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小姑娘的洗三礼呢,虽然未曾广邀宾客,可和“清冷简陋”这四个字可是半点不搭边, 请来的洗三姥姥是金陵城中口碑最好名气最广的不说,单是谢霄与蕙心的出席就将宾客的身份猛地拔高了一大截。

  蕙心作为小姑娘的姑姑,回来是应当的,谢霄这家伙也跟着来了,在外人眼中一是小夫妻感情好,二也会觉着是文家的体面。

  听了外屋一叠声的请安声,锦心默默在小姑娘身边坐下——这会出去,她觉得自己大概会被人群淹没。

  还是屋里安全。

  没一会帘子一打,蕙心笑盈盈地从外屋走了进来,她面上略施脂粉,头上只盘着燕尾头,簪一支嵌红宝的点翠累金凤,颤巍巍的流苏垂在鬓边,艳红的珊瑚珠与莹白的珍珠交杂相并,一摇一摆光辉明曳,更添雍容端雅气度。

  她本就是再温柔和煦不过的面容气度,此时身穿着淡紫云绫绣姚黄牡丹的对襟褂,里搭白绫袄儿,下系着松花色绣折枝花绫裙,装扮得温润柔和,如一盏温茶、一块美玉,不算美得惊心动魄明艳动人,却也端庄雅致,令人心向往之。

  “恭喜嫂嫂喜得爱女。”她进屋来,先向榻上的云幼卿笑着稍稍颔首,云幼卿虽不能起身,却也连忙做出还礼的姿态,蕙心笑道:“嫂子不必多礼了,还是好生养着紧要。这孩子眉眼生得像嫂嫂,一看是个小美人胚子。”

  她与云幼卿闲语两句,又与云家太太、云大奶奶说了两句话,然后眼神便往榻上飘去,澜心未心跟着文夫人在外待客,她见锦心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忍不住就笑了,走来道:“怎么,见了小侄女看入神了?连姐姐进来都没瞧见。”

  “瞧见了,只是见大姐姐忙得很,我还是往后让一让吧。”锦心仰脸看着她,蕙心揉了她的头发一把,“母亲才与我说明儿个想到半山观为这孩子进香祈福去,也给她求个批命,你去吗?”

  锦心倒没听说这个,心里想了想——往常往半山观里走得勤,现下只给徐姨娘屋里的观音上香,怕这门菩萨不受理她所求,为保万全,也是公平起见,还应该给半山观正殿的香炉碗里也插上三炷香的。

  这想着,她便点了点头,道:“去吧。二姐三姐她们两个去吗?”

  蕙心一笑,“你都去了,我也过去,她们两个自然也会去的。五姐儿呢?才刚进来没看到她。”

  “五姐儿染了风寒,大姐你若想看看,得到周姨娘院里去。”锦心道,蕙心摇摇头,“那便罢了,今儿事忙,等后儿个端午,回来再看五姐儿吧。”

  二人言语两句,外头有亲戚太太进来称要拜见王妃,蕙心不愿她们进来扰了里屋的安静,便起身往外去了,只临走前叮嘱锦心一句,“你姐夫钓了两条鳜鱼,难得这个时节的鳜鱼还有那么肥的,我给你们带了一条来,叫人送到你院里去了,回头澜心你们几个吃。”

  锦心笑眯眯地点点头,心中暗道——谢霄这小子也开始游园钓鱼了,和前世每日除了公事就是公事,泡在军营里斗战胜佛似的样子实在是天壤之别。

  这叫什么?温柔乡,田园里?

  一旁的云家大奶奶见蕙心对着妹妹半点架子没有的样子,心中不由暗暗称奇,她是知道的,文家这几位姑娘,只有大姑娘与二姑娘是嫡出,可这段日子见,五姑娘尚小看不大出来,年长的四位倒是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这位嫁了王府领了王妃金册的大姑娘也不见什么盛气凌人,便是对庶出的妹妹都亲切如此,倒是难得。

  文家这些兄弟姊妹……感情倒都是极好的。

  透过窗子,见文从翰身边始终带着那个已入了学的二公子,云大奶奶心中暗忖着。

  她不得不说这个小姑子好命,生来是公婆的幼女,受尽娇宠长大的,定的是公公的入室弟子,当时她看公公对这位妹婿的天资品性满口称赞,便知道这为妹婿虽然不过是商贾门户出身,但日后前程远大自不必说。

  如今看来果然不错,未及弱冠便秋闱中举,听公公口风,便是明年下场会试如无意外应也是十拿九稳的。

  便是在门当户对的人家中,这样天资的子弟也是难得的,偏生公公就收了这样一个弟子,给小姑定下了这样一个夫婿。

  小夫妻二人成亲至今也有三年,房中无一姬妾,婆母慈爱夫婿情深,便是头胎得女也不见婆家有何不满,那日听稳婆说是个女孩儿,又这样弱,她与婆婆本来都提着一颗心,不想文家却无一人介意,这几日看待这孩子的仔细用心,可知这“不介意”绝不是假的。

  这段日子她冷眼看着,文家几位姑娘对小姑也算亲近有加,几个哥儿倒是见得不多,但也都算懂事有礼,这样和睦的人家,起的争端自然比别家小,何况这家里几位哥儿年岁相差极大,想来小姑日后也不会在妯娌之事上有何烦扰。

  这一份好命,拿出去能叫世间多少女子称羡啊。

  便是云大奶奶自认自己这些年来过得也算顺遂,但云家家业繁大,嫡亲的姑子妯娌倒都还好,隔房的众位娇客却也有难缠的,她要论日子顺心,是万万比不上小姑的。

  那边云幼卿轻声唤道:“嫂嫂可是累了?不如坐下歇歇吧,等会洗三姥姥进来行礼,屋里人就多了,嫂嫂你可歇不住了。”

  “不妨事,只是想你命好,姑爷人好,夫家婆母姑姑们人也好,如今又得了这位娇客,等过些年,小姑娘大了,你就知道身边有个姑娘有多贴心了。”云大奶奶笑着对她道。

  云幼卿看了看坐在榻边看着小姑娘的锦心,笑着道:“她最好像她四姑姑些,心性豁达开朗,凡是看得都最是明白,日后日子自然顺心遂意。”

  锦心笑道:“嫂子你这样夸是擎等着我脸红呢。”

  云幼卿摇摇头,笑道:“这是嫂子的真心话。咱们家安娘啊,能有八分像你,日后遇到什么磨难坎坷就都不怕了,什么也难不住她、困不住她。”

  因小姑娘先天有些弱,文老爷与文从翰商量了,想不给她取大名,只选了个“安”字做小名叫着,等再大些,或者周岁上,健康些立住了,再取大名入族谱。

  文从翰对此无异议,云幼卿也觉着“安”这个字好,一家人就安娘、安儿、安安地乱叫了起来。

  锦心捏了捏小安安的小手,笑了。

  自然是会的。

  那条鳜鱼晚上就进了锦心几人的肚子,小厨房做的松鼠鳜鱼,又备了时令鲜蔬爽口小菜,膳房送了香糟鸭子与炒珍珠鸡来,三个人的晚膳也很是丰盛。

  未心叫人拿碟子拨了两样清淡菜色给华心送去,然后对锦心道:“素日在这些事上你要多上心,周姨娘是个多心的,咱们本可以不理她,可荣姐儿到底是咱们自家妹妹,素日免不了走动的。

  便是常日家咱们几个常聚,荣姐儿来不了的,遣人送些菜色过去,也算周全。荣姐儿还小,不会多心,可周姨娘却是个最多心的。你平日常叫人给荣姐儿送些新鲜东西去,那就是极好的,荣姐儿与你也亲……也罢了,你素来就是最念着弟妹们的,还有个婄云在你身边,自然会替你把事情操办周全,你和该是个省心的命。”

  她从前也不爱与周姨娘打交道,今儿这样念叨锦心,许是想到明年她与澜心相继出阁,家中便只想剩下锦心、华心姊妹两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