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病骨>第15章 惊梦·二

  倾元十六年,秋末,中阳城,春深书院。

  书院取名于“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奉旨兴建于倾元十五年,是皇帝听从承阳皇太子的提议,为赐恩典特设。院首为御书院大印第一文人甘洗心,书院也只招收各世家并皇室子弟为学生。

  风歇本不必跟来,只是甘洗心是他自小的老师,若多在春深书院,难免有时寻找无门,倒不如跟来一同做学生。

  自五年前一别,风歇千头万绪,再未找出时间去看那个眼睛黑亮的小世子一次,如今小世子也十四岁了,听父皇的意思,似乎想要让他为自己做伴读,此次跟来,也有顺便照料的意思。

  况且……他本就该照料他的,只是想起得太晚,这次若非父皇提及,那些久远的记忆……想必还会封存更久。

  他缓步走进刚刚建好的春深书院,只是这次跟着他的,变为了萧俟的儿子萧颐风,与他同岁。颐风颐风,想必萧俟为他取这个名字,就是要他忠于大印,忠于风氏王朝罢。

  书院门口几个书童从前都是甘洗心身边的人,与他算是熟识,见他进来,连忙作揖:“太子殿下万安。”

  “老师在何处?”风歇微微点点头,问道。

  一个书童回:“甘先生正在午睡。”

  “那我就不去打扰了,”风歇一笑,随后迟疑道,“那么……书院的学生们都在何处?我想去寻烈王世子,今日他可按时来了么?”

  “今日太子殿下来书院,自然是所有人都来了的,”另一个书童恭敬道,“只是没料到太子殿下竟来得这么早,他们恐怕还在快意堂后,未曾出来迎接呢。要不殿下再次等候片刻,小童去将他们请来?”

  风歇摆摆手:“不必了,我自己过去就好。”

  快意堂原是甘洗心授课的讲堂,风歇与萧颐风从堂中穿过,左侧门处挂了一块甘洗心手书的木牌,只写一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他刚从左侧门中绕出来,尚未穿过面前郁郁葱葱的竹林,便隐隐听得有些喧闹声,伴随着叫骂、劝阻和厮打,萧颐风一惊,转头去看,只见风歇的面色已然沉了下来,他一言未发地朝着竹林后走去,脚步很轻。

  半个时辰后。

  甘洗心赶来时便看见快意堂前站了一溜儿八个孩子,其中七个身上都挂了彩,小世子最重,连嘴唇都破了一块,另外六个也没讨到好处,鼻青脸肿地站着。只有一个着深蓝色缎衣的公子看着老成些,想是去劝架的,没有受伤,只是身上沾了些灰,瞧着狼狈些罢了。

  “以众欺寡,以长欺幼,自恃身份为所欲为,我且问你们,这是何道理?”风歇站在八人面前,低声喝道,“你们都是世家子弟,将来袭官袭爵,为天下人表率。如今尚未弱冠,便欺凌弱小,不觉得这为家族蒙羞吗?”

  他方才看得清清楚楚,是这世家子弟六人先在院中遇见了世子,寻衅滋事,说了没几句就动起手来。小世子虽打起架来有一股狠劲儿,却不是这六人的对手,幸好那蓝衣公子过来,温言劝了几句。

  想到这里,他不禁转过头多看了一眼。

  深蓝衣袍的公子瞧着与他年岁极为相似,不过十七八岁,见他转头,便深深一拜:“戚氏戚琅,拜见太子殿下。”

  风歇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思索片刻道:“是戚氏的长公子?”

  戚琅答道:“是。”

  “不必多礼,”风歇随口说了一句,转过头,重新看向面前几人,“我记得多年之前,你们与世子一同觐见之时我便见过你们,怎么,出了金庭皇城,这话便成了耳旁风?”

  说到这里他内心忽然一阵奇异的愧疚,当年倾元皇帝将小世子接回来,不过见了一面,说了几句话,便赐了宅子,许他同中阳世家子弟一同接受教育。只是世子本就无依无靠,皇帝态度又不冷不热,早知应该早照料些的,看如今这群人都敢直接对他动手,这些年还不知吃了多少苦……

  “阿韶,过来,”他朝小世子招了招手,他比那小世子大了三岁,五年前见他还是小小一团,如今竟长得这么快了,“你可还认识我?”

  “再不来找我可就真不认得了……”楚韶低着头嘟囔了一句,却还是乖乖地走了过来,“我当然记得你,太子哥哥。”

  他当年不爱说话,如今瞧着性子却是大不同了,说话的时候,他不经意间抬起了胳膊,衣袖滑落,露出了一截手臂。

  风歇几乎是立刻便看清了少年人手臂上的累累伤痕,有淤青,有疮疤,瞧着甚至有些可怖,他抓住对方的手,低眸问:“这是怎么回事?”

  “不打紧啦,”楚韶抽回了手,冲他嘻嘻一笑,满不在乎地说,“平时我也常去教武场嘛,刀枪无眼,留点疤多正常……要不是我平日在教武场和这群人打架,今日他们还不会趁我没武器来动手呢……”

  风歇眉心抽搐了一下,缓缓抬起了眼眸。

  在他回朝后忙于学习政事的几年当中,那些世家子弟们也渐渐地长大了。其中,以戚氏、卫氏旁支加上其他家族的六位恶少年最为著名,此六人在中阳城中无恶不作,被中阳百姓戏称为“中阳六大害”。

  面前站着的八个,除了楚韶同戚琅外,恰好是这六个人。十七岁的太子殿下鲜少动怒,如今面色却沉得可怕:“跪下。”

  那六人见他面色不好,连忙慌慌张张地跪下了,“六大害”之首卫千舸抬头冲他讨好地一笑:“太子殿下莫气,我们同世子也不过是……互相切磋罢了,小磕小碰是免不得的。”

  “小磕小碰?”风歇拉起身后小世子滚烫的手,冷笑了一声,“方才我过来时,你们六人将他按在地上,下手半点都不留情。听他方才言语,你们还是趁他没有武器之时动的手——瞧这伤痕,平日里没少‘切磋’罢,这叫小磕小碰?”

  楚韶见他动了怒,忍不住在身后扯扯他宽大的浅金色袖子:“太子哥哥,不要生气,我没事的……”

  父皇不便对这孩子好些,自己却是不该疏忽的,风歇见他脸上漾满的讨好笑意,反而想起了五年前中阳的雪天,他第一次见这个孩子的时候。即使长了一张讨人喜欢的脸,他依旧沉默内敛,冰冷如霜雪,与现在截然不同。

  “中阳六大害”在中阳城中横行霸道,家仆众多,与他积怨如此之深,定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甘先生,”风歇转过身,低头行了一礼,“此六人不守书院规矩,该受何责罚,您尽管罚便是了,若是世家差人来问,便让他们寻我问罢。”

  说着拉着不知所措的楚韶向外走去,边走边问:“以后我护着你,他们不会再找你麻烦了,你如今住在何处?”

  楚韶老老实实地答道:“皇上拨了个小宅子,没什么下人,我也不常回去……”

  风歇眉头轻蹙:“我前几日见了父皇,父皇说,要你来为我伴读……你可知此事?”

  “啊……”楚韶张大了嘴看着他,十分惊喜,他如今似乎能够十分讨巧地利用他那张令人喜欢的脸,做出各种或引人发笑、或十分可爱的表情,“真的么,可是我还不知道……太好了,从今以后就有人陪着我读书练武啦,太子哥哥你都不知道,从前我自己在这儿,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他欣喜的居然不是“太子伴读”这个令所有世家子弟艳羡的位置,而是“终于有人陪着我”,风歇摸了摸他的头,温言道:“今后你必不会嫌平日无趣,昨日我已同父皇商议,允你搬入我府里来了。”

  楚韶一惊,似乎完全没有想到,还没说出话来,风歇便再次开口:“颐风,上个月我交待收拾的园子,可收拾好了?”

  萧颐风低头答道:“殿下放心。”

  楚韶一手拽着他的袖子,生怕人跑了一样,小声地说了一句:“可是……我本想过了十四岁,就去军营里历练的,太子哥哥,我若是去了军营,还能为你伴读么?”

  风歇倒是没想到他有这番心思,迟疑了一下还是道:“是我考虑不周,没想到你有这样的想法……无妨,你先搬到我府里来罢,我府中下人多,也有个照应。”

  少年信赖地猛点了头,冲他笑出两颗小虎牙:“谢谢哥哥!”

  三人边说着话边向外走去,谁知还未走出春深书院,便听见了身后远远的呼唤:“殿下!”

  风歇微微蹙眉,转过了身,却发现追来的是方才为楚韶说话的戚氏长公子。这戚长公子看起来倒与那中阳六大害般的纨绔子弟不同,深蓝衣袍,华贵内敛,整个人也少年持重,让风歇对他的印象好了几分:“戚长公子,还有何事?”

  “无事,无事,”戚琅盯着他,讷讷地道,随后又笑开,“听家父说陛下要将烈王世子送入太子府给殿下做伴读?”

  他平日不与那群人掺和,因而和楚韶也算不得熟,楚韶拉着风歇的袖子,探出一个头来道:“是啊,我也是刚刚知道的。”

  戚琅点头附和,他与风歇同岁,今年也不过十六,既得其父戚昭喜爱,又被甘洗心赞赏过许多次,在中阳城里算是有一番名声,只是不知为何,今日他说起话来却有些磕磕绊绊:“那……真是极好,那日父亲还与我说起,要让我去为殿下伴读呢……想来春深书院功课繁重,琅还要更加努力才是。”

  风歇一怔,随即垂下了略显凌厉的一双眼睛,温声道:“长公子不过十七岁,已是文武双全的人物,戚公那边想必用得着你,为我伴读牵涉良多,白白耽搁了事可就不好了。”

  “那……改日我再去太子府拜访……”戚琅闻言后下跪行了个大礼,滴水不漏地道,“殿下万安。”

  “不必多礼。”风歇点了点头,轻笑一声便去了,直到三人走出好久,戚琅还跪在地上没有起来。他掸了掸衣袖上的灰,望着春深书院的大门缓缓露出一个笑容,只是这笑与方才半点不同,掺杂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奇异情绪。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喃喃地念着,有秋末的风吹过积了厚厚树叶的庭院,带来一阵萧瑟的“哗哗啦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