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40章 说点1920年的美国大……

  被宝马震撼过之后,刘嘉的心理承受能力比以前高出不知道多少。

  在洛桑捡到法贝热也没有让她有太多的惊讶。

  不过宝格丽居然也会搞碰瓷营销这一套,是她万万没想到的。

  当然,营销得很成功。

  刘嘉与顾宗华说了几句闲话,身旁的桌子又来了一个年轻人,他坐下之后,他时而沉默思考,时而奋笔疾书,嘴里还时不时用意大利语嘀咕几句。

  除了他之外,还有几桌也是这样。

  看他们年纪也不小了,应该不是放学之后不想回家,所以跑到咖啡馆来写作业的中小学生。

  刘嘉不解:“我在巴黎的咖啡馆只看到人们在辩论、聊天,还没见过写东西的,这儿附近是有什么学校吗?”

  “哦,这家咖啡馆是以前济慈、雪莱和拜伦经常来的地方,很多有志于文学梦想的人,都会到这里来写一写。用我们中国话来说,就是沾沾灵气吧。”

  顾宗华抬腕看了一眼手表:“我和别人有约,抱歉要先失陪。”

  刘嘉笑着点点头:“嗯,我还要再坐一会儿,吸几口灵气。”

  坐了一个多小时,外面的天空变得多云,气温也没有那么灼人,刘嘉往外走,她完全抱着旅行者的心态,在罗马四处游逛,把自己在百年后曾经走过的地方又走了一遍。

  那些地方在20年代,就已经游客扎堆,女人们与刘嘉擦肩而过时,十个里有九个要转头多看一眼。

  刘嘉站在海神喷泉前,一身肌肉的波赛冬和两边的水神与她在一百多年后看过的一模一样。

  这里是著名的许愿池,据说第一个硬币代表着重回罗马,第二个硬币代表着和喜欢的人结婚,第三个硬币代表着快乐走向你或远离讨厌的人。

  当时,刘嘉出国前,刚好在一家银行销户,柜台结息,柜员给了她三枚1分钱人民币硬币。

  身边的人嗖嗖往里投一欧元,刘嘉一琢磨:要求的是硬币,也没说面值,以前投里拉,现在扔欧元,海神这不也收得很愉快吗?

  按这个逻辑推断,扔一分钱人民币硬币也是可以的。

  所以,她嗖嗖地往里投了三分钱。

  现在,她果然重回罗马了。

  就是重回的方式有点奇特。

  大概是海神收到一分钱之后兴冲冲的去找玉帝兑换,发现别人投一欧元,她投一分钱,生气了吧。

  这次刘嘉又往里丢了三个里拉,她早已忘记正确的姿势:背对许愿池,从右肩上丢过去。

  池子旁的人也多,她就像扔手榴弹一样扔了出去,一硬币砸在海神的脑袋上,然后迸了出来,落在地上。

  呃……不收啊……

  一旁有热心的游客过来教她怎么扔,等她以标准姿势扔出去之后,她很高兴的向她表达赞许,顺便问她的帽子和衣服是在哪里买的。

  刘嘉告知衣服是自己店里的,帽子是香奈尔的。

  社交牛逼症患者的本性一被发动,就压不住,刘嘉不仅告诉别人衣服帽子在哪儿买,还打开画夹,翻出几张已经在店里陈列服装的图,热情推荐像她这样的气质,应该要怎么样穿搭会更好看。

  刘嘉本来只是跟教她扔硬币的游客说,后来不断有人加入,临时插播问题,等她说完,一抬头,吓了一跳,身边围了好多人,她们听得津津有味,希望刘嘉再多说一点。

  莫名有种直播间带货的感觉了,只可惜,在这个时代,不能直接让人点击链接下单,再通过物流发货。

  图灵今年8岁,wifi之母海蒂玛拉今年6岁,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17岁……唉,反正都出生了,闲着也是闲着,就不能干脆现在就发明能上网的电脑吗?

  刘嘉为痛失商机而悲伤……

  她的那个画夹,被好几个人围着看,有人指着这一页说想买,有人指着那一页说想要。

  刘嘉忽然想起早在网购之前的著名行销手段:邮购。

  邮购目录出现在《故事会》《读者》《童话大王》等等杂志的附录里,卖什么的都有。

  她甚至看过一本很奇特的,自称《故事会》的杂志,内容涉黄涉黑涉封建迷信,邮件附录里卖的全是违法乱纪的东西。

  后来才知道那是盗版。

  早期的邮购目录真就只是一个目录,后来她在一本杂志里看见了名为“小康之家”的邮购公司,那照片叫一个清晰,那商品描述叫一个梦幻。年幼无知的她拿压岁钱买过几回。

  如今这个时代虽然不是特别方便,但远距离邮寄也不是不行,只要局势稳定,欧洲几个大国之间的邮路是通的。

  从巴黎直飞伦敦才两个多小时,相信只要钱到位,航空公司应该不会反对运送一批安全无害的印刷品到伦敦去。

  做邮购目录的话,要考虑纸张、印刷、拍照,还有选模特……

  离开许愿池的时候,刘嘉还在想这事,有些迷糊,差点一头撞到路边的人,连忙抬头道歉,那人笑笑表示不要紧,便闪身进了店门。

  门头上一串字,刘嘉第一眼就看见PRADA,原来它已经在罗马开分店了。

  此时的PRADA的招牌上,已经骄傲地多出了一圈绳结图案,同时最顶上多出一个盾牌的标志,那是意大利萨伏依王朝在去年,也就是1919年赐给他们的。

  一个品牌会获得王室御用头衔不奇怪。

  奇怪的是,一般情况,是品牌抱王室的大腿:“我被陛下和娘娘看中啦!”

  但prada的情况却有些相反。

  萨伏依王朝实在太年轻,1861年才统一了亚平宁半岛,

  此时的欧洲大陆上,Old money对New money极其鄙视,不仅仅体现在英国人对美国人的各种瞧不起。

  也包括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对萨伏依王朝的不屑。

  于是,萨伏依王朝,就像自个儿没什么地位,就想往身上堆名牌让人觉得牛逼的人一样,四处寻找超级牛逼的品牌做为皇室御用。

  对品牌的要求高到变态,想来“五彩斑斓的黑”“放大的同时看起来小一点”之类的要求大概没少提,生怕被人看轻了。

  不过,PRADA也确实因为皇室御用,而跟着升了一个台阶,就算是此时的欧洲人,也不是很清楚各个国家之间的鄙视链,就知道“皇帝和皇后都用,肯定是好的!”

  此时,PRADA店里顾客盈门,热闹非凡,不知中间有多少是来打卡观光的游客,有多少是来买皇室同款。

  此时PRADA主营业务还是箱包,除了牛皮包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皮,刘嘉认出了珍珠鱼皮和鳄鱼皮。

  她刚想让店员把那只灰色鳄鱼皮的包拿给她看看,就已经有人捷足先登。

  只听那位店员对一位夫人说:“您真幸运,这是店里的最后一只了。”

  刘嘉向另一个店员询问:“什么时候到新货。”

  店员为难地摇头:“我也不太清楚,听说米兰那里都没有货了。”

  接着她积极地指着一排三种不同颜色的珍珠鱼皮包:“要不您看看这个珍珠鱼皮的包吧,它也很特别的。”

  刘嘉点点头,接过包,仔细地看走线,看内衬,非常完美,不愧是皇家御用。

  这她就很不开心了,想当年,她刚入职的时候,发现同事们都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别人身上的衣服是哪个品牌哪年出的秋冬款的神人。

  为了能融入这些同事们的圈子,她咬咬牙,去专卖店买了一个PRADA的包,拿到手一看,走线歪歪扭扭,店员的解释是:“这包是手工缝制,跟机器不一样,所以会有一些差别。”

  然而,不到一个星期,脱胶,五金件也掉漆,这实在是让刘嘉怒从心头起。

  她怀疑买了假货,闹到315,事实证明,它就是真货。

  然后,被同事们教育:“质量差的才是PRADA正品,要是背三五年都不坏,那肯定是A货啦。”

  刘嘉不愿意相信,一个皇室认证的品牌,怎么能混到还不如义乌的水平?

  就算意大利皇室不够老牌,那也不至于瞎啊!

  现在她确定了,皇室的确不瞎,是PRADA飘了。

  刘嘉感慨出名要趁早是真理,早早混个皇室御用认证,后面质量差成那个样子,还不是年年出新品,年年销量稳定,全球大萧条了几次,它都不死。

  当然,人家营销也是有一套,为了能把尼龙包卖出高价,老公不惜为自己的老婆编造一个生死不渝旧情人的故事,感动无数人。

  她一边看包,一边在心里默默吐槽,看完一圈,她推开店门准备离开,忽然看见顾宗华从门口路过,他神色还是一如即往的平静,只是眉头微微皱起。

  自从认识他,他就没有皱过眉头,好像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

  刘嘉加快脚步追上他:“顾先生,真巧,在这遇上。”

  顾宗华有些心不在焉地点点头:“是啊,好巧。”

  “怎么啦,有什么烦心事吗?”

  “没什么。”

  刘嘉看了一眼顾宗华下来的那个楼梯口,应该是通往PRADA店铺楼上的,他刚才是跟PRADA的人说话?

  “是不是他们惹你了?别放在心上,PRADA就是挺讨厌的。”

  顾宗华笑笑:“真的没什么,不用担心。”

  越这么说,刘嘉越好奇,故作生气:“我有事的时候,你帮忙,你有事的时候不告诉我,还叫我不用担心,怎么?怕我是来嘲笑你的?”

  顾宗华笑着摇摇头:“你吃饭了吗?要是还没有,就找家餐馆边吃边说吧,我有点饿了。”

  他说他饿了,菜上来也没见他吃多少,他喝了一口葡萄酒,缓缓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去年,PRADA刚刚获得皇室认证,特别想做几个一鸣惊人的箱包,用来证明自己对得起这个认证。

  他们与顾宗华签定供货协议,约定从美国密西西比进口一批鳄鱼皮。

  顾宗华从找人、看货到签协议,都十分顺利,最后敲定今年发货过来。

  万万没想到,1920年年初,美国政府发布禁酒令。

  这下不得了,捅了马蜂窝了,热爱喝酒的人民群众谁受得了这个。

  官方禁酒,直接导致走私和私酿的诞生,最重要的是,美国黑.手党就这么起家了。

  密西西比那些捕鳄人,一看贩酒这么赚钱,被抓只要塞点贿赂就能过关,不比跟鳄鱼这种爱吃肉的东西打交道舒服?

  于是,他们今年集体跳槽,贩私酒去了!

  到了该交货的时候,顾宗华这边的联系人也十分无奈:“我也没有办法,我要是会抓鳄鱼,现在我就下水给你抓去。”

  现在眼看着合同期就要到了,顾宗华面临巨额违约金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