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我继承了一片桃园(穿越)>第39章 水煮花生

  =========================

  论睡觉时身边突然多出一个人是什么体验?陶成玉:谢邀,感觉还不错。

  他睡觉一向很沉,一般的动静都吵不醒他,这样也有缺点,夜里下雨了都不知道,所以每晚睡前都要把院子里收拾好,所有怕雨淋的东西都不能留在外面。

  也不能点熏香,怕有意外,这几个月来,他睡的舒心坦然,阿黄是最大的功臣,现在好了,身边有个人守着,可以更放心了。

  老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虽然还没到秋天,但这场持续两天的大雨之后,气温下降了不少,早晚已有些凉意。

  蚊子还是很多,每天吃完晚饭后,两人也不再外面多逗留,而是躲进蚊帐里窃窃私语,相拥着入眠时,也不会热得汗津津,温暖舒适得刚刚好。

  刘家村儿这两天发生了件大事,下着大雨的那天晚上,来了一群官差,把刘二壮带走了。

  走的时候门都没来得及锁,一只鞋子还掉在了泥水里,那晚没人看到,第二天看见了一地的脚印,这才有人注意到。

  经过了小卖铺广播站的打听和传播,大家伙终于搞清了这件事的来去始末。

  他跟陶成玉之间的恩怨没多少人知道,毕竟他们几个当事人不会说出去,而刘二壮那次受了挫,吃了大亏,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离出去,丢人丢大了,也不会告诉别人。

  受了打击之后,他龟缩在家中躲了几天,凄凄惨惨,一瘸一拐的,双手残破还要自己做饭,连洗漱都没法做到,那段时间实在是又脏又臭。

  腿稍微好点之后,他不想再默默受苦,干脆去投奔了嫁在外县的姐姐家。

  但他姐对他也没个好脸色,父母以前相当重男轻女,活都让她一个人干,家产还都留给了弟弟,连嫁妆都没出,后来选择了远嫁,就这样还免不了被缠上吸血。

  但父母已逝,这是唯一的弟弟,也不能眼看着他饿死,好歹给他一口吃的,续个命。

  姐夫对他更是厌恶至极,任谁也不想摊上这样的小舅子,浪荡败家,名声极差,还懒惰无比,油瓶子倒了也不愿意扶一下。

  刘二壮在那里只能勉强混个温饱,零花钱是没有的,还要看人脸色,所以他也不愿一天到晚待在他姐家里,吃完饭就去街上转悠着。

  时间一长,好了伤疤忘了疼,看着满街衣着鲜亮的大家公子,富家小姐,他的手又痒痒了。

  没有零花钱可不行,怎么消遣,怎么买乐子,天天吃饱了睡,跟个叫花子一样。

  他倒是忘了,寄人篱下又什么都不干,可不就是个乞丐。

  在一次大庙会人挤人时,他盯上了一个姑娘,那姑娘一身的绫罗绸缎,看着就有钱,还有丫鬟陪同着。

  人也长得漂亮,但这大庭广众的他却不太敢调戏,上次就是因为色心吃了大亏,现在他谨慎了很多。

  不过弄点小钱花花应该还是可以的,神不知鬼不觉的,有钱人还会在意几两银子吗?

  刘二壮慢慢挤过去,盯住她挂在腰间的那个藕色荷包,刚挤到旁边时,他一把拽住那个荷包猛地揪了下来,撞开人群拔腿就跑。

  那姑娘被拽得一趔趄,差点摔倒在地,旁边的丫鬟赶忙扶住她:“小姐!你没事吧?”

  那姑娘却顾不上自己,连声喊着:“我的荷包!我的梳篦,秦郎送的梳篦还在里面!”

  丫鬟急忙喊道:“小四阿强!快,快追上!”

  旁边的家丁留一个下来护着她们周全,其余的两个拔腿就追了上去。

  刘二壮见有人跟着追来了,慌不择路,循着本能跑回了他姐家,快到时才想起来,若回去了不等于瓮中捉鳖吗?

  他又拐进了一个小巷子,暂时摆脱了那两个人。

  等到了无人处,他打开荷包一看,有两个五两的银锭子,还有一把小银锞子,而且,里面居然还有一把镶金的梳子,梳柄处还一边镶了一颗绿宝石!

  这下发了。

  刘二壮捂好荷包,压住心中的狂喜,这一把镶金梳子能换不少银两。

  姐姐家他是暂时不敢回了,怕有人蹲守在那附近,要不,还是干脆回刘家村吧,这么些钱够他生活一两年的了。

  回去再买两身好衣服炫耀一下,好好打一下那些村人的脸,一群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花了一个银锞子,搭上了一辆运菜的骡车,刘二壮连夜跑回了家。

  到家后还没来得及炫耀,天又下起了连阴雨,晚上他正在家中啃着馒头美滋滋地数钱时,被破门而入的一群官差连人带赃捉了个正着。

  也该他不走运,谁不好偷,偷到了县令千金的头上,那县令千金的准夫婿也是个有钱人家,送了心上人一把金梳篦做定情信物。

  那姑娘是个痴情的,走哪里都带着那梳篦,没想到逛个庙会,却当街被抢了。

  县令大发雷霆,根据家丁的口供,去那巷子口挨家盘问,加上邻居的回想指认,终于问到了刘二壮姐姐家。

  刘二壮姐夫正疑惑,那小舅子怎么突然不见了人影,看官差上门来问,猜着他犯了事,怕连累到自己,竹筒倒豆子一般把刘二壮的住地,哪县哪村哪排哪户说个清清楚楚。

  于是这倒霉玩意儿,抢来的一包东西还没来得及花便落了网,这下可有地方吃饭了。

  下完雨没两天,趁着泥土松软,陶成玉让梁云山去拔点花生,看看能不能吃。

  过了好一会儿,人还没回来,他打算自己去看看,刚到了菜地边便见着了如霜,听她说了这么一通。

  待她讲完后,陶成玉笑了笑,“挺好,在外面他以后还不定会犯什么事呢,监牢这地方挺适合他。”

  “谁说不是呢。”刘如霜赞同道,“最好一辈子都在里面别出来。对了,你干嘛去?”

  “我去林子边看看花生,不知道熟了没?你要不要拔点回家煮着吃?”

  “不要,我家大田里种了半亩呢,没熟吧,要熟了我阿娘不早带着我去收了?”

  “就没熟的才好吃呢,你不懂。”

  “切,就你懂,你怎么也没拿个篮子背篓什么的,难不成连花生秧子一起抱回来?”

  “云山刚才带着了,这么久没回来,我去看看。”

  如霜敏锐地发现他的称呼变了,“哟哟哟!怎么不叫梁大哥了?快如实交代,你俩之间发生什么不得了的事了?”

  “不告诉你。”陶成玉嘻嘻笑道,“男人之间的事儿,你个姑娘家少打听。”

  “哼!你不说我也知道,不就这样那样,看梁大哥那样,遭罪的肯定是你。”

  遭罪不遭罪的陶成玉不知道,他自己觉着舒服就行,个中滋味也无需朝外人道。

  “反正我乐意,你不懂。”

  又是这句。

  “嗯哼,随便你了,你开心就好。”瞧他那没出息样,如霜也不跟他掰扯,提着篮子回家去了。

  陶成玉摇头笑了笑,带着阿黄往桃园后面去了。

  到了花生地里一看,却见梁云山已经拔了一大堆出来,还在那儿继续拔着,一群鸡咕咕咕地围着他。

  “哎哎哎!梁云山,你拔那么多作甚?”陶成玉简直无语。

  阿黄兴奋地蹿了过去,那群鸡咯咯叫着跑开了。

  梁云山抬头一瞧,暗叫糟糕。

  今年的花生里地老虎比较多,几乎拔一两棵就会看到一个,那些鸡也不怕人,就在旁边等着,等他拔出来一棵就上前寻索着,见到地老虎便抢着上前啄食。

  为了喂鸡,梁云山不知不觉拔了这么一大堆出来。

  陶成玉过来一看,那花生只有一半是成熟的,其余的一半壳还有点厚,晒干了会很瘪,现在收,属实有点浪费。

  那也没办法了,也不能再种回去。

  梁云山小声解释着:“我看那鸡爱吃地老虎,就找给它们吃,一个不小心就拔多了。”

  陶成玉叹了一口气,“这几百只鸡呢,地老虎能有多少?你把这块地全拔了也不够它们吃的,算了,把这些摘了便回去吧。”

  两人蹲在地上,把秧子上面的花生都摘下来,装了一篓子还有剩的,梁云山背了回去,又回来装了一趟才算完。

  倒在院子里的地上,陶成玉又坐着小板凳挑了一遍,把那些成熟饱满的摊开在地上晾晒着,那些还未成熟的拣了出来。

  挑了整整一篮子,打来井水洗干净,搓去泥沙,然后让梁云山一起,把每颗花生捏一个小口子出来,这是为了煮的时候能入味。

  这种花生晒干了会瘪粒,但现在吃刚刚好,生吃还有白色的汁水,有些甜味,煮熟了也好吃,有点面面的口感。

  洗净捏好的花生倒在锅里,加上八角大料和盐,加水没过后点火开煮,煮上两刻钟就差不多熟了。

  如果想要更入味儿,就在熬煮的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再捞出来吃。

  剥开壳后,花生米的表皮已变成淡紫色,扔两粒在嘴里,鲜嫩中带着一丝咸香。

  煮的有点多,不能放到第二天,陶成玉给刘四婶家送去了半盆。

  架上的葡萄前两天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晶莹剔透,梁云山剪了一串熟透的,又洗了一遍,放到了桌上的盘子里。

  陶成玉拈了一颗放进嘴里,一口咬下去,酸甜适度,饱满多汁。

  花生毛豆配啤酒最合适了,可惜没有啤酒。

  陶成玉找出了上次剩的梨花酿,给自己倒了半杯,问道:“云山,你要来点吗?”

  梁云山也发觉他的称呼变了,可能是因为不只他一个叫梁大哥,还有如霜小虎他们,感觉有些客气,叫名字给这层亲密关系又增加了一层暗昧的意味。

  “你自己喝吧,我怕喝多了晚上会没个轻重。”

  “……”

  能不能别老想这事儿啊大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