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回 算来算去,这事得怪他……

  “敢问可是金陵文家四姑娘?”亭外一着婢女装束的婢子亭亭立下, 看似得恭顺实则下巴微扬,有几分贵主身边人的矜持傲气,又或许是因为只是对着一皇商家的女孩。

  锦心慢悠悠地瞥她一眼, 笑了,“我便是, 你待如何?”

  婢子扬头道:“我家主子请姑娘过去一叙。”

  锦心带笑的眼儿在她身上缓缓划过, 目光幽静似是一池静水, 被一只躁动的鸟儿轻轻一点, 池水仍旧安静,波澜不惊。

  婄云自顾垂头理了理锦心身上的披风,锦心道:“敢问令主人是哪一位?或者你是公主府内的婢女,身份如何证实?我又怎知你究竟是不是公主府的人、究竟是领了谁的命令来叫我的?”

  婢女有几分恼了,声音微沉, 带着些威胁的意味在其中, “公主要见姑娘, 姑娘最好还是不要耽误了, 免得错过了公主的雅兴。能够面见公主,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福分!”

  “可真是天大的福分啊。”锦心意味不明地重复了一遍, 婄云上前一步,客客气气地道:“您向那边瞧瞧。”

  来人皱着眉道:“你们速速随我去见公主——”

  “让你看你就看,哪来那么多废话?”锦心确实有些不耐烦了, 独处的清净时光被人打扰, 来的又是恶客,总是会叫人心中不快的。

  因而她眼中带着几分冷意,流露出的几分威势叫那婢子不自觉地低了头,身体不受自己控制地往一边看,却只见几名公主府的奴仆来往端递茶水, 未见其他。

  她感到有些疑惑,婄云冷声道:“公主府内婢仆一应都是统一装束,姑娘也不知是哪位贵主身边伺候的丫头,冒称公主近侍来蒙骗我家姑娘,究竟是何居心?!”

  婄云一旦疾声厉色起来,一身威势不同常人,那婢女被震得一时竟说不出话来,远方这时一位着公主府女官服制的年轻女子在两个公主府婢女的拥簇下缓缓而来,见此情状似有几分惊讶,先向锦心道了万福,然后才笑着道:“公主素闻文家众女美名,好奇已久,才在那边看到四姑娘在此处赏景,便谴奴婢来邀四姑娘过去,那边的桂花今年开花极早,芳香馥郁金黄浓艶,想来四姑娘也会喜欢。”

  她说话倒是客客气气的,锦心听了却无动于衷——什么叫“好奇已久”?人家听闻美名是向往已久,这好奇二字,放到人身上,又是二人如今这等悬殊身份,天然就带着上位者的傲气与不屑。

  再者文家众女美名……多大的名声能从金陵传到京城啊,这理由想得是半点不经心,又或者是经心了,更有些威慑的意思在其中。

  何来的美名?恐怕是得贺时年倾心来的美名吧。

  不过锦心倒是未曾拒绝,若是再耽误下去,恐怕今日这出戏便演不下去了,于是淡淡道:“我这才有一个自称是公主府婢女的人,二位可要辩一辩左右孰真孰假?”

  “奴婢是公主近身此事真实明晰,您在此任意叫一人来,都是识得奴婢的。或者您心中不信,那奴婢有此为证。”说着,她从腰间取下一块腰牌向锦心展示,乌黑的牌子上头赫然有描金的“元宜公主府”五个大字。

  先头那婢子已是一脑门的薄汗,锦心淡淡瞥了她一眼,缓缓起身,“那便走吧。这位……姑娘,也不知是哪位贵主派来的人,替我多谢厚爱,容文某不恭了。”

  能在公主府中行动自如,即便今日宴会宾客身份门槛不高,能让婢女行事如此有恃无恐的定然也不是寻常身份,何况那婢女穿得比平常小家小姐还要讲究些,那股子傲气也不是寻常府邸能养出来的。

  锦心估摸着八成是承恩公府的大小姐身边的人,元宜公主的亲舅舅的幺女,也是贺时年如今名义上的义妹。

  热闹啊。

  锦心皮下肉不笑地牵了牵唇角,就在元宜公主府的偏僻院落里来回转圈圈的贺时年忽然打了个寒颤,谢翼疑惑道:“怎么了?”

  “我忽然觉着后脊骨有些发凉。”贺时年顿了一顿,“元宜殿下不会为难阿锦吧?不成,我还是得去看看。”

  说着,他就要往出走,谢翼忙用力拉住了他,“阿旭、阿旭、你就别去添乱了,母后今日难得有兴致出宫赏花,又想见见那文家四姑娘,你这会过去了是什么道理?况且母后一贯性子慈和,断不会为难文姑娘的,你就放心吧。”

  贺时年心道:我哪是不放心我媳妇被欺负啊。

  他是忽然有一种不大好的预感。

  贺时年悄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腿,灌了大半碗茶下去,蹲在墙角试图听到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动静。

  谢翼看着他这个样子是痛心疾首啊——我好好的弟弟啊!就这么落入情网了!还是单方面对人家一往情深!

  且说锦心那边,她带着婄云自然地出了亭子往出走,眼眸看向亭外候着的女官,身形瘦削,但挺拔矜雅,有一种说不出的有力、好看,“请,带路吧。”

  女官微微欠身,竟然在众目觑看下顺从地转身引路,一开始那个婢女惊讶地张开嘴,想要说句话,喉咙却好像被堵住了一般,什么都没说出来。

  一路向西行,未走出多远便有一个衣着简朴的老嬷嬷站在那里,女官侧头间不着痕迹地与她交换眼神,老嬷嬷微微颔首,转身快步离去了。

  锦心面色平淡地被公主府的女官带着兜了一大圈子,心里有些想笑——这种手段使得拙劣至此,这位公主身边的人还真是少历练。

  方才那个嬷嬷是皇后身边的人,她前世其实是见过,皇后的心腹乳母,前世陪着皇后冲杀进皇宫里的人,后来她的人没捞出皇后,但把这位老嬷嬷捞了出来,不过捞出来之后那位老嬷嬷只见了贺时年一面,便自刎了。

  自尽前她表示自己能够帮助贺时年向天下人证实先帝嫡子的身份,可惜他们当时没那打算、贺时年也没想以谢氏子的身份再登临皇位,这位老嬷嬷便自尽追随皇后而去了。

  一场主仆情分,倒是令人敬服。

  最后锦心被那位女官引进了公主府的偏僻院落中,上房里堆叠锦绣珠玉华贵,上首赫然端坐着一位华服丽人,越是二十不到的年岁,身着淡紫绣鸾凤锦袍,发挽凤钿,打扮华美,容貌不算极为出挑,却生得极为端正,兼之气度雍容,亦称得上是位美人。

  锦心心知这便是当朝皇帝独女元宜公主了,向东屋的方向,落地罩后隔着一扇极大的檀木落地山水画插屏,锦心不着痕迹地收回了目光,从容向元宜公主见礼,“民女文氏锦心,见过元宜公主殿下。”

  元宜垂眸打量着她,见她行举得体,姿态虽然温顺,脊背却挺得很直,一举一动便是与京中贵女们比起来也分毫不差,甚至更为从出挑,心中说不上是满意还是怎的,只是向屏风后看了一眼,旋即缓声道:“请起吧——早先听过你们文氏姊妹的名声,也见了你二姐几面,只是今日见到你,才知何谓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