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快穿之请别相信我>第六十四章——万能药10.他的情谊

戴博文到底没摆脱沈修远的“牵制”。

因为沈大总裁脑子清醒没被忽悠,他说明面上不亲近可以——毕竟斯图加特那张脸看起来谁都亲近不了——暗地里联系就成。反正按照斯图加特的设定,瞒一个伊凡还是没问题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再凑一凑以前的过河拆桥(潭亲王对国师用完就扔)、瞒天过海(硬把“神眷者”判为“异端”)等,戴博文认为,这家伙的三十六计真是太溜了。

最终,戴博文还是给他看了审问录像。不过不是在书房里直接看的,而是又转发到了邮箱,回自己的住处再看。

也正如戴博文所预料,伊凡后来还是发了信息来问斯图加特找他说了什么。戴博文回的是汇报治疗进程,并被迫立了“军令状”保证搞定他的幽闭恐惧症。

戴博文还和伊凡说,他的进程已经慢于测试的平均水平,如果不更积极一些,只怕规定疗程内未必能见到理想效果。

戴博文最后说:“如果你的治疗不能按时完成,从而影响到了你的画展举办……我恐怕会被你哥哥扔去沉江。”

伊凡没有立刻回复,一小时后才回了几个字:“不会的。”

不会什么?不会治不好,还是不会被沉江?戴博文看着这条信息,想了好一会儿要怎么回复,最终还是觉得一切从简。

丹·贝利:“(系统自带笑脸表情)”

【任务提示:现在距主线任务截止还有67天。】

“‘罗曼尔汀’的第46天!我已经服用这玩意儿长达六周。我采取了你的意见,逐渐变暗入眠时留的壁灯,并让人在我睡着后关掉。

“一开始这让我有些难以入睡,因为我无法不去想‘待会儿这里会变得一片黑暗’,但服用了红色胶囊之后,情况就好多了。

“现在,我已经可以睡前锁好房门,并彻底关上灯,正常入睡。我不是故意瞒着你这些变化,我只是觉得,如果一直没成功,那可就太丢脸了……”

戴博文听完了伊凡发过来的语音信息,继续顺手转给斯图加特之后,拿起散落在桌上的纸张看起来。

这纸张上记录着戴博文对伊凡的诱导计划,也就是利用这位青年对他的信任,推动一些青年平时不会做的事,以“证实”“罗曼尔汀”的药效。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击破,让伊凡更相信药效,也更相信自己最后可以凭借“罗曼尔汀”战胜不必要的障碍。

伊凡确实在逐渐转变,但这种转变,相较于戴博文经手过的类似试验来说,还是很慢。

戴博文拿起了手机。

丹·贝利:“太棒了,你可真是给了我一个惊喜!不过老实说,我也挺愿意你在过程中时就与我分享,毕竟看着你一点点变好,这种感觉妙不可言啊……

“我觉得,下次你可以试试锁上浴室门,舒舒服服地泡个澡,放个音乐什么的。

“对了,按照你的意见,我买了这幅画挂在办公室里。现在我的办公室里显得高雅多了,多亏了你。(附上照片一张)”

信息发送完毕。

戴博文将手机放回桌上,然而他并不像信息里所说的在办公室里,而是坐在公寓里的电脑面前。电脑屏幕上播放着影像,影像的右上角跳动着时间,右下角写着地点。

一个青年在房间中央站定,各种各样的画板和绘画工具环绕着他。

——伊凡·A·维斯。

是的,这是维斯宅邸里画室的实时影像。伊凡是一名画家,而绘画能够表述作者的所思所想,这就是为什么戴博文原本千方百计地想要参观他的画室。当沈修远和戴博文摊牌之后,戴博文就更肆无忌惮了些——作为帮沈修远看录像的交换,戴博文要求在伊凡的画室装上秘密摄像头,实时监控。

这个要求,说实话,是对伊凡的极大不尊重。

但沈修远并不真的是他哥,斯图加特的手下们也不会真的把一个弱气私生子当作自己人,监控这玩意儿,装一个也没什么大不了。说不定戴博文再和沈修远磨一磨,伊凡的卧室也说装就装了。

至于戴博文本人,他实在干过太多次“在监视器前遥控坑人”这种事,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心理负担。

“嗯?新画?”

伊凡在画室里开始工作的时候,就不会再去看手机,也就没回复信息。戴博文看着他将一块画板搬上了画架,然后铺上了新的画纸,似乎正要开始打草稿。电脑前的男人赶紧将视频窗口全屏化,凑近了一些仔细看。

这对戴博文来说是个大好的了解机会。因为一幅画作的长时间的处理后,技术手法、变化的心境等因素,会影响作者最初的状态。如果能看到最原始的线条草稿,窥觑就会简单得多。

戴博文还看了一眼手表,在纸上记录了这一行为开始的时间。

这不是为了推测什么。只是因为隐藏摄像头暂时没有缩放、转动的功能,想要放大看到细节,就得要事后再用软件处理影像资料。戴博文现在记时间,是为了之后方便截取需要的视频片段。

镜头下的伊凡好像很有灵感,构造初稿的速度非常快。不过因为大部分只是定位的线条和轮廓,戴博文也是看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对方想画什么。

“人物?等等,这家伙……”

戴博文眯着眼盯住那块画布,一时间有些愣神。从之前的观察和交流来看,伊凡是一个偏现代派的画家,喜欢虚实结合、略带抽象的画法。当然,他的素描功底非常扎实,画室里放的几幅静物图也十分漂亮。但无论如何,戴博文还没见过他做人物画。

没有模特,没有石膏像,甚至连一张参照的照片都没有,这显然不像是人物练习。看起来,这位青年画家想要凭借自己的脑子来画出一幅人像?

戴博文的目光下垂了一瞬。

不管这个人物是谁,是否存在,最后会被画成什么样……都会是伊凡心中渴望的具现化。

这个人物跃然纸上的过程,就是戴博文切实抓牢伊凡的过程。

“居然这样送上门来……”

戴博文不由得笑了起来。

恰在此时,他的手机进了一条新的信息。伊凡现在明显没空,戴博文心有所感地拿起来一看,果然是沈修远。

斯图加特:“听起来你和他的关系,比和我的还好。”

戴博文一挑眉,瞥了一眼屏幕上的伊凡,动动手指回道:“老板,你指的是我和你,还是他和你?”

斯图加特:“以上皆可。”

戴博文将手机对着电脑屏幕一拍,把照片发了过去:“确实比不上,因为我是这样地不想他离开我的视线。(附照片一张)”

另一头的沈修远点开图片一看,笑了笑,回复道:“偷窥他,监视他,控制他,这就是你的爱。”

丹·贝利:“非常正确,所以,离我远点儿。”

一周后,伊凡的人物画已经铺上了颜色,可以大概觑得画中人的影子了。

戴博文拉近视频片段后查看,发现这是一幅以海面为背景的画。一个人正在朝大海的方向迈进,后侧面身影在画中,他(或她?)的脑袋略微转过来,似乎看向画面所取的镜头。之所以分不清性别,是因为其中性征都被遮挡或模糊化了。脸的轮廓看起来像是男性,柔和的五官比较像是女性;露出的手臂和腿部偏向女性的圆润,可身体架构又像男性般宽大。而且这个人就没好好穿着衣服,甚至有可能那就不是衣服,一大块有着美丽色彩的布包裹着他(她),海风将那布料吹得十分洒脱。

一片柔光之中,那个人朝着画外露出一个粗看温柔、细看时却有些“别样意味”的微笑。

而在这隐隐矛盾的一切之中,还是人物手上的一个小“道具”,让戴博文稍微摸到了一些头绪。

“贝壳?这么说是维纳斯了……”

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古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她是象征着爱与美的女神,也是各个时期各位艺术家的“宠儿”。以她的形象为题的著作不计其数,而因神话中所描述的出生之景,海洋、贝壳、海豚等因素也常常伴她左右。伊凡所画的人物虽然性别不明——毕竟维纳斯可是著名的“女”神——但按照海与贝壳来推断,这的确很可能是维纳斯像。

戴博文一手支着下巴,另一手滚着鼠标,将那幅画放大后从下到上扫了一遍。然后他眯了眯眼,将手机摸过来给沈修远发信息。

丹·贝利:“伊凡好像恋爱了,这事儿你知道吗?”

又为了稳定维斯家族而“出差”的沈修远一划开手机:“!!!”

斯图加特:“和谁?什么时候?”

你问我,我问谁去?戴博文看着那幅疑似“维纳斯”的图画,摸了摸下巴,实际上,他也不是非常确定这个结论。不过,伊凡正要举办画展,应该不会在现在这个时段无的放矢。他选择表达“爱”与“美”,实在很容易让戴博文有这种猜想。

最容易成为艺术家们表达爱意的两组神氏——爱与美的维纳斯,灵感女神缪斯。

沈修远的信息又紧接着来了:“伊凡的出门情况基本是我的人全程跟随,没有任何异状报告。你怎么知道的?”

伊凡是个典型的“宅男”,很少出门,遇到陌生人的机会就更少。现在戴博文说他恋爱了,沈修远就会不由得开始想:这是不是那几个叔伯撺掇的?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掌控伊凡?

而比起“这两方可能有所联系”的情况来,沈修远更关注的是对伊凡的监控工作。这个青年画家就在他的眼皮底下,却无人和他汇报伊凡的异状,沈修远当然会怀疑:又有“内鬼”蒙蔽了他的“耳目”。

所以他给戴博文发信息问“你怎么知道的”,并非一种质疑,而是想要确定是否是斯图加特的手下有问题。

戴博文拿着手机想了想,还是没把那幅画拍下来给沈修远看,只是回复道:“我在监视他,能看到一些你无法察觉的东西,你知道的。”

然后紧接着还有一条:“你暂且按兵不动,我去探一探虚实。”

这么地给沈修远回了两条信息后,戴博文点开了伊凡的信息界面。

丹·贝利:“嘿,伊凡,我知道了一个不错的餐馆,你想出来放松一会儿吗?”

——莫名其妙的小剧场——

沈修远:为什么不给我看画!

戴博文:你看得懂?

沈修远:非女性的维纳斯,我忽然知道了什么……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