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小皇帝(穿越)>第98章 

  工部的官员加班加点, 打造出了好几个犁具。因为都是木质的,所以做得比较快。犁具架子都是木料, 但是可以拆下来更换的犁地是用铁块做成的, 可以从粗犁换成细犁,特别方便食用。

  试验当天,沈尚书特地邀请小皇帝出宫,到皇庄看看多人劳动的犁具使用情况。

  王总管与李太傅等人特地陪同顾旸出宫。小桌子被留在宫中处理事情, 心里有些不高兴, 可是没办法。

  “陛下, 工部根据陛下的想法, 在六人犁具上,进行了扩大。有十人劳动的犁具, 有二十人劳动的犁具, 都已经打造好了。待会儿便能够使用!”沈尚书站在顾旸面前,激动地介绍情况。

  工部的官员们站在远处,不能靠近小皇帝。

  见他们一个个目光炯亮有神的盯着自己,顾旸抬起手,朝他们挥了挥,大声说道:“诸位卿家辛苦了!”

  见状,工部的官员们兴高采烈, 纷纷学着小皇帝的样子朝他挥手,高声喊道:“为大周效力!为陛下尽忠!臣等不辛苦!”

  天知道得到这份设计图纸, 让他们工部的官员多么的兴奋!这要是制造好了全国推广,必当记入史册!影响千秋万代!

  沈尚书笑眯眯地看着,一人跑到他身边, 低声讲述情况。他高兴地言道:“陛下,可以开始了!不知陛下是先到小田观看, 还是先去大田观看?”

  无论是六人劳动的犁具还是十人劳动的犁具、二十人劳动的犁具,都是同时开始犁地工作。只是在不同的田地试验。

  “先看小田吧!”顾旸回答。

  “陛下这边请。”沈尚书带路。

  王总管做了个手势,让抬椅子的人跟上。

  六个人与犁具已经下田做好准备,顾旸见到他们,笑着举起小手,握成拳头,跟他们讲:“朕看好你们!加油哦!”

  虽然不知道小皇帝说的‘加油’为何意,但是小皇帝说看好他们!这让六个劳动的普通百姓很激动,要不是因为站在田里不方便跪下,他们必定要跪下行大礼。

  “开始吧!”沈尚书吩咐这几人。

  王总管低声对顾旸说:“陛下,不如坐下。他们一时片刻也干不了这么快。”

  顾旸摇头:“他们在劳动,朕却在休息,这样不好。”

  李太傅出声夸赞道:“看到百姓辛苦劳动,陛下不忍享乐,这是将百姓真真切切的放在了心中!如此甚好!陛下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尤其是在享乐的时候,都要想起百姓,这才是明君该有的样子!”

  王总管淡淡地瞥了眼李太傅。这老家伙,真是逮到个机会就教育小皇帝。

  沈尚书却说道:“陛下年幼,还是坐着看吧。哪怕劳动再快,至少也要半个时辰才能犁完这块地。站这么久对身体不好。”

  王总管点头,还是沈尚书懂得心疼小皇帝!他附和着劝道:“是啊,陛下坐下吧。老奴让文王他们过来,给陛下讲讲故事?”

  李太傅不悦地扫了眼王总管。这也太宠孩子了!

  顾旸抬头看看沈尚书跟王总管,又转头看看李太傅。再次摇头拒绝:“朕站着就好。”

  李太傅满意地点头,对小皇帝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容。

  王总管脸上还挂着笑意,但是眼神却已经泛着冷意,心里不快。

  “既然陛下执意站着看,那就站着看吧。等累了再坐下休息。”沈尚书也不强求小皇帝。

  “这块田只有半亩,往日需要三个人劳动一日才能够犁完这块地。陛下看,他们开始动了。”沈尚书站着田里干活的六个人。

  三个人在前面拉着犁具,三个人在后边推着犁具。也不知是他们太紧张还是工具不好用,动作很慢。

  半盏茶的功夫,他们的行动就开始变得顺畅起来。

  一刻钟后,已经犁了半块田。在上面观看的人眼神变得热切起来。

  顾旸开口说:“换位置,前面的人,跟后面的人换位置继续干。”

  沈尚书立马吩咐那六个人:“陛下有令,前后互换位置继续犁地!”

  六个人停下来,赶紧换了位置。

  刚才在前面拉动的三个人换到了后面,顿时觉得轻松多了。

  换到前面的三个人刚才一直弯着腰推工具,还是挺不舒服的,现在能够站起来,方便了把劲使出来,所以干活的速度提高了一些。

  不到一刻钟,他们便把剩下的田犁完了。

  “两刻钟整!这速度超出了意料!陛下,接下来他们要更换工具,进行细犁。”沈尚书双手激动地挥舞起来,让工部的官员赶紧将工具递过去。

  这六人装完工具,开始细犁。

  这回不等顾旸开口,在这六人细犁到一半的时候,沈尚书便吩咐他们前后换位置。

  细犁至少要犁两三遍。

  细犁完第一遍,花费了一刻钟。王总管看小皇帝站了这么久,出声劝他坐下:“陛下坐下吧?”

  顾旸跟他说:“准备一些茶水跟食物,等他们干完活,让他们吃。”

  王总管颔首,转头看向一个小宦官,小宦官会意,立刻安排。

  又过了一刻钟,第二遍细犁看似没有规律,实则是按照规律来犁的。因为要把这田里的泥犁得细,所以这次的细犁比较久。

  皇庄管事的太监看差不多了,让那几人停下。

  顾旸欢喜地问:“完成了吗?”

  “臣下去检查检查!”说着,沈尚书把鞋脱了,连同袜子,一并脱了,将裤腿挽起来,赤脚下田。

  众人都在盯着他,沈尚书在这块田的各个地方弯腰用手摸泥块,脸上笑容不断,满是喜悦的神色,看来犁地很成功!

  顾旸忍不住往前走了几步,也想下田看看。



  王总管看出他的心思,将小皇帝往后拉。

  “沈尚书,如何!”顾旸迫不及待地问他。

  沈尚书手上都是泥,他举起双手,欢喜地回应:“陛下!这犁地工具犁得真细!”

  “这是好还是不好?”顾旸转头问李太傅。

  李太傅还没回答,管事太监抢着回答道:“当然是好了!陛下,这田里的泥块犁得越细,秧苗越容易扎根成活!”

  顾旸追问道:“那是不是随手一丢秧苗到田里,都能成活?”

  管事太监惊讶,一时回答不出来。因为一直以来插秧都需要一根一根秧苗插好,没听说随手把秧苗丢到田里的。

  顾旸伸手问他要秧苗:“给朕秧苗。朕试试。”

  “这……”管事太监看向王总管。

  王总管吩咐道:“还不拿秧苗过来!”

  “是!”管事太监赶紧让人去把秧苗拿来。

  很快,有人送来了一篮子的秧苗。王总管提着篮子,没让顾旸拿。

  “陛下可以在边上把秧苗抛下去,莫要下田。”

  顾旸只好拿起一棵秧苗,往前走了好几步,凑到田边,从上边抛下去。他没有控制住力道,这秧苗直接整根陷入泥里。顾旸有些失落,又试了一棵秧苗抛下去,还是如此。

  李太傅咳了咳,出声言道:“陛下,这一棵秧苗,成熟后可以产出半碗米饭。莫要糟蹋了粮食。”

  顾旸原本还想试试,听了这话,便把手收回来。跟那六个刚刚犁完地的人说:“你们试试,能不能抛秧。”

  那六个人浑身脏兮兮的,哪里敢过去靠近小皇帝。

  管事太监直接将这篮子秧苗拿过去给他们。

  六个人试了一下,他们抛秧的技术可比顾旸厉害。就连沈尚书也凑过去跟他们一起学抛秧。刚开始沈尚书做的不好,可是试了十几棵后便掌握好了技巧,能够轻松抛下秧苗让秧苗的根部插入泥里。

  六个人加上沈尚书抛秧,半亩地很快就插完了秧苗。

  负责计时的工部官员,一脸喜色,大声言道:“启禀陛下!从犁地到完成插秧,花费了六刻钟!”

  六刻钟,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往日需要花费半日才能够搞完半亩地,现在一个半小时犁地连带着插秧都完成了!

  虽然比不上后世的机器耕种,但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已经是跨越性的巨大进步!

  顾旸还是挺满意的。

  在场的人欢喜呐喊:“吾皇万岁!陛下造福万民!”

  王总管带头向顾旸行大礼。其他人纷纷效应。

  刚上来的沈尚书与那六人,也跪在了田边向顾旸行大礼。

  顾旸笑容灿烂,对他们说:“平身!朕去看看大田的情况!”

  沈尚书赶紧起身,哪怕身上脏,也要给小皇帝带路。

  谁知,大田的劳动速度竟然跟小田差不多,只不过他们刚刚结束犁地。沈尚书让人取来秧苗,亲自教他们抛秧。

  管事太监情绪亢奋地跟顾旸说:“陛下,往日给一亩地插秧,五人一同干活,至少需要半个时辰才能插完秧。可是这站着将秧苗抛到田里,大大缩短了插秧耗费的时间!”

  李太傅目光满意地看着小皇帝,捋着胡须,缓缓言道:“陛下,大周有许多荒地没有被开垦。以前是因为人力有限,可有了这耕种神器与陛下教的抛秧方法,以后大周百姓就能够开荒耕种更多粮食!百姓富足,国家则强盛!”

  “朕是不是很厉害?”顾旸一副得意的模样,询问众人。

  众人纷纷开口夸赞他。

  李太傅却提醒道:“切勿骄傲自满!”

  王总管:……

  顾旸把那些劳动的人叫过来,要与他们一同用膳。

  这些百姓慌张起来,他们哪配跟小皇帝坐在一起吃饭!

  看出他们不安,李太傅出声言道:“陛下让你们一同用膳,这是皇恩,应当好好珍惜。用膳吧!”

  沈尚书等人也开口劝这些百姓放松心情,与顾旸用膳。

  知道这些紧张,用餐的时候顾旸没有说话。

  等吃完饭,顾旸才开口询问他们:“今日干活与往日相比,累不累?”

  这些人纷纷摇头,没人吭声。

  王总管出声言道:“陛下要听实话,你们一个一个回答陛下。”

  从左到右,这些人只能一个一个出声讲述今日劳动的情况。

  多人劳动的确不累,而且效率大大提高!他们今日能够参与新农具试验,真的很荣幸!

  听完他们讲述感受后,顾旸好奇地问道:“你们可有田地?”

  这些人纷纷摇头。

  王总管告诉顾旸:“陛下,这些在皇庄种田的百姓,此前多数都是流民。皇庄本来只有京畿与几个行宫附近才有。从文帝开始,若是地方出现流民,就有内库出资在地方开荒建皇庄。这不单给流民收留之所,还给内库增加了收入。”

  顾旸问他们:“你们想回自己的家乡吗?想拥有自己的田地吗?”

  这些人脸色大变,全都是害怕的神色,求顾旸开恩,他们不愿意离开皇庄。

  在皇庄干活,这是替皇帝做事,他们比其他普通百姓要过得好!哪怕出门,腰杆也比别人挺得住!让他们过其他百姓的生活,他们哪里愿意!没有族人的庇护,没有权势,只能任人欺负!

  见他们如此,顾旸转了话题,询问皇庄发生过什么趣事。

  这些人跟不上小皇帝的思维,一个个都在揣测小皇帝的意思,没人回答。

  管事太监主动开口讲了几件发生在皇庄的趣事,顾旸听完后,没说什么,打了个哈欠。

  见小皇帝困了,王总管吩咐回宫。

  沈尚书还有很多话想跟顾旸说,王总管直接跟他言道:“至于农具起名,以及推广等事情,沈尚书与几位辅臣商议吧!”

  毕竟小皇帝现在还没有亲政,沈尚书也觉得小皇帝做不了主,便转头与李太傅商议。

  回到宫里,顾旸洗了个澡,上榻的时候,想起什么事,问王总管:“王公公,天气开始暖和了,朕可以在宫里开荒种地了吗?”

  王总管笑着回答:“等天气稳定了再开荒种地也不迟。陛下今日累了,还是休息吧!”

  顾旸乖乖闭上眼睛休息。

  经过五位辅臣跟沈尚书商讨,最后决定将顾旸设计的新式犁具叫做‘神犁’。这神犁初步设计有六人劳动式,十人劳动式以及二十人劳动式。由朝廷设置专款进行打造,再来年开春前下发到全国各地。到时候还要更改奖励农耕一事,鼓励集体生产粮食,奖励集体。

  地还是个人的,但是众人一起劳动,产粮归个人。若是集体努力产粮翻倍,集体就能够得到免税。得到免税,还有富足的粮食,农民就能够卖出粮食,换钱购买荒地进行开垦!如此一来,农民越来越富,大周也会越来越强!

  官员们激情高昂,已经预料到几年后大周有多么富强。

  这个时候,王总管颁布懿旨。懿旨的内容是责问御史台监察失责,以太后名义打算成立暗中监察部门。

  此懿旨一出,群臣脸色不快,纷纷出声反对。

  唯有李太傅与周尚书带着一群纯臣同意。

  右相派的官员等待赵右相的意思。

  赵右相却迟迟不语,一直盯着何左相。

  何左相极力反对,甚至还搞了个三问。质问王总管这暗中监察机构何人来管理,所属哪个部门,又直接效忠何人。

  “这暗中监察机构,将由女子管理。不属于各个部门。在陛下亲政之前,直接对太后娘娘进行汇报。陛下亲政之后,暗中监察机构,还有没有必要存在,该由何人管理,一切听凭陛下做主!”

  王总管声音尖锐有力,直接告诉众人这个暗中监察机构是个临时部门,倒是让许多官员打消了畏惧。只不过对于让女子管理这个部门一事,许多官员还是反对的。

  王总管干脆给出两个选择,是让女子来管理暗中监察机构,还是让内官来管理这个检查机构。

  二者之间,肯定是后者对朝堂威胁最大!宦官掌权,监视百官,到时候必定会出现阉党入朝争权的局面!

  在朝堂上,许多官员纷纷选择前者,绝对不能让内官掌握监察权。

  建立暗中监察机构,与御史台抗衡,督促御史台做事的事情,就这么顺利通过了。

  天气越来越暖和,顾旸脱下了厚厚的冬衣,又开始晨练了。

  “陛下又长高了。”王总管给顾旸测量完身高,笑得眉开眼笑。

  长个子了,顾旸开心地蹦跳起来。围着王总管转圈,喜悦地说:“朕要多吃饭,多锻炼,多睡觉!将来要长得比叶叶还高!”

  王总管忍俊不禁。叶统领的个子的确比普通人高壮多了。哪怕是叶大郎跟叶二郎,他们的身高都没有超过叶统领。

  顾旸觉得叶统领至少有一米九。这个时代的男子,普遍是一米六,能够长到一米七已经很高了。赵王一米七都没到,文王跟梁王倒是有一米七。顾旸对自己的身高很在意,怎么着也得长个一米八才合适吧?要是长得比别人矮,气势就输了一半。

  “王公公,朕可以开始开荒耕种了吗?”顾旸还惦记着种田的事情。

  王总管笑着颔首:“已经准备好了,陛下可以去玩了。老奴只有一个要求,累了就要休息。日头高升晒的时候,也要休息。”

  “太好了!王公公最棒!朕最喜欢王公公!”顾旸热情的拥抱了一下王总管,一蹦一跳地离开了万岁殿。

  王总管笑着摇头,吩咐身边的宦官去照顾顾旸。

  这一段时间,李太傅已经查清楚当年梁州赈灾当中贪污的官员。虽然贪污的赃款都不是直接入赵右相口袋里。但是那些官员贪污了赈灾银两,偷偷扣下部分粮食拿去卖后,那些钱都入了一家钱庄。那家钱庄在江南地区开了十几年,把多少钱庄挤走了,只剩下他一家独大,在当地影响特别大。

  而钱庄的东家,就是赵右相的女婿!赵右相有四个女儿,三个儿子。其中小女儿因为执意嫁给江南商贾,所以与赵家决裂,甚至与赵右相几张断绝关系。赵右相对外一直称自己只有三个女儿,不认小女儿。父女关系表面上糟糕如此,实际上,赵右相所得的赃款,全都在小女儿那里,那家钱庄,就是赵右相开的!

  拿到证据以及人证送入京城后,李太傅直接入宫上报此事。

  以前他没把小皇帝当成大人看待,可是自从觉得小皇帝是神仙下凡后,该教导的时候,李太傅会认真教导。朝堂政事,李太傅也会一件不落的跟小皇帝禀告,让小皇帝知晓朝堂局势。

  李太傅来到万岁殿的时候,顾旸不在。王总管也不在万岁殿,不知道在忙什么事情。

  知道顾旸在上林苑开荒耕种,李太傅只好跑去上林苑找人。

  沈尚书也不知从哪打听到顾旸开始种地了,这段时日天天带着各种农具入宫,有意开发小皇帝的工匠天赋。让小皇帝改善各种农具,继续推动农业耕种发展,提高农业耕种水平。

  顾旸从沈尚书这里了解到了不少这个时代的工具水平。两人正在谈论不用火烧,有没有别的方法能够铲除这些野草杂木。

  “陛下!”

  听到李太傅的声音,顾旸跟沈尚书停下交谈,两人转头望向那边。

  “太傅来啦!快看,那块地是朕开垦出来的!朕听从沈尚书的建议,种了花生。朕还打算继续开垦,但是还没想到开荒的好法子。”

  顾旸跑到李太傅的面前,拉着他的衣袖,要带他去看自己种的地。

  李太傅却低声说:“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沈尚书也凑过来了,正准备开口跟李太傅介绍这块花生地是如何开垦出来的。

  李太傅心不在焉的对他摆手言道:“工部难道没有事情要做吗?沈尚书近来倒是日日有空入宫。”

  沈尚书:……

  分享欲一下子被打消了,他改口言道:“陛下,臣告退。”

  顾旸仰头跟沈尚书说:“沈卿家,等你想好方法,再来找朕!”

  “遵命!”沈尚书笑着点头。

  沈尚书离开后,李太傅低声与顾旸说话,让他让回宫,要单独禀报赵右相的事情。

  顾旸只好先回万岁殿,还特地派人去找王总管,让王总管一并了解赵右相的事情。

  --------------------

  作者有话要说:

  文王:密令的事情,陛下应该忘了吧?

  余王:这都过去两个月了,陛下肯定忘了!

  梁王:→_→

  怪了,发了好几遍都发不出去,晋江莫不是又抽了_(:з」∠)_

  感谢在2022-08-27 19:00:00~2022-08-28 21: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书画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