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事业当先,男主靠边[快穿]>第226章 226千金

  由他人帮忙申请救助的姑娘, 目前正在崇城二院外科病房住院,小腿被暴力打断, 身高158体重不足70斤。

  她被邻居送入医院后,二院医生帮忙报警。

  基金会跟警方有很多合作,收到警方提供的消息后,派了两名律师过去了解情况,准备进行救助。

  小姑娘开口就说不追究父母的责任,律师劝导无果,之后安排基金会的副会长和心理医生过去,开解小姑娘给她做心理干预。

  通过交谈, 确定小姑娘智力障碍问题不严重, 只是反应有些迟缓。

  大概是太多陌生人进入小姑娘的病房,她父母知晓后冲到医院堵人, 幸亏副会长和心理医生机智,假装自己走错病房才顺利离开。

  郭兴昌简单跟元锦说明原委, 止不住叹气, “我来过一次, 她父母见过我, 你自己上去要小心一点,我在楼下等你。”

  他收到警方的消息, 立即带着律师过来。

  小姑娘的小腿粉碎性骨折,父母是真能狠得下手。

  听警察说, 这姑娘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姐姐的脾气和父母差不多,比她大不几岁如今在上大学。

  申请求助的人是姐姐大学寝室的室友,而不是姐姐本人。

  这位室友暑假期间留在崇城打工,巧遇姐姐, 跟着姐姐去家里吃了一顿饭,发现妹妹的凄惨遭遇。她不忍心看妹妹继续受苦,试探过姐姐后,自己偷偷到基金会网站申请救助。

  “放心吧,我没事。”元锦笑着解开安全带下车,“不过你最好还是通知一下律师,我怕自己控制不住,把人打伤。”

  郭兴昌:……

  忘了她超能打。三个副会长在她的带领下,从弱不禁风到手能提肩能扛,随随便便放倒他。

  元锦将他的反应收进眼底,唇角弯了下,关上车门若无其事地走进住院部。

  基金会的事,她大部分都不会亲自出面,除非情况特殊。救助项目有郭兴昌和三个副会长执行,底下还有几百个员工负责落实到位。

  她只管审账拨钱,精力更多的放在学艺上。

  小姑娘的病房在24层,元锦走出电梯,看了下指示牌慢慢找过去。

  住院部楼下。

  郭兴昌下车抽烟,不时往楼上看。他不是怕死才不敢跟元锦上去,那小姑娘的父母现在是能赖上一个算一个,答应花钱娶小姑娘的人家,他安排人去接触过。

  对方经过他们家门口看了一眼小姑娘,这对父母就说人家耍流氓,必须花10万块把小姑娘娶回去,不然一直闹他们。

  他吐出口烟,又忍不住看了眼楼上,心底隐隐有些担心。

  “郭叔叔?”谢存洲抱着一堆资料经过停车场,看到郭兴昌有些意外。

  他这些年时常跟郭兴昌联系,有能力后也常帮基金会的忙,两人很熟。

  “存洲?你在二院实习?”郭兴昌丢掉手里的烟,尴尬解释,“我今天实在烦闷才抽的。”

  “家人住院了?哪个病房,你怎么不跟我联系下。”谢存洲有些意外。

  他已经博士毕业,以后会回崇城工作。

  已经有几家医院想要他,还没定下来。他在二院不是实习,是规培。

  “不是家人生病,是送我们的基金会的会长过来看望个朋友。”郭兴昌低头从口袋里掏出一盒薄荷糖,拿了一颗丢进嘴里,“她刚上楼。”

  “你们基金会的会长?”谢存洲随口问道,“我不认识吗?”

  “你应该不认识,我也是前不久才知道,她是万康的董事长。”郭兴昌有些尴尬,“前段时间考古数据库上线你看过发布会,她就是我们基金会的创始人,也是会长。”

  谢存洲脸色白了白,很快恢复过来,“我认识她。”

  她是带给他最多帮助,给了他努力向上的无限动力的人,是他偷偷在心里喜欢了七年的姐姐。

  难怪当初自己的申请如此轻易的就通过核查。

  他一直以为自己再努力一点,总有一天能追上她。原来不管他如何努力,他们之间的差距,永远都是天堑。

  “你们认识就更好了,你现在去外科病房2409号,看看她有没有遇到麻烦。”郭兴昌听说他认识元锦,当下也没多想,“她不是来看朋友的,而是我们的一个救助对象。”

  谢存洲是这里的医生,上去一趟应该不会被小姑娘的父母注意到。

  “我马上上去。”谢存洲听说元锦有可能会遇到危险,当即拔腿往住院部跑。

  如果当年没有遇到她,自己或许也会顺利毕业,却一定不会如此轻松开心,甚至是幸福。

  这些年,妈妈的病情稳定下来,没有出现复发的迹象,爸爸的工作也原来越顺利。他们一家还请了外债,在崇城买了房子,日子逐渐好过。

  就是老师的女儿,在接受稳定正规的治疗后,也成了正常人。

  他一直以为,她和别人再怎么不同,他们总有一天会是平等的身份。

  有一天,他可以大胆跟她说出自己的感情。

  现在……他只想忘了郭兴昌说的话。她把自己拉出泥潭,自己不该再有多余的非分之想。

  谢存洲走出电梯,加快脚步往2409号病房走去。

  到了门外,女孩低哑的嗓音传来,他眉头一皱本能抬手敲门。

  房门打开,元锦挂着笑的面容出现眼前。谢存洲怔了下,脸颊瞬间烧起来,局促打招呼,“姐姐。”

  “规培?”元锦看了眼他身上的衣服,笑道,“穿上白大褂有点医生的样子了,不错。”

  谢存洲的耳朵也跟着烧起来,欲言又止。

  元锦猜到他可能是在楼下遇到了郭兴昌,径自往外走。

  谢存洲紧张跟上她,什么都不敢问。这几年他每年过年都去冷老爷子家里拜年,寒暑假打工之余,有时间也会过去辅导冷缙云做作业。

  然而只要面对元锦,他总克制不住的紧张,总怕自己表现的不够好。

  “我没事,你该干嘛干嘛去,那姑娘的父母被我打发走了。”元锦扬起笑脸,语气轻松,“他们打不过我讲道理也讲不过。”

  小姑娘的父母只是想把她丢掉,能换钱最好,换不到也就那样。

  不知他们听了谁的话,说二女儿会克死他们,从小就各种虐待这个女儿。

  小姑娘反应迟钝,难过一会就又忘了。

  “我在外面等你。”谢存洲红着脸出声,“不放心。”

  姐姐很厉害,他听冷缙云说了无数次。

  “不影响你工作就行,我进去了。”元锦又笑了声,扭头回去。

  她骗那对夫妻说,崇城有个很灵演的大仙,能算出来把小姑娘送到哪个方向,对他们有利。

  之后她给了五百的现金给他们,夫妻俩拿了钱就走,完全不顾被他们打伤的女儿,有没有人照顾。

  元锦回到病房,小姑娘神色专注地拿着她送的画笔和本子画画,似乎没有发现她离开过。

  她坐下来伸头看过去,发现小姑娘画的是花,黛眉微扬。

  画的非常好,明暗的部分处理的很细腻,看得出她有这方面的天赋。

  “想不想天天都画画?”元锦坐回去,拿起她需要用到的彩笔递过去,“姐姐给你找一个可以天天画画的地方,不用担心没有饭吃,好不好。”

  拍摄传统技艺影像资料时,团队遇到过几个做花灯的手艺人。

  他们的手艺没有问题,就是灯的造型跟不上时代审美,因此销量很差。她给他们安排了一些美术课,让他们通过学习跟上潮流,改进花灯的造型,让年轻人更好接受传统花灯,打开销路。

  小姑娘画的花草动物都特别有灵性,还很萌,可以帮他们画纸样。

  这样既能自给自足,也能帮到那些花灯手艺人。

  好的花灯手艺人也有,每年中秋、元宵节,那些造型好看的花灯都会在网络上刷屏。

  很多时候不是手艺被淘汰,而是手艺人的想法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导致被淘汰。

  元锦说完等了一会,小姑娘总算反应过来,扭过头睁着一双乌黑的眼睛怯怯看她,“可以吗?不会被打有饭吃?”

  “真的,但是你得离开爸妈,你愿意吗。”元锦一脸严肃地看着她,“可能还会有警察抓他们。”

  小姑娘沉默下去,许久才轻轻点头,“跟着姐姐,愿意。”

  元锦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笑容,拿出手机给郭兴昌发消息:跟康复中心那边说一下,小姑娘出院后会住过去,一会警察可能会过来,安排一个律师过来镇场子。

  郭兴昌很快回复过来,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好。

  元锦关闭窗口,鼓励小姑娘报警。

  稍后律师会带她去做伤情鉴定,那对父母不惩治一下,不行。

  ……

  忙完基金会的工作,元锦把徐伯安排冷家照顾冷老爷子,跟着团队前往西南,录制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影像资料。

  数据库上线后口碑持续上涨,下载量超过一亿次,好评99%。

  对APP的评分留言中,问的最多的是,以后会不会出一个传统小吃手艺板块。

  元锦听技术人员说,这个话题从应用商店蔓延到其他平台,网友纷纷加入讨论,随手开点开微博。

  #数据库都挡不住吃货#的词条,被脑洞大开的网友,顶到了热搜第三。

  有建议收录的,有建议只给名单,让大家自己去搜罗试吃的,也有建议出名单和照片,想吃自己动手。

  她翻了翻评论,笑着关闭窗口。

  传统小吃的手艺收录不大可能,华国啥都有可能失传,吃的不会。

  “温总,少数民族的技艺非常多,真的要全部收录到数据库里啊?”摄像盯着自己手机念念有词,“我随便一搜就出来几十上百种。”

  “全部收录,按民族来,这个工作可能要持续五年到十年。”元锦唇角含笑,“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很多的习俗技艺,会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改变。我们留下的数据,说不定在几百年就是第一手的史料。”

  同车的人都笑起来。

  “几百年后那绝对是第一手史料。”摄像笑了一阵,关闭窗口,“十年也好二十年也好,我们要一直拍下去,要把所有的手艺,都收录到数据库中。让子子孙孙都知道,这些数据是他们的祖宗留下的。”

  大家又笑起来。

  在西南的拍摄非常顺利,有国家考古司发函,各地的文物考古部门都积极配合。

  一些特别的技艺因为年轻人出走而逐渐没落,若是不保留影像资料,再过十年就会彻底消失。

  大家为国家的发展感到骄傲之余,又为这些注定被淹没的传统技艺发愁,拍摄录制更加仔细尽心。

  元锦跟着团队在外拍了差不多一个月,接到冷缙云的电话,得知冷老爷子身体不舒服,匆匆赶回崇城。

  她出门前老爷子刚做了体检,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