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我在古代直播带货(穿越)>第47章 换屋顶

  沈千屿揣着磨好的面粉回了家。

  “小千回来啦?”郭秀娟笑着看向沈千屿, 未等他发问就率先答道,“泽云回他那边料理草药去了。”

  “……我又不是想问这个。”沈千屿摸了摸鼻子, 坐在了郭秀娟身旁, “我是想问蜡染的事儿,阿婆,你之前不是说过自己会吗?蜡染需要些什么材料啊?”

  “需要蜂蜡和一种比较独特的铜刀。”郭秀娟道, 她大概给沈千屿描述了一下铜刀的长相,“还有棉布, 至于染料,你刚做好的那桶就可以。”

  郭秀娟描述的那种铜刀是蜡染时专门用来描绘花纹的一种工具,外形和毛笔有几分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笔’那一部分。

  毛笔的笔是由毛做的, 而铜刀下面是由两片或两片以上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的,刀口微微张开, 中间比较空,以此来蘸蓄蜂蜡(1)。

  为了更方便的画出各种不同的花纹,铜刀的形状也比较多变。

  沈千屿闻言摸了摸下巴,蜂蜡有点难搞, 也不知道李家村那边有没有卖的,至于铜刀,倒是随便找个铁匠, 给对方大致描述一下, 应该就能做出来。

  思索一番后,沈千屿道,“等过两天去李家村拉瓦片的时候我顺便打听一下吧。”

  说罢, 沈千屿踱步到了之前打靛的缸前, 将上面的浮沫捞了出来, 这些浮沫晒干后可以制成‘靛花’

  -

  “泽云,泽云!?”沈千屿伸手在顾泽云面前晃了好半天,顾泽云才猛然惊察般扭过头看向他。

  “你最近怎么总是走神啊?”沈千屿略带担忧的问道。

  这两天里,顾泽云时不时的就会盯着自己发呆,实在是有些太过于反常了……总不会是因为马上要去李家村拉瓦片,所以提前开始想他了吧?

  “无事。”顾泽云摇了摇头。

  “千总,我觉得,你媳妇儿可能是思乡了。”阿播深高莫测的分析道。

  “思乡?”沈千屿在心里问阿播。

  “千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没听说过吗?”阿播一本正经的道,“古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思想诗?自然是因为古时候的那些漂泊的游子,一个人在外面,离家那么远,难免都会产生思乡之情啊!”

  不得不说,阿播虽然是个人工智障,但这话也不是全无道理,再加上他曾经问过顾泽云,对方还是家道中落后几经辗转才来到郭家村的。

  会思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顾泽云曾经说过,他来自一个叫作殷酆的地方。

  “泽云。”沈千屿伸手拉住了顾泽云的手,问道,“你是不是……怀念你的故乡了?”

  顾泽云愣了愣,没想到沈千屿会这么想,摇了摇头,有些欲言又止。

  他哪里是思乡啊,他分明是担心眼前的人。

  殊不知,自己的担忧到了沈千屿那里,就被解读成了‘思乡,但因为怕对方多想,所以隐忍不发’。

  沈千屿看着顾泽云,忍不住伸手搂住了他的腰,把他圈进了自己怀里。

  “泽云,我明天就要去李家村拉瓦片了。”沈千屿道。

  “我陪你去。”顾泽云把脸埋进了沈千屿怀里蹭了蹭,小声道。

  “你最近也挺忙的。”沈千屿伸手把玩起了顾泽云的头发,“我自己去就行了。”

  “不行。”顾泽云仰头看向沈千屿,“我不放心你,之前那几个生病的我也给他们开好药了,明日或是后日再去复诊便是了。”

  沈千屿有些失笑,他又不是小孩子了,但来自爱人的担心也挺让人受用的。

  既然顾泽云这么坚持,他也就没再推辞,“那就要麻烦泽云陪我辛苦奔波了。”

  “不辛苦。”顾泽云笑着道。

  拉瓦片这事儿比较麻烦,一辆驴车也装不了多少,沈千屿和村长商量了一下,借用了下村里的骡子,并表示等之后乡亲们拉瓦片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己的驴贡献出来。

  这样一来,一趟来回就能拉两车瓦片,效率能提高不少。

  和郭秀娟交代完后,沈千屿和顾泽云一人赶着一辆车朝着李家村出发了。

  到达李家村后,他们熟门熟路的找到了李大能的院子,有两个人刚拉完一波瓦片过来,又推着推车朝着瓦窑那边走去。

  “来了啊?”李大能看了他们一眼,指了指院子旁那一排瓦片,“那些都是你们家的,还有一部分,他们在帮忙从瓦窑那边拉过来。”

  沈千屿点了点头,把新房子也想盖个瓦片顶的事儿和李大能说了。

  李大能想了想,“这瓦片比较多,运起来要费不少时间,我这几天也还要盯着瓦窑的情况,等你们先运上个几天,我再和你们一起过去,到时候再顺便丈量下尺寸便是。”

  “当然没问题。”沈千屿点了点头,“大能兄,我想向你打听一下,你们村里有没有卖蜂蜡的啊?”

  “村尾那家是养蜂的。”李大能道,“不过有没有蜂蜡卖我就不知道了。”

  “这样啊。”沈千屿继续问道,“那你们村有铁匠吗?”

  “有,就在养蜂那家隔壁。”李大能道。

  “谢谢大能兄了。”沈千屿笑着道,“那我们俩先去村尾看看,再过来拉瓦片,这车暂时停在院里一下可以吗?”

  “没问题,你们去吧。”李大能道。

  沈千屿和顾泽云把驴车牵进了院里,一起并肩朝着村尾的方向走去。

  他们也是运气好,去问了之后才知道,蜂农家刚巧还剩了有一块准备卖的蜂蜡,本来是打算明天和蜂蜜一同带去镇上卖的。

  问了价格后,沈千屿爽快的买了下来,拿着那块包好的蜂蜡,又去了隔壁的铁匠家。

  沈千屿和铁匠简单描述了一下铜刀的外形,铁匠听后略一思索了片刻,表示可以做出来。

  于是,沈千屿在铁匠那儿订做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铜刀,每种类型订作了两把,合计六把。

  铁匠让他半个月后再过来拿货。

  付给对方一部分定金后,沈千屿和顾泽云一起回了李大能的院子里,把那些瓦片一点一点的搬到了车上。

  装满后,两人再驾车离开。

  这一来一回的,一天的时间就这么没了。

  看着院子里的那堆的整整齐齐的小瓦片,沈千屿怀念起了现代的大卡车。

  不过……即便真的有大卡车,村里这路也承受不住,怀念也没什么用。

  洗去了一身的尘土和疲惫,沈千屿和顾泽云两人相拥而眠。

  次日,沈千屿劝顾泽云先去为村里人复诊。

  面对顾泽云放心不下的表情,沈千屿笑着安慰他,“放心,狗蛋师父陪我一起过去,他顺便去看看他妹子,不会有事的。”

  “千屿,路上要注意安全。”顾泽云伸手摸了摸沈千屿的脸,叮嘱道。

  沈千屿连忙点头应下。

  和郭狗蛋一起到了李家村,沈千屿先是跟着他一起去他妹子家做了下客,又顺便和李家村的人打听了一下‘殷酆’这地方。

  大家纷纷表示不知道。

  “阿播,你能查到关于殷酆的资料吗?”沈千屿叹了口气,在心里问阿播。

  “千总,查不到。”阿播道,“关于这个世界的资料星网上本来就没有,目前阿播也没听当地人谈论过关于‘殷酆’的话题,所以没有资料。”

  李家村的人不知道,其实也可以理解,村里毕竟是比较闭塞的,等下次去镇上的时候再打听下好了。

  沈千屿暂时将此事抛在了脑后,之后的几天也都是在忙碌的运瓦片中度过的。

  好在,他还算有良心,有记得抽空在渣浪上和观众老爷们请了个假。

  在瓦片运过来一部分后,李大能就跟着他们的车一起来了郭家村,先是去给沈千屿量了新房子那边的尺寸,然后才开始给他们换顶。

  换屋顶这种事儿吧,一个人有点不太好操作,沈千屿拜托村长帮他找了几个愿意帮忙的村民,有偿请他们过来协助李大能。

  从拉瓦片开始算起来,足足折腾了半个多月,屋顶才全部更换好。

  沈千屿给李大能结完了屋顶的费用,额外的付了一笔辛苦费,又给来帮忙的乡亲们结完了工钱。

  下一个换屋顶的乡亲借了沈千屿家的驴车,又赶着村里那头共用的骡子,去拉瓦片的同时,顺路送李大能回了村。

  估摸着时间,订做的铜刀也应该要做好了,沈千屿就顺便把铜刀的尾款给了那位乡亲,嘱托他顺路帮自己把铜刀带回来。

  屋顶换好后,沈千屿可算可以歇一歇了,一连十来天的舟车劳顿,实在是有些吃不消。

  亓玄在新屋顶上兴奋的跑了会儿酷,又有些好奇的跳到了窗户上,探头看了看。

  然后它就看到沈千屿像张饼一样的瘫在床上,过了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顾泽云端着茶刚走进来,就听到了沈千屿的小呼噜声。

  把茶水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顾泽云轻手轻脚的走到了床边,盯着沈千屿的睡颜看了一会儿,弯下腰帮他脱掉了鞋,接着又小心翼翼的替他脱掉了外衣,把他的腿放到了床上。

  顾泽云扯过一旁的薄被,弯腰替沈千屿盖好,低头轻轻的在他嘴唇上印下了一个吻。

  本来,顾泽云认认真真的计划了一下怎么‘抓现行’,结果谁知道因为搬运瓦片这事儿,没能来得及实施。

  不过,他也不急,来日方长,迟早能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的。

  偏头瞪了一眼窗边偷看的亓玄,顾泽云起身出了屋。

  亓玄哆嗦了一下,轻手轻脚的跳进了屋里,跟在顾泽云身后跑了出去。

  *

  作者有话说:

  (1)参考蜡刀的百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