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不夜侯>第17章 温听(8)

  京城四大家?不是京城三大阀么?这个疑问刚从盛成礼脑海中划过,他突然想起,姜元修说的,是二十多年前。

  二十多年前,先帝还未继位,还是仁帝在位时期。

  那时候纪家风头正盛,位居京城四大家之首,就是如今一家独大的李阀,也是要矮上纪家一头的。

  纪家家主纪英卓,战功显赫,军功卓著,是仁帝亲封的忠勇侯。

  然而纪家最出名的不是家主纪英卓,而是纪家三公子,纪元。

  纪家以武发家,从祖上到今辈,都是能提枪上阵杀敌的好手。包括纪家女眷,也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可不知是纪家祖坟冒青烟,还是纪元不小心投错了胎,他打小在武之一技上天赋不足,却能出口成章,过目不忘。

  纪元出生是意外早产,血气不足,身子骨难免弱了些。也正是这个原因。纪英卓和纪夫人,包括纪家两位兄长,对家里这个最小的孩子,都是有求必应的。

  难免就将纪元养的混了些。

  因而,在学堂读书时候的一帮孩子里,纪元并不讨喜。

  姜元修现在回想起学堂读书那段时光,都不免觉得怀念。

  那时候,纪元,宁弘烨,他,以及李阀现今的家主李善和当今太后李蔓,都在李家的学堂里读书,授课的先生,是京城有名的大儒。

  那时候的李善不若现在这般权势滔天,那时候的李蔓也还只是个爱哭的小姑娘。

  宁弘烨是仁帝幼子,其母身份低微,自幼养在皇后宫中。也正因为寄人篱下,打小便养出一副深沉的性子来。

  而姜元修是姜家长房嫡孙,天之骄子,除了废话多了些,性格是顶好的。且因幼时被凤安寺方丈说有慧根,是佛门有缘人,自幼受其度化,比之其他孩童,又多了几分沉稳。

  他与宁弘烨自成一派,而李善身为李家独子,看不惯纪家总压李家一头,更看不惯纪元小小年纪被人赞颂,且目中无人的德行,处处与他过不去。

  偏偏其妹李蔓又喜欢纪元喜欢的紧,整日跟在纪元身后哥哥长哥哥短的叫,与纪元十分过得去,让李善这个亲哥哥,气上加气。

  那是段说不上来多么愉快的时光,但姜元修每每想起过往,都是从这段时间开始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纪元都是独来独往的。纪元虽然混,对李善的挑衅都是加倍报复回去的,但他骨子里是傲的。姜元修和宁弘烨明显没有与他交好的意图,他便也将他们当做是路人对待。

  他们关系和缓是在隔年三月春猎的时候。

  彼时,他们也不过是七八岁的少年,但都是各府着力培养的下一辈。虽然都不像纪元那般小小年纪就在京城闻名遐迩,却也都是照着“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要求在培养的。

  所以几人第一次参加春猎,都卯足了劲,狠狠秀了一把。

  除了纪元。

  纪元生在忠勇侯府,却长至八岁,连马都不会骑。所以别人打猎,他坐在营地里等着别人凯旋而归。别人射箭,他坐在一旁观摩。

  李善在与纪元的数次交锋里每每都失利,难得碰到这样一个可以嘲笑他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于是拉着与他交好且都看不惯纪元的一群世家子弟,狠狠嘲笑了纪元。

  身为男子,谁又想在一旁观摩而不亲身上阵呢?更何况嘲笑自己的还是个只猎到了几只野鸡的人。

  几乎是李善嘲讽的话一出口,纪元就扑了过去。他虽然个子小体质弱,但是手脚灵活而且不拘小节,撕拉扯拽什么动作能打到人用什么动作,逮着机会对着李善就是狠狠一拳。

  可是李善那边人多,纪元扑的突然大家一时没反应过来,让他抓到机会占了便宜揍到了李善。可众人一旦回过神来,对纪元进行围堵,情境立刻就发生了变化。

  眼看着纪元即将吃亏,一直灵验旁观他们争斗的宁弘烨突然扑了上去。姜元修早就跃跃欲试想打群架了,见宁弘烨动了手,也迫不及待兴奋地扑了上去。

  宁弘烨与其他人不同,他虽然不受宠,却实打实是个皇子,且是个养在皇后膝下的皇子。世家子弟可以欺负忠勇侯的幼子,却不敢与皇子动手,因而打起架来犹豫不决畏首畏尾。

  相反,宁弘烨却全无这种顾虑,揍起人来毫不手软,拳拳到肉,加上旁边还有个武力值客观的姜元修帮忙,以及虽然武力值不够但手脚灵活的纪元,很快就将挑事的一帮人收拾掉了。

  架打的舒坦了,姜元修看纪元也就顺眼了几分。

  “你为什么总跟李善过不去啊?”

  纪元那张精致的小脸上有几道红痕,估计是打架的时候不小心被剐蹭到了,而且沾了些灰尘,看起来脏兮兮的。但这丝毫盖不住他那快要飞出眼眶的白眼,“你是眼拙还是眼瞎,找麻烦的是我?你要是在看不见赶紧找御医给你治治眼,省的拖久了眼睛真的瞎了,到时候姜老不得哭死。”

  姜元修目瞪口呆。他自认自己嘴皮子算溜的,别看在外面一本正经装深沉,在府中没有外人在的时候,老爷们经常被他气得怒骂他不孝子。

  可没想到这个平日里十分傲慢。能智取决不动手,能动手决不动口的纪元,骂起人来也不遑多让。

  “我,刚刚救了你,你,应该感谢我,而不是用这种嘲讽的态度跟救命恩人说话!”姜元修一字一顿,试图跟纪元讲道理。

  “别装了,你就是想打架,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看李善不顺眼很久了。”纪元对着姜元修又翻了个白眼,面对宁弘烨时,神色认真了许多,“多谢。”

  “举手之劳。”宁弘烨神色淡淡,并不居功。

  姜元修不乐意了,“纪元你什么意思?明明是我和弘烨一起救了你,你为什么只谢弘烨不谢我?”

  纪元不耐烦,推开他往营地方向走,“你怎么跟个娘们似的叽叽喳喳的,你烦不烦啊?”

  姜元修紧追不舍,“你不烦,你爷们,你倒是跟我道谢啊!”

  “不用谢。”

  “你!!”

  吵闹声逐渐远去,宁弘烨站在原地没动,眼神讳莫如深。

  后来,后出手的姜元修跟纪元成了之交好友,先帮忙的宁弘烨和纪元,关系倒是一直不咸不淡。

  直到几人年岁渐长,纪英卓在朝堂之上愈发受倚重,而宁弘烨也在众皇子中崭露头角,姜元修方才恍然。

  宁弘烨出手帮助纪元,不是因为看不惯李善欺负纪元,而是冲着纪元忠勇侯之子的身份去的。而纪元一眼看穿了宁弘烨,所以他道了谢,想必后来宁弘烨,也得到了忠勇侯的不少帮助。

  至于他姜元修,义气上头动了手,所以纪元将他视作同伴,而对待同伴,说道谢的话又太过多余。

  姜元修想通利害关系,忍不住磨牙。

  这两个人明明与他同龄,却心思深沉的,他拍马都追不上啊!

  -

  此后过了一段相对安生的日子。宁弘烨在李家的学堂和纪家的演武场两边跑,李善大概是被他父亲耳提面命了一番,至少不再明面上找纪元的麻烦了,学堂里达到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而因为跟纪元相熟,宁弘烨又经常跟着季英卓习武,姜元修也成了忠勇侯府的常客。既是年轻一辈,又常去演武场,纪英卓操练宁弘烨的时候,也会顺带教教姜元修。纪元跟着两人一起,时日长久,身体也好了许多。

  唯一让纪元头疼的,是李善不找他麻烦了,李蔓缠人的功夫却愈发精进了。

  纪元是家中幺子,上面有两个哥哥,导致他对妹妹这种生物极其喜爱。只是生产对身子损伤极大,纪夫人在生纪元时候又伤了身子,纪英卓难得对妻子说了重话,勒令她不许再生育。

  从而,有一个亲生的妹妹这个幻想,是不可能成真了。

  李蔓年幼时天真无邪,终日跟在纪元身后哥哥长哥哥短的,很是让纪元满足了一把当哥哥的幻想。只是随着年岁增长,纪元发现李蔓对她的独占欲越来越强,已经不单单是妹妹对哥哥的喜爱了,因此当她再追着他喊哥哥的时候,纪元非但不觉得满足,反而只觉得头疼。

  再后来,李家学堂的大儒教不了纪元什么新的知识了,纪元便外出游学,经常一去就是半年一载。偶有几次回京,待李蔓得到消息追过去,却总会因为各种原因与他错过。

  李蔓也哭闹过,只是李家家主妻妾成群,儿子虽然只有李善一个,女儿却有一堆,对这个正妻生的嫡女,虽宠,却不独宠。

  再后来,纪元某次外出游历时,仁帝突然暴毙,传言纪英卓扶持皇长子宁弘远登基为新帝,李氏以“清君侧”为名,直指纪英卓协同皇长子迫害仁帝,兵变逼宫,后纪英卓身边副将叛变,诛杀纪英卓。

  一代豪门世家就此落幕。

  那时候,宁弘烨远在西北驻守边疆,纪元游历于江南地带,与京城相隔数千里。待接到消息,京中已换了天地。

  亦,阴阳相隔。

  -

  姜元修絮絮叨叨讲了一个多时辰,盛成礼也不打断,只静静听他讲着。哪成想他废话太多,关于自己和纪元的相识翻来覆去讲了好几遍,待讲到纪家殒灭之事,又一句话带过了。

  而常代的身份,更是一句也未曾提及。

  盛成周不是个多打听的人,但是他觉得自己听了一个多时辰的故事,总该将自己的疑惑讲出来。

  于是他问道:“弥梵大师,不知常代与公子,又有何渊源?”

  姜元修一拍光溜溜的脑门,“哎呀,讲漏了。”

  其实常代与纪元的关系更简单了。豪门大户都会有些家养的奴仆,世代为主人家效力。常代的父亲是纪家的管家,常代聪颖又懂事,自幼便与纪元玩得来。

  后来,当时仍为郡王的先皇生了个小郡主,小郡主的生母是纪夫人的远方表亲,与纪夫人关系匪浅。纪夫人不放心,便将常代送去了小郡主身边服侍。

  这一去,就是一十四载。

  作者有话要说:

  _(:з”∠)_我真的越写越慢了,绝望我也很想说今天真的还有更新,但我的渣手速,我不敢立flag了再也不出去玩了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