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殿外候着的成友之得了皇帝的吩咐, 便立即带人去了承乾殿。

  而在殿中站着的卫长恭却不由的将视线朝萧元景望去,不由为他担忧起来。

  萧元景藏在袖中的手暗暗用力紧握成拳, 似乎是在极力隐忍着什么似得,而此刻的皇帝却将手中的证据都搁到了一旁,抬眸凝视着殿中跪伏着的庆国公父子,随即让他们站起身来。

  皇帝瞧了瞧萧元景,又将视线落在了庆国公的身上:“荀爱卿, 这沛国公世子当真轻浮, 欺负过倩儿?”

  庆国公行礼道:“是,臣当时糊涂, 还打算将倩儿就嫁给李御史的公子, 是四殿下的一番话点醒了臣,身为人父,怎能不为自己的儿女讨回公道,故而臣才去找沛国公讨要说法,虽然最后不欢而散, 可到底臣是不后悔的。”

  皇帝眸色幽深, 随即道:“沛国公教子无方, 罚俸一年,至于这言尤煜,革去世袭爵位的世子身份, 着吏部备案, 言尤煜不得入仕为官。”

  听到皇帝如此吩咐, 就连萧元景也倍感惊讶。

  对于言尤煜来说, 对他最骄傲的就是沛国公世子这样尊荣的身份,将来承袭爵位,进入仕途也是格外便捷的。

  皇帝虽然只是罚了沛国公一年的俸禄,可却是撤了言尤煜为止骄傲的身份,甚至不许他入仕为官,如此一来,这言尤煜便与普通的世家公子没什么区别。

  这样大人打脸的方法,也得亏是皇帝下旨,否则还真不好办。

  不过后来想想也对,皇帝是荀若倩的姑父,这侄女儿受了委屈,他这做姑父的不知道便罢了,这知道了岂有不出气之理。

  这下完了惩治言尤煜的旨意,庆国公与荀若白再次伏地叩谢,外头成友之便也带着立冬来了文德殿,立冬瘦弱的身躯只殿门而来,颤颤巍巍的,有些害怕。

  尤其是殿上还有这么多人,吓得立冬便立即跪伏在了地上,山呼万岁。

  瞧着这立冬出现在了文德殿,李长柏一如添翼的老虎一般,格外得意:“立冬,你是承乾殿的奴才,是否一直伺候着四殿下。”

  立冬抬起头朝着萧元景看了看,又抬首瞧了皇帝一眼,随即恭敬道:“是,奴才自八岁入宫后,便一直在承乾殿伺候四殿下。”

  皇帝瞧着殿中身如抖筛的立冬,神色又多了几分凝重:“立冬,朕且问你,四殿下可与庆国公有书信往来啊?”

  立冬沉吟了片刻:“有,每次都是让奴才送出宫的,不过不是与庆国公,是与世子,不过不是书信,多半是口信,奴才记得的是寿宴时荀世子找到了奇珍异宝想让殿下敬献陛下,被殿下回绝了,而后便是为了城中的火锅店,四殿下在承乾殿时,便时常做火锅,就连奴才们都有幸得益品尝,四殿下便想这样的美味不能独享,便打算开间火锅店,推广火锅这种美味,而与世子的口信基本都是关于火锅店如何装修的,哦,对了,殿下还让奴才带了一份合同与欠条出宫给世子,说是等日后火锅店开张营业赚钱了,再还世子盘店装修的钱呢,这两日奴才病了,便耽搁了。”

  立冬絮絮叨叨的说了不少,一句李长柏想听的都没有,反而是侧面澄清了萧元景与那些书信之间的关系。

  李长柏气急:“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你告诉陛下,四殿下是不是与庆国公勾结,算计陛下!”

  立冬受到惊吓一般,看了看李长柏,又瞧着皇帝连忙磕头:“陛下,陛下明鉴,殿下从来不曾与人勾结,殿下冤枉,奴才冤枉啊。”

  李长柏脸色一白,忙道:“陛下,立冬他在说谎!分明是他主动告知康平……”

  李长柏话音戛然而止,萧元景却侧眸将李长柏那如土灰的面色瞧了个真切:

  “康平什么?”

  皇帝不聋,自然也听清了李长柏说漏嘴的康平二字,自然也知道他说的是康平王萧元恒。

  李长柏脸色煞白,冷汗一茬接着一茬袭上额头,使得他跌倒在地。

  皇帝道:“立冬,把四殿下让你送的东西呈上来。”

  立冬得了吩咐,连忙从怀里取出萧元景给他的合同,还有打给荀若白的欠条交给到自己面前的太监,最后呈送到皇帝的面前。

  皇帝拿着欠条仔细的做了对比,萧元景写的字因为用笔不同,字体比那证据里的书信字体要细小一些,虽然笔迹模仿的像,可到底模仿的人不知道萧元景从不用毛笔写字,所以若不是皇帝此刻拿着两封信笺做对比,还真的就被骗了。

  看来模仿萧元景的笔迹,要造出他勾结庆国公算计皇帝的那个人心思有多歹毒。

  皇帝如此一想,心里的不满便愈发的沉重了,不过是封了一个尚书令,便有人如此处心积虑想要毁掉萧元景,虽然皇帝没有经历过争储的事,却也想到了先帝当年为他讲述的夺嫡的结果,阴云不由再次笼罩在他的头顶。

  萧元景忙道:“父皇,这用书信来陷害儿臣之人心思歹毒,可这书信如何到了庆国公府还请父皇不要放过,一查到底,这能够入庆国公府内宅,更换一本有问题的账目以此来陷害庆国公,此人用心一样恶毒,还请父皇明察,还儿臣与舅舅一个清白。”

  皇帝的视线落在李长柏的身上:“李长柏,你说呢?”

  李长柏眼眶一红,连忙跪伏在地,不停的叩首求饶:“求陛下开恩,求陛下开恩,臣也是一时受人蒙蔽,才会如此,求陛下饶命,是……是沛国公!沛国公告诉臣庆国公府有人做内应,让臣只需要如实弹劾庆国公即可,只要庆国公一旦倒台,荀世子便活不成,是臣糊涂,臣一时误信谗言,想要为我儿报仇,才一时糊涂铸成大错,还请陛下开恩啊……”

  李长柏的脑袋磕在地上咚咚作响,可皇帝却依旧是一脸冷漠。

  而庆国公也立时明白府中的内应是谁,只是他却依旧不肯相信,连忙朝着皇帝揖礼一拜道:“陛下,既是臣的府中有内应,不妨由臣回府,去将内应揪出来。”

  皇帝自然也明白庆国公的意思,可是一想到那个人在假账册中动手脚,既要陷害臣子,还想除掉皇子,皇帝的心里就不愉快。

  原本他以为这沛国公仅仅只是教子无方,没想到竟然如此糊涂,自己教子无方,便要设计他人,实在可恶:

  “虽是家事,却也是国事。来人,拟旨,沛国公携私报复,陷害朝臣皇子,罪不可赦,即日起,革去沛国公世袭爵位,革职流放边塞,至于府中内应,朕,不想再看到她。至于李长柏,革职查办,按律处置。”

  庆国公神情有些闪烁,最后却还是伏地叩拜,谢皇帝隆恩。

  如此一来,庆国公一案算是尘埃落定,就连此前庆国公府一事也被翻到了明面上,有了一个严肃的处置。

  庆国公夫人言氏,因为勾结沛国公,替换庆国公府田庄的账册与庆国公对峙,最终暴露自己的目的,想要扳倒庆国公,再暗中除掉荀若白,最后在沛国公的扶持下,让荀江雪坐上世子之位。

  而言氏对庆国公,虽有爱意,可在这么多年的风雨经历下,早已消失殆尽,现在的言氏对他,不过也只是利用。

  如此残酷的真相被庆国公亲手揭开,登时气的吐血晕倒,而言氏也被官差带走,至于她的一双儿女,自然也是与她断了关系,留在府中思过。

  至于沛国公府,沛国公虽然承认与言氏勾结,想要报复庆国公,扶持自己的外甥上位,却始终不承认账册里陷害萧元景的书信,几次想要要求面见皇帝。

  然而皇帝一想到他诬陷皇子朝臣的事,便是一肚子的火气,并不打算见他,至此,沛国公一直到出京,虽然喊冤,却没人肯听他说一句。

  李长柏不过是个马前卒,革职查办以后,也免不了抄家,最后只能一家人离开京城。

  腊月初八,关于庆国公的案子才算查清楚,还了庆国公与萧元景的清白,这一天也恰好是李长柏携其家眷离京的日子。

  城楼上萧元景与一袭白衣的卫长恭并肩站着,面对着那渐渐远去的马车,萧元景的神色一如既往的轻松,阳光。

  卫长恭侧眸瞧着萧元景:“难怪你当初会让我特别留意言氏的账册。”

  萧元景狡黠一笑,宛如一只狡猾的狐狸:“嘘,不可说,说不得。”

  卫长恭颔首,不再看着萧元景:“那庆国公府呢?如今是个什么状况?”

  萧元景负手站着,往卫长恭身边靠了靠:“庆国公一病不起,身体愈发的虚弱,言氏的一双儿女在府中根本没有任何阻碍,庆国公府的大小事务一应掌握在了若白表兄手上。”

  卫长恭点点头:“如此便好,也不枉费你的一份心。不过听说,陛下属意荀世子接任监察御史一职。”

  萧元景略想了想:“如此也好,卫兄,这件事,我还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呢。”

  卫长恭颔首浅笑:“不妨,请我吃顿火锅啊。”

  萧元景有些惊讶的看着身边的卫长恭,随即拿肩头顶了顶他的肩:“我还以为卫兄会说让我以身相许呢。”

  卫长恭一哽,不知该如何答话,只是脸颊微红,侧首轻咳。

  萧元景没脸没皮的一笑,因为比卫长恭矮了半个头,所以轻而易举的弯腰靠在了卫长恭的肩头,故意捏着嗓子开口道:“小王爷,眼下没有火锅呢,不如我请你吃八宝粥好不好呀。”

  卫长恭听着他捏着嗓子说话的声音,意思之间也不知道该打他还是气他,虽然他很享受萧元景靠在他肩头的感觉。

  “嗯。”

  萧元景听着卫长恭这别扭的应了一声,立即起身跳开了,扭着腰换欢欢喜喜的就朝城楼台阶跑了过去:

  “走咯走咯,去吃八宝粥了,站半天冷死我了,快走快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