  血流成河的场景,硬是让平日里爱看热闹的民众不敢前来看上一眼。

  没人知道三清观到底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竟惹传闻中性情温和的容王殿下震怒。

  凡三清观子弟,诛其九族,杀无赦。

  更是抛出一让把熊熊之火燃尽了这座先帝耗费多时才建成的恢宏道观。

  惹的民间大批修道学子愤潮迭起,笔诛口伐,声势浩大。

  直斥容王此举,不孝先帝,不尊道祖,往后定遭天谴,不得善终!

  其结果就让大理寺监狱充盈非常。

  朝中大臣也颇有微词,意欲在早朝时候反对容王暴戾之举。

  但龙溟容当日竟在一众朝臣惊骇的目光下,一步一步踏入承德殿。

  他的脊背比任何时候都要浑厚挺拔,步伐比旁人慢上很多却带着势不可挡的君帝威严。

  帝位之争,从容王殿下能站起来的那一刻起就不敢再有任何争议。

  他是先帝御口亲封的储君,本就名正言顺。

  之前势头正猛的瑞王,如今已告病多日,称要去江南养伤,想来也灭了争夺帝位的心思。

  当日收到通报的淮南王不曾进宫向生母太后辞别,就急着赶回封地,好像生怕站起来的容王会吞了他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