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38章 从法国到意大利,火车还……

  确认眼前的老人确实是莫奈本人之后,刘嘉也没有过于喜出望外。

  她平生与人谈过无数次授权业务。

  就算是最简单的一次,也得谈谈怎么给钱,或是一笔买断,或是分账,就算是白得的业务资源,也得规范使用范围。

  绝对不可能上嘴皮碰下嘴皮完事的,又不是皇上口谕。

  刘嘉认真确认:“这么好的画,真的可以随便让我用吗?“

  “当然可以,我迫不及待想在这面墙上挂出一幅绣出来的睡莲,放在一起,一定很有趣。“

  这算是开的价码?

  刘嘉又追问:“那我可以把这些画绣在,或者画在我设计的衣服上吗?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

  莫奈点头,笑着说:“没有问题,只要不是画在纸上拿出去卖。“

  就一般而言,他说的这些话已经非常清晰的表明态度。

  拿第一幅绣品做为支付价格,限制条件是不能仿造画。

  刘嘉是什么人!

  给人坑过无数次,也给别人挖过坑的人。

  她并不会掉以轻心,口头协议这种东西不能当真。

  就算莫奈先生自己没有问题,日后他的继承者来找碴,对簿公堂,她拿不出证据证明莫奈同意过这件事,对方可是能拿出产品来证明她确实侵权。

  不是她把人都想得太坏,实在是跟不同公司不同人撕过好几回,前车之鉴,不得不防。

  刘嘉微笑:“那等我回去之后,拟一份协议,再送来您看看是否合适。“

  莫奈自己卖过画,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他对刘嘉的提议没有意见,笑呵呵地同意了。

  得知刘嘉要在衣服上重现莫奈的画,周围的宾客们激动起来,他们围在她身边,问她第一件有睡莲图案的衣服会是什么款式,大概什么时候能看到样衣,甚至还有人问能不能现在就下订单。

  没有人相信刘嘉是什么功课都没有做就来的。

  她们坚定的认为:

  卡佩夫人一定说过这场沙龙的主人是莫奈。

  刘嘉一定为这沙龙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与莫奈先生搭话,否则为什么她穿的裙子都是荷叶荷花。

  她来的目的之一肯定是获得莫奈先生的授权,用在衣服上。

  一系列推理下来,刘嘉这个生意人,怎么都没有理由不准备好就出现在这里。

  说不定,在她的工作室里,已经准备好了十几套样衣,说不定连画都已经绣好了,就等着莫奈先生一点头,明天就能把衣服挂在橱窗里。

  刘嘉并不知道,她们的想象力如此丰富,她眨眨眼睛说:“现在还没有获得莫奈先生的正式授权,其他的事情,暂时保密。”

  听见没!

  暂时保密!

  而不是还没有决定。

  贵妇们一致认为:没错,她一定是全部准备好了!就等授权。

  ·

  ·

  顾宗华刚回家,就接到刘嘉打来的电话,他很高兴:“刘小姐,项链喜欢吗?“

  “喜欢,它一定很贵重吧。”

  顾宗华笑道:“喜欢就好。”

  “它还是个古董呢,我不能收这么贵的礼物。”

  “不是古董,只是那家店的名字叫老古董店,不是很贵。”

  刘嘉没有再坚持将礼物退回,收了别人贵重的礼物,也不用死命往外推,礼尚往来就是了。

  只不过给异性送礼是个技术活。

  送香水?不知道顾宗华对香味有什么个人偏好。这个年月的法国香水以浓重的味道而著称,主打单一味道,果香都很少,主要是花香。

  上次见顾宗华,他身上什么味儿都没有,很难想象他会喷一身玫瑰花香水。

  送衣服?她店里主打的是女装,男装少得可怜,机车夹克的风格很不适合顾宗华,刘嘉也想象不出来这种整天在酒店和商务场所里打转的人有什么机会穿机车夹克,那种性感的裤子更不合适。

  腰带和领带都与个人品味有着高度关联,她也不知道顾宗华到底喜欢什么颜色什么花纹。

  想了半天,刘嘉决定送袖扣这种比较正常的东西。

  她前往巴黎几家大珠宝店挑了一会儿,都觉得平平无奇。

  要送礼,价格也应该差不多,刘嘉不知道那个项链到底要多少钱,便照着包装袋上的电话打到罗马的老古董店。

  听完她的描述,那头接电话的人非常迷惑:“我们店里没有您说的这种项链。”

  刘嘉再次详细描述,可是对方一口咬定,就是没有。

  她百思不得其解,真是见鬼了,总不能是顾宗华在别的店里买了,用这家店的包装袋吧?

  谜题且先放在一边,放在刘嘉面前的还有另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店里那些款式简单的日常装在橱窗的带动下,每天销量居高不下,请的六个裁缝快把缝纫机踩出火来,也供应不上,每天都会有缺货现象。

  饥饿营销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销售情况,被橱窗展示勾进来的客人,往往属于冲动消费。

  如果不能马上给她们衣服,等她们从这店里出去,都不用等到回家,冲动劲就过去了。

  21世纪的商家为了让消费者冲动起来,发明了秒杀,又发明了直播间带货,就是指望能抓住这一波冲动的惩罚。

  费半天劲布置橱窗,制造出了冲动情绪,怎么能就这么轻易的让她们跑了!

  有些可以用机器解决的问题,何必浪费人力。

  刘嘉决定扩大规模,是时候建一个服装厂了。

  此时的服装厂还没有自动裁布机、自动拉布机,最多只能实现人工流水线。

  不过就算是靠人力堆出来的流水线,也比每个人独自做完一整套衣服效效率要高许多。

  盯着同一个工序连续不断的做,只要不是傻得过份,总比普通人要更灵巧些。

  刘嘉要买缝纫机的消息传出去,各家缝纫机厂商闻风而至,报得价比市场上的零售价便宜许多。

  他们迫切希望刘嘉能选择他们的机器,Emma’s house选用的缝纫机,说出去就是响亮的广告。

  更何况,他们的目的也并不是只盯着广告效应。

  刘嘉的店生意这么好,缝纫机的工作量起码比其他厂的机器多两倍。

  售后服务和匹配的零件价格并不包括在整机的价格里面,谁不知道缝纫机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下,坏得特别快。

  每天来上门的不同品牌经销商代表能有四五个。

  万万没想到,在压根没电商的时代,刘嘉感受到在淘宝一搜商品名,出来成百上千个结果的感觉。

  在淘宝还能看评价,现在根本就没评价,全靠经销商一张嘴,玩命的吹。

  中间也有许多坑,比如售后服务的细节,有些卖的贵,只收零件费。

  有些看似便宜,上门跑一趟,哪怕是来拧个螺丝钉,也要收上门费。

  刘嘉又不敢把这事交给其他人办,锦儿、彭举和郑不艾都没有丰富的被坑和坑人经历,未必能想得这么周全。

  为了不掉坑,只好自己辛苦些。

  当然在谈的时候,刘嘉也把锦儿带在身边,让她跟着多学多看。

  说,就是让锦儿提高自身能力,不要一辈子只局限于做基础实际工作。

  实际,想把锦儿赶紧培养上来,不能只累死她刘嘉一个人。

  彭举和郑不艾对此事也很有兴趣,郑不艾甚至把他的一个姓李的朋友也带过来,说一起见识见识资本主义的商业是怎么坑人的。

  听说他们回去之后,还认真的做了一个中外商人的对比,由此分析不同国家凝聚出的民族性。

  结论是:商人在逐利性方面没什么区别,行为上有个体差异。

  还没等刘嘉挑选出合适的缝纫机厂家,就接到了一个来自瑞士的电话。

  是她之前去苏黎世的时候认识的银行家。

  “听说你要大量采购缝纫机?”

  不愧是银行家,开门见山。

  刘嘉也没什么好遮掩的,她大大方方承认:“是的,有什么好的厂家可以推荐吗?”

  电话那头传来笑声:“哪些厂家好,我怎么会比你这个专家知道的多?我想了解一下,你采购缝纫机,使用的是现金交付吗?”

  当然是现金,不然呢,还有缝纫机期货吗?

  刘嘉应了一声:“是现金。”

  电话那头马上跟进:“现金是每个商人最看重的东西,能够保持现金持有量,对做生意非常重要。

  我可以提供低息贷款让你采购缝纫机,最大限度的保留现金。以你的信用,只需要简单签定一个协议,不用提交抵押物就可以获得十万法郎的贷款,我可以马上把钱打到你指定的银行户头。”

  刘嘉对这种套路很熟悉,怎么可能不提交抵押物,只不过押的不是实物,而是Emma’s house的名誉。

  不过对方说的也没有错,资金周转,有时候就差着那么一口气,可能就把一家店给憋死了。

  银行家会主动找来,说明自己的信誉还不错,就算不借,也可以先问问。

  “低息贷款啊?那利息有多低呢?”

  对面报了一个数,刘嘉把利率记下来:“嗯,好的,我要找我的会计师好好讨论一下,如果有任何进展,我会与你联系。”

  挂了电话,刘嘉盯着写着利率的那张纸,她有个鬼的会计师。

  她活了这么久,除了房贷车贷之外,连花呗和信用卡都是准时在免息期还干净,没有让银行赚走一分钱利息。

  没想到这辈子还有机会考虑要不要借钱做生意。

  她在纸上写写算算,得出一个结论:利息要是再低一点,贷款运营对她来说是有益的。

  记得最初房地产还不够热的时候,各家银行对房贷的利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打折,或是其他的优惠。

  不知道法国的银行业是不是垄断,绝不打折。

  从现在的情况看,欧洲银行业属于自由竞争市场,应该不至于垄断得起来。

  刘嘉在心里想好几个问题,决定去巴黎那几家银行问问情况,有没有可以打折的余地。

  进了几家银行,刘嘉受到VIP待遇,听说Emma小姐到了,银行最大的经理一溜烟的跑出来,听说她要贷款扩大经营,他们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法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是穷死了的德国迟迟没有拿出战争赔款,他们这战胜国的军费窟窿没有堵上,民众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低下。

  只想存钱,根本就不想借钱。

  银行可不是靠把钱埋在地里发芽生子发财的,他们也得把钱放出去,才有利息可以吃。

  穷人想借,他们不敢借。

  只有那些有资产抵押的有钱人,才是他们借钱的对象。

  刘嘉这种有名望有资产的商人,更是优质客户。

  他们急于把钱借出去,也顾不得什么银行应该有的体面,用印着自家银行抬头的纸笺,写下可以给刘嘉的利率,眼巴巴地看着刘嘉,希望她点头。

  “谢谢,如果我有进一步的需求,会与您联系。”

  刘嘉手里就直接拿着那些纸,进不同银行去问。

  有的银行经理看见刘嘉手里拿着另一家银行抬头的信纸进门,直接把那家银行写下的利率划了,在旁边写上更低的数字。

  就这样,银行们卷起来了。

  刘嘉得到了低息贷款的打折、折上折、折上折上折。

  折到不能再折之后,就是各种附加的优惠条件:延长还款期限、免除部分滞纳金……

  刘嘉往回走的时候,手里握着的利率已经远低于她此前预估的心理预期。

  能省好大一笔钱。

  既然法国的都问了,瑞士也离得不算远,不如索性再去一趟瑞士。

  刘嘉看看日期,距离奥运会开幕没有多长时间了。

  她又向洛森铜艺厂订了一批拉链,赶制出几十套网球裙,顺便送了一套给厂主的女儿安娜,感谢她替自己说话。

  刘嘉制定好行程计划后,又设计了一个运动风的橱窗展示方案。

  她对锦儿彭举和郑不艾说:“我要出去一段时间,回来的时间不定。你们要盯住奥运会的新闻,如果苏珊拿到前三名,马上把橱窗布置成这样,网球裙和拉链的制作要跟上。”

  三人一口答应,锦儿的声音尤其响亮,她现在已经敢一个人上街,一个人进货,一个人接待店里的高身份女客,自信满满。

  相比之下,彭举这个社交恐惧症患者的症状还没有什么改善,锦儿骄傲的表示有什么事,她可以替彭举出头做主。

  刘嘉笑着说:“你啊,别嘴巴这么厉害,小心得意忘形翻了船,有事多跟他商量商量。彭举,我知道你心里很多事都明白,就是不好意思说,她是个冲动的丫头,想事情也比较简单,你们俩多教教她。”

  刚刚还得意的锦儿嘟起嘴:“小姐,你又打击我!”

  ·

  ·

  刘嘉的火车先到洛桑,然后……坏了。

  需要等修好,再继续往前到苏黎世。

  据说火车零件要从法国东北部的一个工厂里运过来,列车长告诉大家:今天在这找地方住下吧,明天再来。

  “这算什么?瑞囧?”刘嘉无奈地摇摇头,拿着简单的行李离开火车站。

  洛桑是一个美丽的湖畔城市,刘嘉在日内瓦湖边找了一个旅馆住下,然后出去看看风景,顺便构思一下新衣服的设计。

  夕阳照在湖上,金光在水面跳跃,眼前的湖水就像一整块布料,刘嘉微微眯着眼睛,想象着把它卷起来,穿在少女的身上,像星火那样跳跃灿烂。

  “快走快走!”刘嘉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不友好的声音。

  她转过头,看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子,正在被面包店老板驱赶,他的模样非常憔悴,身上的衣服还穿得整整齐齐,只是有些破掉的地方都没有补上,任它敞着。

  老头子被赶出去后,也没有像要饭的那样对着店主吐口水,或者骂些什么。

  他客客气气地向店主欠了欠身,便转身离开。

  刘嘉好奇地问店主怎么了,店主气恨恨:“他已经欠了我一个多月面包钱,都没有给,今天还想来赊面包。”

  刘嘉觉得那个老头子不能算帅,但胜在有气质,这么有气质的老头,看着他这么落魄,难免有些不忍心。

  “我帮他给吧,他欠了多少?”

  替老头子还完欠款,刘嘉又另外买了几条面包,追过去,用法语说:“你好,这些面包是给你的。”

  老头子转过身,满怀感激向刘嘉道谢。

  刘嘉把面包给他的时候,不小心把胳膊下夹着的画板掉在地上,纸张散了一地。

  纸上画着她设计的服装草图,莫奈睡莲的草稿,还有她想买给顾宗华袖扣的款式,以及最后一页是那枚沙皇玫瑰彩蛋的分解图。

  老头子帮她捡画纸的时候,看到了那一张彩蛋,不由全身颤抖,他拿起那张稿纸,一把抓住刘嘉的肩膀,情绪异常激动:“你是什么人?”

  “跟你有什么关系。”刘嘉用力挣开他的手,眼里充满警惕。

  老头子像斗鸡似的盯了她半天,又像泄了气的皮球:“对,你不是,不可能……”

  他神神叨叨自言自语了几句,问刘嘉:“你在哪里见到这枚彩蛋的?莫斯科吗?”

  “我好歹请你吃了面包,你像审犯人一样审我,很无礼。”刘嘉完全不想回答他。

  老头子整个人好像被雷劈了似的,整个人浑浑噩噩,嘴里不知嘀咕着什么,抱着面包转身走了。

  刘嘉忙着低头收拾画,等数了张数不对,才想起来,刚那个老头子拿着沙皇彩蛋的图跑了!

  她赶紧追上去,叫那个老头,那个老头像没听到似的,径直转过街角,进了一栋楼。

  刘嘉一路狂追,在老头要关门之前,赶到了。

  “把画还给我!”

  屋里忽然传出一个老妇人的声音:“谁呀?”

  那位妇人也是一副落魄憔悴样,眉眼前依稀能看出年轻时的模样。

  看见妇人,老头子这会儿才如梦初醒,忙将手里的画交还给刘嘉:“对不起,我忘记它了。”

  又向妇人介绍:“这些面包,都是这位好心的小姐给买的。”

  “太谢谢你了,请进来喝杯茶吧。”老妇人热情非常。

  屋里的陈设非常简单,窗台上有花,墙上有用草和花编成的花环绳结等装饰,简陋的木柜顶上摆着用石头雕成的小动物,桌上还放着没有收起的雕刻工具和小石头。

  老妇人去厨房烧水,老头子将桌上的工具和石头收起来。

  “这些小动物都是你刻的吗?”刘嘉问道。

  老头子点点头。

  从房间的品味和石雕水平来看,他是位艺术家。

  从艺术的实现方式来看,他应该很穷。

  刘嘉一时好奇,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到离着不远的法国去谋生:“虽然巴黎东西贵,但是以你这样的手艺,可以过得不错的。”

  老头子摇头:“不能去。”

  刘嘉不明白:“为什么?是没有通行证吗?”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沉默了。

  刘嘉猜测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忙把话题引开,说起雕刻。

  她把那条蛇缠苹果的项链拿出来:

  “这条项链上的坠子雕得很不错,光一打上去,非常漂亮,与我在其他地方看见的不一样。”

  老头子接过项链,仔细端详:“这种雕刻技术是很少见的弧形切割,非常不容易,能让宝石的色散度达到最好……”

  之后他说了些什么,刘嘉能听懂一些单词,但整句话听不明白,只能稀里糊涂地微笑。

  总之,就是一个雕刻技术很厉害的人雕的就对了。

  老头子问刘嘉手里夹着那么多画,是不是学美术的。

  刘嘉说自己在巴黎做服装行业,也有心进军首饰行业,珠宝就应该配华服。

  老头子点点头:“既然是这样,我可以给你一些草稿。反正,我也用不上了。”

  他起身去床边拿来一叠纸,每一张上面都画着一样首饰,正面、侧面,以及各种细节。

  这不是草稿,是正式的设计图。

  “这些首饰,很漂亮啊,为什么不要了呢?”刘嘉不明白。

  老头子长叹一口气:“用不上了,我老了,我的两个儿子……也不知道在哪里。”

  听起来,不像是人没了的意思,热心的刘嘉问:“他们最后是在哪里不见的?或许我可以找人帮忙问问?”

  老妇人回答:“莫斯科。”

  刘嘉一愣,儿子在莫斯科不见,老两口这会儿在瑞士,说明他们是跑出来的。

  幸好这位老头子长得不像肯德基老爷爷,不然刘嘉肯定马上跑。

  大概看出刘嘉脸上的惊愕,老头子忙解释:“我们不是坏人,你画的那个蛋,就是我做的。”

  “你?法贝热先生?”刘嘉再没想到,沙皇彩蛋的制作者还在人世。

  法贝热点点头,他长叹一口气:“我的公司,我的财产,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结束了……”

  说着,脸上滚下泪来,身体摇摇欲坠,老妇人忙扶着他:“去房间里躺一会儿吧。”

  法贝热站起身,对刘嘉说:“你是一个好心的姑娘,希望那些草图可以帮你完成心愿。”

  老妇人将他扶到房里,刘嘉也不便多做停留,起身告辞。

  ·

  ·

  第二天中午,火车终于修好,继续前往苏黎世。

  苏黎世的银行家们见惯了大风大浪,他们的客户是全欧洲甚至还有美洲和亚洲的有钱人,富得流油,因此反倒不如法国本土银行那么好说话,刘嘉几番努力,也没有砍到最低位。

  那位夫人的银行家丈夫,说了许多可以提供的优惠条件,但直接在利率上打折,他是拒绝的。

  刘嘉与几位银行家们聊过之后,决定还是选择法国本土的银行。

  事情办完,可以直接坐下一趟回巴黎的火车走了。

  刘嘉看了看墙上贴的地图,原来往下面一点点就是米兰。

  向火车站工作人员打听,从瑞士进意大利的手续也非常简单,直接在边境申请就行。

  英法之间还这么折腾,通行证需要预先申请,大概是祖上感情不好的缘故。

  既然如此,那索性进意大利,到佛罗伦萨看看Gucci的店准备得怎么样了。

  然后再往下,到罗马的那家老古董店,看看为什么古董店里会有成色那么新的项链,而且伙计还不承认有这么一件东西。

  刘嘉买好火车票,一路往下,此时的米兰还不够时髦,也没有米兰时装周,刘嘉没有停留,直接到了佛罗伦萨。

  向人打听得知,确实有一家店的老板叫Gucci,但那不是箱包店,而是马具店。

  刘嘉以为是同姓,到了店门口一看,没错,就是见过的那位名字怪怪的guccio gucci先生。

  见到刘嘉,他很热情地迎过来,打了个招呼,问刘嘉来做什么,待多久之类,然后秉承着商人优秀的传统,直接问刘嘉有没有喜欢的马具。

  刘嘉笑着摇头:“我骑自行车。”

  “是啊,现在的年轻小姐们骑自行车的越来越多了。”Gucci正说着,门外就飞快地掠过一辆自行车,上面的骑手是一位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姑娘。

  车笼头上艰难的挂着一个短带女式手包。

  “我看她们挺需要一个可以骑车的时候背在身上的包。”刘嘉说,“现在的女包大小和绳长都不适合骑车。”

  Gucci摸着下巴:“很有趣的主意。”

  现在刘嘉的生意跟卖马具的没有往来,等他决定做包再说吧。

  ·

  ·

  罗马,Via dei Condotti大街10号。

  刘嘉站在街边,看着街对面一家首饰店上写着大大的一行

  Old Curiosity Shop

  行……吧……敢情这店名就叫老古董店。

  要脸吗!

  这跟卖塑料首饰的店起名叫“金店”何异!

  刘嘉几乎要认为这又是个没什么水平,全靠这种噱头骗人进去的小破店。

  但是经过前几次的事,刘嘉决定再仔细观察一下。

  店里进进出出的人还不少,有不少一看就是游客,从他们对店招牌的态度来看,那个反应,让刘嘉有一种谜之熟悉感。

  就是游客按着小红书上的指引,到了什么什么网红店门口,打卡拍照的那种感觉。

  所以,它可能不算一个小破店,而是一个网红店。

  顾宗华进去,也许是因为看见这么多往来人,才跟着进去的。

  刘嘉走到店门旁,又遇到了两个看到店名就激动的人。

  她问道:“请问这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其中一人回答:“跟狄更斯小说同名呀。”

  刘嘉顿悟,她看的是中译本,翻译为《老古玩店》,一时没有跟英文招牌联系起来。

  所以,这果然就是一个碰瓷大文豪同名小说的网红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