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张三李四>第24章

  李四楞了一下而后道:“我不是早上出门,而是昨天晚上就没有进客栈了……去查一件事情。”

  张思勉这才知道自己这是被孟小安也坑了一把,客栈还有三间上房,本来应该是他们三人一人一间的,因为李四根本就没有住进客栈里。

  李四有些担忧的看着张思勉,后者正痛苦的抓着自己的头发。

  他本想安慰一下张思勉,后来又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觉得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安慰的……等习惯了……也就好了……

  “到底是这么回事?”

  晚上的时候张三终于缓过了神来,一边给孟小宁舀着鸡汤一边看向了孟小安。虽然已经知道了孟小宁的人参娃娃是骗他的,但是孟小宁身体不好总是事实,他能够帮助一些便帮一些,一想到孟小宁那天晚上翻来覆去死去活来的样子他就觉得一阵心悸。

  “是蛊。”

  孟小安倒也没有再掖着藏着,张三已经看过了孟小宁发作的模样,再隐瞒也没有什么必要了。

  “他小时候遭过人暗算,被人种了一种蛊,蛊性寒凉。我的内力也是阴性的,虽然能够安抚蛊虫,但蛊虫也会贪图内力,他会好受一点,但是治标不治本;你的内功……若是我没有看错,应该是纯阳诀,蛊虫会怕至阳内力,虽然他要遭点罪,但是恢复得也快一些。”

  张思勉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孟小安当时不过是输了一小会儿内力,就已经是一副精疲力尽的模样——他输入的时间虽短,但是蛊虫贪吃,应该输进去的量极大。而自己的是阳性内力,蛊虫避之不及,只用了少许一点就将那东西逼了回去。

  “小时候还好,只是贪吃了一点……蛊虫需要的养分越来越多,他现在也吃得越来越多,若是跟不上蛊虫的消耗便会腹痛难忍。那蛊虫算是蛊王的一种,所以百毒不侵……你带他去沧州的路上可能是饿的狠了,他故意吃了那些百日红和药王难,就是为了安抚蛊虫,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让那东西更加活跃起来。”

  孟小安说着说着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皱起了眉头:“我一直在寻找破解之法,如今算是有些眉目,等到了都城就试一试,总比坐以待毙得好。”

  张思勉点了点头。

  孟家只不过是三七镇的一户小人家,什么人要大费周章的给孟小宁下蛊呢?他虽然心中疑惑,但也知道孟小安现在肯对他说的这些,应该就是现在他所能知道的全部了……知道的太多,的确没什么好处。

  

 

  、张三(十五)

 

  

  孟小宁全程埋头苦吃,好像身边这两个人说得不是自己一样。

  孟小安也已经习惯了孟小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又转头去看李四:“你去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李四的脸色不太好看:“也算是有些眉目。”

  孟小安点了点头道:“但说无妨……”

  张思勉想要起身离席——他不确定李四要说的事情是不是与魔教内务有关,他总是想要避个嫌的。未料他还未完全站起来,便被孟小宁一把按住了手:“你走了谁给我舀汤喝?”

  张思勉一愣,反倒是李四开口:“三殿下一起吧?我们也好讨论个对策。”

  孟小安点了点头:“此事与三殿下也有些关系。”

  张思勉这才坐了下来,与孟小安一起看着李四。

  李四道:“不知道三殿下可还记得十五年前,都城曾发生过一场惨案,是一位朝廷命官惨死家中,面部血肉模糊,像是硬生生的被人剥掉了脸上的皮?”

  张思勉一愣,十五年前他还未满十岁,不过这种事情实在太过骇人听闻,他也略有印象。

  那位朝廷命官姓蔡名重光,任户部尚书,曾是如今皇帝还是太子时候的忠实拥趸,为了皇帝上位出力不少,且为人低调,从不恃宠而骄,听闻在前朝人缘很是不错,算是万金油一样的角色。因此他惨死家中的时候都城里一片风声鹤唳,皇帝那时即位也不算太久,可以说是龙颜大怒,但大理寺和京兆府尹查了三四年一直没有下文。

  “这件事情实在太过惊悚,当时听闻尚书府中上上下下没有第二个人被惊动,连歇在门外的小厮也完全没有发现异样……很多人都想不通这位蔡重光大人为什么会遇害,又怎么会遇害,一时间人人自危,整个都城都是一副风雨欲来的模样。”

  “不错,”张思勉虽然大多记不清楚了,但是也还记得那个时候连一向宠爱他的娴妃都不许他到处游荡,即便皇宫比尚书府安全得多,他仍是被关在了自己的寝殿里大概半个多月:“不过从那蔡大人之后,就再也没有遇见过受害者了,时间久了大家也都不记得这件事情了。”

  “对。”李四点了点头:“之后都城里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受害者了,但是现在又出现了……就在这里、鲁阳城。”

  “这不可能。”张思勉下意识的开口:“那凶手已经伏诛近十年了。”

  十年前,蔡重光的案子太过骇人听闻,加之他又是皇帝一度器重的左膀右臂,大理寺、京兆府尹、刑部甚至于皇帝直属的暗卫都在追查此事,从蔡重光出事之后过了三四年却一直没有结果,直到十年前,大理寺的一个捕快抓了一个江湖人。

  “大理寺交上去的那个人叫‘老鬼头’,走得一向是邪魔外道的路子,也的确剥过人皮,听说被大理寺抓到的时候他刚刚在都城犯下凶案,剥下了一个姑娘的皮,这才被大理寺认定为蔡重光案的凶手捉拿归案,他最后也承认了蔡重光的案子是他做的,十年前便被推到南市口斩首示众了。”李四看着张思勉:“你是想说这个,对不对?”

  张思勉点了点头:“老鬼头死的时候我已经十二岁了,当时我还同青云说,这等凶邪之人若是没有抓到,不知道还要有多少受害者。”

  “可是这其中有很多疑点。”李四摇了摇头:“首先,那老鬼头虽然是个老江湖,但实际上的武功并不怎么样,恰恰相反,他大多时候靠的是不入流的下作手段才能逞凶斗恶的……这样一个人,要如何才能够出入尚书府而不被人所知道。他可以给书房外的小厮下药,但他不可能迷晕了整个尚书府的人,如果整个尚书府的人都被迷晕了,怎么没有人告诉大理寺呢?”

  张思勉迟疑的点了点头,因为朝中之人对江湖大多不熟悉,不练武的人是看不出来一个人的武功到底有多强的,当时就有人质疑过老鬼头的轻功根本不能做到出入尚书府而不被人所知,但因为蔡重光的案子在所有人心头萦绕太久,几乎成为了当时很多人的噩梦,这件案子就被立刻盖棺定论了。

  “再者,我们退一万步说,老鬼头的确是迷晕了尚书府所有的人,然后进入了尚书府杀害了蔡重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李四又接着说道:“蔡重光的风评很是不错,皇帝宠信、友人诸多,老鬼头是一个没有背景的、只敢欺侮普通人的杀人犯,他为什么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杀害一个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