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洪荒团宠是福星>第28章 第28章(入v三合一)

  先前在蓬莱岛时,除了日常修行外,柳疏舟不是酿酒就是种田,偶尔会到通天的炼器室里观摩研究,闲时还喜欢跟赵公明他们在竹楼里谈天说地,业余生活丰富得很。

  乍回不周山,陡然清净下来,他还怪不习惯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闲着就容易手痒,一手痒,柳疏舟干脆就在山上寻了块平整的地界开辟田地,打算重启种田事业。

  种子都是现成从蓬莱岛带回来的——这些年在柳疏舟的带领下,蓬莱岛上的种田事业呈欣欣向荣之势,连带着酿酒业也繁荣发展,截止到他离开蓬莱岛前,已经有了上百种类的酒了。

  美酒有了,那怎么能缺少美食呢?

  柳疏舟依然是最早尝试种植其他蔬菜粮食的先行者,他先是在自己的田里尝试种一些白菜花菜什么的,收获后按照后世的法子加以烹调蒸煮,总算能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由于收成太好了,食材还剩很多吃不完,他干脆就邀请赵公明等好友来竹楼吃饭。

  这可是新鲜事,修行之人都是辟谷多年的,除了丹药仙草,不会特意一日三餐进食果腹,他们都不记得自己上一次吃饭是在什么时候了。

  虽然心怀疑惑,他们还是很给面子地品尝了柳疏舟准备的菜肴……结果可不得了,为了争夺最后一块醋溜白菜,这些好同门差点儿在饭桌上打起来。

  别看这些洪荒土著个个都是能飞能打,看起来好像很牛逼的样子,但论起享受生活,和柳疏舟之间差了一百个通天——起码通天还喜欢四处收徒满足自己奇怪的收藏癖呢(bushi)。

  荒莽年代不讲究吃穿,进食仅仅是为果腹而存在,当然不会有人去研究该如何烹调。茹毛饮血生吞活剥是常态,讲究点的最多就是用火烤一烤再吃,调料什么的自然是没有的,能不烤焦算是手艺不错了。

  蓬莱岛真不愧是钟灵毓秀的宝地,在这里除了各种粮食蔬果外,柳疏舟还发现了花椒孜然之类的香料,甚至还有辣椒!

  经过精心蒸煮热气腾腾的菜肴下肚,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了。

  老实说柳疏舟的手艺在现代最多只能算是中上,比起饭店里的大厨还差了一大截,他擅长的都是些在后世很常见的家常菜,但即便是这样,这些菜还是得到了众人一致的五星好评。

  没多久,全蓬莱都知道,那个神奇的舟师兄/师弟又“发明”出了非常美味的食物。

  得知这些美味的菜肴竟是路边那些不起眼的“野草”制成,众人再次被刷新世界观。同时,蓬莱岛又掀起了种植蔬菜的热潮……

  直到柳疏舟离开蓬莱岛时,岛上的种植业已小有规模,甚至家畜业也初见苗头。

  言归正传,柳疏舟在不周山开辟出一片田地,把从蓬莱带来的种子种下,除了修行之外,就守在田中照料这些小苗苗。

  不周山的气温条件不如蓬莱岛,此地海拔高,山顶上覆盖着常年不化的积雪,庄稼的生长较蓬莱岛缓慢,也更难打理点。

  这都是小问题,最让柳疏舟头疼的是,却是山上时不时来偷吃庄稼的野生动物们。

  庄稼被田鼠野兔麻雀等动物偷吃,这是自古以来最让耕作者头疼的问题之一,哪怕在农业工业化科技化的现代也未得到妥善解决,更别提野生动物泛滥的洪荒了。

  先前在蓬莱岛,粮食被偷吃的现象也存在,但发生频次很低。原因很简单,蓬莱岛是仙岛,其上生活的动物大多早早开启灵智,踏上修行之路,自然不屑于做偷盗之事。而剩下的那些,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一有什么小动作早就被捉住了。况且自从柳疏舟将烹煮之法传授出去后,岛上的野生动物更是与日俱减,甚至发展到要靠人工畜养的地步。

  不周山就不一样了,此地可谓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野猪,野兔,田鼠……这些让农民深恶痛绝的动物比比皆是,一个没留神,庄稼就遭殃了。

  柳疏舟在田地里时还好,有他看顾,动物们也不敢放肆。可他一旦离开,那就完蛋,这个月他新种下的青菜苗已经被野兔破坏得差不多了。

  一边要修行一边还要看顾田地,柳疏舟分|身乏术,陷入两难。

  伏羲见他为难,提出要跟他轮班看管,他没答应——让堂堂大罗金仙放下正事帮他种田?哪怕伏羲是他干舅舅也拉不下这个脸!

  好在还有通天。

  这次柳疏舟回不周山,通天不再像过去一样隔三差五往不周山跑,一来是用灵识通交流很方便,无需来回折腾。二来则是自从得到鸿钧所赐鸿蒙紫气,为早日成圣,三清也得加紧修行,通天自然没那么多时间。

  虽然通天不能亲自前往不周山,但也没少在灵识通上跟亲亲徒弟交流,得知柳疏舟的烦恼后,通天当场拍着胸脯打包票:“这事就包我身上了。”

  通天的奇思妙想总是很多,柳疏舟还挺好奇他会怎么做的。没过多久,他便收到通天从蓬莱岛寄来的“快递”。

  “快递员”也是通天的发明之一,外表是一只长着翅膀的青色大鸟,看上去跟真的一样,但柳疏舟知道它其实是通天采集灵石炼制而成,本身并无意识。此鸟被柳疏舟命名为青小鸾,源自传说中凤凰族的近亲——擅长送信的的青鸾鸟。

  一如既往,柳疏舟取名的水平没有半点进步。

  “辛苦了。”柳疏舟取下青小鸾背负着的大木箱,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还怪重的。

  青小鸾乖顺地立于原地,没有命令它是不会动的。柳疏舟又打开它背上的储物箱,往里头塞了好几坛他来不周山酿制的果酒,这才笑着拍了拍它脑袋,道:“去吧,皮卡丘!”

  青小鸾展翅而翔。柳疏舟则好奇地打开了木箱盖子,吓了一跳。

  木箱里的,竟是一个假人。

  虽是假人,却是按照真人大小一比一还原,有头有脚,有鼻子有眼,以至于柳疏舟乍一看还以为通天是把真人给自己邮来了。

  通天颇有几分恶趣味,把假人的五官造的跟柳疏舟有七八成相似,身形也差不多,不知情的见了还以为是兄弟俩。

  柳疏舟的灵识通传来灵力波动,拿起一看,是通天发来的消息:“徒弟徒弟,还满意为师送你的礼物吗?[大笑]”

  柳疏舟看了看那貌似是自己兄弟的假人,嘴角抽了抽,回复道:“……满意。”

  随箱而赠的还有份贴心的使用说明书,抛开通天那龙飞凤舞放荡不羁的字迹不谈,整个说明书写得还是十分通俗易懂的,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把假人放在田里,注入灵力便可驱动,可代替柳疏舟驱赶动物。

  这不就是黑科技版的稻草人吗?柳疏舟恍然大悟,并顺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没头脑”。

  没头脑还是很好用的,他可以完成简单的指令,比如来回走动,做出驱赶的动作,有他在,最近都没动物敢来糟蹋庄稼了。

  没头脑需要“充电”,这算是他最大的缺点了。好在“续航”能力还挺强,撑个大半天没问题。

  这天柳疏舟计算一下时间,估摸着没头脑大概要耗尽灵力了,便打算前往田里给他充电,路上巧遇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女娲。

  柳疏舟有段日子没见到女娲了,听伏羲说她最近一直在闭关修行,想要参悟成圣之法,好早日成圣。

  看情况,女娲的成圣之路并不顺利。

  柳疏舟一连喊了女娲好几声,她回过神来,见到是柳疏舟,勉强笑了笑,没什么精神的样子。

  女娲的确很糟心。

  刚获得鸿蒙紫气那阵子,她又开心又骄傲,下决心要好好修行,不辜负老师鸿钧的厚望。她还一反过去活泼好动的性子,寻了个清净之地闭关,就为了能早日悟出成圣之道。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娲的修行却是在原地踏步,进步缓慢,效果很不明显。

  女娲心态崩了,她越是着急,就越是难以进步,这使她更是焦虑万分。她开始蜕蛇皮,头发也是大把大把地掉,动不动就容易发火。

  伏羲担心这样下去别说成圣,只怕会走火入魔,便劝她暂且放下修行,出去散散心。女娲虽然烦躁,他的话还是能听得进去的,正好就碰上了柳疏舟。

  “对了儿子,听说你最近在弄什么……种田?”女娲到底没忘自己身为长辈,打起精神问柳疏舟。

  柳疏舟点头:“是啊,我正要去地里,干娘想去看看吗?”

  女娲想了想,反正自己现在修行也修行不下去,还不如跟柳疏舟去看看。

  柳疏舟知道女娲心情不好,一路上兴致勃勃给女娲介绍沿路的各种风物,但女娲情绪始终不高,笑容都是勉强挤出来的。

  柳疏舟想:干娘果真很失落啊。

  他倒是不担心女娲成圣的问题,他知道女娲是定然能成圣的,但他又不好说出口,只能不断安慰。

  到了地里,没头脑果然是“没电”了,立在原地动也不动,还有麻雀在他头上跳来跳去,地里隐约有窸窸窣窣的声响传来。

  柳疏舟一看这还得了,这些动物也忒大胆了,一时不注意就搞破坏,实在可恶。当下也顾不得其他,冲上前去驱赶,顺便抓了头肥兔子,打算今晚带回去加餐。

  他这边正忙着,没注意女娲走到没头脑跟前,先是被他与柳疏舟相似的容貌吸引,不知怎么想的,抬起手,将灵力注入他体内。

  没头脑名副其实,没有脑子不会思考,他的所有行动都是根据通天事先在他体内编写的程序进行。被补充了灵力后,没头脑抬起脚,径直走动起来。

  女娲下意识跟在没头脑身后,想看他究竟想做什么。只见他一边走,手上一边做着驱赶的动作,遇到障碍物还知道要拐弯,行动皆与常人无异,根本看不出这是个被制造出来的假人。

  女娲看得入迷,不由联想到此假人乃通天炼制而成,又不免有几分吃味。

  不就是用石头炼制的假人吗?也没什么稀奇的,我也会呢。女娲想着,顺手从田间抓了一把泥土,和了点灵泉,同样按照柳疏舟的模样捏成了一个小泥巴人。

  好像还少了点什么……

  女娲仔细端详着泥人,总觉得他太过呆板,不如没头脑有生气。她尝试性地朝他吹了一口灵气,只见泥人竟动了起来。他活动活动筋骨,从女娲掌中挣脱,落在地上,倏然变大,又笑又跳,跟在没头脑后边也跟他一起驱赶野兔去了。

  女娲怔怔地看着这一幕,目光从震惊变为欣喜,多日以来萦绕在心头的郁结之气散了大半,随即又依照同样的办法抟土捏了好几个泥人。

  泥人们在田野上无拘无束奔跑着,口中发出呜啦啦的叫喊声。正在驱赶野兔的柳疏舟听到声音一看,瞬间就呆住了。

  女娲玩泥巴越玩越上瘾,嫌捏泥巴的速度太慢,干脆摘了根葫芦藤,沾了点泥浆,举起藤条随意一甩,泥点子飞出,落地便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小泥人。

  泥人们似乎知道是女娲将他们造出来的,手牵手围着女娲转,又唱又跳,兴奋万分。

  柳疏舟:“……!”

  天道啊,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女娲造人?

  柳疏舟沉浸在“妈妈我出息了竟然亲眼见证历史”的震撼之中,呆立在原地。被泥人哄得心情大好的女娲见了,笑嘻嘻地过来拍了拍他肩膀:“儿砸,在想什么呢?”

  柳疏舟看清是女娲,下意识跪拜在地,道:“恭喜干娘造人成功!”

  “人?”女娲念着这个陌生的字眼,觉得这称呼挺起来颇有一种亲切感,她一听就心生欢喜。

  她抚掌笑道:“‘人’这名字好,那就管他们叫‘人’好了。”

  话音一落,风云突变。有大量功德金光从天上落下,其中部分落在女娲身上,部分落在那些奔跑嬉笑的人族身上,还有一小部分落在跪拜在地的柳疏舟身上。

  金光中,一道紫气从女娲袖口飞出,绕着她转了一周,随即直接没入她的体内。

  女娲成圣!

  同一时间,洪荒中走兽飞禽皆有所感,朝着不周山的方向跪拜。

  蓬莱岛上,三清正聚于三清殿商讨成圣之法,忽停止议论。

  道德天尊掐指一算,喟叹道:“竟是女娲道友抢了先。”

  元始天尊脸上看不出喜怒,语气淡淡:“吾等也需抓紧。”

  就属通天脸色最不好看,他因争夺柳疏舟一事与女娲有过节,半天才憋出一句:“这次算她赢了!”

  柳疏舟拜完起身,发现自己的修为也涨了一大截,从原先的金仙中阶变为太乙金仙初阶。

  他惊喜道:“干娘,你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他还以为自己之所以修为大涨,是因为离女娲近,顺带沾了点功德金光。事实上,却是因女娲依着他的模样才捏出了人族,算来这造化之功也有他的一部分呢。

  柳疏舟不清楚各种缘由,女娲却不是糊涂人。她点了点干儿子的额头,笑道:“就你嘴甜。”

  顿了顿,她又道:“好好收拾收拾,打扮得利落点。”

  柳疏舟不明所以:“干娘,是有谁要来做客?”这倒是新鲜事,在不周山多年,他还没见到有人来找伏羲女娲的呢,他们兄妹俩一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不是做客,是去见一个人。”女娲道。

  “见谁?”柳疏舟隐隐觉得不对劲。现今女娲已成了圣人,可谓是万人之上,洪荒中谁能让她这样小心的?

  等等,难道是……柳疏舟心中有了猜测。

  女娲抿嘴一笑,道:“我的老师,鸿钧圣人。”

  ***

  鸿钧似乎早已料到女娲会来紫霄宫,等他们到时,昊天与瑶池已在宫外恭候多时。

  “恭喜女娲圣人!”俩童子齐齐朝女娲道喜。

  “老师可在?”女娲闻言,笑意更浓。

  “圣人就在里头。”昊天年纪虽小,说话做事已颇为老成。他扫了眼柳疏舟,并没有追究他的身份,神态自若道:“二位请跟我来。”

  女娲原本还有些担心自己未经允许私自带柳疏舟来紫霄宫会惹鸿钧不快,如今看来鸿钧却是早已知晓此事了。想想也是,圣人一念可知过去现在未来,倒是她多虑了。

  算起来这是柳疏舟第二次来紫霄宫了——第一次是被女娲藏在袖里乾坤里带来的,不过当时他毫无意识,作不得数。

  柳疏舟寸步不离跟在女娲身后,颇有几分忐忑。虽说洪荒中数得上来的名人他也见了几个,但即将见到的可是道祖鸿钧,天地间第一位圣人!

  紫霄宫比柳疏舟想象中的还要气派,头上是高得望不到尽头的穹顶,脚下踩着软绵绵的云毯,不知从哪里飘来渺渺仙乐,很有传说中天宫的架势。

  鸿钧高坐于九重玄椅之上,柳疏舟不敢多看,低眉敛目,很是乖巧的模样。

  倒是鸿钧主动提起柳疏舟,还因助女娲成圣有功,给他赐了件法宝——一柄短剑,名曰玄灵。

  柳疏舟受宠若惊,他只道跟着女娲来紫霄宫见见世面,没想到居然还有礼物拿。当下美滋滋收了礼。

  女娲也颇为意外,柳疏舟道行浅看不出来,她眼睛却毒辣,一眼就认出这柄剑可是后天灵宝级别的,虽比不上鸿钧在分宝岩上给他们的那些宝贝,在洪荒中也是难得一见了。要知道,紫霄宫听道有千人,最后却只是他们六人得了鸿钧赠予的法宝。

  没想到,老师竟对干儿子这般看中,女娲想。

  柳疏舟本以为这就是长辈初次见小辈给的见面礼,送完之后就没自己什么事了,正打算退到一边,不想又听鸿钧道:“来洪荒这些年,可还习惯?”

  柳疏舟才刚抬起的脚忘了放下,他猛地抬头,满脸震惊——

  鸿钧这是认出他穿越者的身份了?

  不然,他为什么要说“来洪荒”,又问自己习不习惯?

  如果真是这样,他又会怎么对待自己?

  柳疏舟一时心乱如麻,简直不知该如何是好。还是女娲轻轻推了他一下,他慌慌张张地应答道:“习、习惯。”

  说完,他的心倒是慢慢平静下来。事已至此,他慌也没用,如果鸿钧真想对付他,且看鸿钧怎么说。

  鸿钧说:“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柳疏舟:“?”我等着你跟我算账,你却跟我讲道做什么?

  这边柳疏舟还没想明白,就同女娲一起被鸿钧送出了紫霄宫。

  守门的瑶池见他们出来了,下意识想跑过来,又想女娲如今已是圣人,恐不会像过去一样跟她嬉笑打闹,犹豫了一下,又退了回去。

  倒是女娲主动招手道:“瑶池,过来给姐姐抱抱。”

  见女娲成圣后同过去无异,瑶池这才放下心,笑着迎上去环住女娲的腰,撒娇道:“女娲姐姐,你成了圣人,以后会搬到三十三天外吗?”

  鸿钧成圣后就在三十三天外建了紫霄宫,后世人都习惯将三十三天外称为“圣人之所”,有鸿钧为榜样,大多数人都认为女娲同样会在此地开辟道场。

  这个问题问到女娲心坎上了。其实她对住哪并不讲究,和伏羲在不周山住了万年山洞也没什么不满意的,还觉得清净。

  但现在不一样了,她成了洪荒第二位圣人,恐怕在将来很长时间内都会是洪荒的焦点。若是继续住在不周山,只怕日后会有不少人上门围观,反倒不美。

  “姐姐还没定呢。”女娲抱起瑶池,捏了捏她的红脸蛋,下意识瞟了柳疏舟一眼,心说这事还得回去,一家三口(?)商量商量。

  柳疏舟却没注意到女娲的目光,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鸿钧说的那句话——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

  “意思应该是说,大道共有五十,天道却只衍生出了四十九,剩下的一,正好应在人族上。”伏羲道,“如此便能说得通,为何小妹造人,能一举成圣,就因为人族是大道之一。”

  女娲反问:“这么说,我能成圣,还是沾了人族的光?”听起来好像有种占人便宜的感觉啊。

  伏羲知道自家妹妹在想什么,笑着安抚道:“倒也不能这么说,小妹你能成圣,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天意如此。”

  “这还差不多。”女娲满意了。

  柳疏舟虽同意伏羲的解释,却还是觉得有哪里被他忽略了——如果这句话说的是人族,那为什么鸿钧不跟女娲说而是对自己提及呢?

  人遁其一。这个“一”,指的真的是人族吗?想到先前在紫霄宫鸿钧意味深长的眼神,柳疏舟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还有一点很奇怪,在提到“大道五十”之前,为什么鸿钧会暗示他自己已经知晓他的穿越者身份,却又没有任何表示?这两者又有何关系?

  柳疏舟眉头紧皱,脑中一片混沌,总觉得还差了最关键的一条线……

  ***

  “儿砸,你呢?”女娲轻轻推了柳疏舟一把。

  “什么?”柳疏舟茫然。

  女娲:“你愿不愿意跟我们一起搬去三十三天外?”和伏羲商量以后,女娲决定还是到三十三天外去开辟道场,一来那里比较清静,适合修行,一来也符合女娲的圣人身份。

  三十三天外?柳疏舟想到一个问题:三十三天外乃脱离洪荒大陆的小世界,如果去了那里,就相当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如果是柳疏舟刚穿来洪荒那会儿有去三十三天外的机会,定会满口答应,毕竟那里是圣人道场,只要自己不作死,那性命定是无忧的。可现在他却犹豫了——

  待久了,便发现洪荒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这里山河秀美,水土肥沃,种出来的粮食口味极佳。

  三十三天外那是另一个世界了,圣人道场固然不错,但除此之外,只有无尽的罡风为伴,就连种个地都找不到地方,说不定连灵识通都用不了。

  最重要的是,他在洪荒还结识了不少朋友,赵公明,三霄,金光仙……离开蓬莱岛前,他们还给自己办了个盛大的欢送会,期望自己能早日回来呢。

  对了,还有通天。虽说他一开始并不愿做通天的徒弟,但相处久了,也不得不承认,做通天的徒弟还是很幸福的。有他在,自己一切的奇思怪想都能被付诸实践,生活因此也更加多彩。

  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已拥有了这么多。

  一想到去了三十三天外以后,这一切就要离自己远去,柳疏舟不由心慌。

  “我,我……”柳疏舟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干娘,舅舅,我想留在这里。”

  伏羲女娲对视一眼,伏羲沉声问:“你当真考虑好了?”

  有些事,在说之前觉得难以启齿,一旦开了口,却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柳疏舟点头,再次道:“我想留下。”

  “是因为通天?”女娲眉梢一挑,语气透着几分怨念。

  “也不完全是啦……”柳疏舟脸上一烫,不知为何,有一种和人偷|情当场被抓个正着的窘迫。奇怪,明明是很正常的事,他为什么要心虚呢?

  “人族才刚刚诞生,他们这么脆弱,我留下来也可以照看照看他们。嗯,就是这样的。”柳疏舟忙补充。

  “哦——”女娲拖长音。

  柳疏舟:“……”怎么感觉越描越黑了?

  “小妹,疏舟说的也有道理。”伏羲果然是善解人意的好舅舅,出来打圆场,“人族毕竟是你造的,他们现在什么都不懂,咱们若都搬去了不周山,只怕会出事。”

  “行叭。”女娲勉强答应了。

  柳疏舟松了口气。

  说到人族,他不由又想起那句“人遁其一”。这句话究竟有什么深意呢?

  人族将来是有大气运,这点柳疏舟不否认。但也必须承认这是很多很多年以后的事了,现在的人族,不过是洪荒中最年轻、最脆弱的种族罢了,要说他们身负大道,是洪荒的“一线生机”,未免也太不切实际。

  等一下!柳疏舟脑子灵光一闪,突然反应过来——差点忘了,自己也是人啊!

  大概是在此界生活太久,他竟忘了,自己其实也是人族出身,女娲所造的那些人里,说不定就有他的祖宗哩。

  那鸿钧所说的“人”指的会不会是自己?

  柳疏舟先是被自己大胆的念头吓了一跳,随即一想,咦,其实也不是没这个可能呀。

  他至今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穿越,也许是上天跟自己开的一个玩笑,也许是……天道的安排。

  柳疏舟内心更偏向是后者,因为身为天道意志化身的鸿钧默许了他的存在。

  如果是后者,那天道为什么要做如此安排呢?

  哈哈,难道天道认为自己是洪荒的“一线生机”?柳疏舟自嘲道。

  且慢!这好像也没毛病?

  自打他穿越后就一反先前的非酋霉运,接连遇上贵人,甚至可以这么说,他认识的人加起来,可以代表小半个洪荒。

  除我之外,全员超人?

  不对。老话说得好,人以群分,这么一想,夹在这群超人类中间的自己,似乎也没有自以为的那样普通吧。

  非要举例的话……呃,救红云算不算?

  在他所知的洪荒故事里,红云最终惨|死于冥河老祖之手,而在这个世界,因柳疏舟的插手,红云得以保全性命。不久前红云还给他寄了五庄观的人参果呢。

  话又说回来,干娘她成功造人,好像也与我有关啊……柳疏舟后知后觉想。

  难道……我可以改变历史?

  得出这一结论的柳疏舟先是被自己的大胆吓了一跳,随即隐隐有几分兴奋,兴奋中又夹着几分迷茫和忐忑,心里像是开了个调料铺子,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他在想,如果这个猜想是真的,那自己该怎么做?

  是选择插手洪荒之事,改变历史走向,还是躲避纷扰,苟全性命于天道?

  如果是过去的柳疏舟,他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那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只想平安顺遂过一生,什么伟业啊不朽啊,谁喜欢谁上,雨他无瓜。

  可现在,他犹豫了。

  以他的实力和对历史的预知,想要躲避日后洪荒的几次量劫还是很容易的,可扪心自问,他真的忍心独自保命,而眼睁睁看着亲友们相继走向灭亡?

  他仿佛看到前方有两条路,左边是条可知的安全的小径,路的尽头是座小木屋,或许不够宽敞舒适,但足以供他遮风避雨,一生无忧。而右边却是迷雾重重,或许通往天堂,或许走向地狱。

  他知道自己一旦迈出第一步,就无法回头。

  左,还是右?

  ***

  成圣,是洪荒修行者的终极目标。

  现今已知的证道成圣方法共有三种,一是祖神盘古以力证道,结果在成圣的同时身陨道消。且不说有没有盘古那力气,此法太过霸道,pass掉。

  二是道祖鸿钧斩三尸证道,此法好是好,但也忒难了些,君不见洪荒万万年来也只出了一个鸿钧?

  女娲的成圣之法给众修行者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力有不逮,三尸也斩不出来,没关系,还可以功德证道哇。看女娲多幸运,就因创了人族,上天降下大量功德,就立马成圣了。

  女娲造人成圣的消息传开后,一时间,全洪荒掀起了创造新物种的热潮。大家都抱着相同的心理——女娲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事实证明,他们还真不行,造出的东西大多无生命,即便勉强造出了能跑能跳的生灵,却也长得奇形怪状,质量非常不稳定,比如冥河老祖所造的阿修罗族。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尽管也有人造出了新种族,但自女娲之后就再也无人获得如此多的功德成圣。于是有人猜测,女娲之所以能成圣,不是因为她造出了新的种族,而是因为她造出的是人族。

  人族,虽然是洪荒中最脆弱的种族,却有任何种族都比不上的优势——他们个个都是天生道体。

  或许就因这个原因,女娲才得以成圣?

  抱着这个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就连三清也包含在内。这不,三清为了早日成圣,决定专门来不周山一趟,近距离观察人族,或许从中能窥透成圣的奥秘。

  现下女娲伏羲已搬到了三十三天外的娲皇宫,柳疏舟留下来照顾这些尚还非常弱小的人族,又当爹又当妈,总算把他们照顾得妥妥当当。收到通天的消息后,他专门抽了个空,出来接人。

  要知道接近人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女娲在离开之前,专门为这些弱小的人类划了块地,用结界圈住,一方面是防野兽,另一方面,则是防那些居心不良者。

  毕竟以人族这体质,在洪荒中就跟《西游记》里的唐僧一样抢眼,这要是有人突发奇想,想尝一尝天生道体的肉是什么味道的,那就完犊子了。就算不为了吃肉,想把人族偷回去研究的人也不在少数。

  女娲的担心不无道理,近日来意图混入人族的人不少,好在女娲的结界给力,把他们给挡在了外边。

  蓬莱路远,等三清来到不周山时,此地已聚集了不少人。仔细一瞅,嚯,还有熟人呢。

  “通天道友,你们也是来看人族的?”问话的是帝俊。他性子圆滑,和谁都能交朋友,与他那一心只顾修行的弟弟太一完全不一样。

  通天挑了挑眉,并不意外会在这里见到帝俊。早就听说他想集结洪荒妖族建立一个天庭了,为此四处拉拢人,通天也被他找过,理由是通天座下有不少弟子都是妖族出身,论起来大家都是一家人。

  好一个一家人。通天有时候还蛮佩服帝俊的口才,或许这就是政客的自我修养?

  虽说都同在紫霄宫听道,通天个性洒脱,自觉跟帝俊是两种人,过去不打算与他深交,现在就更没这个心思了。他笑了笑,打着哈哈道:“天生道体谁都没见过,本君也来凑凑热闹。”

  帝俊也跟着笑,心里却在想:听说通天有个徒弟也是天生道体,还与女娲有点关系,不知究竟是真是假。

  帝俊留了个心眼,见三清朝一个僻静的方向走去,也悄悄跟在他们身后一探究竟。

  “师父,道德师伯,元始师伯。”不多时,帝俊看到一身着青衣的年轻男子从人族部落的方向出来,向三清行礼。

  传言果然是真的,通天真有个天生道体的徒弟!帝俊吃了一惊。

  通天手脚真快啊,帝俊酸溜溜地想。他这回来不周山,也是想接近人族,但他并非是为了成圣。

  帝俊对成圣并没有什么执念——一旦成圣,就不能插手洪荒之事,否则要受天道之罚。帝俊的理想是率领妖族统一洪荒,成为天下霸主,成圣什么的,并非是他的道。

  帝俊此行目的却是拉拢人族。人族乃天生道体,洪荒最棒的修行者,如果人族肯帮忙,归顺妖族,那定能早日实现统一大业。

  奈何,帝俊和其他修行者一样,被拒之门外,压根没机会见到人族。

  帝俊眼睁睁看着那柳疏舟将结界打开了个口子,把三清接入了人族部落中。

  结界当着他的面又关上,帝俊轻叹口气,看来还得另找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写了好久,够肥的吧!!!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要杀了我哥5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