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离清欢>第35章 

  宋离苦笑:“一直没变,现在也是啊,不过我这不是身不由己吗?”

  刘子建知道自己言语不当,调侃戳到了宋离的痛处,在心里抽了自己一耳光,但又不知该如何道歉,只好仓促将事情略了过去:“好了好了,此事不提也罢,我待会儿就回刘府,守一守,看看能不能抓到那胖老头儿。”

  宋离敛了情绪,笑道:“你爹要知道你骂他胖老头儿你还得挨一顿家法。”

  刘子建打了个哈欠:“没事没事,他不会知道的。”

  宋离狡黠地笑了笑:“你猜他会不会知道?”

  刘子建见宋离这样,扑上去就要打他,被宋离灵活地躲开了:“行了行了,不逗你了,我不会告诉你爹的,我要走了。”

  刘子建:“不再多待会儿?我俩都多久没见了?”

  宋离摇摇头:“你这儿没吃没喝,我在这儿干坐着干嘛?”

  刘子建站起身:“那我去给你沏茶?

  宋离:“算了,不劳烦你了,接着睡吧,我是有事在身,安顿流民的事宜早不宜迟,我还有些事要准备,差不多明后天我就得启程去允城了。”

  刘子建:“你去允城干嘛?”

  宋离:“你是不是傻?雍州的州衙在允城,我安顿雍州的百姓不得先去同雍州的官员协调一下吗?”

  刘子建点点头:“那好吧,你一路平安,活着回来。”

  宋离给了他一拳:“你会不会说话?不会说话就给我闭嘴。”

  刘子建委屈道:“我这不是关心你吗?既是安顿流民必定免不了与流民接触,万一有心人在里面搅混水出什么事怎么办,凡事小心为妙。”

  宋离点点头,真心实意道:“我知道的,谢谢你的关心。”

  宋离确实是知道,在南阳的时候有一名官员就因为与流民们起了争执,被拖进人群里被乱棍打死,宋离坚信自己不会这样。但他还是很感谢刘子建的提醒。

  宋离从刘子建的小院出来本打算直接回王府,没想到自己思绪不受控制,情不自禁的拐了个弯去了纪府,骑着马在纪府门口停下来是他才反应过来,他已经好久没见到纪清了,算来有四个多月。

  也不知道纪清最近在忙什么,过得怎么样,一想到这些宋离就停不下来,自从那天说完那些话过后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他总有些不敢面对纪清,理智让他忍住不去找纪清,心却控制不住思念。

  于是他让自己忙了起来,忙到没空去想纪清,但他在心里某个角落还是在隐秘的期待纪清能来找他,但纪清一次也没有来过,宋离很失落,却又不停地安慰自己,纪清不来找他绝对不是因为不愿来,他只是太忙了,没时间。

  宋离骑着马在纪府门口转了几圈,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想了半天突然想起刘子建的话,他来找纪清是为了正事,而且安顿流民的事只可大不可小,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而且他也确实需要纪清的帮助,若是刘延那边说不好话,最终还是得来找纪清帮忙,这还不如提前给纪清说好。

  宋离给自己找了很多合理的理由,这才下了马叩响了纪府的大门。

  开门的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看打扮应该是纪府的下人。

  宋离还没开口,那少年先说话了:“煜王殿下请进,我家公子交代过了,若煜王殿下来不必跟任何人招呼,愿意去哪儿全凭王爷意愿。”

  宋离心里颇为感动,纪清这是想让他把这里当做自己家?

  宋离想到这儿,那些个愁绪和胡思乱想的东西全都烟消云散,脸上也带了些笑意。

  宋离:“你家公子现在在哪儿?湛露园吗?我去找他。”

  那少年解释道:“殿下,我家公子不在府里。”

  宋离疑惑道:“那他去哪儿了?”

  少年皱着眉:“我家公子去允城了。”

  宋离疑惑道:“去允城干什么?”

  少年低下头:“这小的就不知道了。”

  宋离想了想,道了声谢。

  纪清去允城估计是为了生意上的事,这少年地位不高,估计也不知道什么,他也不再多问,转身便准备离开。

  就在转过身那一刻,宋离突然想起纪清的生身父亲是允城纪铭!刘子建那句“纪清是被扫地出门的”突然在耳边响了起来。

  既然如此,以纪清的性子纪清绝不可能为了生意上的事回允城。

  那他突然回允城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会不会是纪铭找他麻烦了?宋离想到这儿如遭雷击,不敢再想下去,转过身抓住那少年的肩膀,验证道:“你家公子在允城有没有铺子?”

  少年眼里带了些恨意,但这恨意并不是冲宋离来的,他毕恭毕敬道:“回禀殿下,在纪府人尽皆知,我家公子有可能在任何地方做生意,唯独允城不可能。我听袁青阳伯伯亲口所说,这是我家公子离家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回允城。”

  宋离接着问道:“纪府的人都知道纪清与允城纪家的渊源?”

  那少年摇摇头:“细节并不全部知晓,但都知道大概。袁青阳伯伯在跟我们聊天的时候偶尔会提到一些。时间久了我们也就都知道了 。”

  宋离并没有多问,纪清没有亲口跟他说,他也不愿意从旁人口中听到。

  宋离与纪清认识并不久,但他却很了解纪清的性格,纪清也一样了解他的性格,否则二人不会这么合得来。

  纪清不愿意提起的东西定是能让他痛苦万分的。

  宋离不知道纪清与允城纪家那些个渊源,但见这少年的神态事情必定不简单,如今纪清突然跑去允城,必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宋离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焦急,逼自己冷静。

  沉默了片刻,突然拔腿就跑。冷静个屁,怎么可能冷静得下来!

  宋离快马加鞭直接进了宫,去了盘龙殿。

  宋离停在门外,整理了一下自己衣裳和被风吹乱的发丝,强装出一副镇定的样子,等下人通报。

  宋端坐在案前批奏折,听下人报宋离来了,略有些诧异,他这么大胆?来闹了?宋端想了想,道:“宣。”

  宋离大步进了殿,单膝跪下:“臣弟参见陛下。”

  唤他陛下,应当是公事。

  宋端:“平身,来找朕所谓何事?”

  宋离站起身:“禀陛下,臣弟认为安顿流民之事宜早不宜迟,臣弟来请辞。”

  宋端:“去哪儿?”

  宋离:“允城,臣弟需与雍州州牧协商一些事宜。”

  宋端:“还有其他的吗?”

  宋离:“没了。”

  居然不闹?

  宋端语气缓和了许多:“准了。朕命你即日启程,流民安顿好之前不必上朝。”

  宋离跪下:“臣遵命。”

  宋端:“行了,阿离,起来吧,你去给母后道个别,你第一次担此大任,万事小心,我让齐铮跟着你去,护你周全。”

  宋离点点头:“好,放心吧皇兄,我不是小孩子了。”

  宋端摆摆手:“行了,去吧。”

  先君臣后兄弟,知礼了。

  宋端觉得宋离上朝之后长进了许多。

  宋离去慈宁宫拜别过太后,马不停蹄地回了王府,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当日便启程去允城了。

  ……

  宋离一出俞都才真正意识到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俞都城里房屋坚固,暴雪和狂风对城里影响不大,石砖石墙,并无多少房屋损坏坍塌,城外不一样,百姓大多用不起石料,用的是木料。

  木料时间一久,自然会腐朽,再加上虫蚁啃噬,平常的雪尚且要每天清理,更别说暴雪了,再加上狂风一吹,不得落得个粉身碎骨,将家底都吹了个一丝不剩。

  大批流民都集聚在了俞都城外。

  宋离见状问了问旁边随行的工部侍郎于恒:“城门口为何有这么多流民?”

  于恒恭恭敬敬道:“启禀王爷,俞都为了防止难民随意进入城内扰乱俞都秩序,派了京都大营封死了城门,如有强闯者格杀勿论,进出都要有通行令牌。这些流民自然进不去。”

  宋离又问道:“这是谁下的令?”

  于恒想了想:“戚丞相。”

  宋离皱眉:“戚柏生?他何时管起这个来了?”

  于恒凑近了些小声道:“殿下有所不知,戚丞相的府邸离俞都城门很近,若是难民大量涌入俞都城,百官的府邸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丞相府。戚丞相不愿意自家门口全是些流民乞丐。戚丞相位高权重,京都大营统领自然会卖他这个面子,而且臣听说京都大营统领收了他的好处。”

  宋离:“陛下和李泽大人知道这件事吗?”

  于恒:“前几个月是李大人在管赈灾,他肯定知道,但这戚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敢得罪他,李大人就算再不情愿,但这日子还得过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陛下日理万机,哪来的时间管这些个芝麻大的小事?而且这事儿是戚丞相安排的,百官自然也都瞒着不上报。”

  宋离冷声道:“你们还真是团结一心啊。”

  于恒听他语气不对,连忙跪下:“殿下赎罪,殿下赎罪!”

  宋离咬牙切齿:“你们可知道,关了这城门就是断了他们的生路?”

  于恒连磕了几个头:“殿下明鉴,不是小人做的啊,是戚丞相下的令!”

  宋离怒极:“受益的若是只有他一人我不信还没有人上报,这事儿稍后再说,去给本王拿纸墨。”

  于恒连滚带爬地站起来,跑去拿了纸墨,宋离钻进马车,将纸平铺在案几上,简明扼要地将事情交代了清楚。又掏出自己的私印盖在纸上。

  宋离从车窗处伸出头:“齐铮,过来!”

  齐铮骑着马赶了上来:“殿下有何事吩咐?”

  宋离将信递给他,嘱咐道:“你现在立马返回去,将信交给陛下,务必亲自交到他手上!”

  齐铮接过信:“是!”

  目送齐铮消失在街角,宋离下了马车:“传我命令,打开城门,撤掉防守,放流民进城,不从者,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