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智脑成精,军师登基(基建)>第145章 二合一 亮如白昼,电器厂……

  一股清凉的夜风吹过。

  黑夜依旧如往常一般漆黑。

  “亥时好像已经到了, 怎么没有什么变化?”

  “我也没发现变化,不会是失败了吧,毕竟那么大一个水坝, 还要用发天上落下来的电。”

  “咱们再看看, 陛下可从来没有啥事情没有做成的。”

  “但是这个水力发电站, 大多都是由别人做的, 说不定给陛下做坏了呢。”

  就在这样慢慢吵闹起来的氛围中。

  突然一下。

  整个世界都亮了。

  亮如白昼!

  原本细碎又杂乱连成一片的声音,一瞬间消失。

  被突然亮起来的光线刺伤而紧闭的眼睛, 缓缓地睁开。

  入目就是和白日里基本无二的京城。

  所有的建筑,以及建筑下的人,全都被笼罩在路灯温暖的光线下。

  墙壁上的纹路,清晰可见。

  对面人脸上的褶皱, 一览无余。

  城静枫眼前也被一个大手挡住,满是老茧手在灯光亮起的一瞬间,用最快的速度, 将手挡在了城静枫的眼前。

  城静枫伸手抓住自己眼前的大手, 然后将其缓缓拉下。

  看着灯火通明的京城,城静枫捏了捏魏定的手道:“在夜里看, 是不是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魏定点点头:“白日里难得看到这样店门紧闭, 幽静无比也热闹无比的画面,而且真的好亮,完全没有想到,电居然还有这样神奇的妙用。”

  城静枫笑道:“等会好像还有别的, 从咱们这个角度看,最清楚了。”

  没一会儿,通往国子监的那条路,突然闪起了五彩的灯光。

  一亮一灭, 吸引人眼球极了。

  在现代人眼中土得掉渣的颜色,在从未见过灯光特效的京城百姓眼中,已经是无比神奇的风景。

  “这个灯简直太好看了,还能有几个不同的颜色。”

  “这一连串闪啊闪的,真好看。”

  “要是我出嫁的时候,能有这样一串闪闪发光,就像是彩虹一样的灯做装饰就好了,多漂亮啊,我肯定一辈子都会记得的。”

  百姓们一边惊奇于亮起的黑夜,又一边被七彩色的光芒吸引,忍不住朝着这条街走去。

  “原本那一期报纸上说的时候,我也只是尽力在脑海中想了想,但是不管当初是怎么想的,肯定没有想到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没想到电力居然会这么神奇。”

  原本只是站在家门口看的百姓,都纷纷走出家里,盯着头顶的弯月,在京城中闲逛。

  在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道路上游玩。

  近距离的走到路灯的下方,抬头仰望高耸的灯。

  “这个灯好厉害,能管这么大一片位置,我家里的煤油灯,连家里的那一小片区域都管不到。”

  “这个灯好高,好亮堂。”

  有人甚至忍不住摸了摸路灯的灯柱,小心翼翼的,像是生怕将它摸坏了一样。

  还有很多小孩子,在路灯下追逐,看着不断拉长,又不断缩小,直到完全消失的影子,相互踩了起来,你追我赶,好不欢快。

  “这个路灯真好玩,我的影子可以随时变长变短,还能藏起来。”

  “就这样慢慢的走,影子就慢慢被拉长,我看起来比爹爹还要高很多诶。”

  “我要是有这个影子这么高大就好了,看起来真好看。”

  疯玩的小孩被抓住后衣领拎起来,被淡淡威胁道:“以后你要是好做不完课业,就搬个小马扎到路灯下面来做。”

  一句话出口,原本正撒欢的小孩们,后脖子一凉,场面有一瞬间的沉默。

  有的抬头看了看路灯,轻轻叹了一口气,背着手,像是小大人一样地走回家了。

  也有的心大,继续玩起了别的游戏,不过也还是悄悄远离了这一片,向更远的地方跑去。

  被拎住后衣领的小孩,差点哭了出来:“爹,我想睡觉了,要不我们回家去睡觉吧。”

  一路逛一路玩,不少在京城生活了许多年的百姓,今天或许才第一次,有时间这样什么都不管,慢慢悠悠的在街道上散步,看看褪去了店面热闹和街边小贩的京城。

  等到了时间时候,路灯慢慢的熄灭。

  亮如白昼的夜晚,也慢慢重新恢复漆黑。

  整个京城又慢慢暗下来,只留下几处小光亮。

  “这电可真神奇。”

  在这样的神奇感叹中,即使已经躺在了床上,也根本睡不着觉。

  小孩也跑来父母的被窝里,钻到两人中间,在黝黑的夜晚里,兴奋的讨论电灯,讨论刚刚自己看到的东西。

  惊讶声和感慨声不断传来,直到深夜,倦意袭来,才慢慢合上睁不开的眼睛。

  还亮着灯的几处,就只剩下国子监,六部衙门和皇宫。

  国子监中,一群学生兴奋的围着一个自制的装备。

  “应该算是成功把电存下来了吧。”

  “不管是不是存下来了,我们在这里猜也没有用,拿个东西来试试。”

  “之前实验课不是做了一个电动风扇吗?我们拿过来试试?”

  夜晚的竹林中,闪烁着各种各样的灯,不同形状的灯管,不同颜色的色彩,挂在不同的地方。

  整片竹林,在夜间漆黑中,显得格外耀眼,宛若仙境。

  六部的衙门,原本该空无一人的地方,现在也都布满了官员。

  在六部中,当数工部的人最多。

  乌彭越走进来的时候,看见几乎一个不落的人:“怎么都不回去休息,之前天天熬夜通宵,不是天天哭丧着脸想回去休息吗?”

  “这不是还没有看够吗?”

  “乌大人你这不是也来了?您小儿子有没有在家给您讲过,这个电力到底是咋回事,我怎么就是琢磨不明白呢?”

  “对啊,我研究来研究去,也没想明白,而且水力发电站离京城其实也并不是很近,怎么运送过来的,还这样快!”

  作为公家衙门和办公的地方,都已经装上了电灯,有人就站在开关附近,将小角落的灯,不断的开开关关。

  像是小孩子在玩新奇的玩具一样。

  “当初就觉得陛下让我们做的那些东西玄妙得很,怎么摸不透,只能跟着图纸照着做,没想到居然真的能产生这样的电。”

  原本为了造出水力发电站的配件,日日辛苦加班,抱怨声连天的工部臣子们,仿佛完全忘记了之前哭爹喊娘,不想碰那些复杂机器时的苦恼。

  只剩下无边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有一份浅浅的自豪。

  “说起来,这水力发电站,也有我们一份功劳呢。”

  将图纸重新翻出来研究,或是小声讨论其中原理的大臣们,听到这一句小声的感叹,也觉得深有同感,虽然他们大多还没有亲眼见过水力发电站,但是其中有好多东西,都是他们工部做出来送过去的。

  其余各部,即使没有工部这样几乎满员,也有不少人。

  有好奇站在开关边上开开合合的,也有站在灯下,盯着灯内构造看的。

  “以后若是晚上来上职,就再也不用原来的煤油灯了。”

  “这个灯多亮堂啊,简直比白天还要亮,和煤油灯根本就没有办法比。”

  这个时候,有通过理科科举,考入六部当差的人,都被抓着问其中的原理。

  甚至还有特意做了准备的。

  “我昨日特意回了一趟国子监,去将当初的教具小灯泡借来了,大家有兴趣都可以试一试。”

  即使小灯泡微微弱的灯光和大灯相比,一点也不起眼,但总归是自己弄出来的,大家都觉得无比满意。

  再抬眼看看天上的大灯,不少人心里都产生了一种想法,要不有时间也去学学理科?

  京城这一晚的光亮,不仅仅是被京城的人看到了。

  京城四周的一些城池,都远远地看到来自京城方向的光亮。

  看着来自黑夜中的大片光亮,视乎能想象到有多么耀眼。

  等天一亮,特意来京城看报纸上曾经报道过的电力的人,纷纷赶回去。

  关于京城这一晚上的事情,还没有等到第二个夜晚到来,就被吹得无比神奇。

  “我从这边看,整个京城被一束光笼罩,真的像是神迹一样!”

  “我刚刚从京城回来,太亮堂了,和白天都没什么区别,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

  “我还在听到好多文人激动地念诗呢,听着就感觉不错,可惜我这个脑子,听完就忘了,要不然还能说给你们听一听。”

  不少人听到各种描述之后,都想要来看看京城亲眼见证一下。

  京城中一下子变得热闹极了,连举办科举考试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热闹过。

  出租的小院,京城的客栈,路边的小吃,各大酒楼,生意节节攀升,看着收入荷包的钱,让人笑得合不拢嘴。

  之前发行的那一期关于电力的报纸,被人们都找了出来。

  原本当个美好愿景一样看的报纸,现在被一句句研读,一字字分析。

  “既然电来了,向西大人写的这篇《梦想中的世界》岂不是也快要一一实现了。”

  “若是真的能实现,也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我做梦都想不出来,会是什么样的生活。”

  百姓们都能想到的东西,在朝堂中的大臣们,反应也都不会慢。

  带着无比的期待,一众大臣,首次在通电之后,来到了皇宫中上朝。

  刚刚一靠近宫门,就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宰弘济指着一旁的板子问道:“为何在这里摆放了怎么多滑板?”

  其余大臣也都好奇这一点。

  滑板这东西,陛下在凉州的时候就有了,根本不稀奇,陛下今天怎么就突然拿出来了?

  禁军守卫道:“这是电动滑板,和寻常滑板不同,陛下说若是有兴趣的大人,可以体验一下。”

  大臣们原本只觉得是家中小辈喜欢的东西,听到禁军守卫这样说,纷纷用好奇的眼神看过去。

  “电动,要怎么动?”

  “水能推动水车,完全是因为它本身就在流动,自行车说是自行车,其实也要咱们人来踩,电动实在想不出是个什么动法。”

  大家好奇地打量这个板子,只有工部的人看出了一点端倪。

  “下面那个东西,好像就是我们工部造的。”

  “就这么个小玩意,当初我和袁大人整整折腾了小半年,还特意为了它,搭了好几个新的锻造房,里面的器械也全是钢铁厂的老匠人手把手打造的。”

  在大家犹豫讨论的功夫,魏定也到了宫门前。

  看着一群聚集在宫门口的人,他有些不解,走近人群一看,原来是电动滑板。

  虽然没有玩过电动滑板,但是滑板他可没有少用,尤其是之前在凉州的时候。

  他接过禁军递过来的滑板,踩上去之后,将开关一踩,整个人就一下子向前蹿了出去。

  一众大臣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看见魏定整个人一下子踩着滑板跑到了前面。

  身体晃都没有晃一下,好似就掌握了技巧,踩着滑板不断加速,一溜烟就不见了。

  整个人站在滑板上,被滑板增高了一些,更是显得人身形修长,风撩动了发丝和衣摆,整体都向后吹动,看起来颇有种腾云驾雾的轻盈感。

  “看起来好像不太难的样子。”

  “这个不该叫电动滑板,该叫自行滑板吧,这难道不比自行车贴切多了?”

  魏定如风般潇洒的身影,一下子就勾起了不少武将的心。

  “来,给我也拿一个,我来试试这个电动滑板,到底是什么感觉。”

  一个个武将也陆续踩着滑板出发了。

  有的身体微微晃动,但是绝大多数,也都踩着板子飞快向前。

  看得不少文官也都蠢蠢欲动,这样的风姿,这样潇洒的出行方式,儒雅风流啊!

  “咱们也试试?”

  文官大多手无缚鸡之力,长年伏案工作,身体情况也只能看原本的底子。

  平衡力还不错的,还能稳稳当当的踩着滑板向前,平衡力不太好的,几乎在滑板加速的一瞬间,就有种要栽倒下去的架势。

  为了保持平衡,双脚放到了不同的位置,却无意间调整了滑板的方向,整个人歪歪扭扭的滑出一道如蛇扭曲的S形状。

  也有的刚刚一上去,就被向前启动的滑板吓了一跳,一只脚赶紧踩在地面上。

  虽然初次接触的表现各异,但是电动滑板毕竟难度不大,稍微试了试,大多数官员都可以顺利的掌握。

  只是敢不敢加速和控制方向的问题。

  等到了金銮中,刚刚被风拂过脸颊的感觉都还没有消散。

  文官们都沉浸于这种别样的畅快中,似乎被风这样迎面一吹,很多烦恼都消散了。

  武将们早就在快马中体验过这种感觉,并不稀奇,但是却被脚下带着走,完全不用自己出力的感觉给惊讶到了。

  心中甚至升起了类似接触新武器的好奇,想要回去将各种招式和用法都琢磨透。

  滑板带来的震撼,还没有完全消散。

  等在金銮殿中,看到城静枫之后,这种感觉都还没有完全消散。

  于是城静枫就感觉到,在场的大臣们,今天似乎都有一种不太一样的感觉。

  怎么说呢,好像有点傻乎乎的?

  她轻咳两声道:“诸位爱卿也试用过外面的电力滑板了吧?感觉怎么样?”

  武将们首先发言。

  “感觉太棒了,速度可以自由控制,方向也可以自由调控,还小巧玲珑,在城内不便奔马的地方,用这个代步,比走路快多了。”

  “此物小巧,却威力不俗,竟然能以小小的身躯,带动上百重的人。”

  文官们也都不甘示弱,相对于武官来说,这电动滑板对他们其实作用更大,感受也更加强烈。

  这样小小的一片,带动全身在风中驰骋的感觉,和全包围的火车公交车完全不一样。

  当大家都纷纷按照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电动滑板的赞扬后

  不少人也想起这几天夜晚的盛况

  “这电果然和之前报刊中所说的一样,确实能给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水里发电站的修建,回头看起来,一点也算不上劳民伤财,一方面帮助各州府难民度过危机,一方面成果又能造福百姓,实乃天下百姓之大幸。”

  城静枫也点点头道:“看来诸位爱卿也觉得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功一件,这样的功绩,就不等到年末汇总了,现在就论功行赏。”

  “首功莫过于水部司四位员外郎,向员外郎兼监察使,功不可没,破格连升两级,其余三人也都官升一级。”

  城静枫说完,朝中众人都想起来当初在英才班力压群雄的那个女子。

  没有想到一晃眼,时间都过了这么久了。

  想到明亮的灯光,想到刚刚的电动滑板,想到报纸上描绘的盛况,即使心中对金龙盏持有者有一丝防备和紧张,不想让持有金龙盏的人这么快就升迁,但是也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来。

  城静枫继续道:“工部在水力发电站的建造过程中,也出力不小,工部各官员,也都按照设备难度评级记功。”

  乌彭越和另外几位工部的官员,心中也都欢喜不已,忙忙碌碌这么久,比别的人都辛苦很多,现在终于到收获成果的时候了。

  若按照当初图纸上的难度评级来记功,他们工部不少人以后仕途都会更顺利!

  等城静枫一一将水力发电站的相关宫濑,全都一一分配完毕。

  在场的达成,也算是感受到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牵扯到了多少人,费了多大的力气。

  “之后扫盲班结业之后,除了升入高级班继续读书外,还会开设各种技术班,专攻一个方面,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城静枫安排道:“第一个技术班,就是关于水力发电站的基础检测和维修,后面会陆续开展各种技术班,不能让这样的工作,困住了能为国出力的高级人才。”

  一直负责扫盲班到英才班相关事项的大臣,也干脆的应道:“臣明白,会修缮技术班教舍,制定升学计划。”

  城静枫想了想:“国库会拨款,这次各地修缮校舍,就不要只修建几个读书的屋子了,正正经经的按照学堂的标准来修建,兼顾扫盲班,文理科基础教学,和专项技术教学……”

  她将一整条细化之后的进学路线,一直到科举路线都安排好了。

  “关于文科的教材,国子监也有不少了,理科的教材我也会安排人准备,系统地学习才能给国家带来更多的人才。”

  一直负责这一块的大臣仔细想了一下,只感觉又欢喜又有点抵触。

  这一套安排下去,他估计又要忙碌好长一段时间,不过等完成之后,功绩应该也不小。

  “是,臣今日回去就草拟章程,请陛下过目。”

  不少朝臣还在想着电力的事情,毕竟这两天电力带来的冲击确实有点大,刚刚还在想,陛下会不会继续说电力的事情。

  脑海中关于报刊中那篇文章描绘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心中难免不向往。

  就听见城静枫道:“电力完全普及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京城既然已经通电,一应器具都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

  “在京郊工业区,搭建起三个电器厂房,人员招聘标准参照之前几个国营厂房来,不过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加一条标准,要求高级班电力通识。”

  连子明问道:“陛下,仅仅京城附近,就直接开设三个电器厂房会不会有点多?纺织厂也才仅仅一个而已。”

  电器虽然好,但是也太花钱了,从建造水力发电站开始,每一次只要是有关电力的钱财,一出就是非常大一笔钱。

  这次陛下竟然一挥手就要建造三个电器厂房!

  一想到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水力发电站,每一处水力发电站要是都配上三个电器厂房,里面的各种设备花销肯定也不小,他就觉得一阵肉痛。

  城静枫道:“三个我都还怕不够,到时候你们把电接到家里,然后只能用灯泡照明,买不着其它电器的时候,可别叫着要增加产量。”

  把电接到家里?

  大臣们顿时都被这几个字吸引。

  那他们家中,晚上是不是也能亮堂无比,晚上读书或者处理公务的时候,有这样亮堂的光线,眼睛可就能舒服多了!

  而且看样子应该还有不少别的东西,要不也不会专门开电器厂,还一开就是三个。

  三个可能都不够?

  连子明一想到京城中官员和富户的人数,然后再想了想之前做关于电的器材消耗之大,心中突然升起一丝紧张。

  看起来也是个烧钱的家伙,目前在电力上投入的钱,可一分都还没有赚回来,希望这些电器能争点气吧。

  他真的不想再用别的地方收到的钱,不断填电这个窟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