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太子殿下不要脸>第二十九章 君心

  不止陈庭月,赵离人的腿,也是个大问题。一直休整了半个多月,赵离人才正式入朝。

  天边金乌初露,地上的青石砖上还带着昨夜的露水,燥热的一天难得只有这段时间是带着清凉的。

  文武百官早已整装而立。一脸的肃穆,或是安静的站立,或是小声的说着什么。

  隐约可以听见:“太子......腿疾......处境......”之类的话。

  不过更多的,都是眼眸收敛,神色严肃,眼神沉稳,不发一言。

  没多大会儿,一道太监独有的尖细嗓子高声喊道:“皇上驾到~~~”

  文武大臣瞬间一静,只片刻的功夫,就列队两旁,齐刷刷的跪在地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今皇帝名叫赵纯良。赵离人的亲爹。

  赵纯良眼眸淡漠,淡淡道:“众卿平身。”

  听到这话,底下的文武百官这才爬起来。

  然后开始照常讨论国事。不过下面这些大臣个个都是人精,知道今天的主角可不是这些琐事,于是没过多大会儿,就把话题引到了赵离人身上去了。

  一位大臣出列,“皇上,听说太子殿下已经还朝......”

  他话还没说完,赵纯良就打断了他的话,神色淡淡,语气莫名,“听说?你听谁说的?消息倒是灵通。”

  那位大人脸色一变,急忙跪在地上,连连告饶。

  赵纯良睨了他一眼,没搭理他,往龙椅后靠了靠,淡淡道:“太子确实还朝了,已经半月有余。想必你们都听说了。”

  底下的大臣们暗暗咧嘴苦笑。您也知道啊,都回来半个月了,再没听说,那才是真的聋子瞎子呢。

  偷偷往上窥了一眼,见他面色悠然,仿佛刚才那副几欲发怒的样子不存在一样。

  阴晴不定、伴君如伴虎。众位大臣们叹息,不过却愈发谨慎。生怕那句没说好,又触了他的眉头。

  “按理来说,太子理应入住东宫,只是东宫年久失修。”赵纯良居高临下的扫视了一眼众人,慢条斯理道:“皇子十四便可出宫建府。朕的意思是,太子已经十三,再加上东宫又住不得人,不若直接在宫外建造太子府邸,众爱卿以为如何?”

  这话一出,下面顿时就静了一瞬。好几个人对视一眼交换眼神。

  陛下......这是何意?

  就算东宫年久失修,那也只是耗费些时日好好修缮一下便可了,为什么要再宫外建府?

  要知道,历代太子,可从来没有出宫建府的。

  难道是不满意太子?想以此训诫作为铺垫?

  还是说......太子的腿真的废了?若是真废了,那自然是不得为帝的。

  只是皇家只有这个独苗,他不能为帝,那还有谁能?从宗室选?不太可能。再生一个?

  想到这一点,好几个大臣都不由得偷偷看了皇帝一眼。

  嗯......这个年纪,这幅面貌,再生一个倒也不是不行。

  赵纯良自是不管他们怎么想的,扫了一眼神色各异的大臣,也不说话。

  沉静了一会儿,礼部侍郎踌躇了一会儿,出列,“陛下......让太子殿下出宫建府,有些不符祖宗规矩,不如先在偏殿住一段时间,等东宫修缮好了再搬过去?”

  赵纯良淡淡道:“东宫已经将近二十年没有住过人了,你进去看过没有?那里比个破庙都不如,莫说修缮了,里面的木柱碰一碰都会掉渣。若想修好,除非推倒重建。既然要重建,不若直接建个太子府的好。”

  礼部侍郎见赵纯良都这么说了,顿时就闭了嘴。

  户部侍郎用余光看了礼部侍郎一眼,出列,拱手道:“陛下说的是,若想修缮东宫,势必要花费比建府多两倍的银两。如今西边儿又有旱情,确实该节俭一些。实在不必为了规矩,而耗费这么多的银两。”

  礼部侍郎脸色一涨,语气带怒道:“周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只是说太子殿下出宫建府不太符合规矩罢了,并没有强硬要求修缮东宫吧?确实,西边儿有旱情,该节俭,但是东宫也不能放任不管。总不能以后每任太子都在外面儿建府吧?”

  张丞相这时也出列,沉声道:“周大人说的在理,但王大人说的也不错。东宫不能就此荒废,还是要修的。”

  王大人就是礼部侍郎。

  户部侍郎道:“王大人别急啊,我也没说不让修东宫,我的意思是可以缓缓,稍后再说,毕竟现在还是旱情为主。太子殿下便先在宫外建府,这样东宫也就不着急住人,可以慢慢修,等有钱了就好好修嘛。”

  礼部侍郎甩袖冷哼了一声,他何时说过现在就要修了?说难听点儿,太子殿下住哪儿跟他有什么关系?王大人暗忖道。

  就这么吵了两句,赵离人的住所就这么定下来了。

  高台之上,纯金雕的龙椅上,赵纯良淡淡的扫了一眼旁边的大太监孟粮,孟粮心领神会,尖着嗓子大声道:“宣,太子殿下进殿~~~”

  众大臣一愣,纷纷朝门口望去。

  只见一个坐着轮椅,身穿暗黄色朝袍,相貌夺目,很是贵气的少年缓缓被推了进来。

  众人这才看清这个已经离宫十几年的太子殿下。当今皇上唯一的嫡子。

  就算是自小离宫,在别苑长大,但是他身上却没一点儿小家子气,贵气十足,又带着皇家的威严。将皇室的风范展现的淋漓尽致。

  就算从来没有见过众大臣,从来没上过朝。但是在百十双的眼睛注视下,他也一点儿都不怵。目不斜视,神色肃穆,眼神淡漠。就算是坐在轮椅上,就算还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年,也没有一点儿低人一头的感觉。

  或是探究,或是打量,或是审视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他连个眉毛都没动一下,坐在轮椅上,双手抬起,在身前行了个标准的半礼,“参见父皇。孩儿身子不适,不能给您跪拜行礼,还请父皇赎罪。”

  赵纯良倒是不甚在意,点了点头,淡淡道:“无妨。”说着,便将东宫之事跟他提了一下,并道:“太子府的选址和建造由工部去办,你有什么想法就跟他们提。”

  “多谢父皇,孩儿省得。”赵离人微微垂首,缓缓道。

  赵纯良‘嗯’了一声,然后又道:“你已经十三了,过了年就十四了。去年林大学士回京的时候说你学业不错,即如此,也不必等到十四了,明天开始,便上朝来听政吧。”

  这话一出,哗然一片。

  赵纯良神色依旧没有一点儿变化,淡淡的看着众人。

  众大臣止不住的心惊。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众人甚至有些欲哭无泪,君心难测啊!刚才还那么淡定的不让赵离人住东宫,众人都以为赵纯良对他不喜,所以将他赶出宫来的。

  又加上赵离人的腿......不少眼光朝坐在轮椅上的赵离人的腿看去。

  众人都已经赵离人这个太子不得圣心,仅靠着皇家血脉才得以维持体面。如今再看......又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以十三岁稚龄入朝,莫说本朝了,便是前朝,大前朝,也是没有过的事情啊!

  按规矩来说,一般皇子都是十四岁开始在外选址建府,莫约十五刚好搬出宫,然后十五入朝。只是后来演变成了十四出宫,但是一般也都是十五岁才入朝的。

  如今赵离人才多大?刚过十三岁的生辰。还是个半大孩子,就要跟着他们这些成年大臣一同商议朝政了?

  所以......皇上对赵离人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厌恶?不像。淡漠?也不太像。喜爱?没看出来。所以......到底是什么?

  众大臣不由得嘴角抽了两下,再度感叹:君心难测。皇上的心思你别猜。猜也猜不透。

  赵离人跟赵纯良一个德行,对那些各异的目光和神色理也不理,神色从始至终就没变过。就好像赵纯良跟他说的是:明天早上你吃包子 一样。是个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微微拱手,行了个半礼,“儿臣领命。”

  赵纯良颔首,然后又说了一些事情,便退了朝。

  赵离人由着身后的侍卫将他推进朝云殿。朝云殿就是他现在住的地方。

  此时的陈庭月已经能勉强起身了。躺了将近二十天,躺的他浑身酸痛,骨头都要发霉了,好不容易等到太医松口,他这才能在窗边儿坐坐。

  赵离人一进门儿,就看见陈庭月正坐在窗边儿的软榻上,一只手撑着下巴打瞌睡。

  自从进了殿,他那副年少老成便没了踪影,不再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脸上开始有了表情。皱了皱眉毛,赵离人上前,“困了怎么不去睡?在这儿打瞌睡小心着凉。”

  陈庭月不肖抬头,只听声音就知道是赵离人,无奈的笑了笑,“我不是困,是躺太久,人躺倦怠了,只是稍稍坐坐,就觉得累的慌。”

  “你是身子不好的缘故,才觉得累和不适,等养好了,就不会如此了,所以你得好好养着。”赵离人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