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121章 和谐的大会,友谊的大……

  滑板的技术问题已经交给老板处理,接下来是推广流行色的问题。

  刘嘉在工作的时候,最讨厌开会,最讨厌拉群。

  收到会议通知,或者被提示拉到群里的时候,整个人都像被电了一样。

  但是定流行色这种事情,不开会不行,要是不能得到几个大众认可品牌的支持,这个流行色就成了Emma圈地自萌的娱乐。

  “小姐,这是我拟定的名单,您看行吗?”锦儿按照刘嘉打过交道的时尚圈人士,以及在时尚圈面子的大小,拟定了一份邀请名单。

  邀请谁不邀请谁,这是个难题。

  中国有句古话,宁可少敬一桌,不可少敬一个。

  西方童话则从娃娃抓起,要么别办宴会,要么千万不要少请人。

  比如,是谁给了《睡美人》诅咒,是没有被邀请来参加宴会的第十三位女巫。

  比如,特洛伊战争的根源是什么,是宙斯开宴会没有邀请不和女神,然后她自个儿偷偷去了,浑水摸鱼往宴会人群中扔下了惹事生非的金苹果。

  总体来说,锦儿拟定的名单比较齐全,Emma在巴黎的同行们自然是一个不能少的。

  除了在巴黎的品牌之外,她还邀请了意大利的宝格丽、PRADA、还有正琢磨着从卖马具转型成卖箱包的GUCCI,以及英国的Burberry、登喜路。

  “这个名单,你依据什么拟定的?”刘嘉问道。

  锦儿的心脏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小姐来追责了。

  她定了定神:“法国的,我是先在芳登广场走了一圈,然后又根据您去参加沙龙的时候,收到的那些人的名片定了下来。其他国家的是根据《VOGUE》杂志上经常提到的名字决定的。”

  说完,她紧张地等着刘嘉的反应。

  “很好。”刘嘉对她的工作成果和思路表示赞许:“去发邀请信吧。”

  收到邀请信的各位时尚大牌们有些困惑,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流行色,也不能理解流行色的讨论是什么。

  如果邀请信是一个什么名不见经传的人写来的,信纸多半连正主的脸都见不着,就被秘书扔进纸篓了。

  但是这可是Emma。

  谁不知道Emma去年刚刚成立公司,业务到现在突飞猛进,各种跨界,只要能赚钱的合法项目,她都干。

  他们也很想知道刘嘉要找他们一起开会是想干什么。

  所以,除了远在英国的登喜路、Burberry表示“谢邀,下次一定”之外,欧洲大陆上的邀请信都得到了肯定的回复。

  确定参会人员之后,刘嘉就要决定与会人员的座次了。

  Emma是邀请人,她坐在首位肯定不会有问题,但是,接下来怎么办?

  按理说,香奈尔帮了她很多,是不是应该坐在第二位,卡地亚的PANPAN是香奈尔的好朋友,她应该坐在第三位还是坐在对面的次位?

  LV、PRADA,还有梵克雅宝、蒂凡尼……这些成名已久的前辈又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总不能把他们放在最后吧。

  以蒂凡尼那身傲骨,要是看到这样排的座次,只怕直接掉头就走。

  刘嘉盯着名单琢磨了半天,然后,她向卡佩夫人打听:法国人如果坐圆桌子的话,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规矩?比如坐在哪里代表着身份高低贵贱之类的。

  “圆桌?圆桌怎么会区分。”

  尽管法国人各种看不上英国人,不过在对圆桌的态度上,算沿袭了英国亚瑟王的传统礼仪。

  圆桌代表着平等和世界,所有的圆桌骑士彼此平等,互为伙伴,不分高低贵贱。

  “那就好,太谢谢你了。”刘嘉连连道谢。

  要是按中国的规矩来,圆桌的规矩都能让她烦恼半天头:什么第一主宾,第二主宾,远离房门为尊,正背对门的为次尊……

  决定坐圆桌之后,还得决定谁跟谁坐在一起,香奈尔跟PANPAN是朋友,肯定可以坐在一起。

  伊丽莎白·雅顿和赫莲娜夫人现在还没有开始大撕,但已经互相看不顺眼了,不能放在一起,也不能放在面对面刚好能看见彼此脸的地方。

  个人关系、宗教信仰,这些全部都要考虑在内,不然也别讨论什么流行色了,整个会议现场就等着看吵架吧。

  刘嘉从来没想过,出于对八卦的热爱,她在各种沙龙和聚会上听到的谁谁谁跟谁谁谁的关系不好之类的狗血小故事,竟然有一天能用在正道上。

  有几个人私下的关系有点混乱,还好有外国的品牌商过来参加,不然就连刘嘉都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他们安全和谐稳定的安放在同一个会场上。

  等她把那二十几个座位排定,又敲定了主持方案之后,已经是法国时间凌晨一点,刘嘉重重吐出一口气,身体后仰,靠在沙发上,脑子用得有点过度,精神很亢奋,根本睡不着。

  中国现在是早上七点。

  既然睡不着就找点乐子吧。

  刘嘉开车去顾宗华的公司,用公司里的发报机往哈尔滨发报。

  她模仿钟和馨的口气询问东北的情况,钨砂是否可以通过边境,进入喀山,以及一些其他方面零零碎碎的小事。

  过了半个小时,顾宗华的回电来了,他在回复了之后,同时表示十分惊讶,他不明白为什么这种小事还要来问他,刘嘉应该可以独自决断,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刘嘉复电:刘小姐同时忙于两边公司的事务,十分辛苦,很难得到休息,已重病缠身,体虚气促,卧床不起,无力顾及公务。

  再收到回电的时候,顾宗华字里行间的态度完全变了,前面他还是一个淡定从容,运筹帷幄的大佬形象,现在居然开始说废话。

  又是问病症怎样,病了多久,又说刘嘉身边只有一个锦儿照顾肯定不够,赶紧再找几个专业的家庭护士过去。

  刘嘉觉得好笑:我即不穷,又不笨,锦儿如果忙不过来,我不知道要请人,还是她不知道要请人。

  接着往下看,顾宗华特别叮嘱不要随便乱找大夫,花钱事小,万一是个骗子,反倒耽误了病情。

  他推荐了好几个大夫,要钟和馨马上请他们过来。

  其中最远的一个大夫,人在伦敦,顾宗华说时间紧迫,向航空公司申请包机,把大夫送来。

  刘嘉心中越发好笑:我好歹在巴黎也算有头有脸的人,身边交往的朋友非富即贵,还要你给我介绍医生?如果我真病成那样的话,人家早就给我把医生送到家啦。

  居然还说什么申请包机,这是什么霸道总裁的宣言。

  你的公司,你在法国的房产现在已经全都在我名下了啊,包机花的是我的钱好不好。

  那么豪横地出了一个主意,结果却要我花钱,这像话吗!

  刘嘉一边笑着吐槽,一边又发了电文,告诉他公司帐上的流动资金不够这么东南西北的请医生。

  公司账上的钱一部分汇到国内救灾用,还有一部分在公司转让之后没多久,就被刘嘉拿去做投资了。

  这次回电的时间等得有点长,刘嘉兴冲冲地猜测他会说什么,是会说刘嘉急功近利,不懂经营,还是急切地询问公司被她糟蹋成什么样了?或者关心公司员工下个月的工资能不能发得出来?

  又过了十分钟,收到了顾宗华发来的电文。

  内容清晰简洁:找这几家银行贷款。

  附过来的几家银行的名称、在中国的总经理姓名,顾宗华在中国的几处房产的地址。

  顾宗华让钟和馨找在法国的这几家银行的总经理,由他们在中国的支行确认抵押物的合法性,然后由在法国的银行支行放款,给刘嘉包机请大夫。

  刘嘉:“……”

  本来只是想逗顾宗华玩,看到最后一封电报,刘嘉玩不下去了。

  她揉了揉眼睛:傻子,谁要你借。别以为你这样,回来之后,我就会把公司还给你。

  她像心虚的小偷,匆匆关了收发报机,开车跑回了自己的公寓。

  ·

  ·

  三天后,十六位在20世纪有头有脸的品牌大佬们齐聚Emma的会议室。

  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Emma请的人不仅仅是珠宝美妆服饰界的,甚至还有汽车领域和家居日用品制造业的人。

  不出刘嘉所料,伊丽莎白·雅顿和赫莲娜夫人在门口,眼神交汇的那一瞬间,如同天雷勾动地火。

  不是爱情,是要灭世。

  没等她俩之中的任何一个人先开口,两个工作人员已经极为敏捷地分别把她们引向前后两个不同的门,进入会议室,隔得远远的,坐下之后,连目光都不可能看到彼此。

  这是刘嘉亲自测试过好几次的结果。

  坐下之后,刘嘉首先挨个介绍与会代表,然后说明她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

  “在座各位的行业都与销售链条终端的消费者息息相关,所以,决定什么样的颜色,对我们很重要。

  所谓流行,并不是所有消费人群同时绽出的奇思妙想,而是由某些人引领风潮,这些人往往是电影明星、王室成员,或是特别漂亮的人。

  但是,各位,我们才是时尚从业人员,论审美和品味,相信在座的所有人都比一般人要强。

  所以,为什么不是由我们来决定明年的流行颜色,制造流行,比追逐流行的不确定性要小很多。”

  她说了这么多,其实意思很简单:我们决定明年主要卖啥,这样在准备库存和敲定设计思路的时候就会比较省事,就不用跟着鬼知道什么时候吹起来的流行跑了。

  在座的所有人都是成功的商人,就算性格之中有浪漫的感性成份在,精于计算的理性成份也是占压倒性优势的。

  刘嘉的话让他们十分认同。

  接下来,刘嘉就拿出她要主推的金色。

  她的论据十分充分,今年是第一次试行由时尚品牌主导流行色,自然就要选择大部分人都喜欢、也不会在民俗宗教问题上踩雷的颜色。

  其他的理由就是Emma的设计师们在脱发大会上提出的色彩分析。

  战争结束了,但是欧洲经济却始终低迷,金色有助于让人想到财富,这是一个好兆头。

  刘嘉又拿世界各国的传统说事,不管是印加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或是波斯帝国,亦或是中国皇朝,哪个皇帝不是闪闪发光一身金。

  几家做珠宝生意的品牌自然没有意见,卖钻石也好,卖祖母绿也好,卖黄金也好,反正他们都有得赚。

  另外几家就有意见了,香奈尔首先提出反对,她力主推荐简约,喜欢单色调。

  全身上下只有黑、白、灰任何一个颜色,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全身上下只有金色……

  想想就一言难尽,她完全无法接受。

  刘嘉解释说:“不需要全部都是,比如黑色的裙子,领口和腰带就可以是金色的,棕色的皮鞋,攀扣可以是金色的,礼服裙的金色面积可以更大一点。”

  “那跟以前有什么不同?”浪凡夫人问道,“以前也会使用金色做为配色。”

  “有一些不同,有一种孕妇效应,就是当自己怀孕之后,看街上的人,有一大半都是孕妇。其实数量并没有增加,只是注意到了而已,自己穿一件红衣服,走在路上的时候,会发现街上有好多穿红衣服的人。。”

  在座众人点头表示赞同,确实有这种感觉。

  有些人甚至有过走在路上觉得对面走过来的人衣服穿得跟自己一样,但是身旁的朋友完全不觉得的经历。

  刘嘉又继续说:“我们首先发布流行色,让所有人都知道今年的流行色是金色。然后我们销售的各种含有金色元素的衣服、饰品、家居,就会成为流行,除了意志特别坚定,特别有主见的人,不然大多数人,都会随着时尚大潮走。”

  一时间,会议室里十分安静,这是从未想过的道路。

  每个人都要掂量掂量这么做的投入与产出比例。

  刘嘉又循循善诱:“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就会成为一种习惯,除了在座各位之外,会有更多的行业与品牌跟随。现在是由我们推动,到时候,就是其他中小品牌主动跟上。大多数人知道自己的审美品味不是顶尖的,哪怕他们不喜欢,也不会提出质疑,因为大众会用数量告诉他们:不是这个颜色不行,是你不行。”

  时间已经是中午,休会一个小时,让各位与会人员吃午饭,放松精神,整理思绪,等下午再进行表决,决定要不要联合推进流行色计划。

  午餐时,众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些人认为这事不可能,颜色是个人喜好,怎么会因为什么品牌提出流行色而改变。

  有人则认同刘嘉的观点,既然一个电影明星能带动一个款式的流行,为什么我们这些品牌不可以。

  反对的人则认为电影明星跟品牌不一样。

  “电影明星穿什么,那是她的爱好,代表着品味,不是被强行要求的。但是我们发布颜色,就好像教小孩子应该穿什么的妈妈,会引起客人的反感,没有人想被指指点点。”

  她说的也很有道理,于是另一些中间派就在犹豫,一会儿觉得应该发布,一会儿觉得干涉不了别人的自由。

  刘嘉听见这边的对话,笑着走过来:“电影明星,也可以是根据我们的要求穿的呀。”

  “嗯?”众人不理解。

  也不怪他们不理解,这个时候的广告还是以画出来的人为主,就连VOGUE杂志都是画出来的模特,而不是真人。

  明星带货、明星营销这种对刘嘉来说已经是常规操作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闻所未闻。

  明星穿什么款式的衣服,真就是看明星自己的心情,跟品牌方无关。

  “我们可以给明星钱,让她们穿上有流行色元素的裙子、首饰、开有流行色的车……”

  被刘嘉这么一说,在场众人顿悟,明星跟王室不一样。

  王室穿什么,有一定的规矩,也不是轻易可以花钱收买的。

  电影明星,拍片是为了挣钱,穿戴指定的衣服和首饰也是挣钱,又不是让她们干有伤风化的事,有什么不能同意的,这个不同意,就换另一个,总有人会同意。

  新世界的门一旦打开,就合不上了。

  原定的一小时午餐时间,半个小时就结束。

  众人各自主动回到会议室,迫不及待的讨论起应该怎么把金色运用到产品上,以及应该怎么营销出去。

  有几个早已成名的经典老品牌,比如为意大利王室提□□品的PRADA,为英国王室提□□品的爱玛仕,已经在琢磨怎么让自家服务的各国国王、女王、公主和王子,一家齐齐整整的穿戴上金色。

  就连家具提供商,都想到要在家具镶边和镜子边框之类的地方下功夫。

  就连伊丽莎白·雅顿竟然都无意识地附和了一句赫莲娜夫人的话。

  各位大佬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赚钱,赚钱,还是赚钱!

  最后,刘嘉给定了一个日子。

  今年流行色是金色的发布时间,就在卡地亚和Emma的联名秀上,到时候会有很多报刊和杂志记者在,比单独开一个记者发布会要省时省力,也不会显得太刻意。

  联名秀的时间是一月十五日,还有一段准备时间。

  刘嘉笑着说:“大家看看仓库里有没有多余的金色布料,金漆、金丝,能用的都用起来,让金色,带我们打开财富的宝箱。”

  大会在亲切友好,和谐团结的气氛中顺利闭幕。

  刘嘉回到办公室,向各个设计组宣布要把金色加入设计之中,不管是5%也好,95%也好,如果设计能力够强,使用100%的金色也可以。

  她高高兴兴地开完会,另一边郑不艾彭举则有些精神不振,看起来有些垂头丧气。

  “怎么啦,快过年了怎么一脸不开心的样子?”

  郑不艾张了张嘴,最后欲言又止,他不知道刘嘉是不是可信的。

  上午,刘嘉在跟资本家们快乐开会讨论赚钱的时候,他和彭举跟着那几位大哥去旁听了法共的会议,本以为那是一个同仇敌忾、慷慨激昂的现场。

  没想到,会议上的人想法竟然完全不一样,有人认为暴力武装才是真理,有人认为现在社会安定,大多数人追求平稳,就应该改良创新,像最近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很好嘛,一向牛逼哄哄的大英帝国不就退让了吗?

  最后他们吵起来了,场面一时混乱到无法控制,最终竟然有好几个骨干带着一群人当场退出了法共,另投别处。

  郑不艾想不通。

  彭举也想说,他觉得刘嘉是可信的,而且他认为她的见识和能力也许可以解决他们现在的困扰。

  但是他也不敢冒险,便编了一个故事:

  “今天中午我和丽娜都想吃饱肚子,但是我想吃中餐,她要吃法餐,我们身上的钱只够我们进一家店,这应该怎么办?”

  刘嘉完全不觉得这是事:“第一次嘛,女士优先。第二次嘛,谁付钱听谁的。这事很难解决?”

  “不是……”彭举为难的抓了抓头发,整理好思路之后补充说:“不是谁请谁,是我们俩平摊,就不能只由着一个人的性子来吧?”

  “诶?你出息了,竟然敢跟女朋友叫板了。”刘嘉笑他。

  彭举满心满脑子都是意见不合的问题,他没有像往常那样羞涩的红脸,而是定定地看着刘嘉:“还有,如果我们最后决定吃什么菜了,但是厨师做坏了,我说应该找厨师重做,她要我算了,那应该怎么办。”

  彭举会找厨师重做?丽娜,这个刚刚新上任的刑侦女警要算了。

  这是怎样魔幻的世界。

  刘嘉的目光在彭举和郑不艾的脸上依次扫过,她想起那天在街上看到的横幅。

  “什么中饭,什么丽娜,是在说法共的事吧。”刘嘉直接戳穿,“什找厨师算账,是在说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

  被她一语道破,两人不由得对视一眼,不知道刘嘉是怎么这么精准的抓住重点的。

  刘嘉在他俩惊讶的眼神里看出自己猜对了,不由得有些小得意。

  政治课上提过非暴力不合作,虽然不是必考范围,但是她觉得这种躺平任人打还能赢的操作非常迷惑,所以专门查了详细的史料,于是记住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在1920年9月。

  刘嘉也不管他们心中是怎样的惊涛赅浪,平静地对他们说:“我也跟你们说一个故事吧。现在不是有很多女人出来工作了么。职业女性要争取职业权力,她们希望获得与男人一样的薪酬待遇。但是还有一些女人,还在家里做家庭主妇。她们希望法律可以限制男人对婚姻的不忠,要求男人保证往家里交钱,维持家庭的开销。”

  郑不艾和彭举看着她,不知她想说什么,女人工作或在家,跟政治有什么关系。

  刘嘉继续说:“有些职业女性认为在家的女人是不劳而获,是女人中的败类。有些家庭主妇认为自己做家务也特别辛苦,是为家庭做贡献,职业女性的出现会抢她们丈夫的地位,影响他们丈夫拿工资回家。”

  “怎么会这样?”两个大男生一脸茫然。

  “然后,看起来都是在为女性争取权利,结果根本没到谈同工同酬平权的那一步,职业女性与家庭主妇互相就打起来了。”

  两人听了她的话,好像确实跟他们看到的情况有点像,又好像不是全懂,想说点什么,又说不上来。

  刘嘉接着说:“我不太懂政治,有些道理,我也说不出来,不过呢,我这边有个反面案例。”

  她把伊丽莎白·雅顿和赫莲娜夫人的事情告诉他们。

  “你们不如想想,为什么意大利都灵工人折腾了几个月,最后工会向资方投降,而我们资本家,开大半天的会,就能统一意见?”

  两人决定把这个故事带回去,说给其他人听,看看能不能从中分析出什么来。

  他俩刚要走,刘嘉又叫住他们:“以后,你们可以不用避着我,怪累的。虽然我看起来像资本家,其实如果哪天法国要把我驱逐出境,回国我也是一无所有。说好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呢,别把我漏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