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43章 奥运营销

  店里的客人们惊讶地看着几个人,包括老板刘嘉亲自上阵,半个小时之内,整个橱窗从湖光山色童话风变成活动四射运动风。

  有些客人在更衣间里待的时间稍微久了点,出来之后,惊讶地发现橱窗完全变了个模样。

  外面的路人有些还不知道苏珊已经拿了冠军,他们好奇地走进店里,向刘嘉还有其他人打听,是不是真的如此。

  当报纸出现苏珊的获胜照片时,所有的网球裙已经全部在货架上,等待买家的光顾。

  店门口的招牌上就简单粗暴的贴着某家报纸的头版,上面只有一张苏珊穿着网球裙的大照片,还有一行庆祝苏珊夺冠的字样。

  招牌下写着:Emma‘s house,苏珊的网球裙提供商。

  如此粗暴的广告词和招牌,在带照片的报纸发行半个小时之后,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刘嘉的店里挤满人。

  更衣室爆满,有些陌生姑娘都不介意挤在一处换衣服。

  又过了两个小时,店门都关不上了,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塞得严严实实,一动不动。

  那两扇玻璃门被人潮挤得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接着,忽然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脆响,门被挤碎了。

  幸好刘嘉当初买门的时候选定的是最新技术钢化玻璃,否则飞溅的玻璃要是把哪位的身上开上一道口子,就都是她的事。

  玻璃的炸裂,让顾客们短暂地安静了一下,刘嘉赶紧抓紧时间站在柜台上,对下面金发灿灿的人头发出通知:

  “非常感谢大家的厚爱与支持,为了大家的安全和舒适,本店承诺,大家可以先把裙子买回去,如果发现有任何尺码问题,可以在一个月内来本店更换。”

  姑娘们开心了,她们手里拿着网球裙,到收款台结账。

  店里原本只有一个收银员,现在,刘嘉把所有曾经有过收银工作经历的店员都调集到一起,同时开了六个收银台,郑不艾和彭举也在其中。

  高级女装店铺的对外工作人员,都讲究能说会道,就连收银工作也不例外。郑不艾嘴甜,微笑服务的同时,还会说些祝您今天愉快、欢迎下次光临之类的话。

  彭举这个重症社交恐惧症患者就太难了,他脸上带着僵硬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为了减少跟客户说话的可能,他手脚异常麻利,十几秒的时间,就连收钱带打包,一气呵成。

  在平时,他这叫没有礼貌,进而可能影响店铺声誉。

  但是现在不一样,店里人太多,炎热气闷,谁都只想赶紧拿着衣服走人。彭举的行为反倒让顾客们感到非常愉快。

  楼上的裁缝连续不断的赶工,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经久不歇。

  终于,在黄昏时分,最后一条短裙卖光了。

  刘嘉笑容可掬的送走最后一位客人。

  所有的店员都快累瘫了,她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

  等到轧账的时候一结算,彭举居然是收钱最多的那一个。

  其他人收钱、说话,还有另外四个收银员习惯性使用优雅的方式慢慢包装,完成整套流程差不多要一分钟,彭举只要十几秒,当然比别人快。

  刘嘉对店员们说:“辛苦大家了,我今天没有预估到生意会这么好,下面我会调整方式,让大家不要这么累,这几天的销售都不会差,大家再辛苦几天,等到月底给大家发奖金。”

  累得半死的店员们脸上又露出笑容,她们把店里收拾干净,便各自下班。

  刘嘉看着那半扇玻璃门发愁,这么晚了,上哪儿再去找个门来?

  郑不艾和彭举自告奋勇留下,他们不知从哪儿弄了个床板,抵在缺失的半扇门位置。

  “没有门的这几天,我们就睡在这里,保证没事!”

  刘嘉点点头,让锦儿给他们准备晚饭,自己穿了件外套就出去了。

  在银行家找她之前,她就已经敲定了厂房和裁缝机供应商,就是没有最后付钱。

  本来想回来再慢慢办手续,现在看容不得她慢慢来了。

  出租厂房的人在全家给小女儿过生日的时候被刘嘉上门抓走。

  第一位卖裁缝机的经销商不在家,据说在办公室加班,刘嘉在他办公室没找到他,当机立断抓了之前看好的经销商名单里的顺位第二名。

  她当机立断签了厂房租赁合同,买下了二十套缝纫设备。

  这个时候想再找法国人做打扫工作,那是不可能的,通过郑不艾和彭举的介绍,刘嘉又请了几个手脚勤快的留学生。

  另外让人高兴的是,留学生里有些手脚伶俐的,得知刘嘉是想搞个制衣工厂,纷纷毛遂自荐,刘嘉让他们按着画好的纸样,在布上排版剪裁,这是最简单的工作,只要细心,手脚快一些就行。

  最后她挑了十个留学生专门兼职裁布,裁够数量就下班,剩下的事交给专职裁缝。

  ·

  ·

  第二天一早,六个来上班的裁缝被一辆车带去了工厂。

  工厂里有成套的缝纫设备,还有几个正在弯腰裁布的人。

  刘嘉告诉她们,以后她们就在这里工作。同时又规定了生产流程。

  第一个流程是裁布,第二个流程是做主体部分,第三个流程上袖子等等零件,然后是上拉链、整理、剪毛头,最后是打包装袋。

  裁缝一动不动的坐在原处,把未加工的衣服从左边筐子里抓出来,缝好之后,再投进右边的筐子,有专人把加工完毕的筐子送到下一个流程。

  接下来是全员进行测试,刘嘉站在高处观察,不断调整工艺细节,确保没有一个动作是多余的,没有一个流程是需要走回头路。

  试了几回,大家都适应良好,没有什么问题。

  刘嘉把锦儿留下做为监管,自己先去刊登招聘裁缝的广告,再去买门。

  原来的门是自带的,刘嘉也不知道应该要怎么挑门,于是,她用了最简单的方式:直奔口碑最好,售价最贵的装饰店。

  “Emma小姐,你原本的那扇门实在太朴素了,应该加一些装饰,才能更加突显个性。”接待经理像极了屈臣氏的促销员,热情到不行,甚至企图把大教堂气质的彩色玻璃推荐给她。

  刘嘉听了几句,便让他打住:“让我看看样品。”

  最后她挑了夹丝玻璃,门腰的中间用磨砂工艺蚀刻出Emma’s house的纹样,再加上一对暗藏的把手,不会勾到客户的头发和衣服。

  “您可以考虑加上金属镶边,更豪华。”

  “不,如果玻璃碎了,金属边会划伤人。”

  “您要不要在门头加上一对女神浮雕,看起来更有内涵。”

  “不,如果玻璃碎了,女神浮雕掉下来会砸到人。”

  经理提出几个建议,都被刘嘉否决了。

  经理非常无奈:“哦,Emma小姐,您可以对我的门有充分的信任。”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为什么一个高级女装店的老板对门会被挤破这件事这么有自信,直到他看到了早晨的报纸,那一地的碎玻璃,还有踩着玻璃尸体还在往里挤的人潮……

  刘嘉对着夹丝玻璃的介绍看了半天,问道:“你们有没有做过实验,多少个人同时挤压,会导致玻璃破碎。”

  然后,刘嘉得到了一块夹丝玻璃和一把锤子,经理让她尽管敲,碎了算他的。

  早知如此,就应该带个壮汉来。

  刘嘉死命砸玻璃,直到玻璃被敲出蜘蛛网的裂痕,她还不停手,还继续敲,直到敲下来几块,还有一些玻璃摇摇欲坠地悬在那里。

  接待经理目瞪口呆,他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心中暗自猜测,是不是刘嘉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到这来拿无辜的玻璃撒气。

  刘嘉仔细检查了玻璃的破口,是钝角,玻璃碎片没有飞迸出去的。

  她放下锤子:“行,就用它吧。什么时候能交货?“

  ·

  ·

  奥运比赛还在进行,后面苏珊又一举拿下了混合双打冠军。

  比赛照片很快传过来,出现在各大报纸的头版上。

  有一张照片的角度抓得特别损,也非常巧妙。

  照片拍的是最后一球落地之后,四个人的不同神态:

  苏珊和她的搭档马克斯神采飞扬,笑得无比灿烂。

  对面穿着长裙的对手和她的搭档神情沮丧。

  穿着短裙的苏珊与马克斯站在一起的时候,显得非常搭,就是活力四射的一对年轻人。

  而长裙的对手站在搭档身旁,再加上低垂着头,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亦步亦趋,跟在丈夫身后无奈的家庭主妇。

  现在的社会风气是什么,是女人能当家,是女人能工作,是女人能出来执掌社会权力。

  上一次苏珊拿到女单冠军之后,涌进来买衣服的顾客群体是打网球的、赶时髦的、还有喜欢苏珊的人,以及一部分凑热闹的。

  这一次刘嘉有了准备,在混双比赛结果还没出来的时候,她就找报社谈妥投放广告的事宜,等结果和那张巨损照片出来的时候,Emma’s house的广告就随着苏珊的照片传播到全国。

  苏珊人在国外,刘嘉无法得到苏珊的允许,没有办法使用她的照片。

  就这么错过风口,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刘嘉给了报社一些钱,要求他们在报道苏珊夺冠的同时,也要提到苏珊的裙子是谁做的。

  同时,广告的位置也很讲究,在苏珊夺冠报道的新闻下面,就印了一句Emma’s house的广告词——

  Emma与胜利,为你存在!

  ·

  ·

  制衣工厂忙得二十四小时轮班,留学生不必说,能来法国的勤工俭学生,没有一个会蠢到毫无动手能力。

  一时间,找不到工作,包括在一些工厂里工作的留学生都纷纷来到刘嘉的制衣工厂。

  其他制衣工厂的熟练裁缝们,更是眼馋刘嘉这里的加班费和奖金,纷纷跳槽。

  同行们看着自家的裁缝头也不回的跑了,留下空荡荡的工作间,恨得牙痒痒。

  有人开始琢磨,怎么样才能把Emma这个害人精从巴黎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