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难道有人是真心喜爱学习的吗?锦心想不到,她只是想做一个逗鱼看花的小废物而已。

  至少她现在,一看到那些笔墨宣纸书籍,心情就会十分负责:既有十分的熟悉、又有些嫌弃、遗憾融合在一起,这些最终糅杂养成了文四姑娘的厌学情绪。

  可惜这话不能在爹娘太太面前说,容易挨训。

  徐姨娘一直是因为,即便是女孩儿家,也要好生学习文化,无论书画,有一技之长,或者识得些字,对未来都是好处。

  江南文风盛行,稍微高一些的门第娶妇都要求新妇能识文辨字,试想,夫妻婚后,正是新婚燕尔如胶似漆之时,丈夫泼墨作画或挥笔成诗,为妻者总要红袖添香点评一二。

  若是大字不识一个,夫妻二人的共同语言就少了一大块,那最初的这段新鲜劲儿过了,哪怕同窗共枕躺着,彼此的了解不够,心没贴到一出去,那岂不就真成了床榻间的亲近陌生人了吗?

  退一万步说,即便心没贴到一出去,彼此都通文识字,好歹是个共同话题。

  故而江南豪门,家家都会为女孩儿聘请教习,教习琴棋书画,要求严格的,得要家里的女孩儿抚得了琴、下得了棋、写得手好字、评得了诗词书画才好。

  文家自然也有教习,虽然文老爷与文夫人并不指着将这些女儿嫁入很高的门第,但时下推崇高嫁女低娶妇,一门合适的婚姻能给家门带来莫大好处。

  当日的郑家,便是在这种前提基础上,文夫人精心为蕙心挑选的。

  门第不算极高,但有实权,不是嫡子却在嫡母膝下长大,总有两分情面,郑夫人是个体面人,蕙心嫁过去了,因不是自己的嫡亲媳妇,她不会如何为难,但姻亲结上了,往后两家的往来便自然而然地会增多。那郑公子也是纯孝敦厚的好人品,秀才考了一次没中,可那不是还年轻呢吗?

  故而若蕙心能嫁到郑家去,这属实算是一桩极好的婚事,可也是阴差阳错,这门婚事丢了,蕙心还会有更好的归处。

  从云家回来后,文夫人心事算是有一桩将要了却了,总算儿子要娶了妻,两家已经开始走六礼,婚期尚未定下,但粗粗一谈,最晚不过明春了,云夫人疼女儿,不愿女儿在盛夏时行婚仪受罪。

  如此,文夫人心里便有了底,这儿女婚假多半还是当家夫人操持的,文夫人是见过大世面的,此时心里对聘礼条目也有了底,文老爷在这上面全听她的,叫她尽管在库里拣,没有的开出单子来他去想办法,总归要置办得体面。

  这上头文夫人放下了心,她就又为蕙心的婚事担忧了起来。

  从前方家是阻碍,如今秦王府在守丧,迟迟没个消息,文夫人免不得提着一颗心,将种种坏结果尽数设想了一遍。

  此时最怕的,就是秦王府有他意又不言语,届时,岂不是平白误了蕙心三年?

  幸而,文夫人的定心丸还是很快到来了。

第二十六回 “到底是咱们看着长大的孩……

  初夏已过, 时至五月,榴花正盛,园子上下都在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端阳节而忙碌着。

  厨房提前按照往年的惯例预备了五毒饼并几样口味的粽子, 文夫人早在铺子里定制了一批五毒纹样的锦盒,预备各家送节礼用的。

  今儿东西备齐全了, 徐姨娘这边也得了, 她要送的人倒是不多, 不过往娘家送一份回去罢了, 不似文夫人这等与外头贵妇们交情往来甚多,也不似秦姨娘、梅姨娘家在本地亲友众多。

  虽然只送一份,却是送给自己的亲人的,徐姨娘也敦促周嬷嬷预备妥帖,一只大红色五毒纹的锦盒中装着咸甜两种口味的粽子各四个、五毒饼八个、青团与艾窝窝各四个、绿豆糕八块, 另有一包用木薯粉做的杨梅软糖。

  除此外还有一领石榴竹簟, 花纹精美, 亦正合本月的月令, 这是文老爷得来赠与各房的,徐姨娘特意拿出一领来孝敬畏暑的母亲。

  再有团扇两把, 赠与弟妹与侄女;折扇四把,与父亲、弟弟和两个侄儿。

  这些东西都是常年预备的,徐姨娘一面查看, 一面口中还念念有词。

  锦心原是坐着看热闹的闲人, 但澜心与未心过来,借口尝粽子把她拉了出来,带到花园里,便见蕙心也端端正正地坐在亭子里,垂头针线。

  各人落座, 澜心嗔怪地对锦心道:“你这几日可懒得很,也不出来走走,我们只能想了这个法子,哄你出来了。”

  婄云将提来的温凉的桑菊杏仁茶斟与四人,蕙心品了一品,问道:“这茶又有什么讲究?”

  婄云道了个万福,镇定道:“如今天气炎热,易有风热之邪犯表,我们姑娘近日有些热伤风,故而换了这个茶,桑叶、菊花能疏散风热,苦杏仁祛痰止咳,冰糖甘平凉润。饮用此茶,能够辛凉解表,免受风热邪气侵扰。”

  未心啧啧摇头:“阿沁你也不知走什么运道,捡回这样一个大宝贝。”

  “瞧你羡慕得眼睛都要绿了,快别盯着我们婄云看了。”锦心轻哼一声,又得意洋洋地炫耀道:“早起婄云还给我炸了油糕,桂花、核桃仁与玫瑰花调的馅儿,喷香!不过小锅小炉炸的,分量不多,没你们的份了,等哪日我高兴,婄云又做了,再叫你们去尝尝。”

  “还等什么回头啊。”澜心直接道:“既然好吃,也不劳烦你的人,且把方子写出来,送到厨房叫人做来便是了。左右早膳才吃了没一会,我们也不饿,就为了叫你出来热闹热闹罢了。”

  锦心总觉着好像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又想不出自己哪里吃亏了,最终还是气呼呼地点了点头,又道:“拿了我们的方子可不能白吃啊!”

  蕙心无奈一笑,随手从一旁的篓子里抓了一把解毒辟邪的艾虎、小纱粽子一类的玩意给了婄云,又问锦心:“如此可不算白吃了?”

  婄云道:“也不算什么,不过是关中那边的时令吃食罢了,咱们这边没什么人做,姑娘才吃了个新鲜。几位姑娘想尝尝,我将方子写出来便是,哪里当得姑娘的赏。”

  锦心推推她,凑过去道:“大姐姐给的,你就收下了,省了咱们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