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135章 远东铁路的生意既然谈……

  两人盯着两个字看了半天,这……不对啊……

  刘嘉清楚地记得,他上一次听说她身边环绕着好多英俊多金的帅哥,态度是她过得好就行,怎么现在反应这么激烈。

  钟和馨的脸色十分难看:“刘小姐,以后请不要再开这种玩笑了。”

  “哎!好!对不起!”这个儒雅的男人真的生气了,刘嘉满口答应,然后她一溜烟地跑了,干了坏事还不跑,等着吃自己的席呢?

  她不知道的是,等她走后,钟和馨又收到了几个字母。

  他与顾宗华在读书时,曾学过密码相关,这几个字母对应的译文是:刚才是你?

  钟和馨满满感动,不愧是顾宗华,看出来了!

  刚才那句“你敢!”一定是为了迷惑刘嘉,让她觉察不到异样。

  钟和馨回复:是她,已离开。

  片刻之后,顾宗华用几十头猪的价格向他道歉,说刚才一时冲动,他知道钟和馨不是那种不爱也要娶的人,如果他俩是真爱,他会祝福他俩……

  “你可拉倒吧。”

  钟和馨无奈地摇摇头,以他与顾宗华十几年的交情,顾宗华确实不像一直在外人面前表现的那样稳重老成儒雅随和。

  但是要他冲动到如此地步,确实罕见。

  自两人相识以来,顾宗华这么冲动,还是得知协约国计划把青岛给日本的时候,他砸了手边那个最喜欢的瓷杯。

  而且居然还解释了这么多字,以前他哪会说这么多,最多抱歉一句刚才态度不好。

  说这么多,就是想表达“你不是这种人”。

  这招钟和馨在三国演义里看过,刘备激关羽用的。

  就是生怕他真对刘嘉有想法,故意用这种方法,让他为了朋友之间的道义,而不得不放弃刘嘉。

  钟和馨抽动嘴角,老顾啊,你不是吧,当年学校里多少女生喜欢你,多少大公司老板的千金追求你,你看都不看她们一眼,还以为你这辈子要当和尚了,没想到竟然患得患失到如此地步。

  “你快回来吧,我真受不了了。”钟和馨叹了一口气,把这几份电报扔壁炉里,他衷心地希望,顾宗华赶紧出现,任凭刘嘉处置,不要再折磨他这个无辜的好人了。

  ·

  ·

  回到办公室,刘嘉随意翻找出几篇与俄国相关的新闻,然后她才得知,八月开始的大旱灾,果然没有放过欧亚大陆靠北的土地。

  中国华北大旱灾,更北的俄国也一样,大旱灾再加上动荡的局势,无人赈灾,导致饥荒问题非常严重,估计不会比华北的情况更好。

  此时从美国运过去的一批玉米,可以极大的缓解饥荒问题。

  除了远东铁路公司的股权之外,他还用玉米棒子和烧火棍子换了什么?

  钟和馨刚才被她气得半死,肯定从他那里打听不出来真话了,还是等顾宗华回来,再慢慢问。

  回想起顾宗华最后发来的两个字,刘嘉的嘴角忍不住勾起来。

  锦儿敲门:“小姐,你在吗?”

  “进来。”

  锦儿推门进来,眼睛往刘嘉脸上扫了一眼:“怎么这么高兴?”

  “啊?我高兴吗?”刘嘉摸摸脸。

  锦儿郑重点头:“比上次我说我们圣诞节销售量突破新高的时候还要高兴,眼神都不一样了。”

  “咳,那什么,我刚从外面回来,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所以我也笑。”刘嘉清了清嗓子,“有什么事吗?”

  “嗯,有几个年轻人找你,他说他们是音乐学院的。”

  音乐学院?刘嘉想起花滑队的姑娘们说过,音乐学院有男生表示很想去北欧运动会替姑娘们伴奏。

  “诶?找我干什么?”刘嘉见到四个男生。

  他们的容貌算不上特别英俊,不过气质相当不错,其中一个颇有温柔贵公子气质的男孩子问道:“请问,花滑队是在您这里订的表演服吗?”

  “是呀。”刘嘉笑道。

  “可以告诉我们,她们订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吗?”

  “不能。”刘嘉保持商业微笑。

  男生们眼睛里的光瞬间黯淡下来,那个温柔贵公子眼巴巴地看着刘嘉:“求求您,告诉我们吧。”

  “我真不知道。”刘嘉非常真诚,一点都没有说谎,设计师们还没画出来呢。

  男孩子们不知怎么办,又不肯走,磨磨蹭蹭地在屋子里杵着。

  “那里很冷的,温度在零下,又是露天,你们还能拉得了琴吗?”刘嘉提出一个现实问题。

  三个男孩子用力点头,表示一定可以,对女神的爱之火能让他们的身体燃烧起来。

  “其实她们不是不想让你们去,是怕你们拉跑调,反而影响效果,还不如没有。口说无凭,你们不如先试试是不是真的可以。”

  刘嘉让他们脱下外套,先把手浸到水里,擦干,然后去楼上在风中晃动手指。

  刚刚还说爱情能让他们温暖的人,到底没有抵御住北风的肆虐,很快手指就冻僵了。

  他们不甘心,又没有办法:“如果身上暖和的话,一定可以的!”

  但是,他们不想穿得像一个球似的给心中的女神伴奏。

  身姿清瘦高挑的英俊少年拉小提琴,跟壮如黑熊般的球球拉小提琴,视觉效果差太多了。

  又不想多穿,又要保暖,你们的要求怎么这么多呢,想在身上贴满暖宝宝吗?

  诶?为什么不呢?暖宝宝又不是什么高精尖产品。

  刘嘉还真的认真研究过暖宝宝,那是2008年初的全国冰灾时期,一片原价一块二的暖宝宝,能卖到三十块钱一片。

  还在读书的她抱着学习之后也许能发财的心态,拆了几片,并且认真的分析了其中的内容物。

  真没什么技术含量,本质上就是做了一个没有输出口的原始电池,然后短路发热。

  铁粉、活性碳是主要原料,还可以加一些镁铝粉。

  再加些蛭石用来保温,还有无机盐之类的聚合物。

  最后用无纺布包着,孔大孔小决定进入氧化反应的速度,也就是放热的效率。

  无纺布在1890年就已经诞生,完全不是问题。

  整体技术特别简单,日本人在1907年就发明了最早的暖宝宝雏形,就是成本比较高,用一次就要扔。而且不能粘在身上,得揣在怀里,很不方便。

  所以发明出来就被搁置,直到七十年代才重新有人继续推进暖宝宝的技术进步。

  在刘嘉这边,这都不是问题,虽然是一次性的,但是也不会比请心爱的姑娘吃一顿饭贵。

  虽然还没有带背胶的暖宝宝,但是有透明胶带。

  可以像捆炸.药包那样给他们缠在身上。

  “如果只要身上暖和你们就没有问题的话,那还是可以实现的,有一种可以捆在身上,自己发热的东西东西,你们可以试试,就是价格比较昂贵。”

  男孩子们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种东西,他们十分好奇。

  “你们过七天再来看吧,那时候,姑娘们的衣服也差不多可以设计好了。”

  刘嘉送走了紧张又期待的年轻男生,就去找了与顾宗华有合作的化学品公司。

  听完刘嘉描述的原理,工程师很快就理解,并找齐原料进行实验。

  原料凑在一起很快就完成了发热的全过程,温度直飙七十度,能把活人的皮肤表面烫出泡。

  温度下降的速度又飞快,从物质开始发生反应,到飙上七十度,再到完全降温回到原来的水平,也就三四分钟。

  虽然拉完一首曲子,也就三四分钟,但是年轻的先生们肯定是早早的就换好衣服,像他们一个个偶像包袱那么重的样子,要他们当着女神的面往身上一圈圈的缠暖宝宝是不可能的。

  “能让最高温度降到五十度,发热时间延长起码三个小时吗?”刘嘉问道。

  工程师回答:“如果要靠调整配方变换温度的话,还需要时间,能不能找到替代产品,我也不确定。”

  刘嘉明白,如果找替代材料这么容易,那也不会有那么多创新型专利可以获准通过了。

  既然这是铁粉的氧化反应,那么,控制氧气进入的速度,也可以改变热量。

  这就是暖宝宝是单放在一个封闭式塑料袋里的原因,还有一些理疗用的暖宝宝有一种名为控温贴的东西,贴在暖宝宝上就降温,其实也是阻碍氧气进入的原理。

  现在有两条路,一个是找到生产无纺布的厂商,让他们调整无纺布的孔洞大小。

  还有一个是用透明胶贴住发热包,降低反应速度。

  时间紧迫,当然选择最简单的方法。

  要怎么贴、贴多少有效,在有钱买实验原料的前提下,使用穷举法就行了。

  于是,少年们如愿得到了他们需要的东西。

  它们看起来很丑,但是确实轻薄,贴在前胸后背,穿上外套,就什么都看不出来。

  价格,也是真的贵,贵到堪比上丽兹酒店吃一顿最好的烛光晚餐。

  有点超乎他们的预料:“为什么,就八个布包,要这么贵?”

  “八个?”刘嘉笑道,“不,是219个。”

  所有的试错成本当然都会体现在产品里。

  男生们接受了这个解释,能在女神面前露脸,贵就贵一点,反正他们也不缺这一顿饭的价格。

  往身上裹完暖宝宝,他们重复了上次的试验,在寒风中吹了四五分钟,他们的感觉还很良好,手指可以灵活地做出按弦的动作。

  “真是太棒了。”他们四个快乐地欢呼起来。

  此时花滑队的姑娘们也到了,她们是来看设计图的。

  设计师们为她们设计了三套以上的稿子,让她们自行挑选。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设计稿的灵感来自于兔子茶会、白皇后和柴郡猫。

  走的是奢华宫廷服饰,款式是短款的洛丽塔裙风格,裙子特别厚重,但露出两条腿。

  仲夏夜之梦的款式是浅绿色与浅蓝色的轻纱做为主要材料,裙摆上缝满了金色银色的亮片,还有细碎的施华洛世奇水晶,主要就是要表现出在仲夏夜的湖畔梦幻的意境。

  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已经久负盛名的故事,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早就已经了固定的模样,就算有设计,也不能太过出挑,离大众的认知太远。

  看完设计图的姑娘们纠结犹豫半天也没选出来一样,直到音乐学院的男生们出现,他们假装是刚到:“真巧,你们也在这里。”

  挑衣服变成了臭情侣的耍花枪。

  “你看哪件好看?”

  “你穿都好看。”

  “那就绿色的。”

  “可是我觉得蓝色的也不错啊。”

  “那就蓝色的。”

  “绿色的水钻更好看。”

  “都买。”

  “可是只能买一件。”

  “那我买来送给你。”

  “那在比赛上我应该穿哪件呢……”

  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他们终于敲定了选择的款式,年轻男女们高高兴兴地离开去共进午餐。

  午餐之后,四个男生又悄悄溜回来,想让刘嘉给他们设计跟她们风格一样的演奏服。

  他们起先还担心刘嘉主做女装,不愿意接,于是开了个很高的价格。

  刘嘉心里笑开了花,又不是没做过男装,只要钱到位,有什么不能做的。

  接到新单,设计师们的情绪稳定,做情侣套装比从无到有要简单一点,头发终于可以保住了。

  ·

  ·

  罗纳公司的农用塑料薄膜已经试做了好几个,总是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太厚,就是太薄,还有柔韧度不够,小风吹吹就会破。

  刘嘉对他们的工作效率表示非常的痛心:“你们的实力不应该是这样的,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你们再好好想想,我希望在后续能看到你们的思考,而不仅仅是进度。你们的产出与同行相比,是单薄的,我希望你们能快速成长起来,拼一把……”

  一番话把工程师们说得低头不语,深感自己的无能。

  但是打鸡血跟做出产品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这跟跑步的时候放一头狼放在身后猛追不一样。

  不是肾上腺素增加了,东西就能做出来。

  太厚的暂时还能勉强用用,太薄的真不知道能干什么。

  刘嘉这几天身上不爽,心情也不太爽,如果是在现代,只要不是坐时间太久,根本就不用担心站起来的时候,血会一下子涌到卫生巾不可承受的地步。

  现在的卫生巾还是一战的时候,战地女护士们从给伤员包扎伤口的时候得出的灵感,把脱脂棉包在布里,下面垫的是信纸类的坚硬纸张做为防水层。

  会不会漏,全靠赌。

  职业女性赶上那几天必须参加两三个小时的会议,就会十分尴尬。

  在会议上频繁进出会场,会漏听信息。

  坚持不出去,等结束的时候,场面惨烈,她们只能等到所有人走后再走。

  女管理者就更糟糕了,有些公司的规矩大,有不成文的规定让管理者先走,员工们再走。

  她们不走,别人也不走。

  刘嘉手里捻着那片被视为失败品的超薄塑料薄膜,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店员们成为第一批试用者,然后推广到了女工众多的家政部和缝纫工厂。

  大家对此反应良好。

  根据工厂现场管理的记录与反馈,女工们上厕所的次数下降了不少,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一步就是在顾客之中推广,在Emma商店里购买女装的客人们,都会得到一个包装精美的卫生巾赠品,赠品上画着使用方法。

  用过赠品的人,都会回来要求购买。

  那些被装在蕾丝勾边的包装袋里的卫生巾,就那么大大方方的放在女士内衣柜旁边售卖。

  原材料不便宜,没有成规模化的生产,产品自然也不便宜,就连有些家境平平的职业女性,也相当节省着用,在卫生巾上再垫上几层厚厚的吸水纸,能省则省,就图它垫在最底下的那层防水薄膜。

  刘嘉想过很多反对的声音,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竟然是老妇人,现在经济形势不好,花钱买无用的东西简直就是罪恶。她们认为年轻的女人越来越娇惯了:“我年轻的时候没有这东西,不也一样过吗?”

  “就那么一点,随便擦擦不就行了吗,还要买这么贵的东西?这是商家的陷阱,就是让你们这些傻女人去花钱的。”

  中间还有不少男人的声音:“用一次就扔?太浪费了吧,你就不能忍到厕所再放出来吗?”

  “你就是图舒服,我在外面挣钱那么不容易,你就不能体谅我一下?”

  这件事虽然没有放在明面上吵,但是报纸上隐晦地发表了一些社论,讨论年轻的女人如何如何不能吃苦,最后还引用了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东奈特做为警钟,告诫年轻女性如果总是想着自己过得舒服快活就行,会导致夫妻失和,家庭不幸,引发严重的矛盾,最后吃亏的还是女人自己。

  刘嘉对此类言论并没什么感觉,毕竟2022年都能发生一模一样的事情,为什么要苛责1921年的人类。

  反正不会影响到销售就是了,该来买的人还是会来买,只不过她们不像一开始那样大大放放的拎着出门,而是鬼鬼祟祟地藏进手提包里。

  旅欧的女留学生们有不少人除了要工作,还要参加很多社会活动,她们能做的工作有限,赚钱的渠道更少,刘嘉便送给她们一些。

  她们起先不肯收,刘嘉笑着说:“我也不是白送给你们的,你们的事要是能办成呢,中国就会变得更好,我将来不管是回国,还是留在法国跟国内做生意,也能赚更多的钱。本质上,我是为我自己未来的发展投资,你们不用在意。”

  由于卫生巾的实用性实在太强,对生活的便利度提高了不止一点点,所以吵了一阵子之后,又出了一个豪门恩怨的新热点,这事也就无声无息的结束了。

  奢侈浪费矫情的卫生巾该怎么卖,还怎么卖,还越卖越多。

  谁用谁知道,用了都说好。

  不用的人就不要对自己不懂的领域指手划脚瞎BB了。

  ·

  ·

  刘嘉没有放弃对磺胺的追求,她有事没事就盯着拜耳公司的人问他们有没有在红色染料里发现什么有出息的东西,比如治疗鼠疫的有效成份。

  拜耳公司的人也很耿直:“确实提取出了很多东西,但是不知道是否对鼠疫有效,自从黑死病之后,就没有发现大量的鼠疫感染者,无法完成足够数量的临床实验。”

  “那百浪多息呢,英文名是prontosil,或者磺胺,SN,你们有没有印象给什么东西起过这种类型的一个名字。”

  对面愣了一下,他只是对接人,并不是搞科研的,完全不知道刘嘉在说什么,他查完之后再回来告诉刘嘉:“百浪多息确实有,1908年就有了,磺胺没有,但那只是染料的中间体,并不是你说的可以治病的东西。”

  “就是它了!!!”刘嘉十分激动。

  对面静静地听她激动完,平静地问道:“那么接下来您希望我们做些什么呢?”

  当然是提取磺胺啊!!!

  那么问题来了,刘嘉只知道那玩意儿叫磺胺,但是,化学式呢?不知道。

  闭着眼睛瞎提炼不是不行,但是在没有鼠疫杆菌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没人知道。

  而且,东北还等得了慢慢实验吗?

  一系列的问题压在刘嘉的心头,不管了,记得百浪多息最早使用的方式,就跟上次杀锥形虫一样,直接往肚子里灌,往身上扎。

  “我想买一批百浪多息,送到中国。”

  拜耳公司的人对此没有感到太大的惊讶:“好的,您希望从热那亚港口运输,还是从马赛运输?”

  “我希望走铁路,从柏林出发,走俄国的远东铁路线。”

  对面的声音提高了一些:“俄国?您确定吗?那里现在一团乱,您的货可能会在半路被抢。”

  “不是吃的不是用的,不过是一桶桶的红色染料,谁要抢,不会有事的。”刘嘉对此持乐观态度。

  她乐观的原因自然不是因为百浪多息对普通人无用,不会被抢。

  而是押运它的力量,不是一般人能捍动的。

  根据那份合同的细则,火车进入俄方领土,就会一路被官方派出重兵力武装押运,从莫斯科沿途发货,一直送到位于远东的中俄交界边境。

  路上没有人敢动那列火车,除非是想早登极乐。

  拜耳公司的人对刘嘉的计划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份计划几乎是占尽这个年代的一切优势条件。

  如果她选择的是英法任何一家老牌列强做为出口方,这事成不了,她偏偏选的是德国。

  在欧洲诸国中,唯一一个在战争之后与俄国抱团取暖的国家。

  如果她不是有从美国运来的粮食物资做为主要运输对象,俄国也不会运用国家力量帮她武装押运到远东地区。

  从铁路运营计划来看,从柏林运到满洲里,全程火车也就只要十天,比海运活生生的少了一个多月。

  刘嘉在低头看文件的时候,郑不艾进来了,他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想说的又不好开口的话。

  刘嘉抬头看见他,便对他说:“有话就直接说,不用跟我说不知当讲不当讲,如果不知应不应该讲,那就不要讲。”

  是她一贯作风。

  郑不艾鼓足勇气问道:“听说,你要从德国运一批货到俄国?”

  “不是俄国,是运到中国,怎么,你想走私?”

  郑不艾抓抓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也不是走私,就是我们有几个同学想去俄国,但是通行证很难弄到,路上又查得严……”

  “所以,他们想冒充我的员工,以押车之名,偷偷跑过去是吗?”刘嘉直截了当地问。

  郑不艾本来想用个和软些的说词,没想到刘嘉直接点破,他抿着嘴巴,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哦,行啊,有几个人?你去找锦儿办入职手续,办通行证那边确实查的严,要有员工身份才给办。”

  郑不艾愣了一下,他进来之前做了好多心理准备,想了好多话术,希望说服刘嘉可以帮忙。

  结果什么话术都还没来得及用上,就连目的都是刘嘉自己说出来的。

  “你……同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追问了一遍。

  刘嘉奇怪地看着他:“不然呢?我这忙着呢,没空听你跟我东拉西扯,说一大堆有的没的。”

  “你都不问问他们是去干什么的?”

  “关我什么事,他们是去俄国,又不是进我卧室。”

  好有道理,让一向伶牙俐齿的郑不艾都不知道应该接什么话。

  口罩、草药、百浪多息……在这个时代,刘嘉觉得自己能做的已经都做完了,但是,她还是觉得不够,那可是黑死病啊!

  对,还缺医护人员。

  让毫无医学常识的人照顾病人,只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但是,上哪儿找足够的医护人员呢?

  刘嘉发愁。

  锦儿敲门进来,她身后跟着钟和馨,他的手里又端着厚厚一撂文件。

  锦儿将手里几张薄薄的纸放在桌上:“小姐,那几个人的入职办理完了,这是他们的档案资料。”

  刘嘉草草扫过一眼那几个要去俄国的学生档案,纸上的名字有些陌生,有些熟悉,便随手递还给锦儿:“拿去归档。”

  钟和馨送来的是那边公司的新合同,是与洛克菲勒公司签订的石油远期合同,预约的是七年之后,以一个稳定的价格购买石油权。

  “远期合同怎么谈出这么一个价格?”刘嘉对此价格非常不满,她直接与正在欧洲出差的小洛克菲勒先生取得联系,要求与他会面。

  见面之后,小洛克菲勒对刘嘉一通赞美,又说自己去过中国,对中国的印象非常好。

  “我的家族在1863年就曾经到过中国,对这个古老的文明之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六年前,我们家族还在中国投资了二十万美元,成立了协和医学堂……”

  做生意的时候,能攀老乡的攀老乡,能扯关系的就扯关系,目的就一个——买东西的想降价,卖东西的想多赚。

  刘嘉对于这种套路并不陌生,但是当她听见“协和医学堂”之后,耳朵就竖了起来。

  那可是协和啊!协和!

  未来的北京协和医学院,那是一个如果学生选择了本硕博连读八年,扛到大七的时候万一挂科两门以上,直接劝退滚蛋,只能拿高中学历的地方。

  要求极其严苛,也是医学教育系统里的NO.1,协和医学院的人看不起清华医学院的。

  “最近我看中了一个地方,那里比现在的地方更宽敞,不过那预算真的太高了,一再突破我的计划。”

  小洛克菲勒的意思很明白,看,我在你的国家投了那么多钱,你让我多赚一点吧。

  虽然他这是在哭穷,但也确实是实情。

  刘嘉笑笑:“您看中的是豫王府吗?”

  “啊,您怎么知道?”小洛克菲勒很惊讶,他只在几个人面前露过这个意思,从来没有对外人说过,难道,刘嘉跟他们都认识?

  刘嘉笑而不语,心想:因为百年之后,协和医院还在那里呀。

  全国唯一一个拥有绿色琉璃瓦的高贵建筑。

  女人、权贵、神秘的微笑。

  小洛克菲勒心里安排了许多可能性的组合,然后他给了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哦,我明白了。”

  距离协和医学堂成立已经有五年,就算是五年制本科,也该有一批毕业生了。

  刘嘉决定不谈石油合同打折的问题,转而提出另一个要求:“医学堂这几年应该培养出一些大夫了吧?能不能问问他们,马上去哈尔滨一趟,那里可能要发生重大的流行病。”

  “中国的东北吗?可是我没有听说有什么流行病。”

  “已经有零星病症了,我觉得会大爆发,先让他们去看看吧,就算没有爆发,也可以教普通市民如何预防。”刘嘉说。

  小洛克菲勒点点头,他想了想,问道:“你在法国还这么关心国内的事情,你的家在哈尔滨吗?”

  “不,有个人在哈尔滨,我怕他死在那里。”

  小洛克菲勒露出“我懂了”的笑容:“是男人?”

  “男不男人不重要,重点是他欠我债!很多很多!”刘嘉面无表情,义正辞严。

  资本家的共鸣不分性别,小洛克菲勒郑重点头:“那他必须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