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还没有开始,但敏感的边境百姓已经察觉到不安的气息,匆忙秋收后,开始往廊山搬移东西。

  石头村背靠廊山,在一片茂密的林子后面,这是他们的先天优势,廊山虽名为廊山,实际地势险峻,满山崎岖怪石,极不易攀登。

  但靠山吃山,加上边关多战乱,石头村村民都有一身攀岩的好本事。

  妇人孩子粮米都带过去了,成年男子是最后一批上山的人,文殊虽然身体弱,但也不好意思跟妇人一道,他也是最后一批上山的人。

  文殊在石头村呆了两个月,期间逛遍了其他县城,没有找到番薯之类的东西,也没有见到男主。

  有点不太甘心,石头村村民说要上山,他也跟了上来,为的是也许山上会有旱地可以种的粮食,毕竟是边关,好东西应该不少。

  文化太过抽象,实在让他不知道从何下手,只好曲线救国,先发展商业,先把首富的位子坐上再说。

  ——

  “文先生又出去啊?”一个正在清理门前草的大姐笑问道。

  “诶,出去看看,没见过这山上景色”,文殊道。

  石头村的村民在山上也有简陋的屋子,只是这几年没住,有些荒了,门前都是杂草,大姐们提前上来,多半都清干净了。

  “文先生,你把这带上,能用上”,一个健硕的跛子从屋里追出来,给了文殊一架简陋的弩。

  “多谢刘大哥”,文殊连忙接过,递给知书。

  刘大哥全名刘东,是文殊借住的人家,是一名因残疾退伍的兵士,有做弩的手艺,村民打猎多半还是用弓,但文殊还没练出那么大的力气,这弩应该是刘大哥这几天赶制的。

  廊山多树,没有狼群,石头村的村民常上山打猎,知道这山上没太多危险,就由着孩子在附近乱跑,对文殊当然更放心。

  文殊让知书背了个篓,自己拿着弩研究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就走的远了一点。

  久病成医,文殊为了了解这个社会看书很杂,认识不少草药和作物,偶尔见到会挖点回去,拿钱借住,永远是外人,对村子有贡献,才会被认可。

  “少爷,这个是吗?”知书这两年跟着文殊到处跑,也认识不少,蹲在前面扒开草问。

  文殊伸着脖子看了一眼点头道:“是,这草消肿止血,打猎受伤可以用,挖。”

  知书边挖边记下药性。

  两人东转西转,文殊边走边做下记号,以免回来找不着路。他正折着有一人高的杂草茎,忽然看到个眼熟的作物。

  绿油油的叶子十分眼熟,似乎在哪个农场里见过,文殊不太确定,找来知书准备一起挖一挖。

  刨了半天土,才露出土下圆圆胖胖的作物——土豆。

  文殊非常惊喜,土豆和番薯都很管饱啊,而且是旱地作物,他抠掉上面的土,递给知书:“终于找到了,放好,再找找有没有一样的。”

  “少,少爷”,知书颤颤巍巍的接过来。

  “怎么了?”文殊仰头问。

  知书手里拿着土豆微微颤抖,眼睛直盯盯的看着前面道:“那里,有人。”

  文殊愣了下,有人就有人,至于这么害怕?他站起来,好奇的顺着知书的视线看,顿时也愣住了。

  周围杂草太高,只能看到半张脸,面容有些稚嫩,脸上全是血污,唯有那双眼睛,直盯盯的,一眨不眨的盯着这边......是怪吓人的。

  “你”,文殊张了张嘴,脑子里突然闪过一道光,少年,玉川,受伤,不会是遇到男主了吧!

  原文中顾逍在玉川失踪了两个月,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经历了什么,等回宫之后他就开始了夺位之旅,难不成,他就在石头村养伤?这么巧?

  文殊来玉川主要也是想看一看顾逍,顺便瞅瞅有没有接触的可能,他知道几率很小,所以也就是想来认认脸,结果就这么撞上了?

  原来两人是这么认识的吗,所以顾逍才这么相信原主?不过原主来玉川干什么?

  想到可能是男主,文殊就激动了,立刻拨开草,要去帮他,顾逍也是这时候,双眼一闭,晕了过去。

  “少爷”,知书想拦着文殊,结果不仅没拦住,还没拉了一把。

  “快点过来”文殊催道。

  少年嘴角沾着绿色的汁液,应该是自己嚼过草药,身上没有很严重的伤口,只有右脚用树枝固定着,像是骨折了,手上都是剐蹭的伤口,旁边有一根略粗的棍子,刚才大概是用它支撑着站起来的。

  “少爷,你要救他吗?”看着文殊的动作,知书犹豫着问。

  “你能看着好好一个孩子死在这吗?”文殊把下摆掖到腰间,随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