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七日之限,金吾卫只找到了刺客的尸体,大理寺还未揪出真凶。皇上正大发雷霆,这时兵部尚书季辰麟上前禀告:北边鞑靼人进犯,已有两座城池陷落。这无疑是火上浇油,盛怒之下,皇上立即令薛弋阳披甲出征,收复失地。

  今日全是不好的消息,可谓是内忧外患,时局风雨飘摇。我暗叹一声,散朝后向曹总管申请觐见皇上。

  “爱卿,你有何事?”皇上揉着太阳穴,尽显疲惫之色。

  “皇上,您打算派多少兵力给薛将军?”我开门见山道。其实问这事是我僭越了,中书舍人是无权干涉军务的。

  “季辰麟说鞑靼有十万人,朕打算给薛弋阳十五万人。”皇上却不在意我越权,直接将计划告知与我。

  “虽然此次大理寺未查出真相,但背后的凶手十有八九是燕北王。如若鞑靼人与燕北王勾结,薛将军怕是腹背受敌。”我向他诉说我的担忧。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再给薛将军十万人,如何?”

  “皇上,不可如此。”我摇摇头,“若燕北王得知薛将军带了二十五万兵力,必定能推测出京中防务空虚。到时他进攻京都,我们无力抵抗。”

  “那爱卿的意思是?”他对我一向很有耐心,尽管被局势扰乱了心绪,但他依然对我温声细语。

  “给薛将军二十万人。薛将军出征后,南北衙要一同练兵,以防燕北王进京。”我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爱卿,你不是不知,南北衙向来不和。”他皱着眉。

  “皇上,由太子统领南北衙,如何?”这事我也早已想好。赵燚在金吾卫历练两月有余,是时候出来挑大梁了。

  “太子能担此重任么?”他并不放心。

  “皇上,我相信他,正如您相信我那样。”我无比坚定。

  先前是赵燚被感情冲昏了头脑,才做了些蠢事。但实际上他是个可造之材,经过金吾卫的调教,他必定成长了不少。

  “爱卿,”他轻叹一声,“你可不知朕为何信你……”

  “为何?”我大概能猜出来,但我想听他亲口说。

  “天也不早了,朕有些乏了。”他却不肯再提。

  “微臣告退。”我十分识趣。

  是夜,我与薛弋阳一同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的万家灯火。

  “谨谨,”薛弋阳揽着我的肩,认真看我的眼:“等我回来。”

  我提了一坛酒,递到他手边:“薛弋阳,愿你旗开得胜。”

  他爽朗笑了一声,接过痛饮一阵。

  “谨谨,陪我一起喝。”他又喝了一口,一把抱住我,与我交换了一个满是醉意的吻。

  第二日,镇远将军薛弋阳率领二十万大军进发西北,驱逐鞑靼。南北衙改制,统一编为京都护卫军,由太子赵燚任大将军。而削藩一事,转由尚书省左仆射唐疏全权负责,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行。我本来毛遂自荐过,想接过秦庭迎未竟之事,可皇上不同意,直接指任了唐疏。

  我又去看了秦庭迎,他的伤势逐渐好转,再过些时日他就能去皇城办公了。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薛弋阳能够尽快得胜回朝,我默默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