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和他的小进士>第9章 同眠

廖明司看着面朝里睡得很沉的江童,忍不住伸手撩开他的被子,满满的白色纱布立刻映入眼帘,纱布上渗出的血水已经干涸,却依然怵目惊心。

 

廖明司咬着嘴唇忍了半天,还是忍不住落下泪来,怕打扰江童,便转身坐在床边,用手捂着脸,不敢发出声音。

 

突然,背后一个孱弱的声音道:“是哥哥吗?”

 

廖明司一惊,回头看见江童竟然转过身,正看着自己。

 

“是我吵醒你么?”廖明司手足无措地道:“我不是故意的,只是太担心你……”

 

“不是,是伤口痛,睡不踏实。”江童的脸色在烛光下更加惨白,却努力地向廖明司绽放出一个笑容:“哥哥真厉害,真的用烟救了咱们。”

 

廖明司低下头,愧疚地道:“那里是我救了你,分明是你救了我。若不是你,现在躺在这里的便是我了。”

 

江童艰难地想转过来,却疼的裂开嘴。廖明司急忙上前扶住江童,慢慢帮他翻过身来。然后自己靠在床头,让江童靠在自己身上。

 

手放在江童背上,便立刻摸到干涸着血痂的纱布。廖明司心疼地问道:“是不是很痛?听说要割开伤口,挤出脓血。”

 

江童唇边浮起一丝浅笑:“哥哥的理想不是上战场杀敌么?我当时就想,就当成是你在战场受了伤,会怎么做。想来若你刮骨疗毒,也不会吭一声吧,所以我就让自己也定不能哭,要跟哥哥一样。”

 

“傻瓜,你还是个孩子,哭就哭,没什么丢人的。”

 

“你也是孩子呀,你能做到,我也能做到。”江童坚定地抿珉小嘴:“我不能给将军大人和哥哥丢人。”

 

廖明司笑笑,环着江童道:“这样舒适么?方才见你躺着,压到了伤口,我现在胳膊帮你垫着,是不是好一点?”

 

“嗯。”江童点点头,大眼睛朦胧起来:“很舒服,都不怎么疼了,有点想睡觉。”

 

“那就睡吧。”廖明司轻声道:“等你睡熟了,我再走。”

 

江童乖乖地合上双眼,不一刻,竟沉沉地睡着,显见的元气大伤。廖明司叹口气,靠在床头,却怎么也不想离开。

 

第二日一早,何青匆匆走进江童的房间,奶嬷嬷见状,面色有些尴尬地道:“夫人,昨晚长公子突然过来,奴婢……”

 

何青向奶嬷嬷挥挥手,径直走进卧房,只见廖明司躺在江童的床上,江童枕在他的臂弯里,都睡得正香。

 

何青皱皱眉头,退出来,对奶嬷嬷道:“你别打扰他们,让两位公子好好睡吧。到午饭时我再过来,记得嘱咐他们吃药。”

 

奶嬷嬷急忙应了,何青又满怀心事地看看卧房门口,转身离去。

 

廖明礼的院子里,孙姨娘从房里走出来,对银婉儿道:“公子虽然烧退了,但还要小心服侍着,万一有什么不好,就赶紧来报。”

 

“是,姨奶奶。”

 

看银婉儿应承了,孙姨娘便转身走出了院子,对丫环腊梅道:“马车准备好了么?”

 

“准备好了。”腊梅说:“方才也回了夫人,说您要到提炉寺去给公子们祈福。”

 

“恩,好。”孙姨娘点点头:“记得一会儿给车夫几个铜钱,让他替咱们保密。”

 

孙姨娘的马车出了将军府,便沿着路一直往西,奔了西城门。出了城门再走二十里地,便到了一个香火很旺的寺庙。

 

这寺庙依山而建,山的名字叫提炉山,寺庙便依了山名,叫做提炉寺。

 

但孙姨娘的马车到了这庙门口却没进去,转了个弯上了山。又行了约莫不到半个时辰,便在半山腰一座宅子停下来。

 

那宅子并非寻常人家的,门口两个守门的,穿着竟是朝廷骠骑卫的服饰。孙姨娘的马车停下来,腊梅上前递了名帖,道:“是来见程姑娘的。”

 

两个兵卫看看名帖,便挥挥手,让马车进去了,显见得孙姨娘并不是头一次来这里。

 

马车绕到后面停下,一个仆妇出来带着孙姨娘和腊梅从侧边的胡同走到后院一处宽敞的正房,立在门口道:“程姑娘,将军府孙姨娘来了。”

 

一个花枝招展,浓香扑鼻的女子一下子撩开门帘,热情地道:“哎呀,你可几日不来了,闷死我了。”

 

孙姨娘上前拉住女子的手道:“姐姐近日里府上事多,大人又一直都在,不得空。”说着两人携手走进屋子。

 

堂屋正对着门口的八仙桌上,放着一个新的红木剑架,上面摆放着一柄长剑。只见那长剑剑鞘都是掐丝珐琅装饰,剑柄上镶着红色的宝石,看上去就非同一般。

 

“哟,这是中郎将大人新得的赏赐么?”孙姨娘啧啧称赞道:“我家将军还没有这么好的宝剑呢。”

 

女子得意地笑笑:“姐姐胡说什么呢,我们这几个姐妹,还不是姐姐命最好,进了将军府的门,做了正经的妾室。同是舞姬,妹妹我也只能没名没分地在这个偏僻的破地方勉强度日。”

 

原来,孙姨娘之前是京城某阁老府上豢养的舞姬,在一次宴会上被廖山看中,阁老为了拉拢廖山也做了个顺水人情,将孙姨娘送给了廖山。

 

这程姑娘跟孙姨娘也是在一起的,不过后来阁老病逝,家中舞姬遣散,程姑娘便跟着旧日相好出来。

 

这相好名叫赵群,原本是内廷骠骑卫的一个参事,不过为人圆滑,心思活络,很能揣摩长官心思,再加上本身武艺高强很有些真本事,几年便到了中郎将的位置。

 

这赵群跟程姑娘是老乡,也算是青梅竹马,但他为人比廖山差了很多,天天流连在百花丛中,对程姑娘也不十分上心,只在外宅养着,一直没有纳娶的意思。

 

孙姨娘跟程姑娘素来要好,得空常来坐坐,帮她排解寂寞。

 

程姑娘招待孙姨娘坐下,沏了好茶,问道:“刚听说你家不是出了点事儿,长公子摔了悬崖,府上乱做一团,你还敢出来?”

 

“那有什么不敢。”孙姨娘撇撇嘴道:“又不是我儿子摔了,我担心什么。”

 

说罢看看四周,并无外人,便压低声音道:“知道么?长公子掉下悬崖可不是自己下去的,是跟着一个刚来府上不久的孩子一起掉下去的。”

 

“谁?”程姑娘好奇地道:“好好地怎么来了个孩子,是将军的亲戚么?”

 

“说是夫人的亲戚,可又阖府都不知道是什么亲戚。只看那孩子长得妖灵劲儿的,把个长公子的魂儿都勾去了,还不知道干什么勾当呢,闹大了,才摔下了悬崖。”

 

陈姑娘的眼睛都要瞪裂开了,兴致勃勃地道:“这可怎么话儿说的,那不是表兄弟么?”

 

“天知道是什么。”孙姨娘皱皱眉头道:“那孩子名叫江童,可夫人家里从来没听过有姓江的亲戚,不过那孩子的眉眼,却总让我想起一个人来。”

 

“谁?”

 

“你还记得咱们在阁老府上的时候,有个最红的来了没几天,就走了的那个。”

 

程姑娘用心想了想道:“你说的是莲儿么?”

 

“就是她,那会是不是听说她跟了什么尚书大人?是兵部的么?”

 

“我哪儿记得那些。”程姑娘伸手拿了个糕饼咬一口道:“我一听那些朝廷的事儿就觉得头疼,还分得清他们谁是谁。”

 

孙姨娘眯起眼睛,回忆道:“我听说后来几年,莲儿也怀有了身孕,只是身体娇弱,受不了京城的环境,那位大人就将她送回了南边的老家。”

 

又想想道:“恍惚记得,那莲儿的本姓就是姓江。”

 

程姑娘不以为然地笑笑:“你这记性,光记这些没用的。”

 

“怎么没用。”孙姨娘道:“你这木头脑袋,难怪跟了赵大人这么多年,连个门儿都没进去。这回这事要是跟我想的一样,我保证你进了他赵府的门。”

 

这下子程姑娘提起精神来,急忙问道:“什么事?”

 

孙姨娘得意地笑笑:“你别的没听说,前一阵兵部尚书被斩首的事情总听过吧。”

 

程姑娘撇撇嘴:“你也太小看我了,这么大的事情,整个京城都沸沸扬扬的,怎么会没听说。赵大人回来也提起过好多次,还感慨过什么斩草除根什么的。你说兵部尚书,多大一个朝廷命官,还要做得这么狠?”

 

“你懂什么,朝廷的事,哪儿是咱们能知道的。”孙姨娘道:“不过你的事,姐姐可一直惦记着。告诉你,我一直怀疑我家那个什么表公子,就是被斩首的那兵部尚书的儿子。”

 

“什么?”程姑娘的糕饼都差点掉了:“你是说,莲儿的儿子,现在住在你家?”

 

“什么莲儿的儿子,那如果真是她的儿子,现在可是戴罪之身。”孙姨娘在嘴边比了个小声点儿的动作,压低声音道:“你可以先试探地问问赵大人,如果真的是,便将他抓了去,你不正好用这个邀功?”

 

程姑娘如梦初醒,恍然道:“正是呢,若能抓到罪臣之子,大人一定会答应我进门的。”

“那你就试试吧,不是的话,你没损失,是的话,你可是得了不少好处,到时候别忘了姐姐。”孙姨娘得意地道。