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86章 圣人论迹不论心

  现在,刘嘉从骨头缝里领悟到为什么同一个集团下的不同产品,要起不同的名字。

  可能含有不良成份的润肤露,把Emma’s house的服装销量也往下拉了一些。

  早知如此,应该像宝洁公司那样,光是洗发水都要分成潘婷、海飞丝、沙宣

  店员们整天忧心忡忡,橱窗活动还有不少人看,但是也只是站在橱窗那里看一下,然后结束就离开。

  报纸更是抓住机会,每天都用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眼球。

  “小姐,怎么办?”锦儿看着每日不断下探的销量,心忧如焚。

  缝纫厂、研究所、印刷厂,还有新买的玫瑰花田,有这么多人要养活,每天眼睛一睁,就欠了几万法郎。

  刘嘉笑笑:“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就算倒闭了,也饿不着你,我知道你存了好多钱,天天在家里躺着也能过三五十年呢。”

  “小姐,你在说什么呀!你把我当什么人了!”锦儿说着,眼圈都红了。

  刘嘉只是逗逗她,没想到玩脱了,赶紧向她道歉:“哎,我就随便说说嘛,你怎么当真了,就算伦敦桥倒了,Emma也不会倒。”

  “小姐,你不要跟我开这种玩笑,我会当真的。”锦儿掏手帕擦眼泪。

  刘嘉自己心态很稳,但是锦儿总是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样子,让她看着也糟心。

  还是早点解决比较好。

  法国那又浪又慢的办事效率,刘嘉在21世纪见识过,那是他们一贯作风,像什么攻占巴士底狱,跟着圣女贞德冲锋,跟着拿破仑砍沙俄,那都是意外中的意外。

  指望他们能赶紧把事调查清楚,基本上没有两三个月那是办不成的。

  刘嘉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催促无用,她找到卡佩夫人,寻求她的帮助。

  对于许多女人用了护肤品之后烂脸的事情,卡佩夫人听说过一些,她以为刘嘉是来找自己帮忙脱罪的。

  卡佩夫人说:“现在议会高层正在进行改选,这个时候我不能插手,否则会被有心人说干涉司法公正。”

  刘嘉把真相解释给卡佩夫人听:“我只是希望您可以利用您的影响力,让有关部门尽快把事情调查清楚,并公之于众。”

  “嗯……”卡佩夫人想了想,“这个没有问题,我会想办法的。”

  挂了电话,刘嘉看着锦儿:“放心了吧?”

  锦儿紧抿着嘴唇,还是一脸哀怨的模样。

  刘嘉拍拍她的肩膀:“坚强一点,你可是女孩子啊!”

  “啊?”锦儿愣了一下,这跟正常的说法不一样!

  “可不嘛?你是女孩子,所以你只有什么事都做到顶尖才行。稍微行差踏错一步,就会有人说’看看,女人果然不行。’你也不能随便哭,男人哭叫’只是未到伤心处’,女人哭就是’就会卖惨。’”

  锦儿愣愣地看着她:“可是没人这么说我呀?”

  “你见得人太少了。”刘嘉笑着说,“别愁了,再愁,我就要查查你的家谱,看看你祖上是不是在杞国。放心,天塌不下来,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

  安抚好锦儿,刘嘉又想起了那封回来的电报。

  国内大旱,大灾之后往往是大疫,缺粮,死人,传染病流行。

  除了刘嘉之外,在法国的留学生们也在为国内的灾情挂心,他们自己在工厂里劳作,紧巴巴地存下来一点钱,也在商议着要怎么样才能想办法邮到国内去,给同胞们生的希望。

  几位同学组织了一次留学生的大聚会,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有些同学抱有乐观态度:“华北虽有旱灾,但江南鱼米之乡,还有两湖两广无恙,只要及时调拨,就应该没事吧?”

  另一些有识的同学反驳:“你指望谁去调拨?”

  此时国内,直系奉系还是一伙的,正忙着一起撕皖系。

  等他们把皖系撕完,转年就是第一次直奉战争。

  至于丰饶肥美物产丰富的黑土地,东北还没易帜呢!

  关内变成啥样,张家人不在乎。

  至于普通百姓的死活,更没人关心,只要不影响各个派系拉壮丁就行。

  想当初,刘嘉也是被所谓“民国是流金的岁月,最好的年代”骗过,直到她认真的学习了近代史……

  啊呸,恶心!

  “大家在这儿过得也不容易,法国的经济衰退一时半会儿好不了,还是先留着钱傍身吧。”刘嘉说。

  有同学跳起来:“怎么能这么说呢!大家都是中国人,我们在这里虽然辛苦,但还有吃的,国内那么多同胞连饭都没得吃,我们哪里还有心思在这里坐着。”

  一位家在直隶的同学情绪更激动,他冲到刘嘉面前:“你什么意思?!你在法国发财挣大钱,就不管同胞的死活了?!”

  另外几个同学赶紧把他拉住:“刘小姐从来都不是这种人,你冷静一下!”

  “是啊,她对我们一直都很好,提供那么多帮助,你都忘了吗?”

  郑不艾按住他的拳头:“你听她把话说完嘛!”

  连彭举都挡在刘嘉面前:“对啊。”

  “好啊,你说,我倒要听听你有什么高见。”那个同学气咻咻地坐下来。

  刘嘉说:“首先,我们要确定,国内到底有人管事吗?当然,我认为,没人管。”

  她背着手走了两步:“华北大旱,不想饿死的人就要出去,能去哪些地方。往北,再来一次闯关东。往西,再来一次走西口,还有往下,去长江流域,华东要是留不下人,那就要再往南,下南洋。能跑得动的人跑了,剩下的是没有能力跑的,那些人靠吃树皮,吃观音土,再加上层层盘剥传下来的赈灾粮,我猜能撑一个月?”

  能出现在这里的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几次真正的大灾,只有几个人曾在史书中见过这样惨烈的场面,也有亲自做过实地调查的,他们觉得刘嘉的估计差不多,可能还要再短一点。

  “国内现在四分五裂的,谁都不乐意听徐大总统的话。指望他,还不如咱们想办法弄点粮回去。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最近面包的价格回落了?”

  “落了吗?”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刘嘉说:“我已经打听过了,今年法国小麦大丰收,特别是巴黎盆地这里。面粉价格降了不少,但是农民买种子的时候,花的是大价钱,粮贱伤农,他们应该很着急卖个好价钱。”

  同学们好像领悟了什么:“你是说,从法国买小麦运回国?”

  “好,我们这就去筹款!”

  “嗯!同胞有难,我们捐款给他们!”

  刘嘉伸手,往下按了按:“别急啊,你们筹什么款,自己都吃不饱呢。再说,还有人收着你们一大笔钱,你们不用给了。”

  同学们面面相觑:“谁啊?”

  “一大笔钱?我怎么不知道?”

  彭举问道:“你是说,华法教育会?上次杨舒的事,不是已经让他们把钱吐出来了吗?”

  “你是不是忘记船费的事了?”刘嘉笑道,“在法国的华法教育会把钱吐了,国内的那部分还没有呀。”

  彭举还真的几乎把船费给忘了,在他印象里,已经收拾过华法教育会,应该一并处理过了。

  “法国是法国,国内是国内,不一样的。”

  郑不艾用力点头:“最近一批过来的留学生说,他们也被收了高价船费,我和几位大哥已经把证据都收齐了。”

  彭举垂头丧气:“这事你都不跟我说。”

  “你每天都很忙,我没来得及告诉你呀。你每天不是在店里,就是在缝纫厂。”

  刘嘉说:“我已经联系好了国内的律师行,如果你们需要走法律途径,他可以帮忙。如果走媒体的话,你们的路子更广,我就不说什么了。如果他们愿意把船费吐出来的话,你们是要自己收着,还是捐呢?”

  “当然捐!让他们直接把贪的钱都捐给华北灾区!”几个同学激动地站起来。

  刘嘉摆摆手:“你们得到所有人的同意了吗?”

  “怎么会有人不同意呢!”

  刘嘉摇头:“咱们这是出于自愿的捐款,不是逼捐。万一有人真的很困难,就被你们直接代表了,这样不好。”

  最后大家一致通过,一切以自愿为主,想把自己被黑的船费捐给华北灾区的人把名字留下来。

  果然,有不少人希望捐一半出去,拿一半回来。

  刘嘉高调的在报纸上登广告,在巴黎盆地和北部平原收购小麦,解决农民丰收后贱价卖粮的问题,然后再高调装船,运往中国。

  她不仅在法国非常高调,又通过卡佩夫人的印度军团关系,买了一些印度水稻和小麦运往中国。

  “可惜,现在乌克兰还在闹,不然他们家的土豆往国内运也是很好的。”刘嘉站在世界地图前面。

  想当初,初中地理学的世界粮食几大产区,仅仅是价值2分的填空题,她全背下来了,没有白背!

  在不能使用网络查信息资料的时代,她只要看着地图,脑中就能跳出不同区域的主粮作物。

  刘嘉做的这些事都没有背着人,甚至还很高调,少不得有人说她沽名钓誉,眼看着公司要倒闭,就做慈善来充场面。

  包括在法的几个华商嘴里,刘嘉也是一个张狂的妇人,与儒家的自省内敛背道而驰。

  甚至华商会的宴会上,都有人阴阳怪气的说:“刘小姐,最近你真是红遍巴黎啊,我们捐钱给国内,都悄没声息的,刘小姐的动静真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刘小姐捐了几亿。”

  一旁的锦儿脸色一变,想上去替刘嘉骂人。

  刘嘉微笑:“那是,孔圣人的教诲,我一个小小女子,怎么敢忘记呢。”

  “嗯?孔圣人怎么说的?”那个华商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哎?赵先生您一向遵循至圣先师的教诲,怎么连这都忘了?岂不闻子路受牛,子贡赎人的典故?做好事,就得敲锣打鼓地让所有人都知道,让大家都知道,做好事,是光荣的,是值得称道的,做好事的人有好报,才会有更多的人做好事,您说,对吗?”

  刘嘉算算日期,第一批从印度出发的水稻和小麦将很快到达收货地点。她想办法联系上了顾宗华,他现在在山西太原,与几个美国传教士一起讨论应该怎么处理眼前的问题。

  刘嘉告诉他,这已经是尽她所能想到的办法,但是灾民多,她送来的粮食,不过是杯水车薪,能救一个是一个,希望他们想出合理的赈灾方案,不要把灾民变劫匪。

  “无须吃饱吃好,活命为要。”

  刘嘉相信顾宗华一定能领悟她的意思,他一定不是那种傻乎乎非得让饥民个个吃到撑的人。

  她还要顾宗华多拍一些灾民,特别是儿童的照片,务必用最快的方式发回法国。

  这封电报发出去,刘嘉想想,还是不放心,人饿急了,那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们这些赈灾的人,别傻乎乎的跟饥民硬刚。

  侠义小说里劫官仓放粮的是英雄,没人提被英雄打翻在地的守粮仓的官兵怎么样了。

  她又拍了一封电报:“遇抢粮,由他们,保重。”

  顾宗华回复了一个字:好。

  过了几天,刘嘉收到了顾宗华辗转空运回来的饥荒儿童照片,照片上的孩子们面部浮肿,身形如骷髅,双眼无神,直勾勾地看着前方,看着着实可怜。

  又过了几天,在卡佩夫人的催促之下,官方检测机构宣布结果:罗维娜的冷霜中含有大量导致人体过敏的激素。

  Emma净白润肤露与此事没有任何关系。

  辟谣果然没有掀起太大的动静,连媒体都没兴趣转载,只是不再诋毁所有化妆品而已。

  这一切都在刘嘉的预料之内,此前她准备好的公关活动正式启动。

  各大报纸在头条刊登了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只占几个字,更多的内容是Emma公司在被怀疑被指责的时候,还在做好事,帮助许多农人避免因为粮价便宜而受到损失,挽救了许多快要破碎的家庭。

  不出刘嘉所料,果然有声音冒出来,说刘嘉收购低价粮的目的是往自己国家卖粮食,她便宜买,高价出,一点亏都没有吃。

  挑事的声音刚出来第二天,报纸上再次刊登文章,说中国华北的灾情,大量的照片,干裂的土地,还有可怜的孩子。

  还有华洋义赈会写给刘嘉的法文感谢信,感谢她捐助的救灾小麦。

  在接受采访时,刘嘉说:“本来我可以在印度和东南亚买齐所有的粮食,但是,法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想到农民的生活可能会因为粮价波动而受到影响,我也希望可以帮助他们……”

  几篇采访见报,刘嘉热心公益,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的形象感动了巴黎人。

  Emma这个良心企业,无辜受冤的时候,还想着做好事,可不能让好人受委屈。

  “我的天,我没看错吧。”锦儿看销售表的时候,揉了揉眼睛,总销售额比之前生意最好的时候,还要翻两倍?!

  刘嘉对此很平静:“嗯,两倍,不算多。”

  锦儿知道刘嘉的心思,又问:“我当日在曹府里,听大少爷的西席说,商人一身铜臭,处处算计,事事计较,市侩可鄙。我们如今虽是赈灾,但也是为了公司……会不会变成可鄙市侩呀?”

  刘嘉笑着摇头:“有人喜欢做好事不留名,享受内心的快乐。我喜欢留名,让所有人都知道。再说,圣人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Emma的牌子一倒,多少工人要失业,我维护公司,有什么问题?”

  锦儿眨巴眨巴眼睛:“对哦。”

  “你这么闲,不如猜猜顾宗华他们会用什么方法赈灾放粮?”

  锦儿一会儿猜粥厂,一会猜直接派粮。第二天,她还拉着郑不艾和彭举一起猜。

  最终,一条来自国内的新闻,让猜测尘埃落定。

  只有郑不艾猜对了:以工代赈。

  山西境内自平定县阳泉镇到辽县的平辽公路,开工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