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郑公子>第2章

一番寒暄过后,郑浩宇便起身离开。席间感受到陈远关切的眼神,不由心头一暖。总感觉与他有一种亲近的感觉,似家人般地那种自然。所以在离开之时,回了头。陈远心里更是五味杂陈,直觉告诉他家族的兴衰,朝堂的稳固,或许就要落到这个少年的肩上。

真相

皇宫,长春宫内。冰凉的地板不带一丝温度,陈远跪在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跟前,痛哭流涕。此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妹妹中宫皇后。“我已派人打听过了,他确实是我当初送出宫的孩子,太子的孪生兄弟。陈氏家族不能从此没落,臣会担下所有罪责,请娘娘务必向皇上讲出实情。皇位若是落到五皇子(皇贵妃之子-璟煦)之手,即便娘娘将来能保住后位,也是寄人篱下。”

“本宫累了,你且退下吧!”陈远走后,陈皇后虚弱的走到衣架旁,抚摸着那件已故太子所穿的蟒袍,泪流不止。欺君乃是死罪,更何况她犯了那么大的错。如今就要看皇上是否会顾及他们多年的感情了。皇贵妃虽然是协理六宫,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自己没什么实权了。与其苟活于世,倒不如搏一搏。

“去请皇上过来,一同用膳。”“是”。“娘娘你这是做什么?”只见皇后一件素衣素服,头发只是简单的绑了起来。“请罪”。

“皇后呢?”皇上问一旁的婢女。只见皇后一脸悲戚的从屏风后走来,“臣妾有罪,请皇上下旨降罪。”这着实把皇帝吓了一跳。“皇后为何行此大礼,出什么事了?”其实,后宫之事他不是不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他与皇后是少年夫妻,感情自是极深。倘若自己先故,已然为她谋划好了出路。

“元化二年,嫡子璟晔出生,次年被立为太子,一直养在东宫。可是,皇上你可知道?我们还有一个孩子,是晔儿的孪生兄弟。自打出生就被送往了民间,一直养在宫外。”

“放肆,皇后莫不是吃醉了酒,都开始胡言乱语了。来人,还不快扶皇后进去休息!”“皇上......”“娘娘”。

回到御书房,批阅奏章时,回想起皇后所说的话,一时也心烦意乱。两人是少年夫妻,她又怎么忍心骗自己那么长时间。若真是如她所说,自己又如何向群臣交代?皇室血脉,不容有异,群臣又如何会信服?可皇后的神情不似有假,若不是真到了那一步,她又如何肯说。当时,她临盆之际,自己南巡未能及时归来,定北侯......。对呀,定北侯。“王德海,传旨,让定北候见驾”。“是”。

“微臣参见皇上”。“爱卿免礼”。只见陈远,把官帽取下来,放在一边,长跪不起。“朕早该想到是你,皇后所说可是真?”“请皇上治臣欺君之罪,此事皆是臣一人所为。当时娘娘刚生产完,身体羸弱,并不知情。”“你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你?”“请皇上赐臣死罪。”“他在哪儿?”皇上疲惫地说。“柳州城,郑公子。”“退下吧”陈远不敢置信地抬头看了一下皇上,“是,微臣告退。”

“江德海,如若有一天,有人告诉朕,朕还有一个儿子,此事是真是好?”江德海吓得连忙下跪。“恕你无罪”。“皇上不妨看看,再下决定。”皇上听后露出疲惫地笑容,“宣御医”。“是”。

“微臣参见皇上”。“免礼”。“皇上可感觉有哪里不舒服?”御医问。“这里”,皇上指了指“胸口处”。御医心领神会,请安把脉,滴水不漏。“朕需要休息几日?”“七日便可”。“退下吧”。“是”。传旨下去,朕身体抱恙,须静养七日。朝堂之事,就交由五皇子处置,定北候和王相辅助”。“是”。

“江德海”。“奴才在”。“朕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你去安排一下。”“是”。

皇上来了

几匹快马,一个谋士,五六个身着素服的锦衣卫。追随一男子,绝尘而去。

柳州城内,与定北候有相同的感受,皆是被柳州城内繁华的景象所震撼。“客官几位呀,打尖还是住店呀”?“三间上房”,锦衣卫边说边把小二隔开。“几位爷是外地来的吧”?说着便要接过几人所带的行李。“放肆”。“不妨事,不妨事”。这下小二算是明白了,“客官请放心,我们这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方圆百里,连个乞丐都没有。”经他这么一说,几人这才想起来。一路走来,确实没看到有乞丐。“想来这里的官员是个有能力的,才把这里打理得那么好。”皇上仍在自我安慰。“我呸,那些个狗官。柳州城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多亏了郑公子”。当店小二做出那个动作时,为首的锦衣卫,厉声斥责道“不得无礼”。皇上忙出手阻止,店小二也不以为意,毕竟不知者不怪。继续说道:“之前的日子不是个人过的,穷困潦倒且多冤狱。自从郑公子来了后,与他们周旋。百姓才过上安稳的日子。”谋士彦谨开口说道:“那你们为何不上访,告官”说完也意识到不妥,平民百姓过的不容易呀。

“小二,小二,小二人呢”?来了客官,小二慌忙下楼去了。若不是身离京城,怕此行目的泄漏,皇上又怎会坐视不理。这一切待回京后,定会给柳州百姓一个交代。

“几位客官,来的真巧。今日正逢我们柳州城夏日一年一度的歌舞晚会,虽不说人尽皆知,却也是家喻户晓。是我们这里难得的盛况,几位一定要来哦。”“不知小二哥口中的歌舞晚会在哪里举行?”彦谨问道。“你看我这脑子?在西北角的凌烟阁。”

晚饭后,几人渡步在州城的道路上。一路上百姓热情,民风淳朴。来到凌烟阁的时候,天色已晚,阁内已聚集了不少百姓。大家有说有笑的收拾着水果,多为妇人。桌椅板凳已然摆放整齐,再等一会就要开始了。虽是夏日,却分外清凉。“几位先生是外地来的吧?”乡亲们热情地询问。“正是”,彦谨回答道。“来,这边请。”“这不合适”,彦谨看到被引至主位,又看了看身旁的皇上,慌忙摆手拒绝。“郑公子有交代,凡所经过柳州城的客人。无论是高官要职,还是商贾平民,皆以主位之礼待之。”

随着干冰被放入湖中,湖内升起缕缕白烟。此时舞姬已然来到湖中央的台子上,似仙女下凡。锦衣卫则紧张的严阵以待,而大家则看的聚精会神。皇上一时也来了兴致,此歌舞不似宫中所看到的那般枯燥无味,更有新意。

次日清晨,彦谨取来了有关郑浩宇的卷宗,上面详细地记载着郑浩宇的身份信息及所有事迹。“去请郑公子过来一叙。”“是”。

“郑公子,我们家尊上有请”。“对不住了,几位兄弟。我这刚要出门办些事情,你看马车都套好了,烦请兄弟帮忙转达一下,若有急事可找府中管家,他自会想办法解决”。“公子还是随我们去一趟吧,毕竟你今天也出不了这个城门。”威胁意味太过明显,郑浩宇虽有不悦,也无可奈何,总不至于在大街上动手吧!

郑浩宇想了想还是不做纠缠,“请”。同样的客栈,同样的包间。对其身份尚不明朗的人,暂且称其为“先生”吧!“晚辈郑浩宇见过先生”,“郑公子把柳州城治理的很好。”“先生缪赞了,晚辈并无官职在身,谈不上治理不治理,只是尽了点绵薄之力而已。”窗前的人,缓缓回过头来。四目相视之间,有一种错觉。只见皇上激动的上前,双手抓住郑浩宇的肩膀,眼含热泪的问道:“晔儿,你为何会在这里?当时是什么情况?告诉朕当时究竟发生了何事?”听到此处,郑浩宇慌忙下跪。“草民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去扶郑浩宇的手尬在了原地,是呀!他的晔儿早已身故,那面前的人是谁?难道真是他的孪生兄弟不成。

“起来回话吧”,“是”。“公子是哪里人氏,父母是做何营生的?”“回皇上,草民幼年一直生活在孟州,身世不详”。细看之下,发现了端倪,确实不是他的晔儿。此人脸部更多了一些柔和之色,看上去更有亲和力。不似他的晔儿未受封太子之前,常年征战在外,脸部线条冷峻刚毅。然而让自己印象最深的不是他与已故太子相似的容貌,而是那一双眼睛。

皇上来了

郑浩宇走后,皇上再一次的打开卷宗。却一直在想,郑浩宇口中的“身世不详”和那双本不该出现在民间的眼睛。“你说,他会是朕的孩子吗?”皇上开口问身边的谋士。“从长相上看,确实与皇上有几分相似,不如一验”。“如何验”?“滴血认亲”。皇上听后,深深地叹了口气。“做隐秘些”,“是”。

于是便有了几个刺客,夜探郑府的事情。原本只是想取点血,却不想郑浩宇武功如此之高,几人愣是没能近的了身。不能再作纠缠,怕惊扰了更多的人。人走后,郑浩宇也纳闷了。几人虽着夜行衣,若是图财,并未用些下三滥的手段。若是寻仇,也不曾伤他分毫。从做事风格来看,也是训练有素,不像是江湖中人。看身形倒是与今日客栈中的几个侍卫相似,若是他们用意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