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张三李四>第14章

  顾青云更是惊愕至极。

  原来孟小宁打的是这个算盘。

  魔教以商立足中原,这并不是他们愿意选择的,只是因为魔教极大、魔教教众极多。在江湖上他们以一教之力与白道众门派对抗,而整个黑道小门小派林立无数却无人敢争其锋芒。

  但是魔教教众也是人,也是要吃饭的,也有柴米油盐酱醋茶。

  魔教立身敦煌,自成立以来一直设总坛于关外,白道门派大多以“魔教不敢进犯中原”来教导门派弟子,但实际上魔教牢牢抓住了丝绸之路的命脉——魔教从成立开始,靠的便是商。对他们来说,首先要能养活得了这么多人,其次才能从这些人里挑出武林高手巩固自己的地位,然后他们才能招揽到更多的人才,拥有更多的地盘,有更多的钱。

  很俗。

  俗不可耐。

  白道人士是看不上的。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经营”的思路是非常正确的,所以现在的魔教即便教众众多,但依旧富可敌国。孟小安不肯让魔教做冤大头,不是光如他表面所说的那样魔教没有钱,而是因为按照魔教无利不往的性子,之前所做的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顾青云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按照沧州的魔教分坛收入来算,一年便是十余万两的雪花银,但对于魔教来说,沧州这点钱只能算得上是蝇头小利,不及苏州十分之一;但是苏杭两州的钱加起来又比不上丝路的一个零头。

  魔教不是一个国家,他们的钱没有那么多地方要用,只不过是供下面的人吃穿用度,顶多修建修建房舍,其余的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修建水利、节庆祭典、赈灾扶贫……所有对朝廷来说的支出大头,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需要,魔教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谁也不知道这个庞然大物究竟积累了多少财富。

  或者用另一种方式来算。

  十天的赈灾粮,白银三万两。

  而在此之前,魔教已经供给了赈灾粮半个多月,将近十万两的支出。

  只是为了表达魔教与顾青云合作的诚意,这份诚意太重,但顾青云不得不接受。

  现在魔教、或者说是魔教教主的弟弟,开口了。

  一开口,就是一个“皇商”。

  士农工商。

  “商”永远是最低的,商人没有地位,甚至不能参加科考,但凡是有点学识的,即便是一个秀才,也对商人嗤之以鼻,这就是为什么江湖门派之中很少有门派从商入手的,因为白道侠士怕别人的态度,而黑道的人又大多没有经营的脑子。

  种地、护镖。这是白道门派大多数的经营方式。

  杀手、青楼、劫道。这是黑道门派大多数的经营思路。

  因此大多数的门派,不论是白道和黑道都只会在某一个地方独大,而不是像魔教一样哪里都有坛口。

  也正是如此,魔教的江湖地位尤其尴尬,魔教之所以被人称为魔教,是因为一代教主残忍嗜杀,曾屠杀了江南八个小门派,但是后来的几代教主虽然武功高超,却大多对于生死之事不太痴迷,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如何发展魔教之上。

  黑道认为现在的魔教不够锐利,担不起黑道统领;而白道也看不上魔教的市侩,认为魔教唯利是从。于是魔教兜兜转转,还是被白道算在了黑道之中。

  而皇商却是和普通的“商”不一样的。

  皇商可以称得上是“士”这一级别。

  朝廷会给皇商每月发放补贴,皇商也不用纳税,而且最重要的是,朝廷御发的牌子,领正八品福禄主事一职,虽然没有实权,却是有品阶的、是食君俸禄的。

  这是所有商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顾青云这才看到了魔教的野心。

  丰禾米粮,不管是在白道还是黑道心里,都算不上是魔教产业,而是普通的百姓的铺子。

  给它一个皇商,除了沧州其他的米粮店,不会有人反对这一件事。

  只是这一个铺子,但是然后呢?然后魔教可以把其他的明铺转接到丰禾米粮的掌柜手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商铺洗的越来越白,它们会离开魔教的掌控吗?不会,因为谈成这笔生意的,实际上是魔教,一旦丰禾米粮想要脱离魔教,魔教当然也可以找个由头再摘了它的皇商。

  魔教要一个皇商的牌子,给的不是丰禾,而是魔教自己。

  兹事体大,连顾青云都一时无话。

  良久,反倒是李四先开的口:“皇商……是只有皇帝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皇商,若是要身份,掌柜是有品阶的“士”阶级,若是要钱财,铺子是板上钉钉的免税;其中的利润太大,很难不会有人起贼心。

  也正因如此,皇商只是一个鼓励商人的借口,它并不会每年评选,也不会有官员随意许诺,大多数时候,都是皇帝用来送人情的一种方式。因为它完全随机,不按时、没有预兆,所以大多数想靠钱砸上去的商人都铩羽而归,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什么人会打皇商的主意。

  大周承平开朝以来已经经过近两百个年头,一共拿到皇商的有多少呢?四十六家商铺;其中有一十二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又被收回了名号,因此如今的大周朝,实际还在的皇商商铺一共只有三十四家,这三十四家里面,最近被封皇商的是十八年前,德妃的亲姐姐陶旭宁在宫中被容仪公主的小狗惊到,不幸失去了一个孩子,皇帝无法严惩自己的女儿,只好给了陶家一个皇商以示安慰。

  十八年前,孟小安和孟小宁都还没有出生呢。

  孟小安知道孟小宁既然敢说,就说明一定是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