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醉玉翻香>第二百一十二章 食肆(下)

  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对于漪如而言,崔珩都并不是一个要紧之人。

  因为上辈子,他出名的时候,漪如也大约这是这个年纪。

  之所以漪如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他死的日子,跟她接近。

  那时,她病重躺在榻上的时候,听到来给自己送饭的尼姑们在闲聊,说崔珩战死了。有一位尼姑惋惜道:“当真是可惜,听说他只有十九岁,跟这位严女君相比,也不过大了一岁。”

  崔家,是一个将门。

  崔珩祖上世代投身行伍,立下过不少功勋,在朝中颇有些威望。不过崔家和严家一样,一向子息单薄,到了崔珩的时候,已经是三代单传。

  崔珩的父亲曾经因为破鲜卑,被封为北宁侯,但没过多少年,患病而亡。朝廷为了抚恤孤寡,就让崔珩嗣爵。于是,崔珩还是孩童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北宁侯。

  在京城里,贵人多如牛毛,北宁侯这爵位并不太高,崔家也并不起眼。如果没什么意外,崔珩大约会像别的许多侯爵之家的后人一样,不太出名,但可以靠朝廷奉养衣食无忧地过一辈子。

  但崔珩却颇为争气,在十八岁的时候投身行伍,并以一己之力破了南匈奴,一战成名,轰动天下。

  恰如现在。

  漪如听着那些人聊着崔珩的事,有些恍惚。

  “怎不吃了?”李霁发现她出神,推了推面前的盘子。

  “阿霁,”漪如问他,“你知道崔珩么?”

  “知道。”李霁淡淡道。

  漪如并不意外。

  长沙王和李霁虽然远在广州,但必然消息灵通。崔珩的事,当年漪如即便身在宝相庵,也能从尼姑们的议论中知道一清二楚,而李霁这样的人,想必会比她和旁边这几个游人知道得更早。

  漪如正要再问,忽而又听一人道:“说到少年英雄,我便想起了长沙王世子。这二人年纪相仿,一南一北,也不知谁人有能耐些。”

  “那还用说,当然是北宁侯能耐些,他对阵的可是南匈奴单于。”一人道,“千军万马,真刀真枪,可不是杀几个倭寇水匪可比的。”

  “这话不对,杀倭寇水匪就不是真刀真枪了?”另一人道,“长沙王世子那水师,可也是数万之众,据说出征时,大小船只将珠江口都摆满,这不也是千军万马?”

  “那毕竟是不同。倭寇水匪威胁的是沿海,毕竟非中原腹地;南匈奴的威胁的可是京畿。”

  “威胁不威胁,也不过是说说罢了。河西、朔方一向有兵马镇守,若无他们做后盾,北宁侯又怎能轻易破了南匈奴?我看朝廷将这功劳全算到北宁侯头上,也是有些考量的。”

  这话颇是意味深长,让旁边的人面面相觑。

  “兄台此言何意?”一人忙问,“什么考量?”

  “长沙王世子的功绩,天下人皆有目共睹,诸位以为,朝廷会高兴么?”那人,道,“如今好不容易也出了个少年英雄,若不好好捧一捧,压一压长沙王世子的风头,岂非浪费?诸位看着好了,这北宁侯,朝廷定然还要力捧,若不冠以绝代英雄之名,我这姓倒过来写。”

  众人皆笑。

  没想到这等闲聊也能扯到李霁头上,漪如不由瞥了瞥他。只见他吃着菜,神色平静,似充耳不闻。

  漪如心中不由有些讪讪。

  在她上辈子,他们的这些争论根本就不会有。因为那时,李霁九岁就已经撒手人寰。

  幸好那几人不曾说出冒犯的话,你一言我一语,喝着酒开着玩笑,没多久,话题又扯到别处去了。

  离开夜市的时候,李霁买了不少熟食,有酒有肉,两人手上都拎着许多,满满当当。

  走在路上,李霁忽而发现今晚的漪如话少得出奇。他转头,只见她看着别处,似乎在想着什么。

  “看路。”李霁腾出手来,将她拉到一边。

  漪如回神,这才发现方才险些踩到了一个土坑里。

  “阿霁,”漪如忽而道,“你这辈子,就好好待在广州吧。”

  李霁有些诧异,回头看她。

  “为何?”他说。

  “自是因为圣上不喜欢你。”漪如道,“以后,无论是什么要紧事,你和你父亲也切不可再进京。”

  李霁不置可否。

  “莫不是你那神仙又在梦里跟你说了什么。”他语带揶揄。

  漪如叹口气,道:“就是不曾,我才这么跟你说。实不相瞒,我那神仙,前阵子又入梦来,说他要回天庭去,再也帮不得我了。”

  她言之凿凿,月色下,那张脸一本正经:“日后,你就算有难,我也不可未卜先知。故而你须得万事小心,危险的事,切不可去做。”

  这话,她说得颇为真诚,可谓掏心掏肺。毕竟上辈子,她只活了十八岁,对世事的经验,明年就到头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漪如全然两眼一抹黑。

  李霁看着她,神色毫无波澜。

  不知为何,漪如越是摆出认真的模样,李霁越知道她在鬼扯。

  “走了便走了。”他说,“事在人为,怪力乱神乃最不可靠,不可迷信。”

  漪如知道他素来不信自己这些话,也不争辩,只说:“就算这是怪力乱神,我说的道理也不差。圣上不喜欢你家,也不喜欢我家,否则,我父亲也不至于回到南阳老家里去。”

  “喜欢。”李霁声音缓缓,似在咀嚼这两个字,道,“你觉得,圣上将高陵侯革职,撤销你和太子的婚事,只是因为不喜欢么?”

  他注视着漪如,纵然光照黯淡,也能感受到那目光的锐利。

  “于上位者而言,万物为刍狗,喜欢与否并无要,利弊权衡才是首位。”他说,“圣上那么做,不过是因为在那时,处置严家乃利大于弊,日后形势再变,严家又有了好处,你父亲自会风光还朝。”

  轮到漪如愣住。

  她没想到李霁会说出这番道理来。此时的他,神色沉着,仿佛是一个真正的大人。

  少顷,她干笑一声,故作轻松:“你才多大,知道什么上位者。”

  “自然知道。”李霁傲然道,“在广州,我父亲便是那上位者。我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