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秦月苏(穿越)>第56章

  后来几天, 蒙恬总是脸色阴郁得过来找扶苏协商,而每当他们讨论军务事得时候,姜素都会自觉回避,因为她也对这些不感兴趣, 她也大概了解到近来发生的一些事。

  蒙恬每次脸色难看的时候, 必定是某地又爆发小规模起义, 这边修城的兵已经不够用里, 还得派出一部分去镇压,只不过,这些都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法子。

  扶苏也是意识到事态严重性,才频繁向秦始皇进谏, 但此时的始皇压根就没有心思去理会这些事情, 他认为这些起义军都成不了气候,一旦有发展成大火的趋势, 就会派他的将领去灭火。

  就这样, 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 蒙家军内部开始产生分歧, 他们不理解陛下的做法, 蒙恬也不想把蒙家军用在镇压大秦的百姓身上。

  于是,他终日与扶苏一起商量对策, 在这期间, 蒙恬还给远在咸阳的蒙毅发过几封密函, 试图让蒙毅帮忙劝谏。

  可谁知蒙毅也自身难保,被秦始皇软禁在蒙府,他不仅救不了大哥, 他也无法将玉漱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直到有一天,姜素听见营帐里蒙恬与扶苏争吵的声音, 她才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她赶紧冲进去,只见蒙恬将桌上的竹简抛落在地,对扶苏大喊:“你的这些谏书压根就到不了陛下的手中,写再多也是徒劳。”

  扶苏冷笑道:“是,我不似蒙大将军驰骋疆场,没有您那般武断的魄力,说到底,我只不过是儒家人,只会动动撰刀刻谏书罢了,蒙将军若不满本公子,大可不必遵守我的命令,您爱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那照公子您的说法,我蒙恬就只是一介武夫,遇事只会舞刀弄枪?我也有我的考量,我不会让我的蒙家军随便滥杀无辜。”

  “你不会滥杀无辜,那我就会吗?蒙恬,我想你应该很清楚我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倘若我二人不齐心协力,还怎么去劝谏?”

  姜素冲进来见二人吵架,只好打断他们的对话,她让两人都冷静一番,劝说道:“行了,我知道你们两个想法都是一致的,只不过处理方式对立而已,要我说,你们应该换个想法,不要想着去劝谏,不如加入起义军如何?”

  蒙恬听到姜素说出这话,赶紧捂住她的嘴,“素素,你胡说八道什么?小心被有心人听到!”

  姜素用力挣开蒙恬的胳膊,指着蒙恬与扶苏训斥道:“你!愚忠,你!愚孝!明明可以翻身为王,却甘愿当刀俎鱼肉,你们真的有替天下苍生着想过吗?”

  扶苏和蒙恬纷纷耷拉着脑袋,两人面面相觑。

  姜素对扶苏说道:“苏苏,你想成为你父皇一样的君王吗?”

  扶苏沉默了。

  她又对蒙恬说:“大哥,你愿意为了君王而负整个大秦百姓吗?”

  蒙恬也沉默了。

  姜素指着肚子里的孩子,哽咽道:“我,姜素,不是什么顶天立地的大人物,但在这个孩子面前,我必须为他顶住塌下来的天,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不在乎是否背叛我的君王,我只在乎我爱的人能否活下去,为了这个孩子,我可以做任何事情,我不是孔圣人,我只是一个母亲,而你们,如果想要遵从你们内心那所谓的忠诚,而去侍奉一个暴戾的君主,那你们有想过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吗?”

  姜素意识到自己情绪失控,她激动得离开营帐,可刚出门口又被扶苏拉了回来。

  “素素,你别胡闹,你现在还不能随便暴露身份!”

  扶苏见她一脸幽怨的表情,便无奈叹息,想要争执什么又不忍心。

  “对不起,我想一个人静静。”

  姜素转身回到床边,将自己的上半身埋进棉被里,默默流泪,蒙恬见状只好离开,而扶苏则放不下她一个人,只是安静的待在一边,思绪万千的他眉头紧促。

  素素说的那些话也并非无道理,但是让扶苏因此而与自己的父皇对立,他一时之间很难做出这个决定,如今姜素又是有孕在身,他即使不同意也要照顾她的情绪。

  扶苏纠结不已,内心也是矛盾万分,他见姜素一直把自己的头蒙在被子里,担心她喘不过气来,便上前去劝她。

  突然间他偶然发现姜素身上佩带的玉佩,那是扶苏临走前藏在她枕头底下的另一半玉佩。

  “这玉......”

  姜素听见扶苏谈起玉佩的事,这才试图控制住情绪,从被子里探出头来,泪眼婆娑的望着扶苏。

  “这不是你留给我的另一半吗?之前我一直在找这另外一半,你都不肯告知我,为何在你临行前要决定留给我这玉佩?”

  扶苏低头不语,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因为......我不知道何时能够再与你相见,所以才......”

  “你也意识到这次离开咸阳很有可能回不去了是吗?苏苏......”

  扶苏抬头对上姜素的泪眼,她似乎再期待着他的的回答,可他并不能给她想要的回答。

  他说:“父皇他不管再怎么责备抑或是怨恨我,他始终是我的父皇,我始终是大秦的长公子,我相信他终究有一天会再召我回去。”

  “是吗?既然你这么认为,那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但是......”姜素坚定的眼神望着扶苏,说道:“扶苏,我希望你不要再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了,我不希望若干年后看到的是......”,她哽咽了,“一具不腐的□□和他千年执念的灵魂。”

  这一刻,姜素似乎是在对两千年后的扶苏的劝告,她摘下身上的玉佩,悬在扶苏眼前,说道:“知道我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想找到这块玉吗?”

  扶苏呆呆得望着眼前的玉佩,不明白姜素的意思。

  姜素继续说道:“既然你相信秦晓菱的存在,那么就应该相信我现在所说的一切,秦晓菱的灵魂来自两千后,她知晓这一切的结局,这块玉是你在这个时代留给我的东西,但在两千年后它就成为了你寻找我的信物,两千后的你和我一个是残魂一个是碎骨,你知道这一切都是你最敬爱的父皇带来的吗?”

  “残魂、碎骨,不可能!不可能!”

  扶苏摇头否认自己听到的这一切。

  “这是事实,这也是我为何要冒险来到这里找你的原因。”

  就在扶苏得知残酷历史的这一刻时,上天突然间飘起了漫天大雪,营帐外传来呼声,“下雪了!”

  下雪了。

  姜素打开门帘往外看,果真下起了鹅毛大雪,虽说深冬下雪不是什么奇怪现象,但是,这气温断崖式的下降着实让人措手不及。

  “为什么这雪说下就下呢?刚刚不是还有太阳吗?”姜素越想越奇怪。

  而扶苏则望着漫天飘雪,淡淡说道:“或许这是一种征兆吧!”

  “征兆?什么意思?”姜素疑惑得望着扶苏,却见他沉默得望向远方长城。

  大雪下了一天一夜,短短一夜之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巍峨的长城被裹上白雪,然而,由于气温骤降,那些修城的人仍旧身穿薄衣,动作僵硬,一个个冻得直哆嗦。

  姜素看不下去了,她直接找到蒙恬,让他放过这些可怜的百姓,给他们一条生路。

  而蒙恬则拿出身上的另一半虎符,对姜素说道:“素素,见虎符犹如见陛下,陛下有令长城未竣工前,这些人就不能回去。”

  “那你忍心看这些平凡的百姓饿的饿死,累的累死,冻的冻死吗?蒙恬你摸摸你内心的良知,是这个屁用都没有的虎符重要,还是长城上几百万百姓的命重要?”

  “够了!该怎么行事,本将军自有定数,轮不到你一介女流之辈指手划脚”,蒙恬一怒,将虎符重重拍在桌子上。

  姜素被蒙恬这一吼吓得不敢反驳,从来没见过蒙恬对她生这么大得气,姜素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话是否触碰到蒙恬身为大将军的自尊。

  或许蒙恬并不是不心疼这些老百姓,而碍于皇帝的命令,作为一个良将他很为难,不愿违背君王的命令,也不愿替君王做暴戾之事。

  蒙恬愤愤离开,没多久,姜素就发现长城上的修城百姓已经下来了,他们被安排在长城脚下躲避风雪。

  除此之外,扶苏亲自出马,带着手下士兵为这些百姓发放御寒的衣物以及补给的食物。

  但是由于修城百姓众多,衣物和食物都有限,发放给他们的食物还是从军粮中拿出来分给百姓的。

  姜素也没办法袖手旁观了,只好乔装易容成扶苏手下的帮手,对于物品不足这事,蒙恬已经在想办法向周边的郡县请求支援了。

  大雪整整下了三天,长城也暂停修缮了,士兵们就地扎营生火取暖,军粮被发放给老百姓后,这些士兵们早已食不果腹,有些甚至直接抓起地上的积雪往嘴里塞。

  而他们的大将军也跟着饿肚子,扶苏见粮食不够,自己忍着饥饿把剩下的军粮留给姜素。

  姜素则表示:“这不是办法,周边郡县就没有一个愿意捐粮吗?”

  蒙恬摇头叹气道:“我们已经平息很多次小规模起义,周边的百姓早就不愿意提供粮食,我们这些军粮全是靠咸阳那边运过来的,早在两周前我就跟陛下提过咱们粮食紧缺,可陛下迟迟没有回复。”

  “你指望秦始皇给你送粮食?他现在可没心思管你们”,姜素嘟囔着说道,“再说了,就是他现在派人送粮过来,也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们得另寻出路。”

  蒙恬眼光投向扶苏,眼神询问扶苏该如何是好。

  扶苏犹豫了一番,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亲自去借粮。”

  “你要去哪里借?”

  “方圆几十里能借到的我都去。”

  姜素想了想,前阵子她只身一人前来此地,方圆几十里也就一两个郡县,况且还是发生过农民起义的地方,扶苏若只身前往,那些对秦始皇不满的农民军怕是会挟持扶苏。

  此时她突然想到有一个人或许可以帮到忙。

  于是她对扶苏和蒙恬说:“我有办法,但是这次我只要扶苏跟我两人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