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郑公子>第4章

过了两天平静日子,这天一早。宫人便带着两人前来,向郑浩宇郑重介绍道一位是皇上亲自为其挑选的太傅,另一位是宫中专门教习礼仪规矩的嬷嬷。古代最重尊师重道,郑浩宇则恭敬的向太傅行了一礼。这下郑浩宇一天的课程安排的明明白白,看样子皇上这是准备让自己认祖归宗呀!

身为21世纪的高材生,郑浩宇自然清楚滴血认亲那一套有多不靠谱,自己不能成为这政治利益下的牺牲品。在事情还没发生前扼杀掉,于是郑浩宇便开始分析外面的局势来。若真是动起手来,自己有几分把握。“阿福,你去看一下外面锦衣卫一共有多少人?”“公子是想?”“嘘,快去。”“公子,这行宫别苑内只锦衣卫就有21人,俾仆侍从更是众多。还是算了吧!”阿福泄气的坐在椅子上。

“强攻不行,可以智取。”郑浩宇一脸得意的说道。“智取不成,只能自作自受”他家公子真是疯了,难不成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逃走。结果郑浩宇当天晚上就把自己的寝殿给烧了,拉着睡得跟死猪一样的阿福打算趁乱逃跑。结果被逮个正着,还说是为了出去喊人救火。这下好了,两人都被□□起来了。除了日常上课,就连睡觉都有陪侍。

经过此事,阿福算是明白了,他这不靠谱的公子算是指望不上了。其实在哪儿都一样,这里也挺好,好酒好菜好招待。其实一开始设定的都非常好,自己把平常穿的衣服套在架子上,伪造出自己正在寝殿的现场。自己带阿福,趁乱溜走。谁知刚跳了墙,就撞见了巡城官兵。这着实有点尴尬……

“阿福,你去看看守卫是不是又增强了?”“公子,你消停待着得了。”说完也不理郑浩宇,径直走开了。“把你留在这里”,郑浩宇愤愤的小声说道。郑浩宇每天做不完的功课,学不完的规矩。相反,阿福一天吃喝玩乐,生活过得是有滋有味。这时常让郑浩宇怀疑,谁是主谁是仆?自己被囚禁这里,就是为了让他过上好日子。

太傅每天都会修书一封把郑浩宇的学习进度,对事情的了解,分析和处理方式及态度,一字不漏的告知皇上。其中更不乏对郑浩宇的赞赏之词,头脑清醒,处事果断,恩威并施。是个有担当,可堪重用之人。这一下说到皇上心坎上去了,于是决定拿一部分奏折让郑浩宇练练手。

看着这厚厚一沓的奏折,郑浩宇无奈了。看着书房门口正抱着果盘在哪儿悠哉悠哉的阿福,彻底无语了。心想这是什么神仙仆人,“阿福,来为我研墨”。阿福心里就在想他家公子八成是个傻子,有外人不用,非用自己人。都道是红袖添香,让他一个大男人磨什么墨呀!

想着他家公子二十多了,还没娶媳妇。定是不知道小姑娘的好处,于是便张罗着给郑浩宇选了五六个贴身婢女。这下郑浩宇傻眼了,当得知此事是他的家仆阿福干的,不由得嘴角抽动了一下。遣散了来人,也不管礼仪不礼仪了,满院子的追着阿福打。“公子,想想你现在的身份?”只见郑浩宇气的撇了一只鞋过去。

一连几天,都有奏折送来。自己审批完还要交给太傅审阅,从而得到指点和解释。太傅是一个和善的人,不似电视剧里演的那般严肃。相处倒也融洽,教习礼仪规矩的嬷嬷也已然回宫复命。郑浩宇的学习也已经到了另一个阶段,每天生活的相当充实。偶尔也会和锦衣卫比划两下拳脚,生活也没那么无聊。

真相出,朝堂认亲

一转眼来到这行宫别苑有一段时日了,也心知回不到过去的日子了。未来尚不明朗,是福是祸也未可知。心态也由当初的躁动不安到趋于平稳,开始尝试着接受自己将要面对的新身份,以及此身份带来的便利或麻烦。偶尔也会和太傅了解一下朝堂局势,最大限度的做到未雨绸缪。

“公子,定北侯来了”。自己是被秘密带往广平的行宫别苑,怎会有人突然到访,想必是得了某种授意。看来真相要大白了,解铃还须系铃人,想必定北侯是这件事的始作元凶。“公子”,阿福用手触碰了一下郑浩宇。“快请”。可以看出,阿福紧张了,他怕公子身份揭晓之后,就回不到从前了,到见真招的时候了。

反观郑浩宇出奇的平静,“草民……”陈远眼疾手快的上前扶住了郑浩宇。一番客套之后,步入正题。郑浩宇差人准备了些酒菜,两人边吃边聊。郑浩宇平静的听完整件事情的始末,没有怪罪没有埋怨。就连陈远的请罪都感觉没有必要。“舅父,不必内疚。若我是弟弟,应感谢当年您救我一命”。一番话说到陈远心坎里去了,送走他,是当时情况下万般无奈的决定。看历朝历代,皇室中人若是诞下双生子,要么送走一个;要么直接杀了,永绝后患。那是自己的亲外甥自己怎么舍得啊!

但是,事情总要有人承担。原本陈远已经做好了被世人唾骂的准备。却不曾想,在自己外甥这里得到了原谅,其他都已经不重要了。看着陈远渐渐离开自己的视线,郑浩宇心软了。席间,看着陈远头发花白,老泪纵横。不过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做错了一些事,请求子女的原谅。想想自己,好像生活的也没那么苦,古代的封建陋习确实是这样。何况是当年自己魂穿到这具身体上,或许这具身体的主人,也不会去选择怪罪。

陈远走后,郑浩宇给皇上亲笔写了一封信,托太傅呈给皇上。信的内容,便是他知晓了事情的始末。也直言了送自己离开是当时万般无奈下的决定,自己不会去怪罪任何人。信中没有为任何人求情,却只把这件事,归结于家事。短短数语,足见其胸襟。也让皇上下了最终决定……

皇宫,太和殿外。郑浩宇身着一身象征其皇子身份的官服,在此等候。“宣三皇子,璟浩进殿”。三皇子?三皇子未满十岁,已然夭折。何来的三皇子?郑浩宇顶着众人的视线款款而来,不卑不亢。“太子……”一时朝堂上纷争不断。这时几个宫女端来了几碗清水,只见郑浩宇刺破手指,将血滴入各个碗中。皇上亦走下大殿,做了相同的动作。一时间,百官目瞪口呆。这是要当堂滴血验亲。

“皇上……”,皇上及时出手阻止了百官的询问。“宣”,只见江德海,非常流利的念着《罪己诏》。看到皇上把一切责任都归结到自己身上,“不,皇上……”定北侯激动的,就要上前承认下所有罪行,被王相一把拉住。这或许是目前最好的办法。这显然难以服众,纵观历史,历朝历代,何曾有皇上下过此等诏书,当着文武百官认错呀。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在疯传三皇子和罪己诏的事。其中,皇贵妃五皇子党最为气愤。下了朝,郑浩宇依照惯例,来给皇后请安。虽早已知晓,郑浩宇与已故太子长得十分相似,但见到真人后仍忍不住泪流满面。“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万福金安。”皇后扶起跪在地上的郑浩宇,仍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娘娘,三阿哥刚下了早朝。!想必是饿了,不如准备些酒菜,边吃边聊”,这时皇后身边的姑姑开口说道。只见皇后抓住其手臂,似是同意她这么做。姑姑立刻会意过来,看着哭成泪人的皇后。郑浩宇掏出怀中的锦帕,为其擦干眼泪。看着眼泪似不受控制般喷涌而出,郑浩宇无奈的叹了口气。将其拥入怀中,轻声安慰道:“我回来了,别怕,一切有我。”

封了王爷

初入朝堂的郑浩宇便感觉到了古代官场的波诡云翳,险象环生。想想也是,古往今来,多少文武名臣遭人构陷,不得善终。所以郑浩宇大多时候都是静立,缄口不言。由于刚刚认祖归宗,又无军功在身。所以没有自己的府邸,一直住在宫中。多有不便,属实有点尴尬。阿福仍留在广平行宫,郑浩宇身边连个信得过的人都没有。

皇后这边已经在为郑浩宇选妃了,命宫廷画师为官家适婚女子画像,送入长春宫,以供挑选。在她看来,郑浩宇封王是早晚的事,一切都在等待时机。她要为他儿子,选最强的靠山。若不是她娘家已无适婚女子,她又怎舍得这正妃之位拱手他人。

这边郑浩宇正在努力的分析朝堂局势,看看哪些是私下可结交之人。毕竟想要立足于官场,也要有自己的战队。

元化二十三年,乾州连日暴雨,引发山洪。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朝堂上,“哪位爱卿愿领旨前往,抗洪救灾”?霎时间,鸦雀无声。皇上重武,钱大多都用在军队上了。国库空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看无人应答,郑浩宇站出来道:“儿臣愿领旨前往,为君分忧。”一时间恭维之声四起,皇上深深的看了郑浩宇一眼,道:“那好,就由璟王带队前往乾州抗洪救灾。即刻启程,不得有误。”“儿臣领旨”

不出所料,朝廷能拨的赈灾款少之又少。郑浩宇亲笔手书一封,交给阿福,让其送往柳州城。去往乾州的路上,又连下两道命令。一、命其相邻州城官员,立刻组织人员,前往乾州展开搜救工作。二、妥善安置灾民,必要时,开仓放粮。即便如此,郑浩宇赶到灾区时,也被眼前的景象吓到。受灾面积之广,人员之多。

制定了紧急的应对措施,首先保证百姓饮水的安全和食物的供应。古代不似现代发达,搜救工作一时不好施展。郑浩宇带领军队,组织灾民,根据记忆中的方位,展开救援工作。一直奔波于乾州受灾的各个区域内,投入搜救的队伍中。看着一具具的尸体被拔出,无论是村民还是官兵都心情悲凉。凡能叫的出名字的皆被记录在册,又将所挖出的尸体统一掩埋。然生活还要继续,郑浩宇只能安抚大家的情绪。

距离灾难发生已有十天之久,搜救工作也告一段落,赈灾款项也已所剩无几。期间郑浩宇又发布了一条命令:“凡所恶意涨价的商户,发国难财者,一律下狱,待灾情结束后,统一发落。任何州城官员不得包庇,否则以同罪论处。”现在要做的就是对环境的全面消杀工作,以免滋生疫情。统计各方面的损失,恢复道路的正常通行。“大人,柳州城郑府管家求见。”“快请”。“老奴参见大人”,“快请起。”“公子,你受苦了”。郑浩宇腼腆一笑,“快,上茶”,其实也就是白开水。

“公子这是受您吩咐,购置的木材和食物。”“嗯,有劳了。附近商户没为难你吧!”“有尚方宝剑在此,他们不敢”。有了财力的加持,灾后重建的工作也提上了日程。郑浩宇并没有准备离开的意思,而是在各地招募工匠,参与到房屋的建设中来。很多年后,乾州百姓才听说那段时日陪他们度过那段最艰难日子的人竟然是个王爷。

回到朝堂的郑浩宇黑了好多,也清瘦了不少,只是那双眼睛已然清明。“柳州城的灾后重建工作已完成,儿臣特回宫复命。”“好,很好。”于江山社稷有功,郑浩宇被封为璟王,入住璟王府。实至名归

皇后听说郑浩宇回来后,十分高兴。于是为郑浩宇选妃的事宜,也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