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张三李四>第68章

  孟小宁捏着明水抄下来的几张纸,突然皱着眉头道:“这两次的时间隔得也太近了吧?”

  蔡重光与路既白的死隔了近二十年,但路既白和季承云的死隔了不到两个月,要么是路既白的死超出了皇帝的控制,要么就是皇帝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

  “皇帝陛下靠着王蛊保命,肯定不会放过任何一只。”明水的手指头戳了戳那几张薄纸:“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了,只能靠这种阴毒之物强撑着……姜采意研究王蛊多年,不仅能够延迟王蛊的成熟,肯定也有一套刺激王蛊成熟的方法。”

  王蛊的成熟会导致寄宿者直接死亡,生死只在姜采意的一念之间。

  “若是这样?宋饮风岂不是危险了?”孟小宁抬头,看向了明水和孟小安。

  孟小宁现在还不能死,至少不能这么快的死,不然太过显眼,而且皇帝很难解释为什么中了王蛊的人死状和之前的“被剥皮的尸体”一模一样,现在知道自己身怀王蛊的人不在少数,孟小宁有意无意的也自己透露出去了一些人——除非是皇帝能够为了这只王蛊干掉顾家和方家,不然他一定不会让明面上的事情那样难堪。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用的王蛊就只有宋饮风身上的那一只了。

  “你想他活着?”孟小安抬头看着孟小宁,神情有些变幻莫测。

  孟小宁摇了摇头,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不是,我想要他死。”

  明水看着他们两个人,觉得背后凉飕飕的——孟小安平时不太发火,孟小宁更是一副嬉皮笑脸没心没肺的模样,实在很难想象他们两个人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不过想想也是,孟小安到底是魔教教主,孟小宁又被王蛊折磨多年,若是没有一点怨气和戾气才是奇怪。

  管宁儿不确定第二天会不会有人要用那案宗,但是她不太想冒这个风险。

  魔教把案宗带走是为了确认皇帝的身体和王蛊有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现在动手却还早了一些——之前孟小宁和孟小安的计划是看着皇帝和姜采意鹬蚌相争,他们好在一边渔翁得利,如果现在让人发现了案宗失窃,对他们来说只会得不偿失。

  “我把东西还回去。”管宁儿又把那两本簿子揣进了怀里:“你们还有什么要我带出来的么?”

  明水又无语的看着管宁儿,这位小姐似乎把进皇宫偷东西说得好像是出门买东西顺路带个包子一样方便。

  孟小安摇了摇头:“不用了,你注意安全。”

  孟小宁想了想,顺手从桌上拿起了一块砚台塞进了她的怀里:“劳烦把这个放进钦天监。”

  孟小安道:“钦天监太不安全,我们还不了解,最好不要直接进去。”

  孟小宁笑弯了眼:“那就放进太医院里吧?”

 

  、姜采意(八)

 

  

  “陛下!你要为我做主啊!”

  皇帝一走进御书房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一个让他头疼的声音,孟小宁向前一扑,跪坐到了地上两手紧紧地抱住了皇帝的大腿:“陛下!”

  皇帝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的跳的厉害,想要把腿□□又怕毁了自己之前温文尔雅的人设,只得强忍着怒火伸手去扶孟小宁:“有什么话你起来再说。”

  孟小宁仍是不肯起,整个人死乞白赖的抱住了皇帝,把手上的辣椒水都抹到了眼睛上,满脸鼻涕眼泪的抹在了龙袍下摆上:“父皇,求您给儿臣做主啊!”

  宝兰已经见怪不怪,只当做是什么都没有看到的无语望天。

  皇帝被这一声“父皇”哽在喉间,就好像是一口馒头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良久才缓缓开口道:“小、小宁……你先起来,地上凉,你身体又不好,别着凉了,到时候还是勉儿担心。”

  孟小宁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两手抹着自己的眼睛。

  “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帝一下朝就听人说小孟公子又跑来了皇宫,因着皇帝曾经放话,说是皇宫对小孟公子宽进严出,侍卫只简单的查了查他有没有带什么危险物品便就把人放了进来,连御林军都没有过多盘问。

  孟小宁哭得有些打嗝,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父皇!您送给儿臣的那个砚台不见了!”

  皇帝听了一时愣怔,皇帝赐给臣下的东西是御赐之物,若是损坏了或者是丢失了,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是小事,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皇帝就靠着这一手阴人,说是臣子藐视皇室,连御赐的东西都保管不当。

  若是被皇帝发现了孟小宁丢失砚台,那皇帝还能借故发个火。

  但是如今孟小宁这样一叫唤,皇帝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孟小宁如今对皇帝来说是正儿八经的香饽饽,皇帝自然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罚他什么,只得不断的向着宝兰使眼色。

  宝兰做大太监这么多年了,最会的就是揣摩圣心,细声细气的开口道:“小孟大人莫要着急,您且仔细说说……陛下怎么会让您受委屈,一定会帮您查清楚的!”

  孟小宁看了看宝兰,又看了看好整以暇的皇帝,啜泣着开口道:“是这样的,儿臣这两日借住在三皇子的府上,每天晚上都会把陛下赐给儿臣的砚台拿出来擦拭干净,妥善收存,但是昨日晚上儿臣在书房门口看到了一个黑影一闪而过,儿臣的书房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机密要闻,怎么会有小贼不长眼偷到这上面来呢?儿臣一想坏了,那屋里有御赐的砚台,所以儿臣便连忙进去,发现装砚台的锦盒还在,砚台却是消失了。”

  张思勉虽然还没有封王,但是到底已经成年了,久居宫中肯定不合适,就算张思勉洁身自好,宫中想要往上爬的宫女难道还少么?所以自张思勉从军中回来,娴妃便借了个由头让张思勉住了出去,只是办一个宅子,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是宅子又没有名字,大多人就管那处叫做三皇子府了。

  皇帝听孟小宁声情并茂的描绘着,不知道怎么的就觉得一阵恶心。

  那砚台到底是怎么丢的,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