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锦衣不带刀>第93章 旧人旧事

  和臻提前猜过自己这趟出门恐怕得遇见什么人,最大的可能性不过是宁王或者是燕京的访客,但万万没算到不速之客居然会是外邦人。

  进一步说,以和臻的第一眼映象,应该是晋国人。

  来者领头是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眉目普通,就是丢到大街上转眼就认不出的普通。

  但和臻自小混迹东厂和后宫,一眼就认出此人应是个宦官。

  晋国与大燕、北蛮各自接壤,风俗人文夹在两者之间,既学了大燕的礼仪文化,又染上了北蛮的粗狂豪放。晋国也有类似东厂与锦衣卫的情报机构存在,晋人称之为“彩司署”。乍然一看名字十分文雅,实则此名来源于一个十分残酷的刑罚。

  将捉拿的案犯剥去衣裳,裹上层层彩丝,再浇上油脂,置于火上烧烤。

  对比东厂与锦衣卫的刑罚,和臻自认为此种刑罚过于粗莽,也不太实际,不适用于拷打审问当中。

  但从此名字,至少能看出“彩司署”与东厂的性质一般无二,皆是有宦官把控,当皇帝走狗祸害百官和的百姓的爪牙。

  唉,真是造孽。

  而此刻,晋国的彩司署人马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和臻面前,还态度诚恳地邀请和臻一叙。

  和臻还没说什么,赵精忠已经如临大敌,如不是和臻及时按下他的手,恐怕已经飞哨叫人。

  那名宦官见和臻拦下赵精忠不由地松了口气,拱手朝着和臻深深一揖:“我等无意与您发生冲突,督主敬请放心。此处是宁王地盘,为免惊动宁王,还请督主借一步说话。”

  和臻的想法与他相同,不说这儿是宁王老巢,便是这些晋人真要对他下手,他背后还有个陆铮鸣。他倒是十分好奇,这些晋国的探子冒着极大的危险找上门来所谓何事?

  他笑了一笑,大病初愈后日渐恢复光彩的脸庞令对方微微一恍惚,和臻道:“那便请吧。”

  彩司署的人迅速引领和臻进入了一家不起眼的玉石坊,幽云一带的山脉里富有玉矿,这种玉石铺子在幽云两州里遍地都是,绝不引人注意。

  一行人穿过玉石铺子,到了后院,后院有一白发无须的老者正在喝茶,听见脚步声抬起头看来。

  在老者见到和臻第一眼时他便愣了一愣,遂眯起眼睛仔细将他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搁下茶盏长叹一声:“像,是真的像。”

  和臻闻言亦是一怔,不动声色一笑,从容地在他对面坐下:“您说我像谁?”

  如此开门见山地发问,没有客套虚礼,却令老者面露笑容,他又深深看了一眼和臻,自顾自道:“老奴在晋国宫中伺候了一辈子,见过的美人数不胜数,却只有一人令老奴毕生难忘。那边是阁下您的身生母亲,也是已经薨逝的贵妃娘娘。您的眉目与她有八分相似,但却更为柔和。贵妃娘娘一生心比天高,不甘人后,但看您面相倒是一个心宽气和,与世不争的人。这一点,和贵妃娘娘十分不似。”

  和臻先是听到“贵妃娘娘”四字时稍微愣了一愣,到后面忍俊不禁道:“老人家您这可说错了,我不知道您口中的贵妃娘娘是何人,但要说我与世不争那真的是高抬我了。我若是与世无争,现在也不会出现在幽州城中,也不会应邀而来坐在你对面。”

  老者眯起的眼皮动了动,也有所悟地点点头,却马上又摇了摇头:“你的这点争在这世道完全不算上争,否则此时你该在燕京而不是在幽州。”

  和臻接口道:“我怎么可能在燕京呢?我现在可是条丧家之犬,说起来还托贵国的福,给我大燕送了一位能干的摄政王。”他苦恼地叹了口气:“过不久,大概便是新君了。”

  老者被他一通揶揄面色稍滞,但也不恼,好脾气地笑笑:“此事说来话长,想必督主也知晓了其间二三事。但具体如何,不如督主再听老奴说一说当年事?”

  和臻看了一眼天色,于是颔首道:“您请说,我洗耳恭听。”



  老者是何人,和臻已有几分猜测,但对方态度的平和可亲却是出乎他的意料。同样是情报头子,但他干爹就是个阴森森,一看就不是个好人的东厂提督;而对面的老者如果不了解他的身份,仿佛就只是寻常宫中的一个老奴,身上半点煞气也无。

  和臻对比一下自己这个东厂提督,心道,看来看去还是咱家最善良。

  毕竟陆铮鸣和他两面三刀到现在,他都没打死陆铮鸣,足以证明。

  老者又给自己斟了一盏茶,抿了一口才娓娓道来:“燕国上一代皇帝,也就是您的父亲当年曾被俘入我晋国。虽说是俘虏,但终究是一国之君,我国先帝未曾亏待他。只是两国敌对已久,底下人未免有阳奉阴违的,起初的时候你的父亲过了一段很是辛苦的生活。”老者叹息一声,“但后来先帝发现了此事,大发雷霆,处置了相关官员,也将你的父亲接入宫内好生招待。事情,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和臻安静地听他讲述过往,至于老人口中是否是事实,只能说半信半疑吧。对方知晓他是东厂中人,若想查,多少都查出真假。只是在听到后半段时心下怪异,可又摸不准怪在哪里,只能暗道听这口气,晋国之前的皇帝倒是大度的很。

  老者观察他的面色未果,又叹了口气,面色露出些许迟疑却仍道:“你父皇入晋宫时恰好是你母亲与她妹妹正得宠时,你父皇温文尔雅,贵妃姐妹则是国色天香、各有风姿……”

  说到这,老者颇有深意地停顿了片刻。

  和臻:“……”

  他原以为有个贵妃“娘”已经是个巨大的“惊喜”,万万没想到突然又冒出了个“姨娘”。他一时间心情复杂,无法言表。

  他大燕先帝风流得着实出乎他意料,秽乱后宫就罢了,还一次祸害了两。这与当初他得知萧巡身世时的传闻又不太一样,先帝的确在晋国有一段情,但姘头却非随行的宫妃,也非晋国民间女子,而是晋帝的妃嫔。

  和臻寻思着,先帝究竟是怎么活着从晋国全身而退回朝的?难道是在他回去之后才东窗事发?那时间线也对不上啊,如果对方说的是真的,那位心高气傲的贵妃娘娘究竟是如何瞒天过海生下他的?

  他怎么也想不通,只因他对面坐着的是彩司署的署官,有彩司署在,这种混淆皇室血脉的惊天丑闻又如何瞒得住?

  老者似看出他的疑惑,微微一笑道:“你猜得没错,我朝先帝没多久便知道了贵妃姐妹与你父皇的私情。”他挥挥手不以为意道,“但我晋国毕竟是晋国,祖先与北蛮其实同出一脉,习俗也多有相同。女人而已,父死子继也是常事。我朝先帝十分欣赏你父皇,知道此事虽有震怒却也未曾取你父皇性命,只是不久之后你出生了……”

  他悠悠道:“我朝先帝爷可以容忍你父皇与他的妃嫔有私情,但事关子嗣却已触了他的底线。先帝爷勃然震怒,直接派了我署取你与贵妃性命。”

  和臻挑了挑眉:“但现在我却还活着,莫非是您老慈悲放了我一马?”

  老者苦笑:“你高看老奴了,老奴当时只是彩司署一名中署官。事实上,还是贵妃娘娘在被囚禁之下,托她父兄,层层运作,最终用另一个孩子替代了你,将你送出晋国。你离开晋国不久,贵妃便被赐了白绫。”

  和臻听到这段过往,脸上无喜无怒,他虽是那段过往中人,但不论晋国还是贵妃他都无多情感。

  他自有记忆以来,便在燕国辗转流浪,后来被他干爹捡了回去。苦也好,乐也好,都与隔江相对的那个国家毫无关联。

  老者没能从他脸上看到自己想要的情绪,在意料之中却又分外怅惘。

  却听和臻问道:“那萧巡呢?他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他?”老者眼中一闪而过一丝不屑,道,“此子乃贵妃妹妹,虢国夫人所出,我知道他此番打着你父皇遗腹子的旗号张扬而来,现在也如他所愿成了燕国的摄政王。其实是虢国夫人与外人私通而生下的孽子。这位夫人一直温柔恭顺,瞒了先帝包括当时彩司署的所有人。在贵妃被赐死后自己却以出家为名,从宫中脱身而出。”

  这与和臻派探子从晋国查到的消息倒是相差无几,萧巡的身份肯定是有问题的,但他不能确定萧巡究竟知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父亲。

  现在来看,他的那位“姨母”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其实他最困惑的还是晋国已经驾崩的那位先帝,他在这个事件中的态度一直都很莫名,对燕帝与自己妃嫔的孩子深恶痛绝,却又对他两的私情格外大度。

  这真的能简单地用习俗二字概括吗?

  和臻见老者已不再言,终于主动开口:“所以贵国派您老寻我所谓何事?”

  老者直视他双眼:“督主果然快人快语,老奴便也不再铺垫。我朝自先帝去后便陷入三王之争,内乱一直未歇。合苏将军是贵妃娘娘的兄长,他得知督主在燕国落难,便托付老奴来请督主回晋。以督主才智,再有合苏将军的势力,定能匡扶我晋国朝局。等明君登基后,督主必比昔日权势更盛。”他顿了顿道,“燕国兴文不武,等宁王一死,北境一破,早晚会沦入北蛮铁蹄之下。萧巡那竖子异想天开,与虎谋皮必被反噬。等我朝朝局平定,便可趁两国交战趁虚而入,等那时督主自可擒了那竖子以报旧日仇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