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140章 墨镜、光学,虐猫狂人……

  手工胸针制作需要时间,阿花先做出来了十个,放在店里销售。

  做为一个有出息的老板,刘嘉充分给设计师想象的空间,阿花负责设计款式,刘嘉在看到设计图之后,又稍稍提出了一点细节。

  她要求胸针的所有装饰部分都可以拆开,成为独立的一个部分,也可以组合起来,做成项饰和发饰。

  想繁复就繁复,想简约就简约。

  这批被稍微加了一些细节的胸针成为阿花手工史上最艰难的产品,以前一天能做五六个,现在一天只能做两个。

  她十分不理解,为什么刘嘉对这么小的东西也要求这么高,而且,胸针使用的材料都不贵,并不会像真正的金银珠宝那样值得代代相传,成为骄傲的祖产,花这么多心思真的值得吗?

  “你又不是顾客家里的老祖母,不要想这么多。”刘嘉告诉她:“你要打出的是你的名声。你看,这颗含铅玻璃。”

  刘嘉拿起盒子里的施华洛世奇水晶:“除了够闪够亮眼之外,一无是处。同样大小的铅玻璃,施华洛世奇的价格比玻璃盘子的价格贵多了。

  你的目的不是做出谁的传家宝,而是让别人想要买时尚漂亮的小配饰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走进Emma,寻找你做出的东西。”

  阿花从未有过如此远大的理想,她只想平平安安混口饭吃。

  刘嘉也看出了这一点,于是,她又说:“我给你发的是计件工资,多做一个,就多一个的钱。别人买的越多,你的钱也越多。让顾客认你的手艺,有事没事来买几个,你不就发了?”

  最后一句话非常的简单易懂,阿花顿悟。

  阿花曾身在烟花之地,那里有低级应召女郎,也有高级交际花,她们为了吸引客人的注意,会打扮成不同的模样,最受欢迎的是类似路易十六时期的洛可可风的简版,要有那个味道,又不完全一样。

  那种风格,就连女郎们自己都很喜欢。

  于是,她大着胆子做了几个珍珠与蕾丝为主的搭配,把现在最流行的大颗长款珍珠项链做出改变,串着蕾丝做的花,花瓣上缝着水钻。

  胸针和项链仿佛是衣服的一部分,完全融合在一起。

  除了干练之外,20年代的女装还流行着另一种风格:可爱乖巧。

  女士们工作的时候希望显得自己干练,下班之后在与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又不想显得太过霸气外露,以前想要变换形象,就得多带一套衣服。

  阿花用珍珠和绢花做了一条贴颈的短款项链,项链共有五排珍珠,有三指宽,就像给利落的圆领口加了一个娃娃领,再换个发型,霸道强势顿时就变成甜美娇俏。

  除此之外还有几款也是基于现在最火的流行款式稍做改动,尽量做到高于时代但不脱离时代。

  那十款胸针与现在店里强推的几件衣服同时出展,在店里走来走去的“服装搭配师”一身穿戴齐全,衣架上挂着衣服最朴素的模样。

  客人们对这样强大的对比效果吸引,凑过来仔细看胸针,听到价格之后,她们都有些意外,就胸针使用的材料而言,这个价格偏贵。

  鲁迅有句话:越有钱就越不放松,越不放松就越有钱。

  贵妇们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她们见惯了好东西,想要从她们身上赚到钱,就得让她们喜欢,得让她们能炫耀。

  天然宝石是最容易炫耀的,手指一伸,钻石有多大,就足够说明有钱。非天然的东西,怎么也能卖这么贵。

  然后,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店员将胸针拆开,分成不同的部分,告诉客人可以怎么单独使用,又拿出其他款式拆开:“看,还可以组合搭配。”

  买一件等于买好几样东西,买两件,还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顾客们从来没见过可以自由变化搭配的东西,再加上店员在刘嘉的指导下,给出说服理由:“家里的大宝石都是出席正式场合的时候才会佩戴,平时戴一些轻松休闲的款式会更显得年轻。而且这个价格买的不是一件东西,相当于买了五样,如果买两条,只要搭配得当,就相当于买了二十样,这样的好东西非常值得拥有。”

  十件胸针,一下子就被卖光,最后一件还引起了争执,两位顾客已经各自买了一件,她们同时将手伸向最后一件。

  店员说可以预订,很快就会有新款持续推出,才让一个预算不是特别充分的顾客松了手。

  大妞这段时间没事,就跟阿花学习做胸针,大妞心灵手巧,很快就可以给阿花打下手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很多。

  冬天的寒风,不仅让人们的衣服变得厚重而臃肿,也让愿意穿裤子的女士们变多了,再厚实的羊毛短裙,被风吹吹,腿也冷。

  穿上裤子之后,暖和多了,而且行动也更加方便。

  女士们一穿上就不愿意脱下来了。

  当然,社会上对此依旧指指点点,很快,报纸上就出现了大篇文章,以骨科大夫的话做为开头,证实寒冷会对肌肉和骨骼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然后一步步将话题引到女士必须拥有穿裤子的权力。

  除此之外,还出现了邪门的文章,以苏格兰男人穿裙子做为切入口,强调猛男才穿裙子。

  撰稿人是一位苏格兰人,引经据典,妙笔生花。

  猛男不想穿裙子。

  对女士们指指点点的版面变成法国人指责英国人多管闲事,苏格兰作者说我不是英国人,Freedom!

  聊政治更让男人们热血沸腾,于是,再没人关心女士们穿裤子还是穿裙子。

  以前女士们出门,走路太慢,坐公共交通的话,时间又不稳定。

  所以总要提前出门。

  家里有自行车的女士们终于可以充分掌握时间自由,在巴黎城区,经常会看到风风火火蹬着自行车的女士们向前冲。

  “你以前从来都不迟到的,今天怎么回事?”锦儿越来越有主管的气势,今天有一个店员上班迟到了十分钟。

  “我新买了一辆自行车,又住得近,以为能在开业时间之前赶到的。”店员低着头。

  刘嘉笑着摇头,这事她可太熟悉了,以前她的部门里有两个同事,一个住的鬼远,单趟就要两个小时,另一个就住在公司的马路对面。

  结果,路上要两小时的同事永远第一个到。住在公司马路对面的那个却创下一个月内连续迟到五次的记录,最后主管忍无可忍,把他开了。

  这个店员以前的工作态度还不错,刘嘉决定给她一个机会,又跟她聊了几句,问她骑自行车的时候觉得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她的意思是想问问自行车的款式或者衣服的款式有什么可以修改的。

  店员说的却是:“风吹眼睛有点疼,我家过来的方向,正好对着东边,早上太阳光照在眼睛上,很不舒服。”

  “那就戴太阳镜啊?”刘嘉随口说。

  店员露出困惑的表情:“什么是太阳镜?”

  呃?没有吗?

  刘嘉对巴黎几大眼镜店进行调查,只有近视镜与老花镜,确实没有太阳镜。

  “不会吧,都已经有飞机了,怎么会没有飞行员墨镜?”刘嘉摇头,她很喜欢看的一个TVB讲飞行员的片子,一个个穿着制服戴着墨镜,超帅的。

  再三确认,这个年代,确实没有太阳镜、墨镜等等所有相似的东西。

  飞行员和摩托车手也只有那种巨大的,不戴的时候顶在头顶上的那种大防护镜,如同动画片里的人物。

  “天气这么好,怎么能没有太阳镜呢?”

  刘嘉记得金朝人刘祁曾在《归潜志》里提过,衙门的大人们会在问案时用烟晶遮住眼睛,免得被别人看出自己的想法,按说,那也算得上最早的墨镜了。

  怎么过了一千年,从中国到欧洲到美国,竟然没有人戴墨镜,就没有一丁点发展。

  难道是大人们决定之后用眼神杀人,不稀罕戴墨镜,平民百姓觉得戴墨镜是大人的专属,自己戴了是僭越,于是就此失传?

  又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失传案例。

  眼镜已经发展那么多年了,不过是换个带颜色的镜片,有什么难的。

  刘嘉自信满满,然后,她去眼镜店,试戴了一下眼镜。

  往鼻梁上一架,她就感受到了世界的厚重。

  现在的眼镜是玻璃的,不比后世的树脂那样轻。

  现在主流的镜框款式是圆形厚重的,眼镜往脸上一戴,没过一会儿,就感觉压得耳朵疼、鼻子疼……用料要不要这么扎实,刘嘉感觉自己的鼻梁和耳朵就好像遭遇福建嫁女时的习俗——在脖子上挂了几百个金镯子。

  几十秒后,刘嘉实在忍不住,摘下眼镜,做眼保健操第二节 ——挤按睛明穴,鼻梁给压得太难受了。

  “习惯就好了。”店主安慰她。

  ……不,我不想习惯,永远也习惯不了,好重啊!!!

  刘嘉去找了制作眼镜的工坊,问他们有没有考虑过把眼镜做得轻一点?

  他们想过,也努力过:“但是度数高的人,镜片就是会很厚,没有办法。”

  树脂镜片一时找不到可替代产品,镜框的重量应该可以减一减,那个塑料框,不装镜片放在手上掂掂,起码有后世两副眼镜那么重。

  眼镜框也努力过,但是……“再薄就会断裂,在高温下也变得容易破裂。”

  “为什么不用金属?”

  “金属?”眼镜工坊的工匠摇头,“没想过。”

  眼镜框最早是用木框,后来在1917年,有一位演员戴着牛角圆框的眼镜之后,牛角框又成了流行。

  此时各位民国大师们的眼镜基本上都是那种款式。

  眼镜行业还是功能性产品,他们从不主动跟时尚挂钩,有演员带货,他们就跟风发一波财。

  没有人引领风潮,他们就苟着做安稳日子。

  刘嘉实在受不了现在的眼镜重量,她提出:“我想用细一点的金属做眼镜框架,也不要这种圆圆的款式。”

  但是,眼镜工坊不生产眼镜框,他们只是镜片和镜框的搬运工。

  眼镜工坊只跟塑料厂有往来,想做金属镜框得找金属厂。

  这不是问题,刘嘉手上就有合作的金属厂。

  见到刘嘉来,金属厂老板如沐春风,Emma是公认的给钱大方。

  现在生意不好,挑剔已经不是客人的缺点了,只要有客人来就好。

  俗话说的好:爱钱,就要爱它的全部,包括挑剔的付款人。

  “你知道有一种金属叫钛吗?”刘嘉开门见山,她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一步到位,直接发搞钛合金眼镜框,轻便结实,多快乐。

  老板愣了一下:“钛?请稍等。”

  然后,他出门叫工程师。

  刘嘉见他都没听说过,开始发愁,啊,不会吧,这个年代还没有钛?

  不一会儿,老板和工程师一起来了,工程师听说刘嘉想用钛合金制作眼镜框,皱起眉毛:“不,这不可能。”

  他说的是不可能,而不是没听说。

  有戏!

  刘嘉忙问他为什么不可能,是不是因为贵。

  工程师回答:“买不到。”

  这位金属专业的毕业生告诉刘嘉,现在外面卖的钛产品只有使用硫酸提取法做成的颜料——钛白。

  至于让它像一个堂堂正正的金属那样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的。

  至今都没有可以大量提取纯钛的方法,纯钛只存在于实验室,非常稀有,不会拿出来卖的。。

  工程师继续说:“而且钛也没法加工,因为……”

  被各种专业名词说得头晕脑胀之后,刘嘉领悟了钛金属加工的两大难点:第一,难切。第二,难焊。

  难切的理由有一二三,难焊的理由也有一二三。

  涉及物理和化学。

  现在任何人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钛本身也少,无法像铜铁那样大量供人做测试。

  刘嘉现在想要用钛做眼镜架,差不多就是身处恐龙时代想吃一碗腊味煲仔饭,首先,要从驯化野猪和野水稻开始说起。

  没办法,不可能为了个眼镜架,从基础工业开始,刘嘉只好退而求其次:“铝合金可以吗?或者白铜,就是铜镍锌合金。”

  她记得见过白铜眼镜框。

  “可以试试,你的目标是多少克?”不愧是正经大学的毕业生,非常严谨,完全不给刘嘉说“感觉”“我想”之类不靠谱甲方词汇的机会。

  “12克。“这是钛合金时代眼镜框的平均水平,刘嘉没太抱希望,随便报了一个重量。

  搏一搏,万一工程师大哥突破自我了呢?

  工程师看她的表情像看怪物,很显然,他不觉得自己那么好突破。

  “18克。”这是现代地摊货眼镜框的水平,可能……也许?

  工程师摇头:“Emma小姐,请不要开玩笑。”

  “20克,不能再多了!”

  工程师皱着眉头,拿着铅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然后报了一个最终数:25克。”

  刘嘉对这个数字不满意:“可是这样眼镜很重啊。”

  工程师为她指了一条阳关道:“Emma小姐,您还可以要求卖镜片的工厂减少重量。”

  意思就是别盯着他们较劲。

  刘嘉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反正树脂指望不上,1954年才有树脂眼镜,现在且等着吧,塑料片都没。

  问了好几家,都说只会照着老规矩做,眼镜片说要减轻重量,不是把玻璃磨薄就行的,涉及到光学的问题,得去找专业的人确认数值。

  刘嘉确实记得法国在光学领域不行。

  她以前做活动,请摄影师拍展的时候,学到不少关于镜头和光学的知识,知道了尼康、佳能、宾得,还有卡尔·蔡司。

  其中卡尔·蔡司是NO.1.

  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卡尔·蔡司已经成立了75年,而且人家出生就在做镜片,过了百年之后,还在做镜片。

  特别好!

  比起没有出息的飞利浦和杜邦有前途多了!

  不如去看看,如果卡尔·蔡司现在的技术还可以,那就可以找他们改进一下现在的照相机镜头和摄影机镜头。

  刘拿拿出地图,卡尔·蔡司公司位于德国的耶拿,在柏林和慕尼黑中间,从巴黎开车过去要一千多公里。

  不是不能开,但是不想开……现在的奔驰、福特都不舒服,路况也不好,起码得有二十多个小时缩在车里。

  刘嘉向机场打听,得知承运伦敦往返巴黎的那家航空公司,拓展了业务,开辟巴黎至柏林航线,每隔一天有一趟飞机,今天的就在两小时后起飞。

  “好,我马上来!帮我留着票。”

  那边地勤回答:“没问题,您很幸运,这是最后一张票。”

  最后一张?巴黎跟柏林之间的航线这么热闹的吗?

  刘嘉不理解。

  难道是法国人隔三岔五跑到柏林那里敲锣打鼓,叫他们快把凡尔赛条约里签的赔款给还了?

  赶到机场的时候,刘嘉看到了飞机。

  她大为震惊:“没弄错吧?”

  地勤笑眯眯:“没有。”

  那飞机,小得离谱,一共只有4人座!

  四人座啊,那是民航客机吗!

  大点的直升机都装得比它多啊!

  刘嘉在国外学过开小型飞机,比这个还要小,只能坐下两个人,但那是教练机,这可是民航啊!民航!卖机票的!

  刘嘉小心翼翼地用手戳了戳飞机外皮,又敲了敲,那声音,听着怎么那么清脆。

  “小姐,请放心,这款飞机质量一流!”飞行员打扮的人笑嘻嘻地出现在她身旁,然后对着飞机外壳重重锤了一拳:“怎么样!够结实吧!”

  这位飞行员同志的气质看起来,十分的不像平平常常的开飞机的人。

  给人以一种非常武勇的感觉,如果他驾着飞机飞一半,突然决定轰炸柏林了都不奇怪。

  “上来吧,准备出发。”飞行员招呼刘嘉上飞机。

  刘嘉老老实实坐在一边,这飞机还行,挺有安全意识,座位上还有安全带。

  刘嘉试着用力拉了拉安全带,想看看够不够结实。

  飞机员扭过头:“绝对安全可靠,这可是轰炸机。”

  “啊?”刘嘉又一次惊呆了,这是真打算要冲上云霄,直捣柏林怎么着?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来不及了,飞机员那一脚油门,biu~上了跑道,然后划出一道斜线,飞上天。

  刘嘉不死心:“你刚才说这是轰炸机……是开玩笑吗?”

  旁边的一位乘客对他说:“哦不,小姐,他说的都是真的。我就是因为这个,才专门赶来坐这趟飞机。”

  这位乘客是一位飞机迷,他向刘嘉介绍这飞机是由德国J-10轰炸机改成的F-13单翼民航机。

  “别看它小,但是质量很好。”

  刘嘉还能说什么,此时只能选择相信德国军工技术,再告诉自己“齐柏林”飞艇燃烧起火能被玩成梗,不是因为它质量不好,单纯是因为买不到氦气,只能用危险的氢气。

  乘客继续介绍:“德温克机长在战争的时候,就是开轰炸机的,还拿过奖章。”

  听见乘客夸奖的机长转过头,对身后的乘客们挥了挥手,像演员向观众致意。

  刘嘉紧张地要命:“把头转回去,看路!啊不是,看鸟,小心别撞上。”

  这么小的飞机,吃的喝的都没有,几个人挤在机舱里,感觉像拼车。

  终于到柏林机场上空了,刘嘉看着底下的机场,心里疑惑怎么还不降落。

  此时德温克机长兴冲冲地问:“女士们先生们,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俯冲轰炸?”

  “好耶~”飞机迷乘客首先发出欢呼。

  在飞机上颠了半天,刘嘉已经不紧张了,听到俯冲轰炸,也没什么感觉,唯一的想法就是:啊,会晕机吗?会吐他们一身吗?他们要索赔应该我赔,还是飞机员赔……

  机上四个乘客,只有刘嘉一个是女的,她都没吭声,另外两个也没说话。

  飞行员就当大家都同意了,然后,一个大俯冲,刘嘉感受到跳楼机、过山车、激流勇进灵魂附体,失重的感觉如蹦极。

  刘嘉感觉到心脏好像要从喉咙里跳出来,那种气压压迫着心脏的感觉特别难受,让她想张嘴叫出声,缓解一下胸腔压力。

  此时,坐在她身后的一个男乘客率先尖叫起来,叫得特别凄惨,单调九曲十八弯,中间转了好几个调,应该达到了男高音的水平。

  刘嘉觉得自己的叫声肯定没他这么有气势,输了输了,还是别出声了吧。

  感觉很长,在空中不过一瞬间,快要碰到地面的时候,飞机头忽然被拉起,在天上做了一个盘旋之后,再稳稳落地,在跑道上滑行、停稳。

  刘嘉重重吐出一口气,她庆幸早上和中午都没吃喝太多的东西,并真诚地希望回去的时候不要再遇到这位热情似火的战斗英雄。

  从柏林到耶拿很近,刘嘉雇车前往耶拿的时候,特别要求司机先去柏林的国会大厦转一圈。

  挑了一个合适的角度,脑补了那幅世界名画《占领柏林国会大厦》,然后出发。

  卡尔·蔡司公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

  当他们听说刘嘉的要求,也面露难色。

  现在没有墨镜这种东西,当然,就玻璃工艺来说,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测,确定光线的通透率,免得暗色镜片对人眼的不利影响。

  做为严谨的、大神级的光学食品公司,卡尔·蔡司公司非常珍惜他们的羽毛,没有把握的事,绝对不做。

  刘嘉提出开发费用由她承担,卡尔·蔡司才帮助她联系M·维恩的物理实验室。

  维恩的实验室也在耶拿,有一个光学研究组,常年与卡尔·蔡司有业务往来。

  他们去拜访实验室的时候,也带上了刘嘉,毕竟让甲方自己说要求,比转述的正确率高很多。

  在门口,刘嘉遇到一个发际线堪忧,戴着黑框圆眼镜的男人,他正在跟别人激情讨论着什么。

  刘嘉笑着对身旁的工程师说:“他们聊的内容一定很有趣,可惜我不懂德语。”

  工程师回答:“我懂德语,也没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发际线堪忧的男人转过身,面对着刘嘉他们,刘嘉觉得他很眼熟。男人看见了工程师:“嗨,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你好,这位Emma小姐,有一些关于镜片方面的光学问题。Emma小姐,这位是埃尔温·薛定谔。“

  刘嘉此时终于想起这张脸在哪里见过——书上!

  她现在最想问的两个问题是:你家有猫吗?你觉得量子力学能解释穿越吗?还能穿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