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离清欢>第104章 

  九月已过半,贺离北上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他自己向来不是个操心的命,大大小小的事纪清早都替他安排妥当了。

  很快就到了该离开俞都的日子,贺离收拾好东西,身着戎装又去了一趟贺家冢,只不过不同的是这次纪清没陪在他身边。

  贺离顺利的进了将军府,在墓碑前端端正正地跪下给贺太后磕了三个头,驻足良久,随后拿起地上的头盔毅然决然地往外走去。

  一人一马很快就出了俞都城,走到城外时贺离回头看了一眼城门,突然有了一种解脱了的感觉,此后山高水远,无人能再阻止他做自己想做的事。只是遗憾身边再无一人会细心照料他了。

  贺离望着高大的俞都城墙,心中满是怅然,他其实很想要纪清来送送他,但到临走都没有开口,纪清也不知是不愿还是不能,知道今天他要走还早早跑去上朝了,明明不赶时间,还是连为他耽搁一刻都不愿。又或许是因为心中过于不舍,实在是没能鼓起勇气来送别。

  他停在城门外,像是在与这生活了快二十年的俞都进行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告别,又像是在等谁。

  半晌,贺离叹了口气,狠下心扯了扯缰绳转过了身。正要走时突然听到了一阵马蹄声,有人在身后唤他道:“祈安!”

  能这么唤他的,只会是纪清。

  贺离心中狂喜,迫不及待停了下来,双眼顿时又有了神采,欣喜道:“鹤鸣!你怎么来了!”

  纪清身上还穿着朝服,飞身下马奔到贺离跟前,仰头道:“抱歉,是我不对,这次来迟了。”

  贺离摇摇头,眼眶渐渐有些红了:“你来了就好,不迟。”

  纪清紧紧拉住他的手,红着眼嘱咐道:“此去经年,你记得照顾好自己。”

  “好,你也是,记得照顾好自己。”

  纪清点点头:“你放心吧,我知道。”

  贺离仰头,将泪水忍了回去,待眼里红痕褪去,这才低下头,俯身轻吻了纪清。

  纪清松开了他,退后一步:“你去吧,阿离。”

  贺离收敛了情绪,笑着道:“我走了,你在俞都待着可不许背着我招惹些什么小妖精。”

  纪清被他逗笑了,轻声道:“怎么会?”

  贺离直起身子,故作轻松地冲纪清笑了笑:“好啦,我走了。”

  纪清点点头,挥了挥手,转身对身后的几名汉子道:“你们几个,跟着贺公子,既要跟着去就给我保护好他。”

  贺离转过头看了看,疑惑道:“怎么回事儿?”

  纪清解释道:“是你在允城时带回来的那个郑冲,找到我说你对他有知遇之恩,要誓死跟随你。”

  “原来如此,跟着就跟着吧,无碍。”贺离点了点头,转过头喊道:“跟上。”

  纪清挥挥手:“好了阿离,你走吧,我得回去了。”

  贺离点头:“我走了鹤鸣。”

  “嗯。”

  纪清是从大殿里当着宋端和文武百官的面跑出来的,生怕迟一刻就贺离就已经走了,等送走贺离,他得回去请罪。

  贺离带着人策马离开,纪清立在城门下目送他远去,直到看不见他的背影才转身回了城里。好在宋端一向器重纪清,并没有重罚他,只是意思了一下赏了他二十大板,此事就算了了。

  贺离这边带着人与秦泱会合后便直奔西北。五千多人的队伍,边走便沿路收拾一些地方的山匪与摸进关内的小支东胡兵,边走边练兵,三个多月下来,这原本毫无干系的人算是有了过命的交情,相互称兄道弟。贺离也混迹其中,自然而然地与将士们打成了一片。

  秦泱毕竟是山匪出身,一女人与这些五大三粗的汉子打起交道来也是毫不含糊,但在外行军,女子与一群男人待在一起还是多有不便,于是贺离单独为秦泱设了一帐。好在秦泱身手极好,有些真功夫在身上,原本不服气她的人贺离安排着与其打了一场,全都心服口服,整个兵团也越来越有样子。

  一行人白天行军,晚上走到哪儿便将营帐扎在哪儿,燃起篝火。除了巡防的将士众人便聚在一起聊天。一群汉子由天南聊到地北,一会吹起自己的雄心壮志,情不自禁地举酒高歌,一会儿又说到身世凄凉,被大魏的轻武风俗逼到抬不起头来,不禁潸然泪下。

  贺离屈膝坐在一旁面带微笑的听着,手里抱着一小坛从俞都带来的寒心,小口小口地喝着。

  “小贺不厚道啊!有酒自己藏着喝!”

  因为贺离年纪要小他们很多,平日里又很随和,将士们私下里都习惯叫他小贺。

  贺离闻言笑了笑,应道:“剩的不多了,不够分,等改日进了城,我请兄弟们喝好的。”

  那汉子质疑道:“你莫不会诓我们吧?”

  另一人立马反驳,“怎么会?你看看小贺,也不是缺银子的人啊。不过我是想不通,这细皮嫩肉的公子哥,为何要上赶着来吃这行军打仗的苦啊?”

  贺离挑了挑眉:“细皮嫩肉?”

  那大汉哈哈一笑:“不是吗?”

  秦泱轻笑一声,调侃道:“你这样的来十个都不够他打。”

  “秦姑娘此话当真?那我倒是真想试试了!”

  贺离放下酒壶摆摆手,站起身:“来!”

  那汉子撸起袖子,退后一步,蓄力扑了上来,贺离侧身从那大汉胳膊下闪过,抬腿在他屁股上补了他一脚,那人就这么飞出数步远,然后直愣愣地扑在了地上。

  贺离上前伸手拉起来:“还来么?”

  那人反手捂住屁股,摆摆手道:“不来了。”

  “行。”贺离点点头,重新坐下。

  秦泱在旁边乐得合不拢嘴,笑道:“跟你说了你不信,这下倒好,你那屁股墩儿估计得疼好几天了。”

  那大汉艰难地坐下,嘴里骂骂咧咧道:“你还搁旁边儿看热闹呢。”

  秦泱毫不客气地回道:“劝你你不听,这会儿反倒怪起我来。”

  汉子自知理亏,抿着唇不搭理他了,转头对贺离道:“小贺这是吃什么长大的?看着弱不禁风,这力气倒是挺大。”

  贺离想了想,一本正经道:“我也不清楚。”

  汉子瘪瘪嘴,不说话了。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委屈起来着实是不怎么好看,反倒显得有些滑稽。逗得秦泱笑得前仰后合。

  贺离垂眸,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地图:“明日就能抵达函谷关了。过了函谷关我们直奔兰城,去找贺老将军会合。”

  秦泱收敛了笑意,凑到了贺离旁边:“直接去?”

  贺离点点头:“直接去,兰城那边目前尚算安稳,先找老将军给咱们个编制,否则就算是散兵,来日兄弟们立了军功升不了官。”

  那汉子在一旁听着,瞪大了眼道:“小贺说的是哪个贺老将军?”

  秦泱回头道:“大魏能有几个贺老将军?”

  汉子咽了口唾沫:“赤、赤翼军那个吗?”

  秦泱道:“废话。”

  那汉子一脸不可置信,小声嘀咕道:“贺老将军…小贺…你们是一家人?不对啊,我记得贺老将军没有儿子啊…”

  “没有儿子有孙子啊,我是他外孙。”贺离笑着解释道。

  那汉子更震惊了,大声道:“贺老将军的外孙应该姓宋啊!姓宋的不是皇帝就是王爷,你骗谁呢!”

  贺离扶额,苦笑道:“你这是忘了还有一个去年刚被贬的煜亲王了吗?”

  那汉子仔细想了想,发现自己确实不大清楚这件事儿。要说贺怀周老将军的威名在大魏可称得上是人尽皆知,贺老将军有一个独女嫁给了宋氏皇族这事儿也是人尽皆知。煜王殿下被贬为白身这事儿在俞都城也是掀起了轩然大波,至于改成了什么名字,人去了哪儿,倒是没几个人知道。将门出身,独自一人拉起一支军队然后北上抗胡,似乎也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儿了。

  那汉子直愣愣地坐在篝火边,花了小半个时辰理清了里面的弯弯绕绕,勉强接受了自己天天‘小贺小贺’叫着的人是曾经那个在雍州名动一时的煜王殿下这个事实,讷讷道:“那我们以后还可以叫你小贺吗?”

  贺离望着明亮的火堆发了半晌的呆,猝不及防地听到这么一句,回过神道:“什么?”

  那汉子弱弱地重复一遍刚才的话,贺离点点头,道:“当然可以,你们还像以前一样,想怎么叫就怎么叫。”

  那汉子点点头,急匆匆地跑了。

  贺离对此很是纳闷儿,转头道:“怎么了?他为什么跑了?”

  秦泱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也不太清楚。

  “知道了这么一个惊天大秘密,估计是跟兄弟们炫耀去了,说不定你明早起来,大家都知道你是贺老将军的外孙了。”

  贺离笑了笑,抬头看向天上挂着的一轮寒月,突然觉得很是寂寥。

  “又入冬了啊…”

  关外的风很大,又到了隆冬时节,吹在身上如同冰刀子一般扎人。要过了函谷关,才算真正置身于战场。战火纷飞,烧毁了关外大部分人的家,百姓拖家带口往关内逃,从前繁荣安宁的边城变成了一片废墟,荒无人烟。

  沿着边境一路往兰城的方向过去,边境上所有的城池都被战火席卷,几乎都没了生气,横尸遍野,守城军队马不停蹄地打扫着着战场,警惕至极,看样子也是刚打过一场,时刻准备着应付敌人的下一场进攻。

  贺离见状没带人进城,而是径直从郊外绕了过去,沿长城一线的边境小城都被打成这样,兰城虽然有赤翼军镇守,但必定承受了东胡的大半火力,情况更是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